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耶稣曾多次对宗徒们说:“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彼此相爱。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13:24—25)从耶稣的这段教训中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彼此  相似文献   

2.
单渭祥 《天风》2022,(5):33-36
三、圣经提供了面对冲突的原则 有关圣经论到如何解决教内冲突的问题,除了主耶稣亲自教训外,无论旧约和新约,主的仆人都留下了方方面面的教导,给今天教会许多启发,对于肢体如何走向合一、和谐提供了方向和原则.当教会遇到冲突,无论如何,让我们记得以下几条圣经最基本的原则: 1.彼此相爱原则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  相似文献   

3.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 “我们是按照主的意旨,兴办老人安乐之家的!”这是温州市基督教老人安乐之家负责人  相似文献   

4.
颜敏 《天风》2008,(6):28-30
上次我们查考了耶稣在逾越节前替门徒洗脚的事件,以及他在最后晚餐时赐给门徒一条彼此相爱的新命令.其间,犹大沦丧为撒但的工具,他在领受了耶稣递给他的饼之后,走进外面的黑暗,把耶稣出卖给祭司长和法利赛人.与此同时,在最后的晚餐之后,耶稣呼召门徒一起向耶路撒冷前进.今天,我们要查考的是在将近耶城之前,耶稣对门徒的进一步教导和讲论.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6,(3)
正人总是有限的,就算是再坚强的人,也会有软弱、力不从心的时候,因此,也会有缺乏信心、忧虑担心的时候。耶稣知道他的门徒在他们侍奉的道路上,一定会经历各种磨砺,甚至也会有失望灰心的时候,在他对门徒的临别教导中,耶稣特别强调门徒在他里面的平安,并让他们放心,叫他们要有勇气。耶稣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相似文献   

6.
“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彼此相爱。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以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若13:34—35)。父爱子,子爱我们,我们也被召彼此相亲相爱。爱,这就是基督信仰内涵,它是如此的简单有力,如此的扎根于天主内。那么,什么是爱?爱是从人内心里诞生的愿意他  相似文献   

7.
你们来看     
陈鼎亮 《天风》2005,(2):31-31
耶稣最早一批门徒是由施洗约翰介绍的,约翰看见耶稣后对他的门徒说:"看哪,神的羔羊。"向门徒指明耶稣的真正身份与使命。于是他们就开始想与耶稣接近,想对耶稣多一些了解。耶稣看见他们就问"你们需要什么?"这个发问包含了你们离开约翰来跟从我,究竟需要什么?是不是寻找生命的意义?是不是想谈论人最大的需要?门徒的回答:"夫子在哪里住?"这是门徒对耶稣问话的肯定,我们愿意和你谈这个问题,我们愿意有多一些的时间和你住在一起有更多的了解。耶稣发出大胆的邀请:"你们来看",我愿意被你们了解,我愿意和你们在一起被你们考查。  相似文献   

8.
谢劲松 《天风》2002,(6):16-17
基督徒是耶稣的门徒。耶稣的门徒是跟从耶稣,信他道的人。基督徒相信耶稣的道,并在自己的行为、言语与内在品质上力争体现出这个道。在耶稣的门徒里,那些特别令人仰慕的门徒被称为圣徒。基督徒虽然未必都是圣徒,但是他如果是按照耶稣的教导去行事做人,他就会改变自己的内在品质,变  相似文献   

9.
时下,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主把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教会信徒与日俱增。因此出现了羊群多牧人少的现象。在农村,信徒素质提升较慢,也就难免有些可笑或麻烦之事发生。 在约翰福音13章35节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感谢主,我们基督徒不论老少,都以弟兄姊妹互称。  相似文献   

10.
和谐明善,人是主语。基督耶稣说:你们要彼此相爱,众人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从创造的起初,上主就将爱赋予了人类,爱就成了永恒不变的主题。祂以朴素而平实的姿势,与时空同在,与人类同行,与今天的我们相随,和谐之爱,也就成了当今人们认同度最大的一个词语。是天主的爱传达了善的福音,赐予了祂喜悦的祝福。  相似文献   

11.
卖衣与买刀     
《天风》2015,(1)
<正>被称为和平之君的耶稣,处处留下了温柔谦卑的表率,他主张爱仇敌,并为逼迫者祷告。在客西马尼园身陷囹圄时,他依然不忘警告门徒"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并让彼得收刀入鞘。最后,自己更是如羊在剪毛人手下无声地被牵往宰杀之地。可是,在《路加福音》记载中的一次与门徒的对话中,耶稣的话似乎与他一直以来的教导和形象大相径庭:"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差你们出去的时候,没有钱囊、没有口袋、没有鞋,你们缺少什么没  相似文献   

12.
起身躬行     
耶稣因知道父把一切已交在他手中,也知道自己是从天主来的,又要往天主那里去,就从席间起来,脱下外衣,拿起一条手巾束在腰间,然后把水倒在盆里,开始洗门徒的脚,用束着的毛巾擦干。……及至耶稣洗完了他们的脚,穿上外衣,又去坐下,对他们说:"你们明白我给你们所做的吗?你们称我"师傅"、"主子",说得正对:我原来是。若我为主子,为师傅的,给你们洗脚,你们也该彼此洗脚;我给你们立了榜样,叫你们也照我给你们所  相似文献   

13.
爱德是我们不能缺少的一样德行。现在首先谈谈为什么要修爱德,其次谈谈怎样修爱德,自己是否尽了爱德的本分。第一、修爱德是天主的诫命,我们的责任。 1.救世主耶稣基督十分重视爱德。若望福音十三章三十四节记载:吾主耶稣受难前夕,叮嘱宗徒们说:“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耶稣的爱徒圣若  相似文献   

14.
上帝是爱     
高欣 《天风》2003,(9):43-43
回想在前一时期“非典”及“洪灾”肆虐,曾令一些人对生命及苦难产生了担忧与恐惧…… 然而,中国的基督徒没有退缩,在上帝的慈爱和眷顾下,中国人民团结奋战,众志成城,战胜和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严峻的考验,使上帝的荣耀与爱普及万千。 “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 作为基督徒我们能否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基督徒的身份,不以借口直面困难和挫折。通过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与国家、人民爱心相连。事实上,  相似文献   

15.
跟随主     
唐卫民 《天风》2010,(11):7-8,11
<正>人若想要跟着我,就当弃绝自己,拿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16:24(吕振中译本)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章圣经,前面是耶稣要门徒对他有清楚的认识,后面是要门徒怎样跟随他。主耶稣对跟随他的人是有要求的,尽管门徒不爱听、听了很不舒服,耶稣还是清楚明了地告诉了门徒。耶稣到世上,有很多人跟随他,由初期的十二人、七十人、三千人到现在  相似文献   

16.
一、往训万民教会的神圣使命来自基督,耶稣在复活后给门徒说:天上地下,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给他们受洗,教导他们遵守我所给你们规定的一切。(玛28:18)我们在玛尔谷福音上又读到: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  相似文献   

17.
他不在这里     
吴兵 《天风》2012,(4):14-16,67
经文:《马太福音》28章1节至7节第一个复活节的清晨,在门徒意料之外,耶稣的身体不在坟墓当中,封墓的石头已经滚开,天使明确宣告:"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快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从死里复活了,并且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看哪,我已经告诉你们了。"(太28:5-7)  相似文献   

18.
彼此相爱     
高欣 《天风》2002,(4):43-43
圣经在约翰福音第13章34节中告诫我们:“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这一条经训是要求我们无论是在社会上、教会里,或者家庭中都应遵循的做人处事的守则,也是我们跟随基督的人所特有的记号。保罗对这种爱又作了相当精确的描述,并作了正反两  相似文献   

19.
卷首圣言     
《中国天主教》2005,(5):1-1
彼此相爱的命令“这是我的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你们如果实行我所命令你们的,你们就是我的朋友。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为仆人不知道他主人所做的事,我称你们为朋友,因为凡由我父听来的一切,我都显示给你们了。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并派你们去结果实,去结常存的果实;如此,你们因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必赐给你们。这就是我命令你们的:你们应该彼此相爱。”(若十五:12-17)  相似文献   

20.
卷首圣言     
《中国天主教》2008,(4):1-1
称赞穷寡妇 耶稣面对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向银库里投钱,有许多富人投了很多。那时,来了一个穷寡妇,投了两个小钱,即一文铜钱的四分之一。耶稣便叫他的门徒过来,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个穷寡妇比所有向银库里投钱的人,投的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