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个院子都安静下来之后,年轻人才突然想起死神老人与他的预约。年轻人感到纳闷:为什么从不失约的死神老人,这一次却失约了呢?  相似文献   

2.
面对上面的题目 ,许多人一定知道我要讲的就是死亡。未用’死”字命题 ,只因适逢千禧之年的新春佳节 ,惟恐冲撞了大家的喜气。可是死神似乎从不顾及人间是不佳节良日 ,春节回老家杭州探亲时却接二连三地听到四位跟父亲同辈的老人相继辞世 ,其中一位是父亲的好友 ,不巧过世于大年三十。死神真是一位不讲道理的客人 ,无论大家多么地不喜欢他 ,他都会毫不客气地来敲门。我从小就十分害怕死亡。有一次住院正好住在儿童白血病房。出院后仅一个多月 ,我回病房探望小病友 ,发现少了许多熟悉的朋友 ,听大人们讲有几位已经死了。那时我对死并无多大的…  相似文献   

3.
人性的弱点     
一位科学家得知死神正在寻找他,便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了12个"自己",想在死神面前以假乱真保住性命。面对13个一模一样的人,死神一时分辨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目标,只好悻悻离去。但是没过多久,对人性的弱  相似文献   

4.
<正>(一)有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有位科学家得知死神正在寻找他,为了逃避死神的寻找,他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了十二个"自己",即想以假乱真,让死神无法辨认出真正的自己。死神面对十三个一模一样的人,果真一时分辨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要寻找的目标,只得悻悻离去。但是没过多久,对人性的弱点了如指掌的死神又转回来对十三个一模一样的科学家说:"先生,你确实是个天才,能够克隆出如此近乎完美的复制品。但是很遗憾的是,我  相似文献   

5.
幼年时候,曾与死神擦肩而过。死神轻吻了一下我的额头,怜惜地说:“孩子,你太小了,还是回去吧!”  相似文献   

6.
人性的弱点     
一位科学家得知死神正在寻找他,便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了12个“自己”,想在死神面前以假乱真,保住性命。  相似文献   

7.
在死神面前,绝少有毫不畏惧的人,视死如归的勇士总能名垂千古,保命投敌的懦夫总是遗臭万年。但是,尽管死神会给我们带来恐惧,我们的生活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相安无事。如果有人整天都害怕死亡,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惶惶不可终日,便是得了死亡恐惧症。  相似文献   

8.
假设死亡     
我假设,我正躺在床上,死神一步步地走近,明天我将死去。  相似文献   

9.
坚守诚信     
有一则有关诚信的寓言故事:有一个鬼魂被判要下地狱,但他不服判决。原因是他在阳世活得很好,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他一样不缺。可死神却偏要让他无情地死去,而且还要判他进入阴暗、潮湿、饥饿、寒冷的地狱去受折磨。死神为他保留了申辩的权利,让他去找上帝评判。这个鬼  相似文献   

10.
与“死神”的“幽会”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某医院的抢救室里,医护人员正在全力抢救一位心脏停止跳动的老妇人。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二分钟后,老妇人的心脏奇  相似文献   

11.
正记忆有时是不可依仗的。以为根深蒂固已然牢记的,却未能在记忆里永垂,倒是那些缺席与错肩,历久弥新,余音回绕。如约而至的,未必能够一一铭记;倒是误期失约的,挂了久久的怀。比起成功,更加镂心刻骨的或是失败的一记重拳。如同一匹华丽的锦帛,跳了针,让人  相似文献   

12.
正据《钱江晚报》报道:近日,浙江省金华市一个家庭流出的监控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位老人遭保姆疯狂虐待:老人瘫坐在地上,保姆不但没有将她扶起来,反而一把将老人拽倒,老人颤颤巍巍地坐起来,保姆再次将老人拽倒在地,老人艰难爬到门口,喊儿女名字呼救命。  相似文献   

13.
邓灵勇 《天风》2014,(6):37-37
在闽南某镇有位老人,5个儿子都是成功的生意人。满堂儿孙住在各自的新房里,让耄耋老父独居古厝。老人的每餐饭都是孙子上学时顺带捎去的,没人管老人有没有吃饱,饭菜合不合口味:也没人顾得上老人冷暖,有没有生病。老人家中的日常卫生更没人帮忙打理,村民们经过老人家门口时,总能闻到一股异味。儿孙春风得意,老人孤苦寂寥,在当下社会,这样的家庭,绝不是极端的个例。  相似文献   

14.
现今社会,老人作为弱势人群常常被忽视,因此老人的休闲娱乐空间很有限。风雅轩老人娱乐中心设计方案是针对老人设计的一套娱乐空间,倡导人们关注、关怀老人的生活。为体现关爱老人,其设计的娱乐项目多以适合老人身心健康为主,设计方案以新中式风格为主,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传统艺术的魅力。中式元素与现代材质的巧妙兼容,如古典木质桌椅、中式元素木质隔断、中国元素的灯笼等元素,深受老年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城乡空巢老人的亲子支持及其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老年人亲子支持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196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城乡空巢老人亲子支持的特点及其与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1)总体上,老人接受子女的社会支持与给予子女的社会支持差异不显著.(2)在接受子女支持上,服务支持最多,其次是情感和物质支持,非空巢与空巢老人,城市与农村老人均无差异.(3)而在给予子女支持上,情感和服务支持高于物质支持,非空巢与空巢老人无显著差异,而城市老人在各维度上均高于农村老人.(4)影响老人抑郁的亲子支持维度不同:对城市非空巢老人,给予子女的情感支持越多,抑郁水平越低;对城市空巢老人,给予子女的情感支持越多,物质支持越少,抑郁水平越低.农村非空巢老人接受子女的服务支持越多,抑郁水平越低;而对农村空巢老人,亲子支持可能不影响其抑郁.因此,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待不同处境的老年人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研究缺乏对随迁老人的关注,更鲜有研究探讨群际接触与随迁老人幸福感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一般群际接触数量和接触质量量表、群际接触问卷、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对北京市昌平区的178名随迁老人和62名本地老人进行调查,分析随迁老人和本地老人的群际接触与其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1)随迁老人与本地老人的群际接触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随迁老人的群际接触数量和接触意愿均显著高于本地老人,但群际接触感受与本地老人没有显著差异。(2)群际接触质量显著正向预测随迁老人的幸福感水平。(3)群际接触对本地老人的幸福感和积极情感也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据1981年7月份对天津市河东区广宁路街两个居委会的抽样调查,发现主张“由父母作主”解决子女婚姻问题的老人仅占11.8%,其他的老人对待子女婚恋的态度分别是赞成子女“自由恋爱”、主张采取“经人介绍”方式和主张以“自由恋爱为主,父母意见为辅”。又据1984年6月份对天津市市区1098位老人的抽样调查,发现对子女婚姻“起决定作用”的老人占18.2%,“有发言权但不起决定作用”的老人占57.3%,“不起作用”的老人占16.8%。两次调查表明,城市老人对子女婚姻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持“由父母作主”的态度或者“起决定作用”的老人已经为数不多,大多数老人  相似文献   

18.
时间与道德     
历史的飞速发展,早已由老牛破车进化到卫星火箭时代。人们旧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时间观,已经被“必秒必争”所代替。可是,在社会上还有那么一些人,不但自己对工作和生活极不严肃,任意的空耗自己的生命,而且也极不严肃的空耗别人的时间而坦然自若,满不在乎。如,办事情拖泥带水不利落,不讲效率;不经预约而贸然登门访问,约定时间而不准时或失约;没事随便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留守老人的夫妻依恋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510名留守老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留守老人安全型夫妻依恋比例低于城市老年人,拒绝型夫妻依恋比例高于城市老年人;领悟社会支持在留守老人依恋安全和依恋回避与孤独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在留守老人依恋安全和依恋回避与孤独感的关系中起链式多重中介作用,核心自我评价在留守老人依恋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夫妻依恋与留守老人孤独感关系密切,结果有利于拓展老年人夫妻依恋的研究范围并为降低留守老人孤独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取双元孝道量表、祖孙关系量表和老人刻板印象量表调查了15到38岁的1610名被试,探讨双元孝道与老人刻板印象的关系及祖孙关系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与情感性团结、关联性团结、老人能力刻板印象和老人热情刻板印象之间显著正相关;(2)权威性孝道主要直接预测老人能力刻板印象,而互惠性孝道主要直接预测老人热情刻板印象,以及祖孙关系在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与老人的热情和能力刻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权威性孝道主要以关联性团结为中介变量间接预测老人刻板印象,互惠性孝道则能以情感性团结和关联性团结为中介变量间接预测老人刻板印象;(4)性别在双元孝道对祖孙关系和老人刻板印象之间起显著调节作用,但年龄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