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悟真篇》著于何地以道、释、儒三教一理,阐述气功理论的经典著作《悟真篇》,与《周易参同契》并称为“丹经之祖”,作者北宋张伯端因而被誉为中国古典气功学的主要奠基人。自南宋以来,为《悟真篇》作注者凡数十人,由于正史无载,道书语焉不详,历代作注者对张伯端的生平及《悟真篇》的成书之地,一直未有定论。近读樊光春发表在《中国道教》1991年第4期的大作《张伯端的生平考辨》,认为张伯端修成内丹,著《悟真篇》和《金丹四百字》等著作,是在今陕西紫阳县的紫阳洞中,其依据是援引《神仙通鉴》所载:“往荆南访都运马处厚,得其资材,择兴安之汉  相似文献   

2.
张伯端是北宋时道教著名学者,内丹术之集大成者,全真教南宗始祖。由于他本人在生前没有建立系统的宗教团体,所以留给后人的生平材料十分零碎。在近世有关他生平事迹的论著中,相互抵牾和可疑之处比比皆是。为求对此有一个比较清晰和近于准确的线条,特作如下考辨。(一)天台人还是临海人关于张伯端的籍贯,历代有“天台人”(《仙术秘库》;《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以下简称《体道通鉴》)、“天台缨络街人”(《悟真篇集注例言》,《粤西金石略》;《历代神仙通鉴》,以下简称《神仙通鉴》)、“台州人”(《续文献通考》)、  相似文献   

3.
王涵 《中国宗教》2022,(1):88-89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强调宗教要坚持中国化方向。天主教如何践行中国化,或许可以在《处境中的探索与思考》一书中找到答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处境中的探索与思考》一书,是一部关于我国天主教中国化研究的文集汇编,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在《中国宗教》《人民政协报》《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等期刊报纸上发表的论文和译文共67篇。作者周太良先生,在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从事研究和文秘工作30余年,他不仅储备了丰富的教会知识,而且还一直笔耕不辍,研究视野纵横海内外。  相似文献   

4.
道教的神仙有两个来源 ,一类是修成的 ,一类是降生的 ,修成的神仙是由人而仙 ,降生的神仙是由神而仙。他们虽然在人神之间相会于神仙的共同名称之下 ,其实有很大的不同。道教的女仙也有人仙和神仙之分 ,《列仙传》和《神仙传》里的女仙基本上是人仙 ,而到了《墉城集仙录》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里 ,就并存着人仙和神仙两类神仙了。从性别的角度检讨这两种不同类别的神仙 ,可以明显地看到 ,归属于人仙的女仙并没有摆脱一个男性的框架 ,而由神而仙的女仙才真正是宇宙和历史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5.
《历代神仙通纪》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内容庞杂,举凡神仙传记、灵验事迹、传奇故事、善书序跋,以及戒律、宝诰、金丹歌诀、名山宫观记等,均有搜罗。本文考证其编纂者是张之鼐,而不是《四库未收书辑刊》所题宋在衡。宋在衡只是编纂了《瑶台宝诰全科》,收在该书第17册。该书于康熙二十年(1681)编成,部分内容采自明代《道藏》,部分内容辑自各种笔记小说,也收有一些罕见著作,如《太白剑》等。所收张之鼐自撰的著作有《道门霞想集》。《历代神仙通纪》的重要价值在于收录了一些珍贵的道教文献,如《太上感应篇》序跋、《正一天坛玉格品目》、六十太岁神名、吕祖降示的经文、张三丰传记及其所作诗歌、《性命圭旨》序跋、《郴阳九仙传》、曹道冲《太上灵宝朝天谢罪忏序》、李常庚《阴符经跋》等。  相似文献   

6.
在道教发展的不同时期,神仙具有不同的面貌,修炼成仙的途径也各不相同。相传唐时司马承祯所撰《天隐子》提供了神仙修炼的简易法门,在道教神仙学说及修炼方式中,颇具特色,可谓“易简而修炼之理得”。一司马承祯(647-735),字子微,自号白云子、赤城居士,卒谥贞一先生。出家于嵩山,师事潘师正,为上清派第四代传主。主要著作有《修真精义论》、《服气精义论》、《修真秘旨》、《坐忘论》等。《天隐子》一书虽署名为司马承祯,但从宋朝时就有人怀疑此文非司马承祯所撰。但从序文看,此篇为唐时著作,且其义理为司马承祯所认同则是不争之事实。本文无…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无神论学会几位从事宗教理论政策研究的理事建议,2010年1月22日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长期从事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和统战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举行了一次小型座谈会。座谈是由《中国宗教》杂志2008年第11期的文章《从"精神鸦片"到"社会资本"》直接引发的这篇文章涉及到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的方针政策究竟是什么,它的理论依据和在中国实践的根据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来,前30年与后30年是否有原则性的变化等问题,这些老同志作了正本清源的发言,并介绍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历与总结。有实践依据,有理论高度,对我们是一种震撼和启迪。会议由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主任习五一主持。座谈会上的发言,根据录音略加整理,按发言次序发表如后,供感兴趣的同好者参考。其实,评论执政党的宗教方针政策及其理论和实践,在公开的媒体和学术报刊上早就有了存在各种不同认识和观点,以致引起辩论,应该是正常的,有益的。但自《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与时俱进》在2001年12月16日首发以来,相关舆论出现了一边倒的迹象,至这篇《从"精神鸦片"到"社会资本"》将这种倾向推到了一个新的坡度,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是当然的。不仅如此,《中国宗教》的主管单位是国家宗教事务局。《从"精神鸦片"到"社会资本"》一文的发表,使人容易把作者的言论误作官方的意向,具有了舆论的甚至政策的导向性假象。因此,辨清其中的是非不仅有学术意义,也有现实意义。我们将以此次座谈为契机,就有关问题持续地进行讨论,欢迎大家参与。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8年2月1日施行,这对于更好地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界合法权益,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民间秘密宗教中的神仙信仰石衍丰笔者探索近现代中国道教的神仙信仰时,涉及到中国的民间秘密宗教,资料搜集相当困难,有幸捧读了马西沙、韩秉方先生力作《中国民间宗教史》,该书以丰富的资料和精辟的论述,使我受益良多。又在四川大学图书馆觅得1948年由国立...  相似文献   

10.
<正>王卡、汪桂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月《中国本土宗教研究》为集刊,包括名家论坛、经典解读、历史钩沉、田野调查、研究动态五个栏目,对中国本土宗教发展史上的教派传承、道经问题、道教科仪、民间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本期有《名家论坛早期道教的神学观念》《中古道教"三师"考》《明代昆明真庆观兴建  相似文献   

11.
吴教授《基督宗教与中国大学教育》一书于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作者的18篇相关论文结集而成,分《历史篇》、《师生篇》和《现代篇》三部分,全面地反映了作者近15年中不断推进的研究进程。通读洋洋27万余言,给笔名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有两点:一是作者以客观和平实的学术笔触所映现的中国教会大学百年曲折历程,二是作为中国教会大学主体的华人帅生们复杂心态。教会大学在中国大陆的发生、发展和结束,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的历史相伴随:其过程是曲折的,动因是复杂的。教会大学开办之初衷无一不是为了“化中国”,但结果却是不断地被“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切实提高宗教院校政治课的教学水平,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国家宗教事务局花大力气精心组织编写全国宗教院校统一的政治理论系列教材,其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理论》)课本已于2001年出版。在《理论》教材出版的同时,国家宗教局还组织举办了为期8天的“全国宗教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备课研讨班会议”。  相似文献   

13.
2011年6月24日,土耳其宗教事务局局长居尔迈茨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所接受了《中国宗教》杂志社、《中国穆斯林》杂志社专访,就土耳其宗教情况、土中两国宗教文化交流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4.
郝勤 《中国道教》1989,(2):45-51
日本学者洼德忠曾在所著《道教史》中说:“似乎可以认为,现实的人使具有天生肉体的生命无限延长,并永享快乐的欲望,导致了产生神仙说这一特异思想。这种思想在其它国家是没有的。”事实上,在世界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宗教现象中,大概还没有哪一种宗教能象中国的道教那样关注人的现实生命存在,重视人的身体发展和精神发展的统一。这种特征堪称奇特的宗教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道教》自 1987年创刊以来 ,至今已有十五年。十五年来 ,作为中国道教唯一的全国性刊物 ,在中国道教协会的领导下 ,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 ,作者和读者队伍不断扩大 ,发行量也逐渐增加 ,现在已成为国内外一份介绍中国道教和道教研究的较有影响的刊物。一、简况与成绩《中国道教》是在五十年代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的《道协会刊》基础上创办的 ,是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的全国性宗教刊物。在宗教上 ,坚持“在教言教”的原则 ,以维护道教界的合法权益、代表中国道教信仰者的心声、反映中国道教风貌为己任 ;同时 ,肩负着协助政府宣传宗教政策 ,对道教…  相似文献   

16.
刘娟 《现代哲学》2017,(2):135-140
汉末的《老子变化经》是体现老子的神学形象与仙教长生救赎的重要文献。本文试图通过解读这篇经文,分析以下两个关键问题:信道者如何建构老子的神学形象,老子集至上神与长生神仙于一体的宗教主神形象,已经初步显现出道教的本初面貌;在人世治乱的历代革变中,老子如何在乱世之中通过长生信仰救赎与劝勉教众。  相似文献   

17.
《福建宗教》2001,(5):5-9
10月19目,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举行《福建民族》创刊10周年、《福建宗教》创刊5周年座谈会。省政府汪毅夫副省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协副会长圣辉法师以及《中国民族》、《中国宗教》杂志、《中国民族报》等向座谈会发来了贺信。  相似文献   

18.
释本性 《法音》2021,(4):5-9
2021年2月9日,新年伊始,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第15号令,即《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佛教讲究大事因缘,一事一物的产生出现,必是众缘和合。《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的公布与施行也是一样,有其理论因缘、历史因缘、现实因缘,是党和政府的宗教理论政策的具体彰显,是中国历史上宗教事务管理经验的总结性借鉴,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现实宗教问题的针对性解决。  相似文献   

19.
以《天作》篇与《我将》篇为例,《诗经》中的"天"是可以给有德的为政者带来幸运、给无德的为政者带来灾祸的。"天"是具有善的意识的人格神,是一种宗教性的存在。《荀子》以其天人分离的思想理论为基础,排除了"天"的人格神的要素,强调其自然性的一面。《荀子》否定了到孟子为止世代沿袭继承下来的"天"的宗教性,开始以一种新的自然的天道观念来诠释《诗经》。  相似文献   

20.
对休谟哲学的传统解释认为休谟《人性论》出版之前删除其中有关宗教的讨论,对宗教问题没有直接的或实质性的关切;它们在《人性论》的目的和目标问题上或者采取怀疑主义观点或者采取自然主义观点,然而这两种观点恰好是方向相反的和相互背离的。作者通过考察《人性论》产生的历史语境和哲学语境而提出一种旨在说明其哲学的统一性和一贯性的反宗教解释。按照这种解释,《人性论》的总体规划是参照霍布斯著作中的相似计划设计的,其目的和目标就是反宗教,其怀疑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成份就植根于其反宗教的动机;《人性论》系统地涉及和直接地关联于宗教问题,属于把人类从迷信的枷锁中解放出来的反宗教或无神论传统。以此为基础,作者在文中对其反宗教解释的性质和意义做出概括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