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6,(12)
正(2016年11月18日)今天,我们——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学术界代表,相聚西安,隆重举行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们围绕"祖德流芳,共续胜缘"主题,本着佛教契理契机弘法原则,总结佛教中国化的经验与智慧,梳理祖庭文化的内涵与意义,探讨祖庭文化的国际影响与交流功能;同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6,(12)
正绪言中国佛教自西汉末年(约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迄今已经历了二千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教在中国从一种输入文化,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碰撞和融合,变为输出文化。这在人类文化历史上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奇迹,被学者称为是"中国文化与印欧文明完美结合的展现"。回顾中国佛教史,一定意义上即是佛教中国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进一步而言,也是汉传佛教祖庭兴起确立史。在众多宗派相继出现、祖庭成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6,(12)
正2016年11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陕西省组委会承办,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协办的"祖德流芳,共续胜缘——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西安举行。来自韩国、日本、越南、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亚、中国两岸三地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两百余名专家学者、佛教界代表,围绕汉传佛教祖庭与文化弘扬、中国实践、国际交  相似文献   

4.
张琴 《中国宗教》2023,(10):64-65
<正>汉传佛教中“祖庭”概念的产生,受儒家尊祖敬宗观念的影响,被视为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祖庭”一般用于指称宗派发源地,以及在宗派发展中有嗣法地位与影响的寺院或道场。“祖庭文化”是指以祖庭、祖师为核心衍生出的思想、典籍、制度、建筑、文艺等文化的综合体,具有显著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特征。江西佛教祖庭文化迄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是印度佛教与中华文明互鉴的成果,更是佛教中国化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正>11月18日,以"祖德流芳·共续胜缘"为主题的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西安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陕西省组委会承办,北京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共同协办,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作为首次以汉传佛教祖庭文化为研讨内容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共安排有开闭幕式、大会主题发言、分议题研讨、电视论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6,(12)
正汉传佛教有八大宗派,每个宗派都是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之后,经过中印乃至西域各国和日韩僧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实现了本土化之后逐渐形成的。这些译传印度佛教并努力促成本土化的高僧,在宗派形成之后被尊为祖师,他们当年创立宗派的寺院则被尊为祖庭。于是,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各有其祖师,各有其祖庭,也就各有其宗派的法脉和祖庭的文化传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6,(12)
正尊敬的王作安局长、胡和平省长,各位领导、各位法师、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嘉宾:今天,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代表与专家学者,相聚古都西安,隆重举行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祖庭文化,分享思想成果,弘扬祖师精神,共续法缘道谊。这是一次佛法盛会、学术盛会、文化盛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汉传佛教界,向出席研讨会的海内外长老大德、青年法师、专家学者,致以热烈欢迎与诚挚问候。  相似文献   

8.
汉传佛教在新加坡的早期传入,是作为"文明象征"与"权力象征",与移民社会、帮权结构紧密相关;二战前后,随着"人间佛教"在新加坡的传播,其菁英色彩与超越性特点获得主流社会的"文化认同"。随着中国大陆佛教输入的停止,汉传佛教作为"地方性宗教"完全"被嵌挂"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上,"人间佛教"的现代性与资本主义获得场域上的暗合。60年代后,汉传佛教在教育、文化、慈善、社团组织等领域有更大的作为,呈现出"人间佛教"背景下性别意识、菁英色彩与社会行动的结合。百余年的新加坡汉传佛教实践脉络,是汉传佛教逐渐放弃农耕文明的"地方性"向现代文明的"世界性"回归;其实践经验亦充分表明汉传佛教现代转型的困境与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6,(12)
正2016年11月18日,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曲江宾馆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陕西省组委会承办,北京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协办,会议的主题是"祖德流芳,共续胜缘"。在会议嘉宾主题发言之后,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佛教界和学术界代表围绕"汉传佛  相似文献   

10.
正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紧密结合,相互吸收借鉴,共同发展,演绎出了中国化发展特色的汉传佛教。天台宗是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始终坚持天台宗佛教的中国化方向,是国清寺1400多年发展历程史上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天台宗国清寺立足于祖庭文化,在爱国爱教、僧才培养、文化交流、服务大众方面,紧紧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融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与政治制度、社区服务、文化习俗等发生密切关系,成为佛教中国化的一个样板、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天,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法师、学者齐聚古都西安,以"祖德流芳,共续胜缘"为主题,尊崇祖师精神,弘扬祖庭文化,借鉴历史经验,推动交流合作。这是一件佛门盛事,意义深远。这次研讨会的承办地陕西省,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佛教文化中心。汉传佛教八大宗派,其中六大宗派的祖庭都在这里,并由此向东亚国家乃至世界其他国家传播。研讨会在这里举办,可谓千载一时,因缘殊胜。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在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实  相似文献   

12.
正七塔禅寺,开山于唐代,中兴于清末,是浙东四大丛林之一,中国近现代临济宗中兴祖庭,汉传佛教重点开放寺院,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中的重要佛教地标。近年来,七塔禅寺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努力适应时代进步要求、创新寺院管理和发展方式,实现由香火兴寺向文化兴寺转变,有效开展弘法利生事业,营造图书借阅空间,创办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兄弟寺院一起为浙江推动佛教中国化进程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是世界上佛教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之一,佛教在我国分为三大语系,分别为:汉传佛教(汉语系佛教)、藏传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汉传佛教: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末年,主要由西域来的佛教经典被译成汉文,同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和宗教观念相结合,并开始向全国传播。魏晋时期,佛教般若学与玄学贵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7,(7)
<正>自太虚大师(1890-1947)提出"人间佛教"的创见,迄今已经近百年了。在两千多年的汉传佛教史上,人间佛教思想是继中国禅宗之后最重要的思想创造,成为汉传佛教现代化的指针,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佛教全球化的进程。正如太虚大师所言,人间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如何以佛教的道理改良社会?历经一个世纪的探索,汉传佛教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人间佛教  相似文献   

15.
《佛教文化》2016,(6):2-3
2016年11月18日上午,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隆重开幕。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陕西省组委会承办、北京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协办,以“祖德流芳共续胜缘”为主题,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代表、知名学者两百多人与会。  相似文献   

16.
世界现存的三大佛教派别在我国均有流传,成为中国佛教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完全是在我国成长起来,并传播到其他各国的,所以不少人把中国称为佛教的第二故乡。两千年前传入的异邦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矛盾、相互吸引、相互冲突、相互融摄。其深入协调的结果,既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貌,也极大地改变了自己的形态。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外来的印度佛教,逐步演变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契合的中国佛教,并与儒、道两教一起,成为支撑着中国传统文化之鼎的三根主要支柱。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6,(12)
正引言中国佛教史上有一部经典,它非佛所说,却被冠以"经"之圣名:它不仅开创了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禅宗的新格局,而且为中国文化缔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禅的精神。从此,儒家"止于至善"、修齐治平的道德理想与人  相似文献   

18.
黄海云 《法音》2021,(8):52-58
一、汉传佛教在泰国的传播发展在泰国,民众主要信奉的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从古印度传入泰国后,即与当地的婆罗门教、印度教和祖先鬼神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交融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泰国特色的佛教体系。近两百多年来,随着当地华人移民的增多,汉传佛教也开始在泰国传播,对泰国华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所指的泰国境内的汉传佛教,特指从中国传到泰国的大乘佛教。  相似文献   

19.
正佛教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是佛教音乐中国化的完成与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化的佛教音乐促使佛教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同时,也保存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音乐、民族音乐和地方音乐元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佛教音乐称为"梵呗",是以曲调诵经,赞咏、歌颂佛德,在远古的印度早就流传开来。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佛教音乐也随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2019年3月18日上午,澳中佛教总会会长般若法师一行13人拜访我会,演觉副会长、刘威秘书长在广济寺怀远堂会见澳大利亚来宾一行,普正副秘书长、国际部负责人、广济寺相关执事参加了接待。演觉副会长首先对代表团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对般若法师近年来出席我会主办的世界佛教论坛、汉传佛教祖庭文化研讨会及中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