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堂酒会是近代早期由堂区教堂组织的一种集体狂欢活动,主要盛行于都铎时期的农村地区,一度成为募集堂区资金的最大单一来源,在黑死病之后的特殊历史时期,为重建教堂和贫民救济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撑,而且作为一种集体性娱乐活动,教堂酒会还起到了增进社区睦邻关系的历史作用。但是,这一习俗伴随着宗教改革的反复而几经兴替,尤其是伊丽莎白女王中晚期清教主义的发展,清教徒强调恢复符合新约的纯净的习俗和教义,从而导致了对传统狂欢活动的强烈抵制,与此同时,系统化的教堂税赋在各地逐渐发展起来,这些因素使得教堂酒会最终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2.
武汉是一座历史古城,从古地图和历史文献中提取历史时期基本空间数据,以及教堂、寺庵、神庙和祠堂等文化景观地理信息。以教堂景观为视角,武汉的基督教文化景观与佛教、宗族和民间信仰等文化景观呈交错分布,而且基督教各教会在武汉的布道范围有明显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3.
陈伟 《天风》2017,(6):43-44
正今年是宗教改革500周年。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德国威登堡城堡教堂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反对"赎罪券",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宗教改革不但推动教会的改革,也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改革开辟了道路,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获得显著的发展,为西方向近代文明的过渡奠定了思想基础,至今仍影响着整个世界。马丁·路德(1483-1546)出生于德国艾斯勒本矿主家庭,父母对孩子们进行刻板的宗教教  相似文献   

4.
王约瑟 《天风》2008,(22):10-11
从中国教会恢复礼拜以来,新的教堂不断地涌现在中国大地上,充分显示了上帝对中国教会特别的带领。伴随着新教堂的不断涌现,也出现了很多"新人",一些年轻人不断走进教堂,他们当中有很多变成了教会的一员。因此,对青年信徒的牧养特别需要引起教会关注,因为这一事工关系到教会今后的发展。听说杭州的崇一堂自建成以后就一直关注青年事工的开展,并且在当地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带着一些好奇,也带着些许的疑问,笔者参加了崇一堂8月5日晚上的青年聚会,并采访了负责青年事工的章国永牧师。  相似文献   

5.
林清 《天风》2005,(12):51-51
38位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戴着红花,和他们的家长及各堂点教会的负责人,坐在教堂的前几排参加了隆重的首次大学生主日感恩崇拜。这是8月21日发生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城关基督教会中的一件大事。它将成为城关教会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相似文献   

6.
王丽青 《天风》2010,(10):52-55
<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拔地而起的教堂,见证了神的荣耀和中国教会的蒙福。但让教堂真正能成为一个崇拜神的地方还需要各地教会的加倍努力。而今的一些教堂建筑过于注重其功能性,过多地为了各个不同的聚会活动考虑,  相似文献   

7.
经过历史的演变,今日中国教会承继宗教改革运动的果实,使整个教会呈现出较为开放的面貌。宗教改革运动作为教会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顺应着文艺复兴的浪潮,成为近代社会思想的开端。同样作为启蒙运动及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宗教改革成功地以"民族解放运动"的身份呈现出来。它切实地将基督徒从罗马天主教——作为传统教皇集权偏执的象征——的控制下解救了出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运动的负面作用也在不断地加强,以致于在新教教会内部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纪念宗教改革运动的同时,也同样应该为我们今天的教会警醒:如何维系信仰和个人自由之间的平衡,成为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金微 《天风》2005,(8):39-39
《天风》编辑部的同工:我们村农历五月二十是传统古庙会,教堂在戏场附近,村干部多次与教会长老交涉,让教会解决演员食宿场所问题。曾在五年前的一次庙会上,教会内打地铺睡了许多演员,遇上主日礼拜,弟兄姊妹议论纷纷,说教堂是圣洁的殿堂,绝不能沾染世俗的污秽,许多人因此不来我堂礼拜。有人说,基督教是用行为实践爱的宗教,应该顺服执政掌权的,在建教堂批地基时,村支书帮了我们的忙,应还一个人情,出于神的爱心更应该接待。今天就此事,请你们从百忙之中详细解答。山西吴识  相似文献   

9.
符德礼 《天风》2013,(3):26-28
创建和谐宗教寺观教堂,对于农村教会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笔者试从以下五个方面浅析当前农村教会创建中的困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世峥 《天风》2011,(7):41-43
众所周知,教堂决不等同于教会,但教会却离不开教堂。因此,历代教会都将建堂工作视为教会事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会恢复活动以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信徒人数不断攀升的同时,教堂数量亦与日俱增,我们为此而由衷地感谢上帝的赐福。然而,当前的中国教会,在建堂工作中尚有不少缺欠,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1.
严锡禹 《天风》2012,(9):5-6
前些日子,与一位建筑师聊天,他因参与许多地方的教堂设计,与教会多有接触,对教堂建筑艺术颇有体会。当被问及对教会的感受时,他很有些感慨。他说,我们教会的牧师都太忙了,忙着传道,无暇顾及更深层次的建设。他去过很多教会,由于工作原因,参观了许多建筑时间比较长的教堂,收集了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2.
顾约瑟 《天风》2012,(6):5-7
摩西听从岳父的建议,改变了管理以色列人的模式。早期教会为更好地发展,也选立执事管理教会,这充分说明管理规范化对教会牧养的正面、积极作用。近年来,一些教堂出现的问题也往往与管理不善、不规范有关,到底如何才能规范化地管理教会,让我们听听几位牧者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摩西听从岳父的建议,改变了管理以色列人的模式。早期教会为更好地发展,也选立执事管理教会,这充分说明管理规范化对教会牧养的正面、积极作用。近年来,一些教堂出现的问题也往往与管理不善、不规范有关,到底如何才能规范化地管理教会,让我们听听几位牧者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一段时间来,各地教会非常重视教堂的建造,一座座新堂拔地而起。场所尽管重要,但众所周知,“教会”不等于“教堂”,教会的建造比场所的建造要复杂得多,是属灵生命成长相关的系统工程。不过其中相同的是,教会生命的建造同样需要一张设计清楚的施工蓝图:如有稳固的根基、清晰的架构、牧养的层次和整体的目标等。  相似文献   

15.
包智敏 《天风》2012,(2):58-58
一段时间来,各地教会非常重视教堂的建造,一座座新堂拔地而起。场所尽管重要,但众所周知,“教会”不等于“教堂”,教会的建造比场所的建造要复杂得多,是属灵生命成长相关的系统工程。不过其中相同的是,教会生命的建造同样需要一张设计清楚的施工蓝图:如有稳固的根基、清晰的架构、牧养的层次和整体的目标等。  相似文献   

16.
胡泉源 《天风》2016,(10):27-29
正教堂建筑伴随着教会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会之所信在特定时代的一种表达和传递。基督教在华的发展历史,同样也可从教堂建筑的发展中一窥端倪。当下在教堂建筑上存在的种种现象,也恰恰成了此时期教会在表达信仰的核心内容(神学思想)上的真实写照。我们可从中发现从原封不  相似文献   

17.
史奇珪 《天风》2008,(24):7-9
庆祝圣诞是普世教会的传统,为的是纪念救主的降生。当我们在家里或在教堂布置圣诞装饰、团契排演圣诞节目时,不要忘记耶稣的降生对我们生命的意义,尝试用心来思想他在历史与今日你我生命中的作为。  相似文献   

18.
王从友 《天风》2009,(10):28-29
"和谐教堂的建设"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教堂与周围的协调关系等外部建设,也涉及到教会内的人事管理、议事制度及牧养事工等内部建设。创建和谐教堂不但是社会的要求,更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的根本需要。本期话题刊出几位同工结合自身教会工作经历的分享,盼望能给教会牧者的侍奉以启迪……  相似文献   

19.
马丁·路德开始的德国宗教改革运动是基督教历史上几个世纪以来教会改革的延续,但它引起的是宗教更新而不仅仅是教会改良;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德意志民族立身欧洲民族之林的开端,但它引起了德意志民族的继续散裂而不是统一.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教会历史上和德国世俗历史上的悖论式影响,基因于运动的主体——德意志民族的基督徒贵族.他们是马丁·路德呼唤的对象,他们应该并能够改变神圣罗马帝国的欧洲性和基督教会的普世性,进而彰显德意志民族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教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会信徒人数超过2000万,教堂5万多所,现仍以每年数以千计的速度在增长。教堂作为弟兄姊妹们聚会敬拜神的地方,它的建设是教会发展的重要标记之一,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福音无声的见证。但当前中国教会的教堂建设也存在一些困难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