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至迟在南朝,中国已有单尊罗汉崇拜和团体罗汉崇拜两种类型的罗汉信仰并行。单尊罗汉崇拜以宾头卢信仰为主;团体罗汉崇拜包含两种:以宾头卢为核心的数量不明的圣僧崇拜,包含宾头卢在内的阿耨达池五百罗汉信仰。不同类型的罗汉信仰之间交涉、杂糅。中国早期罗汉信仰涵盖社会各个阶层且尤盛于南方,或许与《十诵律》在南方的流行有关。  相似文献   

2.
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明代壁画五百罗汉图,现存罗汉248尊,前后盘坐两排一字形平铺式构图。画家通过面部表情、服饰、手印、手持法器及姿态的不同,将众多罗汉的身份明确区分开来,造型生动,线条流畅,有着极高地艺术价值。通过对壁画中罗汉造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总结出人物造型、服饰、法器等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周峰书画选     
周峰,1955年出生于湖南,擅长佛画。已出版《五百罗汉图录》、《当代高僧写生集》等画册。  相似文献   

4.
《法音》2021,(5):57-60
正耆婆是与佛陀同一时代、极具神话色彩的古代印度名医。因其医术高超,故其事迹多见于以律藏为主的佛教文献中,常被尊称为"医王""药王""大医"等。在日本有"耆婆扁鹊"的成语,将耆婆媲美于古代中国名医之扁鹊,作为名医的代名词。此外,在韩国济州徳兴寺(???)的官网,以及李增新、高寿仙编写的《五百罗汉》一书中,均将五百罗汉第二百九十一位的持大医尊者作为耆婆进行介绍,两者内容几乎一致,应是同一信息来源。但是,仅从耆婆"既能医治人的身病,又医治大众的心疾,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6,(4)
正第一章南山律简史一、《四分律》——南山律的前身佛陀灭度后,五百罗汉结集三藏,优波离尊者诵出《八十诵律》。一百年后,随着佛教传播及众生根机的不同,产生了五个部派,即昙无德部、萨婆多部、弥沙塞部、迦叶遗部、婆粗富罗部。五位部主各自从律藏中选取与所在地域的众生相适应的律  相似文献   

6.
罗汉最难画也最好画,这是比较画佛而言的。为什么呢?因为释迦牟尼确有其人,佛经上写明『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文字描述相当明确,流传了近二千年的各种佛像也是实际依据。何况还有一本权威的《造像量度经》,又把佛的形象用比例确定下来,如此画佛,还有何难? 画罗汉没有『经』作依据,形象颇难把握,因此谓之『难』。但话说回来,没有依据也就没有限制,想咋画就咋画,想画啥样就画啥样,这样的画还不好画吗?释迦佛的弟子有数千人,大多修成了罗汉。其中五百位罗汉很有成就,后世尊为五百罗汉或五百尊者。五百位罗汉虽有名称流存,却无形象传世。佛教传入  相似文献   

7.
话说罗汉堂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原来十六罗汉都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这十六名罗汉都有名有尊号,如苏州紫金庵十六罗汉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原来十六弟子,到了唐玄奘,译出了《法注记》,其中译出了这十六名罗汉的原  相似文献   

8.
《天真皇人九仙经》,一名《真龙虎九仙经注》。原题"罗叶二真人注"。罗即罗公远,一名思远。彭州九陇山(今四川彭州市)人,一说鄂州人。"修道于漓沅化,常往来于青城、罗川间。"时唐玄宗好方外道术,应召入对,每问无不称旨。"上每召公远与法善、  相似文献   

9.
七叶窟,又名刹帝山窟、七叶岩、车帝石室。"车帝"意为七叶树,为常绿乔木,因石室前有此树而得名。古为王舍城五山之一,为佛教第一次经典结集之处。在佛典《五分律》、《四分律》、《十诵律》、《摩诃僧祗律》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律》中均提到,释迦佛陀入灭后,大迦叶尊者为使正法永续,于是在摩揭陀国阿阇世王的护持下,于此窟召集五百位罗汉,安居三月,结集三藏,成经律  相似文献   

10.
<正>继在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五台山学探究》一书之后,崔玉卿女士近期又正式出版了作为"五台山学文库"系列学术撰著的新作《五台山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成为构建"五台山学"的又一大新收获。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文化首府、世界著名的文殊信仰道场,一直受到世界佛教界的敬仰与信奉。日本、韩国等国崇奉五台山,在本国建有五台山,东亚各国的佛教徒都以能到五台山朝拜为幸事,这都说明五台山不仅是中国的,已经早就成为世界的了。圆园园怨年远月圆远日,被世  相似文献   

11.
随手翻翻《大唐西域记》,发现这本记叙地理国情的书,也有不少佛家的故事,神奇而酷似生活,荒诞而富有哲理。 据第十一章说,赡部洲的小商主僧伽罗,亦即如来佛本生,率五百商人出海贸易,与宝洲化作美女的五百罗刹婚配。僧伽罗与罗刹女王结合后,忽夜梦不详,偷探归路时见一铁牢,方知美女皆是吃人魔鬼,前已诱惑一批商人囚于斯逐日噬食。僧伽罗祈来天马带五百商人升空逃去。众罗刹追来献媚盅惑,商人们经不住诱惑纷纷下落,唯独僧伽罗  相似文献   

12.
《中国道教》2012,(5):15-16
9月5日至7日,由浙江省道教协会主办,天台县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天台山道教协会、天台山桐柏宫、天台山紫阳宫、天台山玉京洞承办的首届天台山中国道教南宗文化周在浙江天台山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天台论道、祖庭悟真"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名嘉宾受邀出席了这一盛会,并与当  相似文献   

13.
“我闻天台山,山中有琪树。欲言永攀上,莫晓石桥路”。这是唐中期著名的隐逸诗人寒山子描述天台山的一首诗。诗中出现的所谓“琪树”,是神仙道教之神话传说要素之一。“琪”,《广韵》释为“玉也”。《尔雅·释地》:“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圩琪焉”。注曰:“玉属”。因而顾名恩义,“琪树”也就是玉树。古人认为天台山为仙山,上有“琪树”,故多以诗歌咏之,天台山在浙东沿海,其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围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陶弘景《真诰》)。人谓之“顶对三辰”或“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十道志》),以为“众岳之最秀者也”(顾野王《舆地志》)。天台山中多名道,多高僧,多洞天福地与寺院兰若。起于东汉魏晋时期的许多仙佛传说遍布全山,脍灸人口,而诸  相似文献   

14.
为增进海峡两岸佛教界的友好交往,台湾基隆大觉寺向天台山国清寺、中方广寺赠送《大藏经》两部.不久前,已山香港转运至天台山.天台山国清寺、中方广寺各自将大觉寺赠送的《大藏经》作为珍贵的典籍收藏在藏经阁.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联语中,一些用了加、乘运算的数学联,趣味横生。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此联不仅遣词造句巧妙,而且还有数学运算在内。上联"千"是"五百"的二倍,下联"两"也是"一个"的二倍。特别是"人间天上两婵娟"一句,想象奇特,堪称传世绝句。二万里山河,伊古以来,未闻一朝一统二万里;五十年圣寿,自今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相似文献   

16.
石舟 《法音》1993,(10)
韩玄真,又名韩军,一九六零年十月生,山东省沂水县人,山东省轻工美术学校毕业,一九八九年在浙江美院进修一年。玄真少年生活在沂蒙山,受乡情思泽,自幼嗜爱丹青。稍长,得见五百罗汉塑像,场面宏大,气势壮观,深为震憾,其怒笑开怀、俯仰之态尤与自家心情相合。玄真立愿集五百罗汉于一卷,以丹青状貌传  相似文献   

17.
<正> "同乘一天甘露水,草木亦佛人亦佛",富有诗意的佳句,禅心盈润的书画,一个隽永的主题,抒写人与佛与自然同在的境界.用这样的文字涵概韩玄真的艺术作品,最能体现其中的艺术精神。韩玄真以中国画白描技法表现圣洁的宗教精神和佛禅意趣,铁线银钩、佛光禅意,一份清净,一份自在,一份吉祥,独显佛禅文化的内涵和艺术追求。1989年创作完成的白描长卷《五百罗汉》,被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称赞为"建国以来,  相似文献   

18.
香港同胞阮适庆、汪颖丽伉俪,向天台山桐柏鸣鹤观,赠送明代《正统道藏》一部,共61册,于五月二十八日,由香港空运至杭州,二十九日送至天台山鸣鹤观。天台山桐柏宫,是中国道教全真道南宗的发源地。桐柏宫,系唐景云二年(711),由司马承祯所建,被道家称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后世天台山张伯端一派,以炼养为主。  相似文献   

19.
西岳高僧名贯休,高情峭拔陵清秋。天教水墨画罗汉,魁岸古容生笔头。———欧阳炯《禅月大师应梦罗汉歌》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我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北宋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宫里,收到了程公羽从四川进呈的贯休十六罗汉画像。关于十六罗汉画像的艺术风貌和进呈经过,《益州名画录》记载得一清二楚: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  相似文献   

20.
正一寒山是唐代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僧人。他族姓不详,生活年代也无法确定,相传隐居在浙江天台始丰县寒岩幽窟中,所以世人称之为"寒山"。据《祖堂集》《宋高僧传》等记载,沩山灵祐禅师曾在天台山会见寒山;另据《古尊宿语录》记载,赵州从谂禅师也曾与寒山相互问答。寒山在当时名声满播于江浙僧界,据说妙利普明塔院因此改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