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界春秋     
《法音》1992,(7)
陕西户县草堂寺隆重举行鸠摩罗什纪念堂落成庆典本刊讯由日本日莲宗捐资修建的鸠摩罗什纪念堂落成庆典活动,于1992年4月13日,在陕西户县草堂寺隆重举行。以日本鸠摩罗什遗迹显彰会会长松井大罔为团长的日本日莲宗罗什纪念堂落成庆典访华团全体成员应邀参加落成仪式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许力功主持了落成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周绍良、日本日莲宗松井大周团长为纪念堂落成剪彩并致词。  相似文献   

2.
由日本日莲宗奉献的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尊像的开光仪式,四月十三日在陕两户县草堂寺隆重举行。鸠摩罗什(344—413)是我国后秦(约当东晋)时期从西域来长安的一位译经大师。他在当时的逍遥园大寺中译出了《妙法莲华经》七卷,其后天台宗即以什译《法华》为宗典;公元804年日本传教大师最澄(767—822)来我国游学,在天台山从道邃、行满二法师习天台救观,归国后在比睿山正式创立了日本天台宗;七百年前,日莲(1222—1282)上人出世,在睿山学天台宗义,于公元1253年专依什译《法华经》建立日莲宗。今年是日莲上人圆  相似文献   

3.
李贺敏 《法音》2006,(7):30-30
本刊讯6月24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一诚会长在北京广济寺亲切会见了以宗务总长小松净慎为团长的日本“第12次日莲宗中国访问友好使节团”一行40人。一诚会长首先代表中国佛教协会,热烈欢迎使节团中各位新、老朋友的来访,并对日莲宗特意派代表出席4月中旬在浙江杭州举行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小松先生在刚刚上任不久的情况下发来热情洋溢的贺电,表示衷心的感谢。一诚会长还简要回忆了双方友好交流的历史,指出:中日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源远流长,具有一千五百余年的悠久历史。西安草堂寺、鸠摩罗什三藏法师、以及汉译《妙法莲华经》,正是连接…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6,(7)
正本刊讯7月2日上午,鸠摩罗什三藏译著——《童寿文集》辑校项目启动仪式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此次项目启动仪式由户县鸠摩罗什寺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台湾普愿功德会协办。仪式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辽主持,鸠摩罗什寺住持宽严法师、陕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所长李继武、陕西省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李晓建、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增勤法师、中国社科院  相似文献   

5.
道坚 《佛学研究》2004,(1):384-386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联合主办,陕西省佛教协会、西安市佛教协会和陕西户县草堂寺联合协办的以“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纪念鸠摩罗什诞辰1660周年”为中心议题的“中日第十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于2004年10月16日至17日在西安举行。  相似文献   

6.
李贺敏 《法音》2004,(7):45-47
本刊讯6月22日,以宗务总长岩间湛正为团长的日本日莲宗第11次友好访问使节团一行39人拜访我会,受到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副秘书长丛铭、蘧俊忠、陈文尧等的热情接待。岩间湛正团长在讲话中说,日本日莲宗非常重视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友好往来,早在1980年派遣第一次友好访问使节团以来,双方在恢复和建立陕西草堂寺及其鸠摩罗什纪念堂(1992)、1986年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建立“《法华经》题目宝塔”等方面紧密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由于时节因缘,此次访问距上一次相隔8年之久,然而能够旧地重游并与旧雨新知相见,感到非常高兴,对受到中国佛…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各位领导、日本佛教大学高桥弘次教授、诸位法师、学者、朋友们:值此金秋季节,在古都西安举行中日两国第十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围绕“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的中心议题发表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以纪念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诞辰1660周年,是十分有意义的。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8.
公元4世纪正是佛教在西域与中原广泛传播的时代。当时在西域诸国中,龟兹国流行的大乘佛教最有影响。出身于龟兹国的鸠摩罗什法师,则是奠定这一基础的伟人。鸠摩罗什是梵文名字Kumarajiva的音译,汉文意译“童寿”。祖籍天竺(今印度),  相似文献   

9.
李贺敏 《法音》2000,(12):43-45
本刊讯 11月7日至16日,应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张琳为团长、陕西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界明法师和湖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岳法师为副团长的中国佛教教育代表团一行25人访问了日本。访问期间,重点考察了大正大学、佛教大学、大谷大学、学林(立正佼成会)等日本佛教界创办的大学和教育机构,拜访了枣寺(运行寺)、日莲宗大本山池上本门寺、比叡山延历寺、清水寺、东本愿寺、东寺(教王护国寺)、唐招提寺、东大寺、西大寺、法隆寺、药师寺、立正佼成会等友好寺院和宗派,还拜会了日中友好协会等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日本的佛教界学者十余人在2004年10月17-18日聚会古都西安,下榻于曲江惠宾苑宾馆并在此成功地举行了第十届中日学术交流会议。本届大会的主题是"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纪念鸠摩罗什诞辰1660周年"。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参加了会议开幕式并作重  相似文献   

11.
《维摩诘所说经》是大乘经中又一部很有影响的经典,在中国佛教史上此经一译再译,先后有七种译本,现存的有吴支谦译《维摩诘经》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六卷。其中以姚秦弘始八年(406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大寺“与义学沙门千二百人”译出的《维摩诘所说经》最著名。此经译出之后,备受中国佛教学界的重视,疏注此经的著作层出不穷,不下三四十种,其作者中的许多人都是影响一代的名僧,如南北朝时代的僧肇,道生;隋代的净影寺慧远,中国天台宗的创始人智;唐初名僧、三论完的创始人吉…  相似文献   

12.
明生 《佛学研究》2004,(1):6-10
今年是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著名佛教翻译家、文化巨人、后秦高僧鸠摩罗什诞辰1660周年。中日两国佛教界在中国古都西安举行以“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为题的佛教学术会议,回顾和缅怀鸠摩罗什的光辉事迹,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罗什外传─—关于七寺一切经中《大乘菩萨入道三种观》等问题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佛教大学教授牧田谛亮为纪念鸠摩罗什诞生1650周年,第五次日中佛教学术会议在这里召开了。在感谢会议主办者给予我这次发言机会的同时,又不禁使我深深地缅怀至今对日本佛教界仍有巨大影...  相似文献   

14.
曙正 《法音》2006,(10):35-35
本刊讯9月27日,以台湾生命电视台台长海涛法师为团长的台湾参访朝圣团一行抵达成都,开始对大陆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主要寺院进行为期13天的参访朝圣之行。海涛法师将此次参访朝圣活动称之为“生命之旅”,随团人员近80名,全部由佛教徒组成,主要参访朝礼了四川的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峨眉山金顶、万年寺、大佛禅院、伏虎寺、报国寺,甘肃的报恩寺、五泉山、拉卜愣寺、鸠摩罗什寺、雷音寺、敦煌莫高窟,青海的塔尔寺、青海湖。海涛法师擅长讲经开示,在大陆流通VCD颇多,西北一带也不例外。此次他应邀在兰州报恩寺、五泉山浚源寺、武威罗什…  相似文献   

15.
阳光 《法音》2007,(9):65-66
本刊讯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武威市鸠摩罗什寺住持理智法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8月8日安详示寂,终年42岁,僧腊22年,戒腊18夏。  相似文献   

16.
罗什寺位于陕西户县正南8里之罗什堡(堡因寺而名),创建年代不详。明成化二十年(1484)《重修罗什寺记》碑载:“地形雄丽,并于村端,纳圭峰之拱翠,映涝水之□兰。云□深处,有寺一区,题曰罗什寺者,乃鸠摩罗什游锡之所也,因建寺焉。”今考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三年(401)来到长安,秦主姚兴待以国师之礼,请入逍遥园(即今草堂寺)翻译佛经。来华时路经涝水之滨,有倾其履中土而生异木二株的传  相似文献   

17.
僧睿所撰<大品经序>介绍了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一些情况,指出鸠摩罗什译出此经后在翻译<大智度论>的过程中继续修改此经,并以9对词语为例谈及鸠摩罗什翻译及修订此经时所作的语言创新.但是,僧睿<大品经序>的记载同今存相关汉文佛典的实际用语并不完全一致,它同僧祐<出三藏记集>的相关记载也有出入.调查表明,同为鸠摩罗什主译而成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和<大智度论>部分用语彼此有别,今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可能并非鸠摩罗什心目中的最后定稿;诸多材料显示,今存汉译佛典和中土佛教撰述都有可能在传抄过程中失真.  相似文献   

18.
东晋十六国后秦时代的高僧鸠摩罗什,是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著名译经家.长期以来,学界对其生平事迹的了解和研究,仅仅局限于以《出三藏记集》、《高僧传》等为代表汉文史籍的记载.而在《红史》等藏文史籍之中,同样留下了鸠摩罗什的重要历史信息.通过对汉藏文献记载的综合考察,有关鸠摩罗什生平的一些隐而不显的关节,诸如吕光西征之议源出何人、鸠摩罗什生年的歧异所在、鸠摩罗什之死的政治隐曲等单一汉文史料无从定谳的问题,变得更形清晰和真切起来.通过以上讨论,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汉藏文佛教史料各自特点与优长的认识,而且为二者之间更为广泛的比较研究开辟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由圣一法师率领的香港佛教代表团一行二十人,在回内地朝拜佛教圣地时,于今年五月九日至十三日在西安朝拜了大慈恩寺、大兴善寺、卧龙寺、罔极寺、香积寺、草堂寺等古刹及终南山、大香山。所到之处,均随缘捐款赞助维修寺庙,斋僧结缘。  相似文献   

20.
佛教传入中国初期,龟兹和焉耆曾起过中介作用。鸠摩罗什前,龟兹佛教已进入前期鼎盛,此时统治龟兹的是小乘律。鸠摩罗什学问由小乘转为大乘,是其一生极为重要的关头,这期间,龟兹戒律也转为大乘,此为罗什影响所致。在说服其师归依大乘后,罗什渐“道流西域,名被东国”。鸠摩罗什后,龟兹和焉耆两地的佛教依然兴盛,只是龟兹已渐转为小乘律天下了。鸠摩罗什曾非常向往中原,后来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