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系民族高校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加强民族高校公共写作课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强化生活体验,把握第一写作客体;加强阅读训练,广开信息来源;加强思维训练,拓展写作天地突出民族高校特征,强化应用写作等。提出民族高校非专业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培养和发展人的创造力,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创造能力,已成为与国家昌盛,民族繁荣休戚相关的大问题,引起了当今世界的高度关注。目前,本市有几所小学已开始对二年级学生进行创造思维训练,那么,这种训练有无必要?是否可行?在进行创造思维训练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如何?培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本研究将逐一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训练发散思维的问题,研究者从思维发散的方向、思维发散的途径等方面都进行了探讨。这里仅从思维发散的途径上对如何训练发散思维略作介绍: 1.意义发散。根据问题情境,设想它有多种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思维训练能增强思能力、提高思维品质?本文在回答了什么是思维、什么是训练、什么是思维训练、思维训练分类、思维训练的目的、思维训练的内容、知识与思维的关系、意识与思维的关系、思维是问接生产力基础上运用混沌学理论、自组织理论、他组织理论作了探索性回答。  相似文献   

5.
再论思维的可训练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其维  谭和平 《心理科学》2005,28(6):1330-1334
本文从思维的可逆性、思维过程的操作化和思维训练的实践效果等方面论证了思维的可训练性,提出了将思维的可逆性与思维的认知过程相结合而产生的可逆性思维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可逆性是思维的本质属性,思维过程因其可逆性而具有可训练性,思维训练本质上是在训练思维的可逆性。实践表明,可逆性思维过程可操作化为各种具体的思维训练项目,进而可编制适合普通儿童、学习困难儿童、轻度智力落后儿童等各类儿童的实用思维训练教程,运用这些教程开展的思维训练能够有效地促进各类儿童的智力(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运用自编思维训练教程及元认知监控提问单对初二年级学生进行有关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思维策略训练及其元认知训练。结果表明:(1)不同层次学生(优、中、差生)的思维策略训练效果显著,中、差生的效果尤为显著。(2)在思维策略训练的基础上再加上元认知训练,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解答数学应用题思维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爱德华·德·波诺(Edward de bono)1933年生于欧洲岛国马尔他,是国际上著名的思维训练专家,专门从事思维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和思维训练教程的设计和开发.他认为,思维的最大困难是其复杂性,当我们考虑某一问题时,许多因素诸如情感的、信息的、逻辑的、期望的以及创造性的等等便一古脑儿涌到我们的大脑之中,因而容易造成混乱.为此,他发表了《横向思维》一书(Lateral Thinking,Cre-  相似文献   

8.
思维定势有权威定势、从众定势、经验定势、唯书本定势、情感定势.思维定势制约我们创新思想的发展,要更好实践临床工作,必须客观评价各种思维定势,主动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本文分别对各种思维定势在临床工作中的体现、优劣进行表述,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思维训练,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为提高思维能力、改善思维品质所进行的教学和训练活动(见田运:思维辞典405页)。思维训练是思维科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创新思维是国内外新兴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江泽民主席曾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也强调提出了“提高开发创新能力”的任务.在当今激烈竞争的时代,国家的强盛,企业的兴旺,事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个人的友奋有为,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取得成功的根本.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社会团体,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国际组织,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才能自立于世界之林,才能处于领先的地位.国内外的历史和大量事实证明:具有创新思维的民族才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否则,就是一个被外族欺凌压榨、受气挨打的弱族;具有创新思维的人物才称得上强者,不然的话,只能做一个庸庸碌碌、一事无成的弱者.创新思维的基本特性是其独创性.独创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受传统观念、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  相似文献   

11.
由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脑功能开发与思维训练”总课题组,中国思维科学学会学术活动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思维科学研究所共同发起召开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脑功能开发与思维训练’开题暨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9月26日至29日在辽宁兴城举行.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设计艺术思维的核心问题是创造性.正确地认识和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感的来源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设计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类属性思维(stereotypes)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群体区别正确反映的类属信仰.类属性思维比我们一般假想的更为复杂.首先,我们在本论文中探讨了在立体性的类属性思维EPA理论框架之下的多维度,即类属性思维的三维度:评估、激活和准确度.同时还特别讨论了类属性思维与具体集体共识的表征特点的图腾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其次,对于作为人类信仰一部分的类属性思维准确性莫衷一是的研究,我们进行了全面综述,并且本文还仔细考查文化类属性思维,个体类属性思维,个体与群体的判断,准确性评判的标准,和原分析的数据等等,同时进一步表明类属性思维和客观现实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后,我们指出类属性思维对解释群体和民族的区别非常重要,特别是人的感知的实质性寓于实在的客观群体本身(“感知的同一性”).我们认为,类属性思维的过程,对于高度的实体性和感知的实质性的群体来说,具有深刻影响,况且群体或部落(民族)的图腾也是其群体或民族的实体性的外在表现.尽管我们不可能解决同类属性思维的过程有关的所有争论,但我们所强调的观点是:类属性思维是人类相互影响和生存的有效类属性识别.  相似文献   

14.
思维策略训练对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鑫德  张庆林  陈向阳 《心理科学》2004,27(5):1049-1051
研究思维策略训练对于高中生解决化学计算问题的有效性。被试为1616名高中学生,训练由经过培训的17名高中化学教师承担,时间为10周,实验采用自编的《高中生化学计算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教程》及《自我提示卡》,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以探索化学学科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训练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思维策略训练能显著地提高高中生的化学计算问题解决能力,且普通中学高中生的训练效果明显优于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实验班—控制班,前—后—延缓测验”的方法,运用“弗斯坦工具强化”(FIE)对小学四年级一个教学班的35名学生进行了短期的智力训练,结果表明FIE 是训练学生智力的一个有效工具:训练后即时测验的效应值为1.32σ,延缓测验效应值为0.T6σ。本文还分析了FIE 训练对能力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效应;对智力的发散思维成分和聚合思维成分的效应;以及性别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6.
采用理性—经验思维方式量表对10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选出高、低理性思维方式各35名大学生进行实验,探讨了逻辑训练对不同理性思维方式大学生三段论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理性思维方式个体三段论推理的平均反应时快于低理性思维方式个体;非冲突类型题目推理的平均正确率高于冲突类型题目;逻辑训练可以提高个体三段论推理的平均反应时和正确率;(2)逻辑训练后非冲突任务类型题目的平均正确率高于冲突任务类型题目;(3)逻辑训练对低理性思维方式个体冲突任务类型题目平均正确率的提高效果更明显。这意味着逻辑训练可以显著提升个体的推理成绩,但不能完全消除信念偏差对推理的影响,而且逻辑训练对低理性思维方式个体推理成绩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探讨中学生创造培养的可行性及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对中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可行的,有效的;并进一步探讨了创造性思维训练对学生的智力的影响,结果未产生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继“青海高原9岁与11岁多民族儿童记忆比较研究”[1]之后,对9—15岁汉、藏、撒拉、土、回、蒙六个民族儿童的发展思维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一、比较分析9—15岁各民族儿童发散思维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及年龄特点;二、比较分析不同地区各民族儿童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无差异;三、比较分析同一地区汉族儿童与少数民族儿童之间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无差异.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试图揭示不同文化背景,特别是不同教育条件对各民族儿童发散思维发展的不同影响,从而为改善民族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管是智力还是能力,其核心是思维.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由始至终地将思维的训练放在首位.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课堂教学新格局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语文教学进行探索、改革,进而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概括性.  相似文献   

20.
传承与融通--《老子》与《周易》中民族精神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与<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部经典,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智慧结晶.其中所凝聚的民族精神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性格与情操,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思维特质.<老子>上承<易经>之风,下启<易传>之理,以其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构建了与其"道"哲学相符合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在<易传>中得到传承与融通,两者互补互进,共同缔造了中国民族精神的灵魂,推动着中国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和积淀.这些民族精神则表现为"刚柔同构"的进取精神、"宽厚相得"的道德情怀、"中和为用"的和谐观念以及"重生利物并重"的人文理想,其中以"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贯穿始终,突出了中国民族精神最一般的特质与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