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朝陵墓石刻是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帝王陵与王侯墓前的神道石刻,是具有极大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如今,这些已有千年历史的神道石刻正遭受着自然以及人为的毁坏。本文在对现存南朝陵墓石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南朝陵墓石刻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探索南朝陵墓石刻数字博物馆的交互框架及实现手段,通过沉浸式的用户体验、便捷式的操作反馈,使得南朝陵墓石刻这一艺术瑰宝得以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2.
肖伊绯 《法音》2014,(3):48-50
正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境内,西距成都271公里,东距重庆167公里,有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它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为著,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上表决通过,将大足  相似文献   

3.
李明 《学海》2014,(4):108-116
清人对古代石刻画像的态度经历了从"石顽工拙"到"画学之祖"的转变,以名家为中心的所谓"师资传授"的经典谱系受到极大冲击。以画风简略、刀刻趣味和风雨侵蚀痕迹为主要特征的无名氏石刻画像成为了新的经典。通过文献钩沉与风格分析,本文认为这一现象与书法从"帖学"到"碑学"的转变类似。所不同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金农而非遗民画家,而市场则是社会机制方面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秦汉厚葬,修冢茔、开神道、置神道石刻,成为丧葬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秦汉神道石刻,今多不存。洛阳北邙东汉五陵仅存一神道石象。而天禄、辟邪之类石刻神兽,在中原地区多有发现,不但有显示发展演变规律的洛阳、孟津和南阳三种样式,而且发现天禄、辟邪与缑氏蒿聚成奴作刻铭,十分难得。神道石刻传到江左南朝,又形成一种以设置的制度化、组合的简明化、造型的规范化与纹饰的华丽化这类新体系和新样式,在中国美术史尤其是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是我国当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的发生发展,和我国农耕文明传统相一致,形成了一套主要以伦理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 9世纪末期,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发生了现代性转向,进入了以现代心理学为学科基础、以“立人强国”为目标的新功利主义发展阶段.而在有着明确艺术教育国家目标的21世纪,我们关注和研究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是我国当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的发生发展,和我国农耕文明传统相一致,形成了一套主要以伦理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 9世纪末期,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发生了现代性转向,进入了以现代心理学为学科基础、以“立人强国”为目标的新功利主义发展阶段.而在有着明确艺术教育国家目标的21世纪,我们关注和研究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海》2020,(1):184-189
本文通过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探讨西汉初年至南朝萧梁年间丧葬制度的发展演变。通过对汉代的阙、南朝陵墓石柱以及新宗教影响等问题的探讨,指出南朝陵墓石刻新组合的出现,不仅是作为一种制度确立起来,而且预示着一种新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大足石刻蕴涵着深刻的宗教文化,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足道教石刻①,以其丰富的道教石刻、精湛的雕刻技艺,在国内石窟艺术、道教文化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试以其中的女神造像作一简析,以窥其一斑。一、造像简介大足道教石刻中的女神造像,以其在龛窟中所占的地  相似文献   

9.
孙炜 《中国道教》2004,(2):39-39
一位多年从事文物鉴定的专家,近日走马灯似地在欧洲逛了十天,居然撞上两次有关中国道教的文物展览。他的惊讶,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西方国家对中国道教文物的重视,也或多或少地折射出中国艺术品市场对道教文物的冷落。其实,早在2001年的2月21日至5月13日,在著名的美国旧金山市金门公园的亚洲艺术博物馆内,就曾举办过以中国道教艺术为主题的大型国际特展,展期长达三个月,可谓罕见。这次展览的展品共151件之多,分别借自亚洲、欧洲及美国的公私收藏。借展单位包括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苏州石刻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南阳两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艺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汉代艺术中的典范,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而闻名于世.南阳两汉画像石艺术虽然是一种极具地域性的文化形式.但它以其独特的造型方式、表现手法和审美情趣,比较完美地反映了我国两汉时期的时代艺术精神和美学精神,不愧为我国两汉画像石艺术中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正大足道教石刻,是宋代道教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涌现出南山、石门山、舒成岩、石篆山等代表性石窟点。在大足道教石刻中,可以领略到道教艺术自身创新的独特魅力,丹凤眼与美须髯这些人物面部局部特点,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例。道教艺术在经历漫长发展之后,至两宋时期逐渐臻于成熟,以宋代造像为主的大足道教石刻,可谓宋代道教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涌现出南山、石门山、  相似文献   

12.
张越 《管子学刊》2011,(1):53-60
先齐时期齐地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齐地大汶口文化时期丰富多彩的彩绘陶、龙山文化时期工艺精湛的蛋壳黑陶,还是独具风格的大汶口文化的白陶,都充分反映了先齐时期齐地的艺术成就,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别是齐地龙山文化时期的筑城技术、平面形状与结构类型等方面,作为中国古代城市产生的重要开端,无疑为后来城邑或城市的发展并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先齐时期齐地艺术作为中华艺术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对后世中国艺术理论与实践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目前素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都很成熟了,但是从艺术教育的多样性采说做得不够.素描本来是西方舶来品,其本身并无排它性,为何不在其语境中注入东方精神加以再造呢!中国的石刻艺术世界闻名,每个地方石刻造像都各具特色又交相辉映。本文从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借用传统石刻元素介入素描教学,通过建立规范系统的区域性艺术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4.
齐国乐舞艺术是中国古代乐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诗、歌、乐、舞、器等构成。齐国乐舞发展水平十分高超,充分反映出齐国乐舞的艺术成就,呈现出鲜明的齐国地域特色,在中国乐舞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大足南山道教醮坛造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道教石刻造像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南山石刻、石门山石刻、舒成岩石刻为代表。这些道教石刻造像,题材丰富、技艺精湛,可以说是我国不可多得的道教艺术珍品,民族文化的瑰宝。 南山石刻位于大足县城南面约五里处,现编号15号,其中以第五号三清古洞、第15号龙洞最为著名,这两窟的开凿时间皆在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  相似文献   

16.
孟凡港 《中国宗教》2012,(1):51-53,85
西安碑林是我国集中收藏古代石刻数量最大、历史最久的博物馆。其中所藏关于宗教的金石文物,为探讨中国古代佛教、道教、基督宗教的传播、发展及金石铸刻艺术等问题,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7.
董雪  李娜 《管子学刊》2009,(1):55-57
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淄齐国故城出土的瓦当不仅数量可观,而且风格鲜明、极其特色,是研究古代瓦当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本文主要从艺术角度对齐瓦当装饰艺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清源山老君岩的老君造像,是我国现存最大、雕刻技艺最绝的道教石雕造像,也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老君造像不仅是石雕艺术的完美体现,更是哲学思想的深刻表达。  相似文献   

19.
李琼 《中国宗教》2022,(3):86-87
宋元时期的泉州宗教石刻丰富多彩,其题材极为广泛,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明教、婆罗门教等当时的各种宗教。具有重要的文物和艺术价值。充分反映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宗教和平并存的状况,是宋元时期宗教融合的历史见证。福建泉州地处东南沿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版画以木刻版画为主,是在木板上使用不同的刻刀,运用刻、铲、切、划、凿等多种技法呈现事物画面,最后转写拓印到纸上的美术形式。中国古代版画在技术上是伴随着印刷术的产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从开始出现就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表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