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指征的判断标准和围术期的治疗策略。11例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给予吸氧、前列腺素E1等降低肺动脉压力的综合治疗。结果11例手术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经随访肺动脉压力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前全面检查、综合分析以明确手术指征是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根本,其中肺血管纹理是一个最重要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探讨脑钠肽、内皮素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评估的意义.观察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经治疗转为稳定期的患者,以30例健康者作对照.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肺动脉高压组(A组)30例、肺动脉压力正常组(B组)3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23例、重度组16例.用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脑钠肽、内皮素浓度.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脑钠肽、内皮素浓度明显升高,稳定期组明显下降(P<0.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A组明显高于B组(P<0.05);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说明脑钠肽、内皮素浓度可反映COPD患者肺动脉压力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其疗效及近期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3.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3月54例糖尿病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术后随访,利用临床关节功能及放射学检查进行分析。54例手术患者血糖控制满意且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按Harris评分标准,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74%(14/19),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91%(32/35)。未发现感染及假体松动现象等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有髋关节置换手术指征,没有严重的并发疾病,在重视围手术期处理的情况下,可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观察以中节指动脉弓为蒂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对24例指端缺损的患者实行以中节指动脉弓为蒂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结果24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手指功能恢复良好.该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功能外观好,是修复指端特别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评估RPH-Block优化手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重度直肠脱垂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选用RPH-Block优化手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法,对照组选用STARR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和随访指标。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分析,发现研究组术后3d疼痛评分、5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随访指标分析,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3个月Longo ODS评分、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Longo OD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Longo ODS评分(均为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和满意度均达较高水平。重度直肠前突治疗上RPH-Block优化手术联合硬化剂注射类同于STARR手术,其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检测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探讨其在先心病合肺动脉高压中的意义。收集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并被确诊为先心病的患者63例,其中肺动脉压力正常者(B组)21例;轻中度P H (C组)20例;重度P H (D组)22例,另收集健康正常对照组20例(A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半乳糖...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是临床糖尿病处理的一大难题,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状况对术后病死率及感染等并发症有重要影响.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改善患者预后,但严格控制血糖也会增加低血糖和多项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目前时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目标尚无统一标准,缺乏充分的前瞻性对比研究和循证证据.本文作者对近几年关于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相关文献综合整理,结合相关临床经验,就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些进展期胃癌患者,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术不仅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甚至有的病例可以达到根治而长期存活.但是胃癌联合脏器切除术难度大,手术死亡率高,并发症多,故胃癌联合脏器术前应恰当地掌握手术指征,充分进行术前准备,正确判断可切除性,充分与患者沟通后周密设计手术方案,术中应进行细致有序的操作,术后应注意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以期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以中节指动脉弓为蒂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以中节指动脉弓为蒂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对24例指端缺损的患者实行以中节指动脉弓为蒂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结果24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手指功能恢复良好。该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功能外观好,是修复指端特别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78例鼻颅底肿瘤患者经鼻内镜下行微创手术治疗,考察其治疗效果、围术期并发症,并总结可供临床参照的手术操作要点。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鼻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活检确诊,如为恶性肿瘤,患者还需术后接受放射治疗。考察手术完成、肿瘤切除情况(切除率)、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持续随访的结果。7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肿瘤全切率80.8%(63/78),次全切除率14.1%(11/78),大部分切除率5.1%(4/78)。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肿瘤占53.8%(42/78),恶性肿瘤占46.2%(36/78)。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1%(4/78)。无致死病例。持续随访,术后1年良性肿瘤复发率11.9%(5/42),恶性肿瘤复发率25.0%(9/36)。术后3年恶性肿瘤复发率52.8%(19/36),病死率44.4%(16/36)。经鼻内镜下微创手术切除鼻腔、鼻窦侵犯至颅底或颅底的原发良、恶性肿瘤是简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制定合理的手术路径,则鼻内镜下微创术切除或部分切除鼻颅底的肿瘤在临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