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以带腓肠神经的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前臂尺侧缺损的临床效果。对15例前臂尺侧复合组织缺损的患者实行带腓肠神经的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术。结果15例组织瓣全部成活,前臂功能恢复良好。应用带腓肠神经的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前臂尺侧缺损,是一种治疗复合组织缺损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皮瓣指把皮肤和皮下组织做成瓣状,带蒂或不带蒂(但需吻合血管)移植到局部或远处,前者称带蒂皮瓣,后者叫游离皮瓣。被广泛用于修复重要功能部位的皮肤缺损,创伤、烧伤的早、晚期修复,多种器官再造,覆盖裸露的深部组织(大血管、神经、肌腱、骨关节)和血液供应不良的创面。因为供区常需植皮,所以一些学者对皮瓣“横眉冷对”,认为这是“拆东墙补西墙”。从皮瓣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此说的渊源。1 “呱呱坠地”期1917年,Filatov[1]首次创用带蒂的皮瓣移植,修复患者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震惊了当时的学术界,因为它使…  相似文献   

3.
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眼睑修复时机的选择,对保持眼睑功能和美容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术式的选择是决定手术成功关键.采用眼睑全层缺损行异体巩膜片移植,替代睑板、滑行球结膜瓣前徙替代睑结膜的眼睑再造术,对31例眼睑恶性肿瘤切除,同时进行眼睑再造术.术后无排斥反应,眼睑闭合良好,外形满意.结论认为,较大范围的眼睑恶性肿瘤切除的患者,采用异体巩膜片移植、滑行结膜瓣前徙眼睑再造术能达到保持眼睑功能和美容的效果,是理想的眼睑恶性肿瘤切除后Ⅰ期修复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4.
探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方法。分析总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及合并损伤17例,根据伤情综合应用清创撕脱皮肤缝合、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回植、撕脱皮肤反取皮回植、组织瓣转移修复、游离皮片移植、头皮取皮术、异体/异种皮移植、创面持续负压吸引VSD等治疗方法,观察创面修复、肢体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7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创面均愈合。功能部位均予全层皮片或皮瓣修复;19处创面有深部组织外露,予皮瓣或肌瓣修复;随访6个月~3年,所有肢体功能良好。根据皮肤软组织损伤情况而综合运用多种烧伤整形外科技术修复大面积撕脱伤可缩短疗程,并最大可能保留受伤区域的功能与外观,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眼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眼睑修复时机的选择,对保持眼睑功能和美容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术式的选择是决定手术成功关键。采用眼睑全层缺损行异体巩膜片移植,替代睑板、滑行球结膜瓣前徙替代睑结膜的眼睑再造术,对31例眼睑恶性肿瘤切除,同时进行眼睑再造术。术后无排斥反应,眼睑闭合良好,外形满意。结论认为,较大范围的眼睑恶性肿瘤切除的患者,采用异体巩膜片移植、滑行结膜瓣前徙眼睑再造术能达到保持眼睑功能和美容的效果,是理想的眼睑恶性肿瘤切除后Ⅰ期修复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6.
组织工程已经开始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组织工程骨在治疗牙槽骨缺损,上颌骨及下颌骨缺损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颌面骨缺损的修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同时也存在技术方面的不足和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观察以中节指动脉弓为蒂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对24例指端缺损的患者实行以中节指动脉弓为蒂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结果24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手指功能恢复良好.该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功能外观好,是修复指端特别是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耳整形是耳鼻喉手术中最具挑战的技术之一.本文从耳廓畸形及缺损修复材料,修复技术两方面综述了耳整形修复的发展.其中快速原形及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耳廓畸形及缺损修复是机械学、材料学与生物医学相互交叉互相渗透,共同发展的结果.这两种技术为耳廓修复整形提供了光明的前景,也是目前此领域科学研究的热点.但是新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临床还需要经历缓慢的实践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观察冲击波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在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治疗中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42例脑卒中恢复期伴有腓肠肌痉挛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电刺激组、冲击波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4例。三组均以接受脑卒中常规康复训练为基础,联合治疗组对患侧腓肠肌应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rESWT)并对患侧胫前肌应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TENS);电刺激组给予患侧胫前肌TENS治疗;冲击波治疗组给予患侧腓肠肌rESWT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患者的踝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腓肠肌综合痉挛量表评分(CSS)和胫神经H反射H波峰值与M波峰值比值Hmax/Mmax。与治疗前相比,三组PROM、CSS均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PROM、CSS均优于电刺激组及冲击波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ax/Mmax比值仅联合治疗组和电刺激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后Hmax/Mmax差异不显著(P0.05),冲击波治疗组治疗前后Hmax/Mmax则无明显变化(P0.05)。冲击波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较单一治疗对于痉挛的缓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皮瓣移植是整形外科治疗皮肤缺损的重要方法.为皮瓣修复治疗更好的临床效果,需要在正确分析病情的基础上,兼顾医疗技术,关注预后,把握皮瓣修复治疗的指征;同时注重疾病的系统和综合治疗,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以促进皮瓣外科的发展.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系统论和发展现对临床治疗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