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英语义通达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对双语表征进行了探索。实验考察了句末词呈现之后500ms内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内和语言间语义整合在语义一致和语义不一致两种条件下的P190和N400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显示,P190具有语言的形式加工效应,这种效应在汉英两种语言加工中有明显差异;而N400具有语义加工效应,汉英两种语言的N400模式相同。结果表明双话者两种语言的形态是分别表征的,而语义是共同表征的。  相似文献   

2.
口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存在语法促进和语义促进效应,而语法又包含了句法和词法。本研究采用优先指向范式考察了语法和语义线索对汉语儿童动词习得的影响。实验1发现, 5岁儿童可以利用单个句法线索词习得动词。实验2发现,4岁儿童可以在增加句法线索词或语义线索词条件下习得动词;实验2a发现,4岁儿童更倾向于将单音节词判定为动词,实验2b发现,在增加语义线索词条件下, 3岁儿童更倾向于将双音节词判定为名词。结果表明,5岁儿童可以利用单个句法线索词习得动词,4岁儿童可以通过多重线索习得动词。本研究拓展了以往关于汉语儿童动词习得的结果,提示语言习得研究应考虑语法线索的独特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有关情绪韵律加工的时间进程,现在的研究采用ERP技术在词汇和句子水平上进行探讨:在词汇水平,韵律情绪信息和语义情绪信息都存在自动加工,前者可在300ms内得以识别,受到性别、注意等因素的调节;在句子水平,语义情绪加工可能“制约”韵律情绪加工,二者具有交互作用。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情绪韵律加工的时间进程以及与其他信息加工的相互时间关系等。  相似文献   

4.
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庄捷  周晓林 《心理学报》2001,34(3):23-27
采用图片命名方法考察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并进而分析语音计划的单位和序列性。选取能同时用单音节(如“羊”)和双音节(“山羊”)命名的图片作刺激材料,发现双音节命名明显慢于单音节命名,这种效应既表现在首音节型(如“花”与“花朵”),也表现在尾音节型(如“羊”与“山羊”)刺激材料上。研究结果支持语音编码从左到右、系列提取和双音节词的词音计划单位大于单音节词的观点。该文还对图片命名中的频率效应进行了事后分析。  相似文献   

5.
“V成”句式——语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词“成”最常见的用法并不是充当句中的主要谓语动词,而是紧接在其他动词(记作V)之后,组成“V成”结构。“V成”结构组成的句式内部语义关系颇为复杂,通过对“V成”不同句式的深层语义关系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动词与名词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形式与意义之间对应或不对应的关系。事实上,“V成”结构是个歧义格式,例如: A 他烧成了一团灰。 B 她培养成了一名歌唱家。它们的深层语义结构关系分别为(X为隐含  相似文献   

6.
常欣  王沛 《心理科学》2014,37(6):1328-1332
采用英语所独有且非常重要的句法结构——被动语态作为语言材料,选取某些可以在句子中的词汇顺序基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转换为汉语句式(汉语“被”字句)的“直译型”被动句以及必须根据其意义进行句式转换方能形成相应的汉语句式(汉语主动句)的“意译型”被动句作为实验材料,探讨了在动词语义复杂条件下二语熟练度(包括晚期中等熟练者和高熟练者)对被动句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熟练者正确率均高于中等熟练者,说明在动词语义复杂的情况下熟练度依然可以预测英语被动句实时加工的程度和水平。此时,语义违例的正确率最高、反应时最短,句法违例句则与之相反。双违例引发的N400效应显著,正确句和句法违例均未引发负向的N400;高熟练者P600的波幅明显高于中等熟练者,句法违例和双违例引发的P600效应最显著。行为指标支持语言间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直译句反应快、正确率高。ERP数据则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果:直译句比意译句诱发出更大的N400效应,意译句则引发了较大的P600。上述结果进一步说明二语熟练度对语言间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义错觉效应”是指读者在加工某些语义违例句子时,会暂时性地产生语义合理错觉,而只有通过继续加工或者再加工才能辨别出错误的现象,在脑电成分上表现为没有出现N400效应,却出现P600效应。“语义错觉效应”对传统的句子加工理论模型以及N400和P600的特异性功能意义提出了质疑。研究者在讨论此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多个句子加工模型,各模型对语义和句法加工的过程进行了探索,对语义和句法通道的关系做出了新的阐述,并对N400和P600的功能意义做出了新的解读。目前研究对N400功能的解释存在语义整合观和词汇激活观的分歧,而对P600功能的解释则从传统的句法功能转换到了更宽泛的加工过程。未来研究应关注词汇语义关系和跨语言差异,以期进一步揭示句子加工的认知及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8.
金俐伶 《心理科学》2015,(3):529-537
生命性广泛地渗透到人类语言系统中发挥其作用。本文主要结合最新和经典的有关生命性的ERP研究探讨了生命性信息起作用的模式和时间进程。在句子加工过程中,生命性影响论元的加工并影响题元结构的建构和解释。以往研究表明,生命性违反有时引发的是N400效应,有时引发的是P600效应,少数情况还表现出N400-P600的双相模式。生命性在句子加工中的作用还跟多种变量存在交互作用,语境、题元可逆性、论元之间的语义关系、动词类型和其固有的题元结构都可能影响生命性信息起作用的模式。文章最后进行总结和展望,并提出未来研究仍有必要继续探讨生命性信息加工的时间神经动态性及其在句子加工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韵律是言语各部分声音特性的综合,包括言语韵律和情绪韵律.有关言语韵律加工的ERP研究,涉及韵律成分加工、其与句法、语义、信息结构等的交互作用,以及韵律加工的个体差异.这些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但由于韵律的复杂性,目前的研究仍然缺乏统一的范式,所得发现也难以有效整合.今后的言语韵律研究,应对已有研究成果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进行验证和拓展,并充分重视汉语这一声调语言的加工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王小艳  钟毅平  范伟  雷潇 《心理科学》2013,36(4):827-831
采用ERP技术考察句子加工过程中句法信息和语义信息交互作用的时间进程。以汉语“把字句”为实验材料,分别比较句法违例句与双重违例句的LAN和P600效应、语义违例句与双重违例句的N400效应。与句法违例句相比,双重违例句的LAN效应的波幅更负,潜伏期更长,皮层分布更广泛;双重违例句的P600效应出现减弱趋势;双重违例句的N400效应的潜伏期显著长于语义违例句。结果表明,在句子加工的各个阶段,句法信息和语义信息呈持续交互作用,支持句子的平行加工模型。  相似文献   

11.
情感韵律在真假句子加工上的差异:来自ERPs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毅平  范伟  赵科  周海波 《心理科学》2011,34(2):312-316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讨语义-情感韵律的神经生理机制。六种基本情绪类型的韵律分两种条件呈现给被试,即假句子的韵律预期偏差条件和真句子的语义-韵律预期偏差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预期偏差是纯粹的价独立,无论情感价正性还是负性都会得出相同的ERP效应;六种情感韵律都诱发了右单侧化的ERP正波效应,而语义-情感韵律都诱发了早期双侧化分布的ERP负波效应。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情感韵律和语义-情感韵律加工的时间进程的差异性;同时,无论是有语义的真句子和无语义的假句子,情感韵律都能够提高表达的目的意图。  相似文献   

12.
句法优先理论假设词类加工功能上优先于语义、动词论元结构和话语信息加工。来自德语和法语的证据显示, 词类违反阻断语义整合和动词论元结构加工, 因而词类优先于语义和动词论元结构。关于词类加工在功能上是否优先于话语信息加工, 尚无来自任何语言的证据。汉语证据尽管显示词类并不优先于语义, 但未充分讨论任务因素的影响。将来研究有必要使用ERP技术和违反范式, 从语义整合、动词论元结构加工和话语水平加工等多个层面, 同时操纵词类的正确性和非句法因素, 考察句法特性上与德语和法语不同的语言, 如汉语和韩语。这方面研究将有助于洞察一个语言的语言学特性如何制约或调整词类加工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三个跨通道启动词汇判断实验,探讨汉语听觉词汇加工中声调信息对语义激活的制约作用。实验一和二使用具有相同音段信息、但不同声调信息的双音节合成词(如“条约”和“跳跃”)作为听觉启动词,与其中一个词有语义关系的双字词作为视觉探测词。语义启动词与其配对的声调不匹配词在第一音节的声调、第二音节的声调、或两个声调上有所不同。实验三改变语义启动词的第一或第二音节的声调,以产生声调不匹配的假词启动项;实验三还同时变化了原来的声调与产生的声调之间的相似性。实验结果表明,声调不匹配的启动项目是否产生显著的启动效应取决于词汇竞争的环境、声调输入与深层声调表征之间匹配的程度,以及不匹配的声调所在的位置。文章从语音输入中的声调信息如何激活词汇表征、声调信息如何存储在心理词典中、声调对语义激活的制约作用如何受竞争环境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讨论了研究的发现。  相似文献   

14.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的词。它的生动形式有六种格式: 1.单音节形容词重迭的AA式红红好好细细冷冷 2,单音节形容词加迭者词缀的ABB式沉甸甸乐滋滋好端端红通通 3,单音节形容词加词缀“里”再加双音节形容  相似文献   

15.
动词论元结构复杂性表现在论元数量、论元范畴选择模式、题元角色指派模式和映射方式四个方面。大部分实证研究表明, 更多的论元数量、选择性论元范畴、选择性题元角色指派以及非典型映射, 使动词论元结构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更复杂。多论元加工功能脑区主要涉及左侧额下回和外侧裂周后部; 选择性论元范畴加工功能脑区主要涉及左侧额下回、额叶中后部、颞上回和颞叶中后部; 选择性题元角色指派加工功能脑区主要涉及外侧裂周后部、左侧额叶中后部和额下回; 非典型映射加工功能脑区主要涉及左侧额下回、颞上回、颞中回和颞叶后部。左侧额下回可能涉及初始句法加工、动词次范畴确定、句法移位和非宾格动词语义加工, 左侧额叶中后部可能涉及初始句法加工和动词次范畴确定, 左侧颞上回和颞叶中后部可能涉及表层句法加工和表层论元句法-语义整合, 外侧裂周后部可能涉及论元语义表征。动词论元结构加工过程和动词词汇特征表明, 复杂性某些方面存在交互作用。动词论元结构复杂性与加工难易的对应关系、复杂性加工难度层级和交互作用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及汉语动词论元结构复杂性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等议题, 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振宏  姚昭 《心理学报》2012,44(2):154-165
词汇的具体性和情绪性是影响词汇加工的不同因素, 高具体性和情绪性都能够促进词汇的加工。本研究同时操纵词汇的具体性和情绪性, 使用词汇判定任务和愉悦度判断任务, 探讨了情绪名词的具体性效应及其具体性效应是否受词汇情绪信息的影响。结果发现:情绪名词的具体性效应受内隐或外显情绪条件的影响, 具体的情绪词比抽象的情绪词反应时间更短、正确率更高, 诱发了更大的N400和减小的LPC, 但LPC的具体性效应只表现在内隐情绪任务中。词汇的具体性和情绪性的相互影响发生在内隐情绪任务中的语义加工阶段, 正性、负性的具体词和抽象词的加工在N400成分上差异不显著, 而中性具体词和抽象词在N400成分上差异显著, 说明词汇的情绪信息为抽象词的加工提供了充分的语境, 因此消除了具体词的加工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安庆话-普通话双言者的语义表征形式,文章采用E-prime编制两个实验程序,即文字-图片和文字-文字语义判断任务,对30名大学生进行任务测试,比较安庆话和普通话两种语言的任务反应时的差异。结果表明,语言的种类、转换类别、文字类别三者的主效应显著,且存在交互作用。可见,语言的种类、转换类别、文字类别这三种因素均会对双言者的认知加工产生影响;普通话-安庆话双言者的言语系统的形式层和概念层的联结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内隐情绪加工是否会对返回抑制产生影响,采用线索靶子范式,以情绪性面孔图片作为目标,要求被试完成定位任务。结果发现,行为数据和脑电数据均显示了显著的返回抑制效应;N1成分上情绪效价和线索有效性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显著,有效线索条件下情绪目标诱发的波幅显著大于中性目标;N170成分上线索有效性主效应显著,相较于N1成分,N170成分在有效线索上波幅更小,在无效线索上波幅更大。实验结果表明返回抑制效应受到内隐情绪加工的调节,提示该效应来源于早期的知觉抑制,支持知觉抑制理论。  相似文献   

19.
加工水平及词对类型在新异联系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研究采用过程分离方法和知觉辨认方法探讨不同加工水平和词对类型在新异联系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深加工是形成非相关词对间联想启动的条件之一。另外,具体词对的联想启动没有表现出加工水平效应,出现了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分离现象,提示不同的词对类型与加工水平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当联系程度较紧时,并不一定需要语义加工,而联系程度不紧时,语义加工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语义水平的重复知盲效应一直存在争论。本研究考察非平衡韩-汉双语者在语言内和语言间词义水平的RB效应。实验1采用韩语双字词为实验材料探究韩语语言内的RB效应,结果表明在韩语词汇水平存在RB效应。实验2采用两个关键词为韩语(R1)和汉语(R2)双字词,并通过韩-汉语间隔词W的语言类型变化探究韩、汉语言间的RB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语言类型的间隔词的正确率有显著差异,语义重复词R2在重复条件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非重复条件,出现语义重复启动效应。本研究结论是:(1)在韩语语言内词水平存在RB效应,具有语言类型普遍性;(2)韩、汉跨语言语义水平出现语义重复启动效应,而未发生RB效应,表明双语者在加工韩、汉两种语言时,采用分别形式表征和共享语义表征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