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心理健康是近几年渐渐流行的新名词,与传统的健康观念比较,从对心理健康的漠视到重视,这是一个观念的飞跃,也是生活质量的飞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人的健康包含三个方面,健全的躯体、健康的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就是心理健康的精髓。 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严重的演变为精神病。人吃五谷杂粮哪能没病没痛;人在世上走,心里也不会总是艳阳天。心理障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漠视这种疾病,任疾病自由发展,以至愈来愈严重。那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不但应有健康的体魄,还应有健全的精神.保持身体健康要注意生理卫生,保持精神健康则要注意心理卫生.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身体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变得相对小些了,而心理适应不良甚至失常者却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3.
师专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引言世界卫生组织曾对人的健康标准下过定义:即同时具备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这三个指标的人才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高等师范学校培养的是未来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在师范教育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从某种意义上讲显得比教给他一些知识更为重要.为此,在新生刚进入大学校门时,我们对他们的心理卫生状况,人格健康情况给予足够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2研究方法2.1被试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97级新生947人.来自中文、政史、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美术、音乐、体育、计算机科学十个系的师范及非师范生。其中,师…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素质差的人在人生道路上屡拼屡败,而有些人则因心理素质较好,在人生路上不断取得成功。前不久,中国心理学会的一份调查显示:96.5%的成功人士部属于心理健康者。这证明心理健康与人生的关系密切,一个人若想走向成功人生,则必须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一心理学公认的心理健康者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详细阐明了心理健康素质的操作定义,介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构建和内容,特别是调查表初步编制的过程和结果,并对调查表的各类心理测量学指标和量表编制的理念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6.
王从联 《天风》2022,(1):43-44
<正>牧者是灵魂的医生,教牧的全人健康,对教会牧养事工至关重要。唯有健康的教牧,才能有健康的服侍,进而达至健康的教会。健康的定义:生命整全和谐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缩写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生活之完全健康的状态1。这个定义强调健康是指身体、精神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可用两个指标进行衡量:一是身体系统功能良好;二是对环境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这是指全人的健康。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Peter Senge)指出:在许多古老的文明中,"完整"与"健康"是同义词。他认为今天我们的世界如此不健康,  相似文献   

7.
<正>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书法的传承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很多人在争议汉字书写的必要性,因为当时很多人觉得电脑键盘输入文字既轻松又方便,何苦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书法,甚至有人提出“无纸化课堂”这样科幻般的畅想,硬笔书写汉字的教学尚且面临挑战,更遑论毛笔书法了。有远见的专家提出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有责任继承与发扬,但这只是告诫下一代要有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在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环境中,这只是一种理想罢了。我曾经找有代表性的学生群体做过问卷调查,是选择练一手好字,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社会网络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介绍了社会支持的基本概念,通过分析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青少年的影响,简述了社会网络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心理健康》2009,8(5):F0004-F0004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根据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青海年人格的健康发展为宗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宗教与心理健康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宗教总体上与更健康的心理,更多的幸福感,更低的抑郁、焦虑水平以及更低的自杀率有关.生命意义感、健康行为和社会支持很可能是影响宗教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间因素.在分析这一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在国内开展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的人们来说,心理健康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已经走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和精神追求但与此极不相称的是,相当多的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对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还不清楚、甚至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这就必然影响对心理健康的态度,影响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需求缘于对健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一)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渭心理健康足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显然,这一定义,过分突出了个人经验,而且“最佳”状态的标准,也难以掌握。  相似文献   

13.
曾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马勒博士说过:“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有健康就等于没有了一切。”的确,健康是人生快乐、幸福、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而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心理健康的意义远远超过躯体健康。这不仅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水平、医疗条件的发展和改善,躯体疾病在逐渐减少,而且还因为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每一个想获得成功的人,都必须关心和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际关系能力对青少年社交自卑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社会适应性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人际关系能力问卷、社会适应性因素量表、社交自卑感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对841名中学生进行施测。采用中介模型的潜变量路径分析、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多样本恒等性检验等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人际关系能力能够预测青少年的社交自卑感和心理健康;(2)社会适应性在人际关系能力与社交自卑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社会适应性在人际关系能力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应重视人际关系能力这种基本人格特质对青少年社交自卑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充分考虑到社会适应性在这种关系机制中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健康影响十分重要,大学生的心理、社会健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今后发展。本研究以某高校36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社会健康状况一般偏好;在健康水平上,年级、专业、性别有显著差异,大一学生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大四学生,艺术生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文科生、理科生;女生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6.
自恋是精神分析领域、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结合中西方对自恋的理论描述和实证研究结果,评估了自恋和心理健康之闻的关系.介绍了自恋的定义及其两种结构.讨论了自恋与其他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自恋与自尊之间的关系;自恋的自我提升策略;健康自恋和不健康自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章程的序言中,对健康提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是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的一种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是一种多元的健康观,它将健康从身体的结构和功能扩展到感觉、价值和认知各方面。这个定义已被人们所接受,并认为是对健康的一种全面理解。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我们称之为“文明病”的疾病不断产生,人类为了工业化的需要在健康方面付出了代价。因此,树立正确、科学的健康观对于现代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宗教在这方面能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本刊特邀5位人士专门谈谈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8.
浅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民 《心理学探新》1990,(1):38-40,37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凡是具有与其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认识水平、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并且具有同客观现实保持着积极平衡的意志行动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仅思想境界高,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而且热爱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乐于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有自知之明,能自重自爱。可是近几年  相似文献   

19.
健康与卫生保健的公平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 对健康与卫生保健公平性问题广泛的国际关注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卫生改革的普及与深入,健康与卫生保健公平性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卫生政策研究者与决策者的重视。90年代中期,WHO提出了有关公平性的全球性启动项目,其总目标是“促进和支持减少可避免的健康和卫生保健中社会差距的政策与行动”[1]。WHO指出这个项目是构建在20年前的“人人健康”(HealthforAll)目标的基础上的。其具体目标是:11 减少健康与卫生保健方面的社会差距,在优先选择的国家与国际组织中采取政策与行动,调整目前在经济、…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青少年不仅是祖国的未来,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社会各机构各团体有责任帮助其获得崭新的人生,不再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司法机关的支持和安排下,我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开始对涉案青少年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心灵的陪护。所有看似偶然的不良行为,其实都有着必然的前期积压,要帮助这几个青少年改善不良行为,让他们能积极努力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