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齐族的起源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说早在夏前已有齐部落,被称为北齐,又叫济,居于今河北正定县之泜水,又称济水。他们是黄帝后裔十二姓的箴姓之后。约在夏代中叶时,东夷族不断地从燕山南迁,东夷族主要的一支少昊氏赢姓也南下,逐渐与箴姓之济人交往通婚,而取代了济人,仍取针为姓氏。以后又继续南迁至山东临淄县之天齐渊,建立齐国,曾成为赢姓的部落联盟的盟主。当  相似文献   

2.
真武大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亦称“真武”、“玄武”,道教尊称为“镇天真武灵应祐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真武本玄武”(《朱子语录》);玄武为我国古代民间崇奉的北方之神,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之合称。《楚辞远游补注》:“玄武,北方七宿,谓龟、蛇也,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赵子昂记》云:“斗牛,女虚危,室壁宿列于北方,成形为元(玄)武,元武者龟蛇也,色赤而黑玄也,体具鳞甲武也。玄武原是古代表示北方星宿之星象,后来又被用来代表北方天文方位。随着民间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本体"概念,原指本来的形体或存在,后指事物固有的(恰当)样式;可针对一切事物而言,不专对宇宙或万有全体,而且主要在"体用"意义上使用。这种体用义的本体概念,与近代以来学界普遍从宇宙万有的最高决定者、最后本质或终极实在角度所言之本体,有根本区别。中国古代的"道""天理""本无"甚至"良知"(心学中)等范畴虽然可按现代流行用法称为本体(宇宙或万有本体),然而在方法论上它们更接近于世界各大宗教中的本体概念,而未必可称为哲学意义上的本体。混淆三种不同的本体概念,即:(1)体用义本体、(2)宗教义本体、(3)哲学义本体,将中国古代的本体概念不加置疑地当成哲学义本体、并以此说明中国哲学特色,是现代中国学术接受西方学科体系时的错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中国学术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羌族习俗     
本文为徐嘉瑞著《大理古代文化史》一书中辑录的美国学者格莱汉教授(Dr·David Crockett Graham)所著《羌族习俗》(Tbe Customs Of The ch’iang)的第三部分“住所和村庄”,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5.
祭山会又名山神会、塔子会(“纳黑西”,即山王会),也有称为祭天会(“莫都士”)的。它是古代羌人祭祀山神,祈求山神、天神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森林茂盛,地方太平的大典。会上由羌族巫师(“许”)演唱羌族史诗,教育后代团结友爱,共同维护本寨羌民利益,制订或重申乡规民约,强调封山育林,保护庄稼。  相似文献   

6.
覃光广 《中国道教》1985,(16):62-64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多神教。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道教仅是汉族的宗教,与各少数民族并无多大关系。这种看法与历史事实不甚切合。道教创建、发展、衍化的历史,与少数民族(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有密切关系。东汉未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即天师道)的四川鹤鸣山一带,正是西南少数民族居住与活动的地区。除氐族、羌族外,其地住南和西南还有僰人,邛僰、叟、濮、摩沙,昆明等古代少数民族。最初的道教徒中,有不少是少数民族,张陵设置的“  相似文献   

7.
古代炼丹术包括金丹术和黄白术,其后因要与内丹术相区别,又总称为外丹术。所谓“金丹”,是在古代神仙信仰的基础上,企图通过炼制金石药物以获得一种“服食成仙”的神丹,而制取神丹的方技即金丹术。所谓“黄白”,按《抱朴子内篇·黄白》篇的解释:“黄者,金也;白者,银也,古人秘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隐之云尔。” 因此,“黄白”就是企图通过药物的点化,变贱金属为能“发财致富”(有时也用服食)的假金、假银(也称药金、药银)。而制取假金、假银的方技,称为黄白术。  相似文献   

8.
两千余年来,佛教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佛教文化与儒学、道教文化并称为中国三大主流文化,其中佛教文化的影响尤为广泛。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佛教艺术,在近代基本上是空白,多为临摹复制古代的佛教艺术,具有独立创造性的太少”。(古干语)。就佛教尊像的造像而言,也同样欠系统、完整,尤其是在图与文的紧密结合以及佛教艺术发掘的深度上更为欠缺。现在,一部规模为十卷本,集百余万文字、千余幅图像的《中国佛教尊像故事》填补了这一空白,该丛书第一卷《佛陀尊像故事》(原名《佛陀尊像图谱》),已于2003年岁尾由宗教文化出版…  相似文献   

9.
法苑谈丛     
一、寺院殿堂佛像释名 (一) 三门殿两大金刚因为寺院的大门,一般都是三门井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所以称为三门殿。也有写作山门殿的。古来寺院有许多院落,其中房舍称堂或者寮,自宋崇宁二年(1103)以孔子庙为大成殿,于是佛寺建筑除称堂寮之外,其主体部分也称某某殿。佛寺三门殿内,在门的两旁塑两大金刚像。此即手持金刚杵(印度古代最坚固的兵器)警卫佛的夜叉神,又名“执金刚”。传说佛常有五百执金刚随从侍卫。其主要者名“密迹金刚”。世俗根据  相似文献   

10.
原始佛教的“无我”论与“十四无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拯救是原始佛教的最高宗旨,佛教全部教理即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认识自我的生存状况(即苦、集),如何通过自我的道德实践获得自我解脱(即灭、道)。由此看来,“自我”是佛教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但是在佛教中,关于“自我”的看法存在诸多矛盾,一般看来,在原始佛教中,“无我”论与“十四无记”之间就存在这样的矛盾。“十四无记”,即对十四个问题不加分别,即宇宙是常还是无常?宇宙有边还是无边?生命死后是有还是无?生命与身是一还是  相似文献   

11.
梵语是古代印度的标准书面语。原是西北印度上流知识阶级的语言,相对于一般民间所使用的俗语(Prakrit)而言,又称为雅语。我国及日本依此语为梵天(印度教的主神之一)所造的传说,而称其为梵语。其名称本为sanskrit,源自samskrta,字面意思为"完全整理好的",也即整理完好的语言。 广义而言,梵语包括三种:吠陀梵语,史诗梵语和古典梵语,而狭义的梵语只指古典梵语。在世界上所有古代语言中,梵语文献的数量仅次于汉语,远远超过希腊语和拉丁语,内容异常丰富。广义的梵语文献包括:印度古代婆罗门教的圣典--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  相似文献   

12.
一、王羲之与天师道的关系 东汉末年,道教两大教派并立.太平道遍布青、徐、幽、冀、兖、豫、荆、扬八州,旁及并、凉.天师道行于巴、蜀、汉中.自中平元年,即184年,以太平道为组织形式的黄巾起义被镇压后,作为道教的组织,太平道的活动不复见于史籍.西晋以后,只有天师道在北方之传播见于记载.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功利主义的夭折,既有其政治经济环境方面的原因,更有其内部机制原因。 中国古代功利主义的无主体性是导致夭折的原因。这里的所谓主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具有功利主义道德思想的人们,即从事功利道德思想生活的人,如墨子、韩非子等;二是指功利论所为之服务的人们,指功利主义作为工具客体所满足的人(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它直接表现为人的个性发展和个体的物质利益等方面)。前者属于古代功利主义的思想载体;后者则属于它的自身结构内容。无主体性的立论,即指后者。它表明了古代功利主义缺乏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性质。这一机制从内部导致了功利主义走向夭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对于人生观问题的理论探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人生观的基本涵义 一般认为,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总的看法与根本态度(或观点)。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生的目的,即人为什么而活着?(2)人生的理想,即人应该怎样生活?(3)人生的价值,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但对于人生观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的性质与地位则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人生的理想是人生观的核心。没有理想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而也就无人生价值可言。有的人则认为,人生的价值是人生观的核心,从伦理学角度来讲,人生观问  相似文献   

15.
山东早期的纺织业与北方海上丝绸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通往中亚、西亚、欧洲的丝绸之路和通往日本、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已是举世闻名,勿庸赘言。至于丝绸之路的源头起于何地?开始于何时?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早期山东纺织业的发展状况与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阐述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西城区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通衢——灵境胡同,西头连接着繁华喧闹的西单北大街,东头连接着庄严肃穆的府右街。灵境胡同因"洪恩灵济宫"(简称"灵济宫")而得名。北京洪恩灵济宫是明永乐十五年(1417)成祖朱棣为祭祀洪恩灵济真君徐知证、徐知谔兄弟(即二徐真君)  相似文献   

17.
张丽军 《美与时代》2014,(11):102-103
一、概论〈br〉 一釉色〈br〉 钧窑属于北方青瓷系统,其独特之处是使用一种乳浊釉,即通常说的一种窑变色釉。钧瓷的釉色中有一种荧光一般的幽雅的蓝色乳光,造成乳光的原因是浮在釉层中的无数二氧化硅圆形小颗粒造成的。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无数颜色不一,形成各异的窑变,是构成钧瓷区别于其他青瓷的一个特色。蓝色较淡的称为天青,较深的称为天蓝,比天蓝淡的称为月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逻辑著作总结了许多有关“说”(推理论证)的方法,这里介绍其中的“譬”(类比推理)、“侔”(附性法直接推理)、“援”(援例直接证明)、“推”(归谬式间接反驳)和“诺”(讲授科学时的问答法)五种。一、譬《墨子·小取》说:“譬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即列举那个事物而说明这个事物。这是给“譬”式推理下的一个功用定义。“譬”式推理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常用的推理方法。《说苑·善说》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古代航海史的群英谱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东方明星,他就是中国明朝初年的回族穆斯林大航海家、外交家和军事家郑和(1371-1435)。他受中国明朝成祖、仁宗和宣宗三位皇帝的派遣,以中华帝国钦差总兵的身份,统率着由200余艘大型海船和28000名船员组成的和平友好远洋船队,从公元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间,往返驰骋在太平洋与印度洋辽阔的海面上,把古代波斯湾与阿拉伯海通往中国东南沿海的著名海上丝绸之路,推向了极度的繁荣,成为中国历史上对外开放的一大盛事,中国历史上称为“郑和下西洋”。明朝时中国人观念中的西洋,就是今天的东南亚,印度…  相似文献   

20.
刘易斯(David.K.Lewis)的模态实在论(modal realism)是可能世界理论的其中一种,其目的在于对模态语义学给出恰当的解释。模态语义学的核心概念是可能世界,但哲学家、逻辑学家对什么是可能世界却无一致看法。至少可以区分出三种观点:语言学的观点;概念论者的观点;实在论者的观点。[1]刘易斯的模态实在论是第三种实在论观点的代表。模态实在论(有时也称为“极端模态实在论”、“极端实在论”或者“模态柏拉图主义”),简单地说就是这样一种本体理论:“我们作为一个部分所属的世界只是众多世界之一,居住在这个世界的我们只是处于所有世界的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