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重增  张萍  朱晓菲 《心理科学》2012,35(3):683-686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084名高一至大四的学生,探讨了自尊、主观幸福感、自我怀疑及抑郁的关系。结果发现:自尊在自我怀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的实现受到抑郁的调节,即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当人们寻求别人评价时,会受到自我验证和自我提高动机两大动机的影响,而文化因素却影响了这两种动机的强弱表现。本研究探讨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这两种动机的表现,结果发现,我国大学生被试在寻求别人评价时,同时都表现出强的自我提高和自我验证动机。  相似文献   

3.
与现实自我相对,网络自我是个体在网络世界中的自我。在网络生活日益普及的今天,探讨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自我身份、外形及人格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得知网络自我在一定程度上是现实自我的虚拟投射,但对于一些容易受到社会评价的特征,个体会对网络自我进行适度的理想化。同时,网络平台属性以及用户个人特征都会影响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未来研究可以结合不同平台与场景、多种研究方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当自我概念的稳定性受到威胁时,人们有时会采取自我保护手段来加以应对。在诸多自我保护方式中,记忆忽视加工是指个体在接触具威胁性的信息时进行选择性记忆,自然地忽视此类信息而不让其进入精加工,以消除该信息对自我概念的伤害;自我免疫加工是指个体通过对具威胁性信息的适宜操作界定来强调自己的优势能力,并重新评估自己的弱点,从而策略性地实现自我概念的稳定。文章从两种加工的认知机制角度来介绍和评述该领域的研究概况、研究方法与研究展望,借以引起对自我保护机制研究新进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决定论提供了科学依据,由此推断没有自由意志和恒定不变的自我.而传统生命伦理学中我们对其它生命体的伦理义务乃是基于这个生命体具备自由意志,即有自我的精神生活.神经科学技术对自由意志和自我的挑战不会对我们的伦理实践产生重要影响.只有在实践生活中人们采用了科学研究结论,从神经科学的发现到影响我们伦理实践的范式转换才会发生.从相容性与非相容性、物理系统自身的识别、神经科学的其它证据等方面探讨了怀疑的内在原因,认为不会因为神经科学家的新发现而否认自由意志和恒定自我.  相似文献   

6.
人们会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这可能对他们积极的道德自我概念构成威胁。为了应对这种道德自我威胁,人们会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即遗忘威胁道德自我的不道德事件或信息。近年来,研究者基于自传体记忆范式、游戏范式、代入范式和自我参照范式,为道德记忆偏差现象提供了证据支持。研究还进一步表明,这种道德记忆偏差可能出于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的需要,即人们希望通过有选择地遗忘来维护积极的道德自我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道德记忆偏差现象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发现。未来研究应该寻求可能的调节变量,以整合现有不一致的发现,揭示人们使用道德记忆偏差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的情境或个体差异。此外,根据道德自我威胁的解释,道德记忆偏差的存在可能需要一定条件。人们做出有意不道德行为时,应该能够意识到自身行为有违道德标准、体验到道德自我威胁,进而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但是人们在做出无意不道德行为时,可能不会体验到道德自我威胁,也就不会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人们做出不太严重的不道德行为时,道德记忆偏差能够帮助人们很好地应对道德自我威胁。但是人们在做出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时,道德记忆偏差可能不足以应对道德自我威胁,该偏差可能就不复存在。 道德记忆偏差与其他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策略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一种可能性是,道德记忆偏差与这些策略之间是相关补充、共同发挥作用的。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其他策略可能为道德记忆偏差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人们在做出不道德行为后,可能会通过道德推脱和自我合理化等方式来降低其道德标准,改观其对该事件的评价,从而更容易地模糊不道德行为,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除应对道德自我威胁外,道德记忆偏差还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释。道德记忆偏差可能源自人们的印象管理动机,即人们可能为了维护在他人面前的道德形象而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道德记忆偏差还可能发生在记忆加工的不同阶段,比如该现象可能发生在编码阶段,即人们对道德事件的编码加工多于不道德事件;储存阶段,即人们可能受到积极自我图式的影响而对不道德事件产生遗忘;也可能在提取阶段,即人们可能会主动地抑制对不道德事件的提取。未来研究应关注道德记忆偏差存在条件,并在研究广度上扩展其研究范畴,在研究深度上揭示其认知机制,并探究与其他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现代生物医学和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选择的同时,也意味着对人的干预日益增强。对人的干预是否具有合理性以及什么样的干预才是合理的,只有借助人的完整性概念才能获得伦理论证和辩护。完整性概念首先描述了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描述性的完整性概念同时又具有规范性含义:人之身心的完整性要求不被破坏和得到维护、受到尊重。作为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的完整性要求:禁止对个体完整性侵犯的强迫性干预;促进治疗性自我申诉型干预的实现来保护人的完整性;允许自我增强型干预来尊重人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符号互动论而提出的自我呈现概念及其理论,以往常被用于解释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人际互动行为。近些年。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际互动行为发生的重要场域。由于社交网络自身的独特之处,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与现实面对面、传统计算机媒介交流中的自我呈现有诸多不同。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更受到目标观众、动机、人格特征、性别和文化等方面的显著影响。西方的“富者更富理论”和“社会补偿理论”,在解释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现象本质时各执一词,而国内的“补充我/补偿我理论”或许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理论问题。未来的SNS自我呈现研究应在扩展被试群体范围、SNS网站种类和影响因素变量几方面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9.
儿童对有关心理特质的自我报告信息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根跃  丁晓攀 《心理科学》2006,29(2):392-394
本研究通过对63名儿童的访谈来调查儿童对他人有关心理特质的自我报告信息的评价。研究发现,10、11岁儿童比6、7岁儿童对高评价性特质“诚实”、“聪明”、“善良”、“友善”自我报告的信息抱有更大的怀疑;但是在中性特质“忧虑”、“喜欢热闹”、“喜欢红色”、“喜欢咸食”上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把自我报告作为有关高评价性特质的信息来源时,高年龄组比低年龄组表现出更大的怀疑,而且这种变化是与儿童自我表现能力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李爽  毕重增  黄丽 《心理科学》2014,37(2):400-404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反思自我评价对自信的影响,并探讨了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反思自我评价能够预测自信。反思自我评价对自信的影响受到关系型自我构念的调节,当个体的关系型自我构念水平高时,反思自我评价越积极,个体越自信;反之越不自信。当个体的关系型自我构念水平低时,反思自我评价对自信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