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宇宙的层次与元宇宙》、《再论宇宙的层次与元宇宙》 (载《哲学研究》 2 0 0 2年第 2、1 0期 )两文中 ,我提出了“宇宙层次”、“元宇宙”、“本宇宙”的概念 ,其根本宗旨在于揭示和描述我们的可观测宇宙 (即“本宇宙”)不是单一的唯一的宇宙存在形态 :它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是由更原始更低级的宇宙形态 (即“元宇宙”)演变而来的 ,并且原始的母宇宙依然存在。于是 ,元宇宙作为本宇宙的背景又与本宇宙一起在总体上形成了宇宙的双层 (或多层 )结构。所以 ,宇宙在总体上是历史地生成的“立体宇宙”。目前 ,在宇宙学界“多宇宙”的观念已逐…  相似文献   

2.
<正>郑筱筠:人们关注新疆,新疆宗教自然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我们知道,宗教是一个不断"扩容"的系统,新疆宗教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伫立于千年的风沙中的楼兰古国遗址叙述着西域时期的辉煌,漂移的古老河床见证了西域文明的发展变化。在风沙中,一层一层的文明积淀下来,而宗教却承载着不同历史文化层的时代特征,生存发展至今。新疆宗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本体"概念,原指本来的形体或存在,后指事物固有的(恰当)样式;可针对一切事物而言,不专对宇宙或万有全体,而且主要在"体用"意义上使用。这种体用义的本体概念,与近代以来学界普遍从宇宙万有的最高决定者、最后本质或终极实在角度所言之本体,有根本区别。中国古代的"道""天理""本无"甚至"良知"(心学中)等范畴虽然可按现代流行用法称为本体(宇宙或万有本体),然而在方法论上它们更接近于世界各大宗教中的本体概念,而未必可称为哲学意义上的本体。混淆三种不同的本体概念,即:(1)体用义本体、(2)宗教义本体、(3)哲学义本体,将中国古代的本体概念不加置疑地当成哲学义本体、并以此说明中国哲学特色,是现代中国学术接受西方学科体系时的错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中国学术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肖娟 《宗教学研究》2005,(1):178-180
本文主要从约翰·希克的<第五维度>出发,谈宗教经验和宗教神秘主义.人总是有以超自然的方式来探求自然的内在倾向.人的本性中第五维度,即灵性的维度,它让每个人都有信仰的可能.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含混的宇宙,包括我们认识宇宙的含混性,除了自然主义,宗教神秘主义也是从另一角度对宇宙的解释.但是,当我们以宗教的方法来解释宇宙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方法本身也具有含混性,于是约翰·希克提出宗教多元论假设成功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对于一些宣称体验到与终极实在本身完全合一的神秘主义,约翰·希克提出了反驳,认为对神圣者的体验只可能隐喻的统一,而不可能是字面完全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一、导言今天,我们都知道宇宙是在不断地发展甚至剧烈地变化着的,这也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对象.这种看法只是在最近才被人们所接受:不得不等到埃德温·P.哈勃在30年代到50年代之间对遥远的星系进行了观察.哈勃是第一位证明整个宇宙实际上在膨胀的天文学家.现在我们还知道,离我们最近的星座的形状,例如大熊星座的形状,在过去的几千年里已经有了变化.但是古代的天文学家认为宇宙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其他人也这样认为.今天,大多数天体物理学家都确信,宇宙在两百多亿年以前曾经有过一  相似文献   

6.
<正> 世界宗教是一家,是事实,也是真理。只有狭獈的宗派主义者,无知狂徒,或执迷于"教"而对"宗"毫无所知的人,是不会承认这一真理,也不会接受这一真理的。我在香港。香港有一个"六宗教领袖座谈会"的社团组织,每年都有定期的活动。比如:六宗教元旦招待会,六宗教国庆招待会,六宗教思想交流报告会,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六宗教祈福会……等等。不仅如此,我们香港佛教联合会每有重大法务活动,会邀请兄弟宗教领袖出席,他们也都会翩翩盛装,盛情而来,共同参与。同样,兄弟宗教每有他们的重大庆典活动,他们也会邀请佛教代表前往参加,我们也都会虔诚而往。这  相似文献   

7.
<正>陈进国的《救劫:当代济度宗教的田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终于面世了,该书是他多年亲身调研、潜心研究中国大陆、港澳台和东南亚等地华人民间宗教的结晶,称得上"十年磨一剑"。基于我们对宗教学理论不同学科间内在同属一脉、理应交流互鉴的关切和体认,本文拟从"济度宗教"的提出及其意义,结合个案的理论关切及其方法论创新,对中国宗教学学科建设的意义等主题对该书进行述评,以期引起学界对该书之重要学术价值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习总书记指出:"做好任何工作,首先要有正确理论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就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我国  相似文献   

9.
近二十多年来,宇宙学中的“人的宇宙原理”(“Anthropic Principle”,或译为“人择原理”)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就这样一个专门学科中的尚待证实的普遍原理,已经出版了若干本研究专著,在各种不同的学科领域的杂志上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探讨其内容、意义或历史渊源等方面的文章,一些学术会议也以此作为中心议题,讨论远远超出了宇宙学的范围,从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哲学、科学史、文化史乃至宗教神学等不同角度,对之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研究,各种意见、看法分歧之巨大、争论之激烈,在近年来学术界中还是少见的.有人认为,可以把它“扩展成为人天观”,“作为从现代科学技术一个新的大部门、人体科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桥梁”,不少专门研究人的宇宙原理的学者认为:这个原理“在科学中应用的现实效力”“足够高”,“如果它没能解决由物理学和宇宙学的进展所提出的问题的话,那么,至少可认为它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等等.  相似文献   

10.
正宗教是永恒存在的,还是会消亡?关于这个问题,西方一直以来多有讨论。这部书名为《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是无神论者:过去宗教百年与无神论世界的曙光》。在这部书中,作者认为世界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无神论者的世界,我们的孩子会成为无神论者。人类将进入宗教之后的时代,现在的宗教即将成为人类遥远的记忆。人类将不再受役于宗教迷信和组织。世界将在世俗和非宗教的政府管理之下运行。该书在美国一度十分畅销,很多读者认为,该书才华横溢、富有逻辑地说明了,为什么宗教现在是存在的,而最终又是必然消亡的。  相似文献   

11.
赴法讲学记     
正临别时,威廉用手机软件翻译了一句话,递给我看:"你永远在我们心中。"我用我有限的英语词汇笑着对他说:"我亲爱的朋友,在中国这句话平时是不说的,只对要上天堂的人讲。"今年7月,正是骄阳似火的季节,带着些许的兴奋与好奇,我来到千里之外的浪漫国度——法国。此行,是应法国经络太极协会伊丽莎白·理查德女士和郑曼青太极学校威廉·尼尔森先生的邀请,作短期讲学。在遥远的国度,中国道教的养生功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对于太极拳的热爱又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宗教文化。位于法国南部lembrun的亚洲武术度假中心,是当地人了解学习中  相似文献   

12.
<正>梳理梁启超的宗教观,发现其"自相矛盾""变幻不定":既有以科学批判宗教,又有科学与宗教并存,哲学与宗教并存,并试图调和二者。梁启超的宗教观更多地是对"中国向何处去"时代中心问题的思考之结果。梁启超谈佛教研究有两种路径:一为"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说:“上帝所赐予吾人的物品中,最宏壮又最愉快最神圣的首推音乐。”基督教是福音、救恩、快乐歌唱的宗教。因为是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又是上帝统治着宇宙万物;是上帝创造赐福全人类,又是上帝拯救全人类,我们怎能不歌唱?我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和赞美犹似火焰般溅射进出——在  相似文献   

14.
我们经常说正信正信,这当然指信仰在先,但这信仰应该是正确的正当的,不是盲目的糊涂的,否则就成了迷信了。佛教是正信的宗教,正信的宗教有以下这些特点:首先,正信的宗教应有创教的教主,他在历史上应是实有其人,不会是从神话鬼怪中产生的,是盲目敷衍出来的。其次,正信的宗教有合乎实际的教义。其所奉行的经典,流传的法义,也都合乎宇宙自然法则,拿我们的佛教来说,她的三法印就可以验证一切主张,因此符合普遍而必然的永恒真理。第三,她有道德高尚的导师。他们可以传播宗教,但首先能够持守律法,有着清净庄严的品德。他们是人民  相似文献   

15.
卓新平 《天风》2010,(10):20-23
<正>论及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基督宗教如何参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于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基督宗教与中国社会在相互理解和接纳上仍存有一定的障碍或问题。"全球化"发展使基督宗教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再次拉近,在这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7,(3)
<正>大公佛教3月7日讯在香港设立宗教和平委员会,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佛教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西方寺住持宽运法师2017年两会关注的问题。宽运法师说:"作为香港宗教界的一分子,虽然我们1978年成立了六大宗教组成的宗教委员会,但还没有成立一个专职为世界和平出声的组织。所以,我提议香港要设立这样的组织,希望得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东方宗教中,特别是发源于印度的宗教,其中往往多有神秘主义的内容,诸如佛教中多讲对某种宗教观念或境界的"实证":印度教中,特别是讲瑜伽的部分,则谓之"亲证"。近世以来,因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科学理性在东方各国中也逐渐形成了启蒙思潮,这对那些古老的宗教也  相似文献   

18.
正黑格尔《美学》中说道:"宗教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陶瓷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也不外如此。景德镇的制瓷业有近2000年的历史,景德镇瓷器作为中华物质文明的结晶,自始至终都与本土宗教休戚相关。景德镇的制瓷工匠在传统技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斯·韦伯深邃的思想中,理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而其宗教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考察不同宗教,确切地说,考察不同宗教"祛魅"之于理性的影响。韦伯判断一个宗教的理性化水平即祛魅程度主要依据两条标准,要之就是:对巫术斥逐的程度和对伦理依赖的程度。韦伯对儒教与犹太教都有过专门的论述,其中理性与祛魅主题可说贯穿始终;蒐集这些论述并加以梳理,我们即可看出韦伯对于这两个宗教系统,进而,对于更多宗教系统祛魅程度或理性程度的基本看法。无疑,韦伯对于中国宗教的看法未必都正确,但是,其大的方向没有偏差,大的判断没有错误。本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一、儒教:未彻底祛魅的理性主义;二、犹太教:彻底祛魅的理性主义;三、其它因素特别是宗教伦理之于理性主义的重要影响。有意义的是,宗教理性化或祛魅化这一问题恰恰是与张光直"连续性"与"突破性"理论相吻合的,因此对这一问题的考察就不仅仅涉及宗教问题,而是会涉及更为深广的历史与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小蝌蚪被小孩子放在了瓶子里,它们拼命地寻找生命的出口。后来父母让小孩子放生,小孩子看到马蹄坑有积水,就将其放在了那里。阳光照进来,浅浅的水坑温暖而舒适。第一只小蝌蚪蜷缩在温暖的水中,说:"这里太舒服了,我们在这里安家吧。"第二只小蝌蚪说:"不,这里再舒适,也不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在遥远的池塘。"天气变幻无常,刚才还是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