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外显与内隐学习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研究选取真实的自然科学概念来对概念形成过程及其中的外显与内隐学习进行实验性探索.证明了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内隐学习的存在;阐释了概念形成过程中内隐学习的效率可与外显学习不相上下;揭示了真实的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是由渐进期——高原期——突变期三个阶段构成的.不论外显学习还是内隐学习,接近真理的路径十分相似,并且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此外还发现自然科学概念的内隐学习可以有效地用语言启动。本研究结果对心理学和自然科学教学均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选取北京市428名中学生,考察偶像崇拜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发现:(1)有偶像的学生人数显著高于无偶像的人数,“歌星影星”与“著名人士”是其崇拜的主流。(2)有偶像的学生的自我概念显著高于无偶像的学生,主要在同性关系自我、异性关系自我、非学业自我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3)在有无偶像维度上,女生的同性关系自我、一般学校自我概念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同性关系自我、一般自我、非学业自我和量表总分存在显著差异。(4)在有无偶像维度上,初一学生的体能自我、初二学生的数学自我、初三学生的语文自我和同性关系自我、高一学生的外貌自我存在显著差异。(5)不同偶像类型的学生的自我概念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真实的社会科学概念为假设检验模型,研究中学生的社会科学概念形成过程及其中的外显和内隐学习。结果表明中学生社会科学概念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趋势和效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未发现明显的高原期和突变期。 相似文献
4.
初中优生和差生学习适应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对初中优生和差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进行测查比较,结果表明:初中优生和差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上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优生之间、不同年级的差生之间的学习适应性也各自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性别的优生和差生的学习适应性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研究者探讨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5.
6.
7.
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以中学生心理健康八条标准为理论构架,编制《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ISMSS)》。该量表共140个项目,由三个分量表组成,即适应性诊断量表、疾病性诊断量表和测谎量表,适应性诊断量表包含8个小测验,即主动学习、情绪乐观与稳定、自制力、自我认知、成就动机、与人沟通、责任感、性意识;疾病性诊断量表包含7个小测验,即精神分裂症倾向、抑郁症倾向、轻躁狂倾向、强迫症倾向、焦虑症倾向、恐怖症倾向、歇斯底里症倾向。适应性诊断量表与疾病性诊断量表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有对应关系。SISMSS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9081(p<0.01),SISMSS与SCL-90之间的相关为0.589(p<0.01),SISMSS与MHT之间的相关为0.734(p<0.01)。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学习策略运用、学习效能感、学习坚持性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研究随机选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共442人为被试,采用协方差结构模型考察了中学生学习策略运用、学习效能感、学习坚持性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学习策略运用、学习效能感、学习坚持性与学业成就之间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学习策略运用、学习效能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学习坚持性则通过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运用间接影响学业成就,学习效能感与学习坚持性二者相互影响;(3)学习策略运用、学习效能感、学习坚持性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效应依次为,学习效能感最大,学习策略运用其次,学习坚持性再次。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函数概念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测验法对北京市六所中学的802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进行考察,研究了初中生函数要领的发展水平及其特点,结果表明,初中三个年级学生函数要领的发展,从总体上看,随着看级的增高呈上升的发展趋势,但年级结学生函数概念发展的影响不显著,制约 初中学生函数的概念发展水平的关键是,学生所受教育的质量,学生主要以接受教育的方式来获得函数概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