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渭祥 《天风》2023,(9):37-38
<正>2.大智若愚“我愿意你们在善上聪明,在恶上愚拙。”(参罗16∶19)人人都喜欢聪明,没有人喜欢愚笨,更不喜欢被人看为愚笨。问题是,为何世间常常会发生“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也就是说,那些“聪明”并不是真聪明,至少并不是一种“智慧”。俗话说“大智若愚”,就是说,真正的大智慧看上去像一种“不聪明”,即世俗眼里的“愚”。  相似文献   

2.
有的人,看一眼,会觉得他挺聪明;有的人,看来看去,都觉得他生来就与“聪明”二字无缘。但他并非不聪明,只是他的聪明被一种外在的傻劲掩盖着,你无法一下子看出来。这种聪明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智若愚”。  相似文献   

3.
收梢     
正收梢,是华丽登场后决绝的谢幕,不带走一片云彩;是盛世之后荒凉的收场,不留下蛛丝马迹。第一次见"收梢",是在张爱玲的《霸王别姬》里虞姬对项王说的最后一句话:我比较欢喜那样的收梢。看的人眼里发潮。张爱玲以孤高傲世的姿态,绽放了一地的水墨青花,跻身于上海文坛巅峰,风靡整个上海滩。  相似文献   

4.
宏观上从数学美学看:微观上围绕“数学是思想的体操,数学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是‘聪明学”’立论,论述命题“数学是思维的科学”。  相似文献   

5.
我们研究思维科学,除了发现其自身规律外,我们追求的则是普遍的功利目标──聪明。从“聪明”的词意来说,“聪是听得清,“明”是看得见。“听”和“见”是人们同信息打交道的基本形式和内容。因此,聪明的实质是信息处理正确。聪明问题既然是与信息的关系问题,这就决定使人聪明的速往有两个:一是多方获取信息,在足够的信息量的条件下,人们不难做出聪明的决断.二是对知之不多的信息正确加工。我们知道,每个正常人的行动.都是基于对已有信息的把握作出的。都是对已有信息的处理产生某一趋向认识并采取趋向行为的,对相关信息的全面…  相似文献   

6.
甲乙两人又辩论起“爸爸和儿子到底谁聪明?”甲:爸爸比儿子聪明。因为提出相对论的是爱因斯坦,而不是爱因斯坦的儿子。乙:儿子当然比爸爸聪明。因为提出相对论的是爱因斯坦,而不是爱因斯坦的爸爸。难道他们互相对立的观点都正确吗?如果不是,问题出在哪里?多家刊物...  相似文献   

7.
智慧的奥秘 “并将智慧的奥秘指示你。”(伯11:6) 人们惊呼:现在的小孩真聪明。的确,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人是要聪明了许多。有朋友曾夸我的女儿聪明,我对他说,聪明已经成了现代孩子的共性,不再由某几个孩子所专有。现代人的智力已普遍提高,但这是不是说现今的人就一定比古人有智慧了呢?我看未必。聪明不等于智慧,它属于智力的范畴。一个人的智商无论有多高,都不能说明他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嘲笑别人的短处你就多了一个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你就少了一个长处羡慕别人的长处你必定知道了自己的短处嫉妒别人的长处你必定不知道自己的短处善于发现别人的短处那是你的一种聪明但那是一种小聪明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也是你的一种聪明而且是一种大聪明●杨保成专门说自己的长处贬低不了别人专门说别人的短处抬高不了自己谦虚的人常能看到别人的长处骄傲的人只能看到别人的短处不要以自己的长处去比较别人的短处去学习别人的长处学习众人之长处必长处多于众人学然后可知不足做以后才知长短看别人要看长处帮别人要帮短处查自己要查短处学别人…  相似文献   

9.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聪明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然而,有时聪明反被聪明误:请看下面几个案例:  相似文献   

10.
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之下每个父母的衷心夙愿和美好祝福。你看,谁不想自己的儿女聪明,漂亮,功成名就呢?可苏轼却大唱反调。他这样感慨:"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意思很明了:人们都希望子女聪慧过人,我却被聪明误导一生。我只希望孩子愚蠢迟钝,一生健健康康,没有疾病,没有祸患,能够官至公卿  相似文献   

11.
正优雅无关容貌,容貌是天生的,尽管可以改变,但容貌不代表任何气质。聪明的人知道,无法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看《星光大道》,两名歌手闪亮登台后风趣地说:“我们是二月半组合。”顿时,台下观众哄堂大笑,掌声雷动。这对聪明幽默的艺人告诉大家,他们是胖子组合,因为月半的月亮是最胖的。他们巧妙地运用了我国汉字内涵或结构高深的学问,细细琢磨,女少则妙,马大要驮,禾多需移,这是不是很有意思?这两  相似文献   

12.
聪明女性与漂亮女性肯定不一样。有经验的男子汉大多有体会。与聪明的女性交往,可以从她们那采撷灵感,获取安慰,感受智慧,领略情趣。与漂亮女人相处,则未必有此种运气,她们因习惯了赞美便习惯性地“趾高气扬”,于是男人特累。与聪明女人交往,男人亮出的是自己的本色,并不断收获着同样本色的宽厚与温暖。与漂亮女人交往,男人则必须时时刻刻念叨“小心轻放”,于是久而久之,也就可怜兮兮地得了“神经衰弱”。聪明女人上了节课,便教会了男人如何挣钱。漂亮女人也上了节课,便使男人学会了花钱。与漂亮女人在一起,男人学会了欣赏时…  相似文献   

13.
表演快乐     
人的心,不喜欢按牌理出牌。 一个人,如果他觉得自已是最幸福的,那么,他真的在享受幸福。但是,如果他觉得自己是最聪明呢,还聪明吗?还最吗?  相似文献   

14.
谭特立 《佛教文化》2011,(5):110-113
“永叔不喜佛,然其聪明之所照了,德力之所成就,真佛也!”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为《欧阳修文集》作序时,是这样评价欧阳修的。  相似文献   

15.
负判断的等值问题是学习形式逻辑中的一个难点。如: 1·“并非他聪明又用功”(-(pΛq))等值于“他或者不聪明,或者不用功” (pVq)。 2.“并非他聪明而不用功”(-(pΛq))等值于“如果他聪明就用功”(Pq)。  相似文献   

16.
《思维科学通讯》2006,(4):14-15
有的读者可能提出问题,说:“李白写出‘白发三千丈’的诗句,《西游记》里创作出孙悟空,这不也是思维的结果吗?这个结果能和存在同一吗?谁见过三千丈长的白发人?谁见过猴头猴身却会说人话、聪明、比人的本事还大得多的猴”?这个问题涉及艺术思维和其他思维(日常生活思维、实践思维、科学思维等)的共性及艺术思维特有的个性的关系问题。艺术思维的对象是现实生活,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必须是真实的现实生活;如果艺术作品不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只是主观任意地胡编乱造,这样的作品是没有人看的。  相似文献   

17.
中班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对什么都想摸、问、看、动。比如小朋友的新汽车为什么会开得这么快,人们常用“淘气”一词说明孩子们顽皮、聪明、多动、活泼、恶作剧等种种表现。笔者所带班级就有这么几个孩子,淘气淘得可爱、让你不忍心去责怪他。  相似文献   

18.
<正>日常生活中,教科书上,一提到科学家我们总是不自觉地给他加上前缀:伟大的,卓越的,天赋的,聪明的……一切表示这个科学家富有聪明才智的词汇都会被我们用到。不仅在词汇上,在语句的表达上也是如此,“科学家肯定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聪明的人才能成为科学家”等等。乍一听,可能觉得我们这样的表述没什么问题,这样说也是为了体现我们对科学家这一职业的向往和崇敬。但是,  相似文献   

19.
一个是温和宽厚的好父亲,一个是聪明懂事的好儿子,岁月匆匆,父子俩始终感情甚笃。但就在儿子考上大学的第二年,一天晚上,他用水果刀刺向了正在看电视的父亲,他甚至要砍下父亲的头颅……  相似文献   

20.
聪明与智慧     
现在,在一些人观念中或言语中,往往把智慧与聪明混为一谈,其实聪明与智慧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