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麦著名家具设计师瓦格纳借鉴中国明式家具的背景和条件以及明式家具的"现代性"精神,设计了许多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椅",那么,为什么本土而生的明式家具设计精神没能在中国现代家具设计中得以继承和弘扬呢?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
明式家具是中国家具史上的典范,无论是其简洁的器物造型、巧妙的造物智慧还是细腻的情感表达,都对现代产品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将时代精神特征与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优质产品。  相似文献   

3.
明式家具不仅是明代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受到后世的追捧.在当代技术和材料蓬勃发展的今天,明式家具依然焕发着文质彬彬的气质,获得当代人的审美认同.其原因在于明式家具在用材、造型结构和装饰上都具有简约自然、质朴典雅等当代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4.
所谓明式家具的现代再设计并不是对其主要特征的生搬硬套,代家具设计师需要对传统家具艺术进行深人研究,提出对明式家具的现代再设计的新视角,才能不断创作出新的中式家具设计作品,给中国灿烂的古代设计文化赋予新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陶云  陈睿  邱志涛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3):177-179,206
本研究采用EyelinkⅡ眼动仪对不同类型家具的审美偏好进行考察,共有36名不同年龄被试参与实验。结果发现:(1)不同类型家具的总注视时间、总注视次数和平均注视次数均存在显著差异,明式家具显著多于现代家具;(2)不同家具类型兴趣区的总注视次数存在显著差异,明式家具显著多于现代家具;(3)不同年龄被试的总注视时间、总注视次数和平均注视次数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年龄因素对被试的审美偏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明式家具艺术风格在家具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无论是在造型艺术还是工艺技术方面的成就直到现在都是无法复制和替代的。造型的大方、装饰艺术的典雅,不论在实用还是审美上,它的艺术成就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国甚至是世界家具史上的经典。阐发明式家具的风格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关系,更好地理解明式家具的思想内涵和设计理念,可为当代家具设计师在设计中式家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古代版画在技术上是伴随着印刷术的产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从开始出现就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表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代版画将"黑白"两种色彩语言的哲学意味表现得淋漓尽致,简洁纯粹而又变化无穷,质朴自然而又和谐圆融。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式家具呼唤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式家具应既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风格,又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然而,目前现代中式家具在产品的用料、造型、结构、工艺和产品营销策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现代中式家具必须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吸取现代家具设计精华,大胆开拓创新,才能在世界家具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
中国明清家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家具的创新及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香几是其中一个小的分支。即使在今天这个提倡个性、现代、极简的设计环境下,也应该保留原有的家具文化在我们的设计当中,尤其是像香几这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家具。中国明清家具文化的人文性、审美性、区域性都是值得我们现代设计师推崇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0.
周丽华 《美与时代》2013,(12):39-41
明式家具在中国家具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椅子,作为明式家具中最具代表性的坐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明式椅中点、线、面基本几何要素以及材质、色彩设计,遵循了一定的美的规律,体现了有秩序的美。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贯穿了明式椅的造型设计。这些美的规律的揭示,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象罔得玄珠"是《庄子·天地》篇中的一则寓言。这一寓言形象地阐述了大道大美是不能用理智、言辩和一目了然的视觉去获取,要靠"恍惚"和"感觉"才能把握。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家具发展中不同时期有各自的审美艺术特征。"象罔得玄珠"意境说的两大方向即"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和"内审美、外审美",对传统家具的造型、材质、装饰都有影响。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审美创造和欣赏,是"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内审美、外审美"的高度统一,是一个从"心"到"物",再由"物"到"心"的过程,因此"虚实、有无、内外审美"是生成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美学思想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消费群体以80年代和90年代的青少年为主,这个群体的消费者崇尚个性化,反对随大流,他们对于现代家具的审美独居眼光,传统设计风格的家具很难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他们追求简洁、时尚、不落俗套的新风格。因此,简洁时尚而又实用的个性化家具设计也就成为了一种主流。本文将以现代家具设计为主线,开启一场家具的个性研究之旅,通过家具设计个性化的产生、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围绕家具的个性化设计展开归纳总结的同时,对未来家具个性化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何俨 《美与时代》2007,(7):59-61
明式家具之所以成为中国甚至世界家具史上的一朵奇葩,不仅仅是因为其优美精致的外观,更令人震撼的是其内在的精神气质.明式家具用材贵重而自然,造型雅正平和而不呆板,和谐中透着雄浑和大气.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讲究"礼仪尊卑",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家具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礼仪制度的物化形式。在从祖先崇拜到集权体制的变化中,作为主要社会财富的家具开始折射出不同的权力特征。而在从"席位"到"交椅"的权力变迁中,座椅的设计无不体现出匠人技艺和皇权礼制的博弈。作为封建社会发展的代表和高型家具的成型鼎盛时期,宋、明、清时期的椅子设计各具特色,对这三个时期椅子的形式、材质、装饰等设计要素进行分析,能管窥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中的权力特征,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造物文化。  相似文献   

15.
青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代表性元素,彰显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艺术和审美哲学。在了解青花的历史及文化内涵和青花纹饰图案的类别特征的基础上,提炼青花元素及其文化精髓,探索青花元素与现代家具创新设计相结合的可行性,把青花与家具碰撞出的最灿烂的火花呈现在人们面前,最大限度地让观者感受到美的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在坐具设计全球化的时代,明式坐具固然仍是中国坐具的典型代表,但随着时代向前推进,站在未来与过去之间,不能固守明式坐具而不再发展中国现代坐具。通过对往昔中国坐具发展历程的回顾,发现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对坐具发展有重要影响和推动作用。在未来面前,美学思想的积淀仍是最好的资源,引导着现代"中国风格"坐具跻身于历史与世界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家具发展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至明代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样式的明式家具。几百年来,明式家具以其典雅、古朴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家具发展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本文从材料、家具形式、制作工艺、图案纹样装饰等方面详细分析、阐述了明式家具的古朴美及其对现代家具发展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佛教文化最早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在不断演变中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教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禅宗。如何结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趋势和国际的设计潮流,将禅宗文化融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中去,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当代家具的设计观念中,"再生设计""极简设计""回归主义"等是禅宗文化中"明心见性""追求本源"的体现。禅宗的家具设计特点,同样主张"天、地、人"的融合关系,主张家具的设计不破坏周边的自然环境,同时能够和环境融为一体,具有自然界中的"本源"特征,讲究思想境界的回归,强调"天、地、人"有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简约主义设计的重点是形式的简洁化、现代化与人性化并存。本案设计立足于现代简约风格,在此基础上注重装饰品的选择、摆放及点缀,充分运用色彩、材质和光影在室内空间的变化等要素来进行设计,以求运用最少的设计语言表现最丰富的设计内涵,以满足业主对功能和审美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幌子是古代店铺用来招揽顾客的形象性的行业标记,其简洁生动的造型、鲜亮醒目的色彩、自然质朴的材料组成的视觉景观极具装饰效果,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商业民俗景观。而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幌子也以其独特的民族风采和现实功能重新进入了都市的街巷之中,越来越彰显出其生命力。在其现代的设计应用研究中不仅要取其形,更要在当代的商业景观设计中更好地延其意和传其神,把它和当代的材料结合在一起,并与浓郁的地域特色相结合,富有创造性地继承传统幌子的文化特质,以形成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都市商业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