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全民大跃进的高潮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史教研室的全体同志,经过半个多月的苦战,写出了批判冯友兰哲学思想的论文八篇,共计约十万字。这些文章比较全面地批判了冯友兰在解放前后所发表的主要哲学著作和文章,而且批判冯友兰以前的哲学思想都联系到他解放后所散布的修正主义哲学思想,批判他解放后的哲学观点也都追溯到他过去的哲学体系。其中有些文章质量还是较好的。如:杨宪邦同志的“冯友兰的新理学——封建买办王朝的御用哲学”一文,着重揭露和批判“新理学”的阶级根源,揭露冯友兰全部哲学的政治内容是为蒋介石王朝的反动的政治纲领服务的,文章并且深刻地分析了冯友兰如何以他的哲学唯心主义、不可知主义、神秘主义、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来为他的反动  相似文献   

2.
拙作“揚弃三法”,第一便是分析某些哲学命题的“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并提出了我和馮友兰先生的四点根本分歧。但是,那篇文章是正面闡述我自己的意見的,所以对“根本分歧”并未作詳細說明(現在看来,那四点也还是不够的),沒有着重去批判馮先生的意見。我自己的意見,有些地方也沒有說清楚。現在写这篇文章即是批判馮友兰先生的“抽象繼承法”,說明我所說的“一般和特殊”的分析方法和馮先生的意見的根本对立,并对这个分析方法作一些补充說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冯先生在讨论哲学遗产继承的幌子下,大量贩卖他的修正主义货色,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作了一系列的重大的修正。他在这方面写的“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再论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等几篇文章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地方实在不少。表面看来,确乎声势喧赫,有经有据,像个大学者的样子。但仔细分析起来,就可以看出他的文章到处充满混乱,怪诞,充满对于事实的歪曲。他的“新理学”的幽灵仍然在活灵活现。我们把这些东西揭露出来,对于击溃他的伪科学是有帮助的。第一、在否定与继承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否定与继承是辩证的统一,即否定不是简单的  相似文献   

4.
最近以来,馮友兰先生发表了許多文章,闡述了他的关于思想的“普遍性形式”的观点。随着討論的深入,馮先生对这个观点,不断地作了一些补充,論点更加系統,我們和馮先生的分歧所在也就越来越明白了。馮先生关于思想的“普遍性形式”的观点,概括起来讲是:一、所謂“普遍性形式”,“就是把一个阶級的利益說成是普遍利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都是以超阶級的形式提出的”实质上馮先生所謂的思想的“普遍性形式”,也就是思想的超阶級性。这种思想的“普遍性形式”和思想的“阶級内容”的关系,照馮先生的看法就是:“普遍性形式即寓于它的阶级性之中”。  相似文献   

5.
如何看待以往的哲学思想?以往二千多年的哲学思想,都仅仅是批判的对象呢,还是有值得继承的内容?我们研究哲学史,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至少必须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看法。 (一)历史是发展的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人类的历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历史不是一些零碎的毫无意义的事实的堆积,而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恩格斯论述黑格尔的贡献说:  相似文献   

6.
7.
馮友兰先生于1955年在“哲学研究”第1期上發表了关于批判胡适的文章,曾经以自我批判的精神概括地說:“一切都說明,在‘五四’以后,随着革命形势底發展,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大資产阶級与地主阶級联盟,反抗革命。他們底搞中国哲学史的反动知識分子,都用各种方法,把中国哲学史底某些方面加以夸张,为国民党反动派底复古运动服务,以反抗辯証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胡适与我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从馮先生在  相似文献   

8.
馮友兰先生坚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的超阶級性是真实的,不是欺骗。他向反对这种观点的人們提出了一个争辯的准则。他說:“如果一个阶级的利益,真是和普遍利益相一致或有一致之处,这个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就是真实的,不是虚伪的。如果不是这样,这种思想就是虚伪的,不是真实的。”这就是說,在馮先生看来,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其所以是真实的,乃是因为在阶級社会里,除了有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的思维的发展问题乃是共产主义建设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向共产主义前进,创造性的思维在贯彻新文化和新技术事业中,在组织各种新的物质创造和新的劳动方法的事业中成为愈益强大的武器。在我国,自觉的创造同生产发生有机的联系。而且,这种自觉的创造已不是某些人和某些职业的武器,随着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它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例如,发明者的科学技术协会和组织,目前已成为群众性的了;这些协会和组织将四百万人联合到自己  相似文献   

10.
解放以后,馮友蘭先生曾写过一系列的文章,对他解放前所發表的著作中的哲学、历史、社会文化观点作了批判和清算。但解放初期所写的一些文章,在基本立場上还沒有轉到工人阶級和馬克思主义方面来,比如“新理学底自我檢討”一文还在强調自己写的那些書的所謂“进步性”,还在为它們辯护。在“新旧哲学底区別”中,也只对那些观点作一般性的批判。对于以“新理学”为中心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反动性认識很不够,沒有把它作为敌对的思想加以徹底的批判T友蘭先生在去年“哲学研究”第一、二期發表  相似文献   

11.
(一) 問题的提出近年来,有关历史問题、哲学史問题的爭論,都涉及到史学方法論的原则問题。究竟历史研究能否成为科学,也是爭論問题之一;这一争論又首先涉及对历史研究的对象問题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这在近代史学思想史上是一个老問题,在新形势下被重新提出来,則具有一定的新意义,頗值得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討論。問题是由馮友兰先生提出来的。馮先生从哲学及其他科学研究“一般”,历史学只研究“个体”,而“个体”非“类”等前提出发,得出了历史非科学的結論;并把这一問题作为“关于历史研究的一般性的問题”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12.
对黑格尔提出的许多非难之一是:黑格尔是一个处于某种无法防卫的境地的唯心主义者;这一非难是如此经常出现,以致看来是无法对它进行反驳的了。象马克思、克尔凯郭尔和罗素这些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人,都为此从各个方面去讥讽他。人们之所以如此非难黑格尔,是因为他们认为黑格尔坚持这样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凡是存在的都是精神上的。据说,他的确是把唯心主义宇宙论化了,并无限地使之扩展,这比起贝克莱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但是,一个宇宙论的唯心主义者,无论怎么说,仍然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相似文献   

13.
一五四文化运動中的封建主义逆流梁漱溟的思想所代表的階級方向,是很容易識別的。他在他最早的系統闡述自己哲学思想的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裏,就有过很明顯的表白。他說他之研究这些哲学問題是在一九一七年蔡孑民約他到北京大学去任教的時候,他“第一日到大学,就问蔡先生他們对於孔子持甚么态度?”並且向蔡声明:“我此來除去对釋迦孔子去發揮外更不作旁的事”!  相似文献   

14.
黄宗羲是一位杰出的、进步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但他的哲学思想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却众说纷纭。其中牵涉到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他与王守仁心学的关系。所以本文也就从分析黄氏哲学与王学的关系入手,以判断其哲学的性质。目前学术界较为流行的一种观点是,黄氏哲学虽以王学为“根底”,但已与王学决裂,形  相似文献   

15.
在阶级社会里,宗教和哲学唯心主义之间的相似和密切联系,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宗教还是哲学唯心主义,都是对世界的一种不正确的看法,都是一种错误的、歪曲的、颠倒的世界观。宗教和哲学唯心主义都反映这些和那些阶级的利益,它们过去和现在多半是阶级社会里的思想斗争中的同盟军。以上这些观点都是下述看法的依据,即在我们的文献里,充分而又广泛地提到宗教和哲学唯心主义是一些不同的现象,但就其本质来说,又是同一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学的心理学诞生于1850年的德国。历史学家公认,心理学的产生具有双重来源:哲学的经验学派和感觉生理学的实验研究。还有一种传统的看法,根据不同理由,把康德和赫巴特作为科学心理学的前辈。而康德以后的德国唯心主义对于心理学的方法,对象和概念发展的影响,在文献中却几乎完全没有涉及。这真有些令人惊奇,因为在19世纪上半期,德国唯心主义是占优势的哲学潮  相似文献   

17.
刘静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49-249
从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因受苏联日丹诺夫《在西方哲学史讨论会的讲话》的影响,哲学史研究都强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七十年代之初更强调两军对战。从历史事实来看,无论中外,哲学中确实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学派及其斗争。但是,哲学史的全部内容是否可以完备无遗地归结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呢?从现象来看,哲学史确实有人自称既非唯心主义又非唯物主义的思想家,现代更多这样的人,过去我们一概将其划归唯心主义,或称之为变相的唯心主义,是否完全恰当呢?这个问题是个当下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华主席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号召我们:“要努力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体系。当前特别要学好《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也要继续学好其他各卷。” 为了给《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维纳在《控制论》一书中说“信息就是信息,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泽曼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这个问题。他不同意维纳的观点,他认为“信息既非独立于物质,也非独立于能量。”“在发出、传递和接收信息时,它总是和物质的成分连接在一起。信息只是在数学的抽象中独立于这些成分。”作者说,要批判几种趋势:①机械论的,它把性质上高级的降低为低级的,把有机体降低为一种机器,把质降低为量;②唯心论的,它把信息同物质的因素分开,把信息看作像一个独立实体那样的本原的东西;③二元论的,它把信息和能量解释为两个分离开的问题。作者表示竭力要证明信息依赖于物质和能量。他举出以下的论证:①没有物质的媒介(它使信息的传递成为可能),认识的反映过程是不可能的;②意识的内容(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结果)不能独立于物质的基础——神经及其生理过程——而存在,③我们的认识(关于客观实在的信息)如果正确,把它们应用于改变物质世界时,就会取得它们所包含的积极的东西。信息论是控制论的基础。在控制论的系统里,信息发生、循环、相互交换和相互传递。但信息是什么?它同物质和能量的关系怎样?它同时既是一个消息,又是一个组织和对这个组织的度量。因而它与物质相关联并揭露出其中某些新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严复早期所处的时代及其所表現的时代精神近代的中国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因而也是世界革命史的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淪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其貧弱的一面;然而中国人民不屈不撓、再接再厉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英勇斗爭,却又是强大的一面。中国近代的先进人物在这样的既贫弱又强大的矛盾中作过他們所能作出的努力。他們为了改变中国的危亡局面和落后状态,提出了一个新課題: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西方国家是資本主义世界。在19世紀末,它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所以西方国家这位“老师”不是傅道解惑授业的先生,而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座大山。那末,中国应往何处去?这个問題从19世紀40年代前后就已发生了,而到了90年代,問題变得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