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散性思维的年龄差异及“位置法”记忆训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发散性思维的年龄差异以及“位置法”记忆训练对发散性思维的迁移作用。训练组为经过记忆训练的青年人24名,老年组20名,对照组为相匹配的青年人24名、老年人19名。结果表明:(1)在图形、符号、语义三方面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上,老年组均很显著地比青年组差。青年组的个别差异较大,老年组的更大,尤其是独特性。(2)青年训练组的图形流畅性、独特性及语义的独特性成绩显著优于其对照组,老年训练组图形的变通性有优于其对照组的趋势(P=.052),说明“位置法”记忆训练对发散性思维有一定的间接迁移作用,尤其是对青年人。(3)发散性思维与想象力、数字符号、训练前和训练后词的记忆以及图形的记忆成绩均有很显著正相关。而词汇成绩只与训练组两项发散性思维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Arthur(2002)对马克思有关资本和商品生产理论所作的诠释,虽然很清楚地说明了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的缘起,但是却使他们看起来像带有“理想式”弹簧(‘ideal’springs)的幽灵之钟。我将证明,应当把“价值”看作商品生产的社会关系的一种终极性的世俗属性,  相似文献   

3.
仪式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具有象征性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在特殊语境中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象征人类学家范根内普和特纳分别创立了仪式过程理论,认为仪式的过程具有“分离、过渡、聚合”或“前阈限、阈限、后阈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涵,并在仪式展演的动态过程中得以呈现和表达.(愅)家人的“哈戎”仪式是一个大型的民间宗教祭仪,这一仪式过程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本文立足于象征人类学的视野,运用仪式过程理论和宗教人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就(愅)家人“哈戎”仪式的通过阈限及其象征意义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徐梅  张锋  朱海燕 《应用心理学》2004,10(3):8-11,7
基于“互联网态度调查表 (IAS)” ,采用两组大学生被试 ,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探讨了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的模式 ,编制了“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IUMS CS)。结果发现 :(1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由“信息获取性动机”和“人际情感性动机”构成。基于IAS形成的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量表具有较理想的项目区分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 (2 )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与上网次数的关系不密切 ,但与上网时间有一定关联。 (3 )“人际情感性动机”可作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的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盖光 《管子学刊》2008,(2):61-66
中国古代人的哲性思维呈现着一种生态化的特点,它体验性且合理性地表征了生态——生命存在的本真状态,诗意化地悟解着人的生态化生存的内在机理。她在以“一”为始,以“无”为本的“大道”之境中,将实存的“有”消遁在本真存在的“无”中,从而去“活化”性地探求天地自然存在之本,梳理人的生命存在之根,去透析“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生态节奏韵律与无穷意味,同时还力在打造一种内蕴精神生态平衡节律的“生态人”。本文所分析的太极、“无”性、“化”,性、“心“性和“游”性等思维范式就明显呈现着这种生态体验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威泽 《天风》2002,(8):43-43
“东方闪电”又名“女耶稣派”,是近几年我国出现的又一典型邪教。其主要特点是信奉女耶稣,认为耶稣已经第二次道成肉身在中国,他们曲解圣经说“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太24:27),“谁从东方兴起一人……”(赛41:2)其中“东边”和“东方”都是指中国,“一人”是指女耶稣(其实是指波斯王古列)。  相似文献   

7.
学界通常把老子之道理解为无情感、无意志的道,而难以整体自洽打通全文,而《老子》文本里多处原文涉及超越性的意志存在。道不是无生命的死道,作为情意性存在,具有情感性与意志性。楚简《老子》里,作者用“悦”(“敚”)来规定道,具有喜悦之情感性,可以理解为喜神(老子还用“谷神不死”言道,道是一种神性存在);今本《老子》里的“以慈卫之”也是道的情感性,用“道亦乐得之”来论述情感性的人·道关系;今本《老子》的“天将救之”“有罪以免”“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等系统体现了天道的意志性,可以解读为天道的救赎性与终极价值性。道有情意性,同时又不干预人的主体性,“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这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8.
邹元江 《哲学动态》2023,(1):107-116+127
梅兰芳的“表情”并不局限于“面部”,而是“具身”性的。所谓“具身表情”也即戏曲演员处处以“有声皆歌、无动不舞”的身体纯净姿式来“表情”,它是以唱、念、做、打(舞),口、手、眼、身、步等极其繁难艰奥的“四功五法”童子功为根基所建构的身体“姿式化”的审美符号系统。梅兰芳的表演处处要显得美又不费力,就必然涉及戏曲演员“新的存在”的本体论问题:“在”即“异在”。“在”之作为出离遮蔽,作为“展开状态”,正是通过“特定变异”而扬弃自身,即以非对象性的“异在”而“在”。这个“异在”正是梅兰芳所获得的“新的存在”之独属于艺术家的“存在感”。这种独异于人的艺术家的“存在感”使原本日常的“梅畹华”生成为“尚不是的……”,由此开启了梅兰芳“在”即“异在”的独绝审美在场视域。正是奠基于具身表情所凸显的“在”即“异在”性,对梅兰芳表演艺术最根本的知觉视域因而就是借助“观众的想象力”可心观直透的作为非对象性、非实体化“纯粹的创造物”的意象世界。正是借助建立在具身性童子功基础上的“反复出现的原则”——“前置表达”这个“演员的秘密”,梅兰芳的表演处处让观众目(耳)不暇接地知觉到具身意象的生成性、流动性和重叠性。  相似文献   

9.
荀子性恶论话语底下潜在着一个比较阳光亲和的理路,可以称作荀子哲学的普遍形式。从这普遍形式来看,荀子哲学完整自足,跟孟子哲学一样具有普遍性、正当性。本文从这个观点出发,兼顾隐、显两层来阐述儒家哲学孟、荀两派的对比发展与纠葛迷离:(1)汉唐儒学主要是荀学,它在孟学阳光的牵引下,首度出现“孟皮荀骨”的现象,逐渐将荀子哲学潜在的普遍形式表现出来。(2)宋明时期孟学晋身为主角,它凭借着汉唐荀学留下来的文化土壤顺利登场,还将某些荀学的体质转为自己的血肉。但它判定荀子哲学缺了“大本”,荀学从此失去正当性,退居边缘。(3)明清时期,理学逐渐跟现实脱节,但孟学意识形态已经逐渐形成。那不自觉的荀学思维就着宋明理学大力修改,打造成荀学性格的哲学,也就是自然气本论。这是孟学意识形态下的“孟皮荀骨”现象。而孟学意识形态则有时会附身于荀学某些体质板块,将它绝对化,这叫“荀体孟魂”。(4)由于孟学意识形态的影响,20世纪的“当代新儒家”全部是孟学派;不过,在20、21世纪之交,荀学派的声音终于破茧而出,重新出现了。  相似文献   

10.
王锐 《哲学研究》2022,(3):63-73
在近代儒学阐释史上,蒙文通的学术遗产十分值得重视。他从“儒史相资”的方法论出发,在尊重基本历史演进脉络的基础上,重新阐发中国史学的经世传统,使儒家思想能够通过历史著作呈现出来,成为评判不同历史时期之优劣的重要标准,彰显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道义性。在此基础上,他根据儒家学说诞生的历史背景,挖掘以汉代今文经学为代表的儒家政治思想之中的批判性格,将其视为形塑中国古典政治传统的重要根基,从而阐释了一种并未自外于20世纪具有普遍性特征的政治运动的革命儒学。蒙文通的这些观点,对于思考现代中国儒学话语的重构极具启发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人格对幼儿白谎行为的影响,及“冷”“热”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和测验法对218名3~6岁幼儿的人格、言语能力、“冷”“热”执行功能和白谎行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控制年龄和言语能力后,智能特征和亲社会性可显著正向预测幼儿白谎行为;“冷”执行功能在智能特征和白谎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热”执行功能在亲社会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热”执行功能在外倾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冷”“热”执行功能在认真自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人格对幼儿白谎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意在考查动态测验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作进一步程度区分的有效性。以传统且常用的数学学习困难鉴别方式和标准选取30名四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为实验组,30名同年级智力匹配儿童为对照组,以Swanson认知加工测验(S-CPT)的4个子测验为测量工具对被试进行动态测验。结果发现:(1)在传统数学学习困难鉴别方式的基础上,动态测验的“潜在认知能力”指标可以对儿童数学成绩增加19%的预测力;(2)以“潜在认知能力”指标为依据能够将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进一步区分为“发展落后”和“发展缺陷”两个水平;(3)“发展落后”儿童一年内数学成绩发生了增长性变化,与正常儿童水平相当,而“发展缺陷”儿童的数学成绩没有变化。研究证实关注潜能指标的动态测验范式在快速、准确甄别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上具有独特效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潜在转变分析考察“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学习投入的转变类别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347名小学生为被试,对其“双减”实施前后的学习投入水平、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进行了纵向追踪。结果表明:(1)小学生学习投入存在“低学习投入组”、“中等学习投入组”、“高专注低活力组”和“高学习投入组”四种不同类别;(2)“双减”政策实施后,“中等学习投入组”和“高学习投入组”稳定性较强,“低学习投入组”更易向“中等学习投入组”转变,在政策实施半年后,“高专注低活力组”学生更易向“中等学习投入组”转变,政策实施一年后,该组学生保持在“高专注低活力组”的概率较高;(3)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双减”政策前后小学生学习投入类别转变的预测作用存在差异。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因素,还为“双减”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14.
“生成”(Becoming)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它将存在(Being)与非存在(Nonbeing)都纳入了思之领域。中国美学对“非存在”的关注由于深受佛教的催生和激励而愈加深化和内化。表现在艺术形态上,中国各门艺术都以显现“非存在之中的存在”为基本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5.
刘强强 《哲学动态》2022,(7):78-84+128
“圣贤气象”为儒者的有机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呈现于他者的意象,是感性与理性、生命与形式的统一,具有着整体性、时机性与主体间性的特征。以德性为主,知识、思想、经验、性格、气质等要素均参与到“圣贤气象”的主体生成之中。尽管宋代理学存在着“理性压倒感性”的倾向,但“圣贤气象”的根源并不在于此,而在于两者之间所形成的动态和谐关系。于宋儒而言,“圣贤气象”是具身化的道之显现,具有感性的美感并不断呼唤着他者的感知,成为了儒家经典诠释的重点和儒家示范伦理得以维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探讨半剂量替罗非班在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被确诊为STEMI行直接PCI的女性患者66例,随机分为标准剂量组(n=33,3min内负荷量10μg/kg,0.15μg·kg~(-1)·min~(-1)维持48h)和半剂量组(n=33,3min内负荷量5μg/kg,0.075μg·kg~(-1)·min~(-1)维持24h)。结果显示两组术后心肌梗死溶栓实验血流分级、90min 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和出院30d内半剂量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5)。在女性STEMI行直接PCI术治疗患者中适当地减少替罗非班剂量不会影响临床疗效,但可显著减少患者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7.
“多少”概念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量判定任务,分别用2~30和5~100范围内点子图为刺激,研究个体“多”和“少”概念的发展。结果发现:在5~100点子条件下,随年龄的增长,个体“多”概念的判断值、“少”概念的判断值、“多”“少”概念的临界值均显著增大;7~9岁是个体“多少”概念发展的转折期;个体对“多少”概念的认知具有相对性;在本实验的两种条件下,随年龄增长,个体“多”概念的判断值、“少”概念的判断值、“多”“少”概念的临界值逐渐趋于刺激点子数最大值的2/3、1/3、1/2,“多”概念与“少”概念判断的不确定距离逐渐趋于刺激点子数最大变化范围的1/3或略小于1/3。  相似文献   

18.
牟博 《世界哲学》2003,(6):13-18
一当8月30日晚获悉唐纳德·戴维森(Donald Davidson,1917—2003)教授在当天去世的消息时,我当时的心情的确可以用“十分震惊”来形容。这一是因为,大约就在一个多月前(7月17日)我和他在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办公室讨论哲学问题时,戴维森教授不仅身体看来很健康,而且精神矍铄;虽已86岁高龄,但仍思维敏捷。的确,我  相似文献   

19.
焦虑和忧郁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虑和忧郁是最常见的负性情绪。它们的评定或衡量在医学心理学及精神医学中,均具重要意义。本文报告一组常用的焦虑和忧郁的自评和评定(观察)量表的应用结果,并作简短讨论。资料和方法评定对象包括以下4组:(1)符合DSMⅢ诊断标准的抑郁症45例,男20例,平均年龄35.3岁。(2)符合“神经症诊断建议”的神经症40例,男30例,女10例,平均31.4岁。(3)符合DSMⅢ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46例,男29例,女17例;平均25.0岁。(4)心身健康的正常人74名,男52名,女22名,平均38.8岁。  相似文献   

20.
道教进行道的教化是通过“师”来实现的,道和师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道教有关“师”的解说非常之多,这里仅撷取数则稍做阐释。(一)“师者,和也,众也。”语出《道教义枢》卷一:“孟法师云:师者,和也,众也”。笔者按:许慎《说文解字》:“师,二千五百人为师,从鰂从,,四鰂,众意也。”“鰂,周也,从反之而鰂也,凡鰂之属,皆从鰂,周,盛说。”可见,“众”为“师”之本义,后引申作“军队”。古时军队出战,要先吹律,听音声以占吉凶,这吹律之人叫“太师”,《史记正义》引《兵引》云:“夫战,太师吹律,合商则战胜,军事张强;角则军扰多变,失士心;宫则军和,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