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凯麟先生长期耕耘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等研究领域,他主编的“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丛书是其积极推进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唐凯麟先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来审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著书立说,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且影响深远的学术成果,原创性地建立了与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相承接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理论和实践贡献了学术智慧。唐凯麟先生所取得的成就是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不屈不挠的毅力孜孜求索的结果,他不懈奋斗的经历与卓越的学术贡献对深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教益与启迪。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呼唤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之相适应。随着我国现实实践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问题突出地摆到人们的面前,随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日益为人们所认识,随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建立并...  相似文献   

3.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学术讨论会观点述要唐永进由云南省民族伦理研究会、云南民族学院主办的“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1月24lH至12月3日分别在昆明市和德宏州召开。来自上海、广乐、湖北、湖南、安徽、河北、四川和云南的代表与会。会议就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步伐和道德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择要概述如下:(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会同志认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理论和实践都反复证明: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是强调经济建设上新台阶,就越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些与会同志指出,在目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时期,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旧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必然发生动摇,并将逐渐丧失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规范和约束力,而与市场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又不可能在短期内确立起来,此时,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道德滑坡和无序现象。来自广东的代表强调,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道德,从社会历史演进的长河审视,它在总趋势上与经济的发展是一致的。特定社会确立什么样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评价标准,从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静 《道德与文明》2019,(1):158-160
正2018年10月27日,"道德与政治:政治伦理与中国问题"政治哲学论坛在长春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全国2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一、道德与政治:政治伦理的基础理论问题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是专家学者们探讨的前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研讨会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研讨会评述绍村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和《教学与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2月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议邀请了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和学者参加。现就会议着重讨论的几个问题评...  相似文献   

6.
1988年10月11至15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陕西伦理学会、宝鸡师范学院和宝鸡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发起召开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分析与评价”学术研讨会,热烈地讨论了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现将会议的基本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中国传统道德的界定问题有三种意见: 1、中国传统道德是与自然经济相联系、从古至今反映在中国思想史资料中和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道德文化的总和。它的主体是儒家道德,同时包括道家、佛教的伦理道德,而且还应该包括孙中  相似文献   

7.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德治国”首先要求搞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前道德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道德理论建设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加强道德制度建设 ;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罗国杰教授以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之心得,总结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结构模式、基本原则,并融通古今中西,建构了伦理学体系并形成自己的思想,推动了当代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发展。他的贡献具体在于:梳理中国伦理思想史之源流,总括其内容,提炼其精华,把握其精神,分析其特点,研究其方法,继承、弘扬与创新发展;以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为重要基础和立足点,广纳不同学术资源,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和"新德性论";以中国伦理思想史为重要价值资源,创新理论、传承文明、咨政育人,创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秉承弘道立德、躬行实践之古学传统和道德精神,立德、立功、立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的道德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道德建设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道德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正确地认识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遵循道德发展的规律,突出人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强化领导干部在道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注重道德教化与个体自觉道德实践的结合,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培育和发展公共生活伦理.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现实根据不是道德观念的革新,而是道德生活世界的建造。因此,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现代构建,基础性条件在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到场。没有个人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意义上的经济解放,就不可能有个人在道德意义上的自我解放。而个人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意义上获得真正的经济解放,必然性前提是个人必须获得具有我国特色的、确定性的、明晰的现代产权,这是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经济向度进行伦理辩护的逻辑起点。最后,本文进一步指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应属现阶段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经济向度中的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