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的湖滨中学里,他被说为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但是,比他低两个年级的一位金发男孩经常到班里来找他,因为他父亲是图书管理员,金发男孩要通过他借一些最新的电脑书籍。  相似文献   

2.
圈子的哲学     
泰国有这样一个民族,女人从十二三岁起就往脖子上套金属环,金属环越多、脖子越长,大家认为她越美。非洲一个民族更怪,他们的女人喜欢在鼻梁、肚脐上穿孔挂环,认为这是一种装饰。中国的女人不会往脖子上套金属环,也不喜欢在鼻梁、肚脐上做文章,却爱佩金项链、挂金耳环、戴玉手镯,还是以有圈子相伴为美。  相似文献   

3.
晚上的电视节目,正在采访一个女人。这是一个快乐的女人,一个健康的女人,一个脸上永远带着笑容的女人。她一直在笑,笑得舒展,笑得奔放,似乎永远没有烦恼和忧愁。谁也不会相信,8年前,她曾经是个癌症患者。这是任何女人  相似文献   

4.
三个心愿     
有个故事说,一个女人在海边得到一个瓶子,她技开瓶塞,一个妖怪随着浓烟而出。妖怪对她说:“你把我从牢狱中放出来了,为了报答你,准你实现三个心愿,不过按照规定,对于你许下的每一个心愿,你男人都会得到相当于你所得到的两倍。”这可难为了这个女人,因为她丈夫是个无赖,不道德地抛下她另寻新欢去了。女人考虑了一下,便向妖怪要100万元。只见电光一闪,100万.元便在她脚下出现了,而在那遥远的地方,她那无赖的丈夫脚边也出现了这个数目的两倍。妖怪要女人提出第二个要求,女人说:“我要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项链。”又是电光一闪…  相似文献   

5.
说到女人,便似乎闻到了扑鼻而来的脂粉气。女人化妆,天经地义,既然天经地义,或媚或俏、或愁或醉,便由女人自己折腾了。既然是在脸上描画丹青,不外是粉、红。青黛才显得娇艳,然而,北方契丹贵族女子则以黄粉染须,尤其是冬季,只一遍遍加傅而不洗去,就让这层渐渐厚起来的黄皮留在脸上越冬。待到春暧花开,洗去厚厚的黄粉,如玉之面便桃花般开放了。又因佛教造像多以黄金装饰,所谓“丈八金身”,因此佛像除了服饰走金,通体更是黄灿灿。金闪闪的。在辽代,契丹女人这种以黄粉染须,一股金黄黄的妆法,便冠之为“佛妆”。“佛妆”所用…  相似文献   

6.
如今,不少女人追求事业的成功,盼望获得纯真的爱情,憧憬幸福美满的生活,希望受到爱人、同事、朋友的喜爱与尊重。生活中的无数事例证明,要想实现以上美好愿望,女人必须具有顽强的毅力,努力克服以下弱点。提高心理素质与男人相比,女人的心理素质相对较差。从古至今,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建功立业乃天经地义之事,吃苦耐劳、百折不挠是理所应该孩子随意呵斥,一副不可一世、蛮不讲理的样子,使家庭难以安宁和谐。她们如不克服这一不足,要想品尝甜蜜的爱情和家庭的温馨只能是南辕北辙。对于她们来说,当务之急是致力于学习,使自己成为秀外慧中、气…  相似文献   

7.
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几千年来,人们迷失在爱情里,觉得爱情只有天上有人间无。其实事情并没这么玄妙。在我眼里,爱情不过就是两性相悦。一对男女,你喜欢我,我喜欢你,这便产生了爱情。男人为什么会喜欢女人呢?一、因为女人长的很美。好看的女人一  相似文献   

8.
双性化气质--性别角色的新理念 "男人就该像个男人,女人就该像个女 人",在性别角色的评判上这似乎是天经地义 的。"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则被认 为是性别角色的一种错位。那么,"一个人既 像男人又像女人",又将如何?传统的性别角 色观念一定也会摇头的。  相似文献   

9.
一、女性起源于亚当的肋骨 《圣经》里记载,上帝耶和华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之一——亚当。上帝可怜他寂寞,趁他熟睡之际从他的胸腔中取出了一根肋骨,将这根肋骨变化成一个长发披肩与亚当有着不同特征的人。亚当呼那个人为女人。女人起源于男人身体里的一根肋骨,便再也摆脱不了这种依附从属的关系,男人身体里有二十六根肋骨,而女人却永远只能是其中的一根,女人与女人之间便注定了要进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战争。  相似文献   

10.
眼睛     
他们是相依为命的两个人,卑微而平凡。女人看不到光明,男人答应要永远做她的眼睛。 因为这双特别的眼睛,女人看到另一种光明,他们就这样简单地生活着。女人的依赖越来越显著,显著到让男人忧虑。  相似文献   

11.
女人是这世上难得的尤物。再没有第二种东西可以拿出来与之匹敌和媲美了。请注意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众多女人吧,她们的身上隐藏着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无穷无尽的内涵和秘密。生我者父母。其实这父母二字更多地含有母体的意味。我们每个人都来自女人,来自她们强大生命力的照耀和再现。由于这世界通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原则,以致于男人占据主宰地位的时候,女人便像夜幕下的阴影一样逐渐暗淡和消隐下去。这当中含有极大的不公平在内。没有女人,这世界将首先失去它的色彩、动态和丰富多样;而没有了母亲,人类将成为没有渊源的断流,随时会干枯、消失,成为地球上的另一种化石,进入心灵的沙漠地带。是女人,使我们存活的一切形态有了希望和前提。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一个步入中年的女人来说,生活已是一本打开的书。面对新年不再会像纯情少女那样,许下那些关于鲜花和掌声的愿望。在初读了酸甜苦辣的几页以后,常常愿意相信自己已不再会为生活中的得与失、荣与辱、成功与失败所搅扰、所左右。但事实上步入中年的女人,无时无刻不被自己的工作、孩子的学业、丈夫的事业、生活的琐事所搅扰、所牵挂。 八小时的工作制,磨盘般机械地轮转,步入中年的女人,总是  相似文献   

13.
“女人最大渴望是什么”一直是让众多体贴的丈夫和殷勤的先生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女人最大的渴望几乎与男人一样,即:成功、权势、地位、金钱、爱情、婚姻、家庭、孩子、幸福和满足感等。与男人所不同的是,女人更注重情感方面的拥有,而且她们的渴望并不苛刻,在她们看来,既便是在简陋的厨房里亦能表达两性间真挚的情爱,她们最期盼的礼物未必如男人们想象中的贵重。男士们只有熟稔她们的心理,才能使其芳心大悦。 一、女人渴望真挚的爱 女人最渴望的是浪漫情感,而不是价值不菲的  相似文献   

14.
女人     
傅三川 《天风》2014,(3):35-35
<正>写一篇关于女人的文章是一个挑战,尤其是由男人去写,无论他如何小心,总避免不了"偏见"的阴影,压力真大!对我而言,一不能得罪母亲;二不能得罪太座;三不能得罪女儿;还有不能得罪教会的众姊妹。任何一方面有投诉,到头来只会带来无限痛苦,叫自己生死不得(一笑)。再者,有关女性的课题,实在"汗牛充栋"。对了解女人这门学问,我自认才疏学浅,虽说结婚十数载,育有四个女儿,仍觉高深莫测,奥秘非常,就算一生钻研,也不能"得道"。况且,处身在澳洲中西文化的大熔炉,女人的身份地位忽"东"忽"西",要取其平衡,并非易事。提到女人,好像总与水拉上关系。以水形容女人的词汇,多为贬词,如"女人祸水"、"女人心、海底针"、"水性杨花"等。有人更干脆下定义说:"女人是水造的。"我同意把女人与水放在一起来联想,这的确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女人比男人更软弱,这是普遍的观念。然而懂得男人的女人说,男人的心灵深处比女人更软弱。女人不怕心灵软弱的男人,女人害怕的是性格软弱的男人,尤其是那种没有个性、温吞水似的男人。蕾君遇到的正是这样一个男人。蕾君现在还感到疑惑不解,为何她当初会看上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家分析,女人购物可分成七种类型: (1) 速战速决型:不管是买一根发夹,或是购置一套家具,都象十万火急似的,只求付款成交,从不愿意在购买时多停留一分钟。至于所买的东西是否适用,则是日后的事,这种女人好动活泼,快言快语。  相似文献   

17.
女人与讲道     
陈志华 《天风》2017,(2):44-45
在保罗写给提摩太的教牧书信中,包含着对不同人群实际信仰生活层面的内容,如对妇女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教会生活皆有具体的教导。其中一处说道:“又愿女人廉耻、自守,以正派衣裳为妆饰,不以编发、黄金、珍珠和贵价的衣裳为妆饰,只要有善行,这才与自称是敬神的女人相宜。女人要沉静学道,一味地顺服。我不许女人讲道,  相似文献   

18.
女人如磁     
女人如磁,对于男人。所以朱自清说,女人是磁石,男人是软铁。 女人如磁,缘于女人的美。古时有颜如玉、羞花闭月、沉鱼落雁之说;今人贾平凹先生说的淋漓尽致:女人是世界上的大美。在朱自清笔下,女人是一种  相似文献   

19.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一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为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相似文献   

20.
正一次聊天,久住西班牙的朋友说:"西班牙的电梯没有关门键。"我有些不理解,他解释:"因为他们不着急啊,等着门自己关上就好啦。"后来去了伦敦,发现一些电梯也没有关门键,电梯上的人从来不着急。当电梯门经过了许久自己慢慢悠悠地关上时,我想起了自己在国内坐电梯总是要把关门键按好几次,直到安心看见门关上。有一次去巴黎,正在吃午餐的我看见两个金发碧眼的女人带着一条狗走进餐厅,坐在我旁边。她们坐下后什么都没做,就是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