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我效能理论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占基  何先友 《心理科学》1993,16(2):109-110
班都拉(A·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最早出现于他发表的论文《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1980年在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授奖大会上,他做了题为《人类行为中自我效能机制》的讲演,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理论。国内对他的自我效能理论的介绍文章相当少,尤其是结合教学实践对自我效能理论进行探讨的文章几乎没有,本文试做这方面的努力,以求教于同行。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学习理论,一个是动机理论。学习理论阐述了人类行为的形成;动机理论阐述了人类行为的控制和调节,自我效能理论则是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  相似文献   

2.
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与《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中创立了自成体系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条件、过程、机制和方向,形成了一种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世界历史视野:一方面,它通过揭示民族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辩证关系,形成了独到的有机整体论眼光。马克思的  相似文献   

3.
自然审美过程中心与物的关系是《文心雕龙·物色》篇的重要内容。由于涉及到复杂的审美心理机制,学者们的探讨或沿用传统的感发说,或使用心物交融的模糊提法,皆流于表面未能深入。从现代美学高度,引入心灵吐纳的发生机制,探讨《文心雕龙·物色》篇的审美心理发生机制,可以看到刘勰对心与物关系的阐发,是对以往感发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庄子》哲学,其实质是一种气论哲学。"气"在《庄子》中具有五种内涵,气论思想贯穿《庄子》始终并有其内在逻辑。《庄子》气论哲学为自然美奠定了哲学基础,但也有其理论盲点和理论困境。《庄子》气论哲学的理论盲点集中体现在未对"心""气"二者关系进行自觉、恰当的阐发,这也就造成了其理论困境,即"听之以气"缺乏切实可行的学理通路。  相似文献   

5.
《论语》与《孔子诗论》的学术联系与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诗论》的诗学思想与《论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孔子诗论》吸纳了《论语》诗乐教化和兴观群怨等学术观点。但在学《诗》目的上,它不像《论语》那样重视出使应对;在说《诗》方法上,它不像《论语》那样断章取义,而是直探诗旨本身;在对人性的看法上,它不像孔子不谈性,而是以子思学派的性情理论说《诗》。惟其学孔而不泥于孔,《孔子诗论》才能取得诗歌理论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班杜拉论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班杜拉《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1977年)一文中。之后,在大量的实验研究基础上,班杜拉及其同事提出了自我效能原理,班杜拉在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授奖大会上(1980年),做了题为《人类行为中的自我效能机制》的讲演,进一步丰富了这一原理,班杜拉的《思想与行动的社会基  相似文献   

7.
一、自我心态图的起源与形成自从E·柏恩在1964年发表了《人间游戏》之后,人际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简称AT)的理论开始被人们所熟悉,以后,T·哈利斯在《我好、你好》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TA 理论,接着,E·柏恩又发表了《寒喧后说些什么》一书。这样,奠定了TA 理论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的基础。根据TA 理论,一个人的个性是由三种自我心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研究形成《资本论》的解读史。在《资本论》的解读史上,有这样三个非常重要的公案,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围绕着商品问题而展开的。奈格里公案引发我们追问商品概念在《资本论》中到底具有何种意义和价值;詹姆逊公案厘清了《资本论》第一卷的前三章(从商品到价值),马克思到底要揭示什么;柯尓施公案试图澄清为什么《资本论》的理论主题是商品拜物教而不是剩余价值理论。三段公案再一次强调了对《资本论》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商品概念。商品是决定马克思《资本论》理论本质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自由的权利》一书中,霍耐特从批判理论的传统出发,对当代政治哲学远离社会分析的纯粹规范性正义理论提出质疑,并借助于具有强烈黑格尔精神的规范性重构的方法论和社会自由的核心范畴,进一步追问正义实现的社会条件。在一种"伦理的"视角之内,正义理论的目标不再满足于只是回答正义社会如何可能,而是力图提供一种使得社会成员都能平等获得的承认机制,并在其中体验基于相互承认的社会自由。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黄老之学中"天道环周"思想的内涵及其萌芽、发展和成熟的表述,以及《黄帝内经》中有关营卫运行的概括,分析两者在思维方式和理论构建等方面的相似性,"天道环周"对《黄帝内经》中营卫运行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易》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的形成提供了丰厚滋养。首先,从继承性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机制规定了《周易》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形成提供了重要历史文化滋养。其次,从创新性来看,《周易》"与时偕行"的智慧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形成提供了思维方式的滋养。最后,从人民性来看,《周易》的民本思想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形成提供了价值观念的滋养。  相似文献   

12.
试论《管子》与范蠡的经商思想王京龙《管子》书中集中保存了先秦齐国的商业经济思想,范蠡是春秋末期出现的著名巨商,并且留下了一套很有价值的经商理论。本文试图就《管子》书中商业经济思想里的经商理论与范蠡传世的经商理论作以比较,以求获得进一步的认识。一、管仲...  相似文献   

13.
一鲁克俭同志在《哲学动态》2007年第4期发表的《“古典古代”等于“奴隶社会”吗?———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古代生产方式”》(以下简称《鲁文》)一文中,谈到我“把‘古典古代’与‘奴隶社会’划了等号”,并指出“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读”。事实上,不是我误读了马克思的思想,而是鲁克俭同志既误读了马克思的思想,又误解了我的思想。我在与段忠桥教授讨论的两篇文章(《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发表的《对质疑“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质疑》;《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发表的《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和三种社会形态理论的讨论》)中,确实把马…  相似文献   

14.
运气学说首见于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但在唐末至宋初这段时期的正史和医学史资料中未见记载。本文通过文献稽考和史料辨析,指出:《元和纪用经》、《玄珠密语》、《天元玉册》和《素问遗篇》与《黄帝内经素问注》中的"七篇大论"之间有密切关联,运气理论在唐宝应元年至北宋嘉佑二年这段历史时期里,是以秘密授受的方式在道教体系内进行传承和发展,至北宋在医学界大力推广提倡运气学说时,其基础理论体系在道教系统内已经趋于成熟;王冰得授"七篇大论"是在"斋堂"得到秘密授受,其后的运气理论传承和研习、发展也与道门中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美学研究中,《手稿》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在中国时代背景下,《手稿》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理论发展起引导作用,形成具有中国语境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体系。在中国,国内学者通过不断地阐释《手稿》的美学思想,结合中国语境,形成各种理论观点,出现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等理论。通过解读《手稿》对中国美学理论发展的影响,探析《手稿》对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乔恩·埃尔斯特(Jon Elster,1940—),美国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哥伦比亚大学罗伯特·默顿社会科学讲席教授,曾在巴黎大学、奥斯陆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他是分析的马克思主义(Analytical Marxism)的创始人之一,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有开创性贡献;是当代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性人物,在社会科学哲学领域有重要学术影响,出版《逻辑与社会》《理解马克思》《酸葡萄》《政治心理学》《心灵炼金术》等20多本专著,发表200余篇论文。2017年1月,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埃尔斯特教授的办公室,笔者分两次对他进行访谈。在访谈中,埃尔斯特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情感理论和机制解释等领域的问题表现出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识洞见。  相似文献   

17.
《京氏易传》是《易》与阴阳家相结合的产物,京房在这部书中极富创造性地建构了一系列新的易学条例.丰富了卦气说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京氏易传》将五行机制输入卦爻之中,以定占断的吉凶之义.从而革新了先秦以卦象与卦爻辞释占的方法,开创了《周易》占筮的新局面。作者还对《京氏易传》与后世纳甲筮法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陈康先生沿用发生学方法研究柏拉图思想。在存有论上,他认为以《巴曼尼得斯篇》第一部分为枢轴,柏拉图的中晚期思想有一个从"一元唯善论"到"多元范畴论"的发展;在知识论上,在关于如何获得相的知识的问题上,他也认为柏拉图有一种明显的发展,先是回忆论,后是综观论。前者包含在《曼诺篇》与《斐多篇》里,后者则肇始于《会饮篇》对美本身的直观理论,后来又在《理想国》核心卷的末尾的综观理论中获得更为完整的发展。这些成果在英美分析的古希腊哲学研究的语境中写成,针对分析派的解释逐一批驳。他对"智性直观"的无以复加的强调让我们看到德国哲学传统的某种延续。  相似文献   

19.
黄老之学天道环周与《黄帝内经》营卫运行理论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老之学中“天道环周”思想的内涵及其萌芽、发展和成熟的表述,以及《黄帝内经》中有关营卫运行的概括,分析两者在思维方式和理论构建等方面的相似性,“天道环周”对《黄帝内经》中营卫运行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麦彭嘉措(1846-1912)对近代宁玛派佛教因明理论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在所著的《智者入门》、《释量论大疏》、《解义慧剑》等论著中,针对作为因明学重要概念之一的“真因”予以了详细阐释和分类.根据对其相关因明学文本的梳理,可以发现他在论述属于真因范畴的自性因、果因、不可得因时展示出了对萨班《量理论》、普觉·强巴《因正理论》的紧密承袭关系,并进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部分创建性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