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学派是一批科学家因师承关系和持相同学术观点而形成的派别。在中国心理学发展史上,朱智贤教授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朱智贤学派。该学派的主要贡献是:(1)构建起完整的中国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体系;(2)系统建设了中国发展心理学专业教材,为培养发展心理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3)开展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改变了中国发展心理学言必称欧美的局面;(4)主编《心理发展与教育》,搭建起中国发展心理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5)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全面总结了中国心理学的成果;(6)培养出中国发展心理学界的一批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2.
目前西方的道德心理和道德教育的研究中,道德认知学派和价值观辨析学派(Valuesclarification)最为突出,在某种意义上说,价值观辨析学派更为教师和道德教育家所注意。这一学派主要是想通过赋值性(Value—Laden)的教学策略来促进情感教育。教育途径通常包括一些小组练习以学习一种作出价值决择的过程。精神分析派、行为派和认知派在品德心理学方面都有相应的学说和研究。不久以前,人本心理学的产生与兴起也引起了人的极大兴趣,它的影响也覆及了心理学以及其它学科的很多领域。价值观辨析学派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的影响,目前已成为人本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于1879年诞生于德国的莱比锡大学,此后,在德国、美国、英国、奥地利、瑞士等国家获得长足的进步,出现了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皮亚杰学派、认知主义心理学等心理学流派。这样,仅就心理学这一学科而言,西方心理学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不言而喻的。于是,适时总结西方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一向就成为中国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研究者们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新流派。它起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六十年代之后迅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尼塞(U·Neisser)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流派而立足于心理学界了。广义地说,心理学中凡侧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学派,都可以叫做是认知心理学派,如皮亚杰学派也被称为认知心理学派。但目前西方心理学文献中所称的认知心理  相似文献   

5.
陈昌岑 《心理学报》1987,20(1):43-50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当代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 1918~)的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它同其他学派学习理论的关系和分歧。这些派别包括新行为主义学习论,格式塔理论,巴特利的记忆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奥苏贝尔关于学科知识学习和保持的“同化理论”反映了学习心理学与教学理论协同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前言研究学习过程,揭示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阐明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并加以控制或改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这一直是心理学家、教育家所关心的课题。本世纪以来,不同心理学学派运用不同方法对学习规律曾作过许多研究,并根据他们各自的理论观点作了阐述和介释。特别是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不仅强调了学习材料本身的内在逻辑结构,更强调了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因此,按照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不仅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而且有助于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自1879年独立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一直存在着非人性化与人性化的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矛盾与冲突所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心理学出现了分裂,心理学成为了一门学派纷争、理论对立、组织分裂的学科。该文着重分析了心理学的两大研究范式间和科学主义心理学本身中所存在的非人性化与人性化的矛盾与冲突,希望借此能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 1 980~ 1 998年间 6种“核心”心理学期刊所发表论文题目的关键词、参考文献引用杂志的分析 ,对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神经科学四种心理学流派在中国的发展做了研究 ,得出以下结果 :(1 )认知心理学研究论文的数量快速增长 ,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略有增加 ;(2 )四学派在中国受重视的程度依次为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研究、行为主义、精神分析 ;(3 )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研究极少。  相似文献   

9.
学习的活动理论是苏联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一种有影响的学习理论。从近年的发展趋势看,它在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各学派中愈来愈具有主导地位。因此,该理论是我国心理学界研究苏联教育心理学现状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同时该学派还结合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展开了较系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不过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将苏联同行们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作必要的介绍,或许能为正在从事教育体制改革心理学探索的学者们提供一些启迪。加里培林学派学习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已成为心理学的一个主流,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正处于一个不断形成,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于一些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简单介绍和分析,只能是一个初步的探索。一、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早期发展在50年代后期60年代早期,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开始形成。美国心理学布鲁纳(Bruner,1957,1961)可以算一个代表。他的理论为我们所熟悉的“发现学习”。根据他  相似文献   

11.
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是心理学与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数学研究已由传统研究教法而转向研究学法。近年来心理学的元认知理论在开发学生的智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上越来越引起国内教育界的重视。从理论上讲元认知就是指对“认知的认识”。它主要包括三大成份:(1)元认知知识;(2)元认知体验;(3)元认知监控。元认知过程实  相似文献   

12.
认知发展研究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阐明了认知科学、建构主义和新皮亚杰学派对认知发展研究的影响,着重论述了新皮亚杰学派对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趋势及主要观点,并对这些趋势予以了较为详尽的评述,以期为认知发展心理学家重新审视和思考原有认知发展理论假设的合理性、提出新的假设和新的研究方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认知活动,那么人本心理学则主要是研究人的意向活动。两者虽然都在五十年代兴起于美国,但后者则稍早于前者,就以其学派闻名于世而论,后者则更早。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作为体系而诞生的U·奈索(U·Nieser)的《认知心理学》出版于1967年,而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A·H·马斯洛(A·H·Maslow)的代表作则先后出版于1950—1956年间。美国人本心理学会也成立于1961年,并于翌年举行第一次代表会议,并制订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种类繁多。但大多数教科书在体系与内容方面都存在不少难题。许多教育心理学家公开批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体系不严,与儿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邻近学科重复;教育心理学缺乏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它的基本学习理论不能贯串全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不深,揭露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不多。然而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  相似文献   

15.
关于心理实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的研究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走的是哪一条道路,最终都必须回到心理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来。然而对于这个问题,很少有学派提出了自己明确的主张和观点,大多采取了一种回避的态度。本文在简要分析了国外和国内的心理学流派对于该问题的论述和观点的基础上,对于心理实质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音乐教育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本文主要结合教育心理学重要的三大流派,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构建主义,结合其主要的理论,阐述对音乐教育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由于有些论者简单地把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形式理论,归结于黑格尔主义以及西方形式主义本体论哲学美学,因此未能全面而深刻地揭示该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思想渊源.事实上,法兰克福学派审美形式理论根源:一是德国哲学传统的辩证批判精神,尤其是德国近现代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批判精神,形成法兰克福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哲学基础;二是卢卡奇关于资本主义物化理论及他对商品拜物教的哲学批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期的人道主义思想及其对资本主义非人道性的深刻批判,奠定了该学派审美形式理论的人本主义思想基础;三是该学派批判吸收了西方近现代形式本体论哲学美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形成了其审美形式理论的现代美学心理学与西方现代文艺形式创作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从学校教育目的与教育心理学角色功能关系的观点,分析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教育心理学的理念与教育理想间的手段与目的的密切关系早已存在;西方如是,中国尤然。何以在教育心理学研究科学化与学校教育制度化之后,两者间的关系反而愈形疏远?(2)近百年来科学心理学发展迅速,且学派众多,理论纷歧;此现象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取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所谓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指相对认知(cognition)和再认(recognition)更高层次的心理加工形式。有人把它看作是关于自己认知系统如何工作的知识水平(lesgold,A.1989)。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较多,为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所重视。美国NotreDame大学心理学家Borkowski,J.G.(1987)基于大量对特殊儿童(包括天才、弱智、学习无能儿童)的研究,给出一明确实在的元认知模型。他把元认知理解成几个互相依赖成份的组合体,证明这些成份均具有独特(唯一)的发展规律,它们分别接受经验和教育的影响,它们对解释常态和特殊儿童学习和记忆操作的差异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索尔索(Robert·L·Solso)所著《认知心理学》一书由西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黄希庭等人译出,现已列入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计划,即将出书。索尔索是美国爱达荷大学教授,曾从事美国IoyoIa认知心理学专题讨论会(1972—1974)的组织工作,并编辑了三卷认知心理学文集,这使他直接接触了该研究领域的许多理论家及大量的研究资料。他所写的《认知心理学》(1979年版)是一部集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之大成的大学教科书,全面地、完整地总结和展示了当代认知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