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唤家庭精神文猛家庭,一个多么迷人而温馨的字眼,有人说家庭是风雪中一方温暖的帐蓬,有人说家庭是社会海洋中一方平安的小岛,有人说家庭是社会文明的学校……然而,当一个又一个家庭纷纷如肥皂泡般破裂时,当一个又一个被称为“小太阳”的家庭子孙离开家庭后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2.
静静的一个人,静静地思索。静静的一个人,无所求。静静地品着杯中的茶,轻轻地放下,看着清香从茶中一缕一缕地升起,感觉到了清心寡欲之美妙。静静的一个人,坐在温馨的小屋中,静静地听着钟“嘀嗒”“嘀嗒”的声音,静静感受到了虚无。静静的一个人,拿起以前的日记,信手翻上几页,往事历历在目,静静之中感到生活的变化。静静的一个人。漫步在绿茵坪中,尘世的一切烦杂的声音都远离  相似文献   

3.
记得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山姆的经济学教师,在他即将离开学校前的最后一堂课上,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给人以深刻启迪的经济学课。  相似文献   

4.
看轻自己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英若诚小时候成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口人坐在大餐厅中。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的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柜子中,  相似文献   

5.
佛经典籍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为了寻找快乐,命大臣四处为他寻找。一天大臣遇到一个自称"没有一天不快乐"的游僧,问其原因,游僧说:"我曾经因为脚上没有鞋穿而沮丧,直到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一个没有脚  相似文献   

6.
圣诞颂     
王木 《天风》2002,(12)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日子一个丽日长天的日子那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一个非同凡响的日子那是一个改变了历史的日子一个,写进人心的日子那一夜风轻轻云也‘哨’卜肖在伯利恒的旷野牧羊人正倾心歌唱赞美中见一颗明星降落在客店的马槽中灿灿亮亮辉辉煌煌轰然一声,开创了人类历史的纪元天门久为初人闭福路全凭神子通橄榄山上的石头啊也尽情地跳跃欢呼欢呼弥赛亚的诞生自此以后.矗在人们心中的唯有耶稣唯有基督唯有,我们的主圣诞颂@王木!河南~~  相似文献   

7.
不经意地,忽然发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是由一个个“到期”的日子所连接而成。这一个个“到期”的日子,成为人生中一种躲不开的期待与无奈、盼望与忐忑。一个个日子“到期”后,又开始了一个个新一轮“到期”的等待、盼望与忐忑。岁月就在这一个个“到期”中,悄悄地划过,成为头顶上的阳光星月,  相似文献   

8.
张培生 《天风》2010,(2):62-62
基督徒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年?对中国人,过农历新年是一件大事。春节也是中国节气中最重要的一个。身为基督徒的我们,处于中国文化传统与民间习俗影响的环境中,当怎样过一个既喜乐又感恩的年呢?  相似文献   

9.
手袋流行风     
于红 《美与时代》2003,(4):12-13
手袋,是一个女性日常装扮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能显示出一个女人的品位.对于上班一族,简约大方、精致实用、色彩柔和的手袋,应该是首选.  相似文献   

10.
李超 《佛教文化》2013,(2):56-61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统计,目前网络上特别是微博中引用的佛寺美图,一半以上源于一个摄影师。他就是张望。  相似文献   

11.
挖出心来给你看!——这大概是表白爱情的最铁骨铮铮的誓词了。在文学作品中,为了描写爱情,作者们也的确描写过一个又一个“挖出心来给你看”的情节。 《红楼梦》中就有一个。一次,黛玉做过一个梦,梦见贾雨村做媒,要把她嫁给一个亲戚做续弦时。急得  相似文献   

12.
论经济基础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经济基础既是一个十分重要概念,也是一个引起颇多争议的概念。在当前流行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经济基础这一概念大多被定义为不包括生产力在内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本文认为,这一定义不符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做一重新探讨。一、经济基础指的是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这一概念指的是什么?在当前流行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它指的是一定社会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另一种认为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全产关系各…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真有鬼的地方。这是一个真有佛的地方。一、海市蜃楼饭后之余,便喜欢独自一人在莫高窟的沙漠中撩步行走。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这干枯而燥热的空气。在这一阵阵拂面而来的燥热空气的旋流中不时会莫名其妙地吹出一股阴冷透骨的风,令人一阵悚然。好象这枯热的空气中有一个妖怪从嘴里吹出来的阴风,而且是专门对着你的身体某一部位吹来似的。  相似文献   

14.
年知乡愁     
像一缕风跟随一片云,像一脉溪流怀抱一座山川,像一袅炊烟爱恋一个村庄,像一把稻谷眷恋腥香的泥土,像一杯烈酒缠绵一副心肠,像一挂鞭炮喜庆一个节日,年被一副副吉祥的春联拉出来,在时间醇厚的地窖中发酵成一坛坛芬芳的美酒。  相似文献   

15.
公平概念一直都是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上认为公平作为一个道德概念,属于人类精神层面,指导人类行为,是高于社会物质生活的。然而进一步研究关注,公平,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而普遍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又为何能保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结果表明,公平在是人们在互利的目的下表现出来的一种策略,受到社会信息透明度的影响。一个社会中信息越透明,个体的名声越容易形成,则公平越成为一种最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困扰”中要讲政治──一次问卷的启示荆南翔,黄甲贵1995年第5期《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篇专稿,题为《困扰中国青年人的一个伦理问题》。不久前,解放军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政治教研室从中选出5个问题,在刚入学的一个军医专业队中作了一次无记名问卷调查。问...  相似文献   

17.
著名记者柴静在一次谈话节目中讲了一个她亲身经历的故事。一次,柴静去北京市一所中学就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问题采访一位姓江的模范教师。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采访任务,只用了半个小时就结束了,当柴静准备离开学校时,一个女学生跑过来告诉  相似文献   

18.
论科学问题     
一、科学问题英国科学哲学家玻兰尼(M·poLanyi)在其《解决问题》一文中曾认为:“一个问题或发现本身是没有涵义的。问题只有当它使某人疑惑或焦虑时,才成为一个问题;发现也只有当它使某人从一个问题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时,才成为一个发现。由此,玻兰尼对“问题”的涵义作出了某种界定。他认为“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智力上的愿望。”关于“科学问题”的定义非常多。玻普尔认为,问题就是“背景知识中固有的预期与其所提出的观察  相似文献   

19.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个安置着银幕的大厅中,坐着8个人。先在银幕的左边,放映出一条任意长短的线,然后在右边放映出另外三条(其中一条与刚  相似文献   

20.
王大江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长友 《学海》2002,(3):161-163
清雍正间写成的长篇小说《姑妄言》是一部旷世奇书 ,但关于其作者和批点者 ,在古代文献中几乎无迹可寻 ,只有批点者林钝翁在其批语中提到几个自己的相识 ,然而 ,这些人也都名不见经传 ,无从考查 ,以至学术界认为 ,哪怕是找到其中某一个人的一点点蛛丝马迹 ,也是一个突破 ,也可以使现在完全虚无缥缈的作者、评点者有一个模糊的着落。笔者摸索几年之后 ,终于找到一个这样的突破口 ,这就是林钝翁在其批语中提到的王大江。《姑妄言》第二回写到郝氏有一个贴皮贴肉的厚友 ,叫做竹思宽 ,行中有一条夹批 :王大江先生云 :“天下无不近臀之卵 ,亦无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