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脑电图的研究可以說一开始便是生理心理的研究。我們知道首次人类脑电图的描記由德国人H.Berger 1924年在Jena进行,他大部分用“額—頂”法描記的脑电图便頗多是探討心理或精神現象的。α波与β波是H.Berger根据的所謂“第一型”(ω_1)波与“第二型”(ω_2)波而命名的。α波(8—13/秒)及β波(14—28/秒)  相似文献   

2.
李心天 《心理学报》1963,8(1):57-66
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曾經历曲折的过程。自从1933年胰島素昏迷、卞地查痙攣、电痙攣等一系列所謂“休克疗法”相继問世并大大提高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以后,各国学者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曾重点轉移到神經、內分泌、代謝障碍等方面的病理生理和生化問題上,并且获得了丰碩的成果,因而对心理治疗的兴趣就显著地減退了。然而目前神經、高級神經活动生理或生化机制并不能圓滿地解释病人所呈現的各种特殊的心理現象,所以心理动力学的問題随着神經生理和生化方面研究的深入发展,又引起人們的注  相似文献   

3.
由视、触識記与再認形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問題在感知-記忆过程中,从接受刺激到形成知觉,进行識記、保持,到回忆或再认,要經过多次的轉換或編碼过程。編碼要有取舍,每經一次編碼,信息就要有所損失,所以人不能知觉刺激的全部属性(只有經过反复观察,可以知觉更多的刺激属性),記忆的內容也总不如知觉的丰富(也只有經过反复識記,記忆的內容才可以逐步接近知觉),回忆和再认也不能完全显示保持的信息量(这由回忆、再认和重学所表現的記忆效果不同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4.
問題 λ(Lambda)波是一种发现不久而又尚少系统探讨的较新的人脑电活动。厄凡斯(C. C. Evans)在1949年曾首先报导人脑枕叶可见一种所谓“尖波”,至1952年他才定名为λ波。λ波被认为是一种与正常生理心理现象密切相关的电活动。在光亮环境下,眼睛自由观察时,λ波的呈现就显著,但当眼睛注视一点时,该波则消失,闭眼或在黑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1950—1959)的最后一年,1959年,过去了;六十年代(1960—1969)的第一年,1960年开始了。十年不过是人类历史的一瞬。但是,无論在中国和世界,过去的十年却經历了偉大的、深刻的变化,而新的十年在我們面前展现着无限的光明和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剛剛庆祝了自己誕生的十周年。在这个十年里,依靠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完成了除台湾以外的国家的统一,完成了全国范围的民主改革(西藏的民主改革現在正在順利进行中),随后,在民主改革彻底胜利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第一个描記人类脑电图的貝格尔(H. Berger)便观察到頻率每秒20次左右的β波显然較每秒10次左右的α波更加与思維(心算)有关。1935年有人謂心算或感觉想象等思維活动使α波阻抑,以后許多作者都认为α波(枕叶α波)阻抑显然是思維活动的指标。虽然个别作者曾观察到思維时α波未必阻抑,但α波阻抑与思維(默讀  相似文献   

7.
宋維真 《心理学报》1959,4(5):41-52
五十年前巴甫洛夫曾在动物身上造成实驗性神經症。他发現引起动物实驗性神經症的因素主要是在外界強烈的或长期持續的刺激下引起高級神經活动过程的过度紧张,并导致它們的破裂。这种破裂正如巴甫洛夫所說的:“表現在两种过程分別削弱或同时削弱中,表現在混乱的神經活动中”。当然,这种在实驗过程中引起神經症的原理,也可作为进一步探討人类神經官能症生理机制的理論基础。巴甫洛夫也曾提到过,在狗身上进行的此种实验研究是理解“人类神经病的电切近和电基本的根据”。根据我们的调查,目  相似文献   

8.
为紀念K. 雅斯貝尔斯(生于1883年2月23日)誕生八十周年,慕尼黑皮佩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标志是《卡尔·雅斯貝尔斯,他的著作和活动》(共217頁,1963年)。除了雅斯貝尔斯写的哲学自传之外,这本书还包含K. 皮佩、D. 斯滕貝格、G. 曼、J. 赫  相似文献   

9.
心身疾病涉及了全身各个系统,几乎所有的躯体痰病都有心理因素的影响,而这些精神心理因素决定了其发病、临床表现、持续时间以及对治疗的易感性.心理因素作用于人脑后,通过一定的生理中介机制如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与应激及心理神经免疫作用于靶器官发生生理改变,最终导致躯体症状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就人类脑电图研究言,思維(心算)与脑电图的相关一直是許多研究者注意的一个問題。从生理心理(或精神生理)角度来看,有关大脑輸入(感觉)或輸出(运动)的知識比較丰富,但中枢过程的知識事实上尚頗空虛。例如思維等复杂意識活动的机能定位問題,自勃洛卡(Broca)后百年間始終意見分歧,截止目前仍然是一个国际間热烈爭論  相似文献   

11.
叶絢  曹日昌 《心理学报》1964,9(2):21-32
問題識記时若有两种或多种感觉通道同时活动,可能彼此助长,也可能相互干扰。这对于了解識記时神經中枢各部分的活动与相互影响可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视、听两种感觉通道在学习时最常应用,两种感觉通道可以同时或先后接受同一的刺激物,也可接受不同的刺激物。以往关于比較視、听材料識記效果的研究較多,結果指出,两种感觉材料的識記效果一般难分高低,主要决定于材料的性貭与被試的經驗等条件。  相似文献   

12.
曹傳詠 《心理学报》1963,8(3):85-88
呈示器是心理学实驗中比較常用的仪器。在知觉、記忆和学习等方面的研究中,經常要用适当的仪器来把視觉刺激物呈現給被試,以記录他們的反应。在精确的实驗中,要求呈示器能控制刺激的呈現时間、強度和呈示序列。1859年伏尔客曼(A.W.Volkmann)  相似文献   

13.
斋戒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每年有一个月的时間,我国穆斯林习慣称这个月为斋月,钦月、貴月等。斋戒的人在这一个月內从每天破晓至日落,戒除一切飲食和房事,但在夜間一切不戒。斋月是在希吉勒历的勒麦丹月(阿拉伯历的第九月),希吉勒历属純阴历,或叫太阴历,无閏月,同阳历換算超来,每年較阳历相差十一日左右,每三年相差一个月,所以斋月并不固定是在冬天或夏天,秋天或春天,而是活动的,逐年提前,在三十二个年头内,勒麦丹月可以輪完阳历十二个月的每一个月份。  相似文献   

14.
心身疾病涉及了全身各个系统,几乎所有的躯体疾病都有心理因素的影响,而这些精神心理因素决定了其发病、临床表现、持续时间以及对治疗的易感性。心理因素作用于人脑后,通过一定的生理中介机制如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与应激及心理神经免疫作用于靶器官发生生理改变,最终导致躯体症状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人脑是人在社会群体生活中自然演化的产物:人脑的基层是原始脑,中层是边缘脑,上层是大脑,加上额叶前部,这就是人脑自然演化的四个阶段。人脑是个信息判释器官:思维并非线性活动,而是三脑许多机能不同的神经细胞单元(类似计算机模块)的并行性活动,形成一个大联盟通到额叶,用语言表达决策,摆脱了机械反射,形成了理性认识。宗教、神话、民间传说是人通过想象获得精神安慰的产物;言行病态是因脑不健全;不同的信仰、信念、文化习惯,异常的思想或行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难免的,我们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既要认识理解,又要预防治疗,尽快加强教育措施,促进世界走向大同。  相似文献   

16.
張增慧 《心理学报》1959,4(6):34-47
一、实驗的目的及意义 記忆障碍是神經衰弱患者感到非常苦恼的症状之一。1958年我們即設計仪器,試图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以期更好地从临床上測定患者的記忆障碍情况,进一步配合心理治疗消除患者的記忆障碍。法国人Rjbot曾进行过神經衰弱患者的記忆研究,苏联学者曾对某些脑外伤患者的記忆破坏后的情况进行过研究。我国实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見。 过去許多心理学家曾对健康人的記忆过程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大多数是从資产  相似文献   

17.
大脑的重要功能之一——记忆。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经典心理学一般地把记忆分为三种系统或三个阶段,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用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则可描述成:对输入信息的编码,整合和储存,以后在一定条件下提取的过程。而记忆的关键在于信息的储存.记忆的结构基础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舍别尔教授,应用新的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人脑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人脑是由5000多万种细胞构成的,细胞总数约为1000亿个。而与输入信息的编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涵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将近几年哲学界探讨中所提出的几种观点和看法综述如下。大致说来,可以归纳为七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赋予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具有两个层次,其中有三个方面的规定。第一层涵义(第一个规定),是唤醒自然历史进程赋予人的各种潜能素质,使之获得最充分的发展。其中包括两方面的意思:(1) 人作为大自然进化阶梯上最高的存在物,机体内蕴藏有亿万年生命演化形式的极为丰富的肉体、精神的力量素质。(2)作为唯一积极地创造着自己生存环境的存在物,人类千百万年的实践活动和这种活动所造就的社会文化,反过来又在人的生理、心理上留下印迹,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特征,而且影响人的生理(特别是心理器官)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9.
《思维科学通讯》2004,(1):16-23
(一)思维。对思维的经验理在解就是“想”和“算”。思维是理性意识活动,即具有意识的人脑对于客观现实的本质属性、内即规律性的自觉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又是发生在人脑中的信息变换。思维是在特定物质结构(人脑,思维机器,或许还有某些动物的脑)中  相似文献   

20.
陈大柔 《心理学报》1964,9(1):111-114
中国心理学会1963年12月6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第一届学术年会。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心理学会代表85人及北京市有关心理、教育、保健等工作者200余人参加了会議。这次年会收到論文203篇,其中普通心理学方面31篇,包括心理学对象、方法等理論性文章13篇、心理过程(感知、注意、記忆、思維)16篇、个性2篇;儿童心理方面59篇,包括思維29篇,其他是記忆、知觉、个性、言語及生理发展等;教育心理方面94篇,包括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