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量调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儿童。可是,由于很多家长长期对孩子娇生惯养或放纵不管,使孩子(特别是有些独生子女)非常任性,喜欢独来独往,很少想到别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合作,因而也很难适应社会。 不合群的孩子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为沉默寡言、孤僻、害怕陌生  相似文献   

2.
1.积极与他人交往。自卑者多数孤僻、不合群,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阿萍曾是个聪明乖巧的姑娘,前不久却变得孤僻、多疑、不爱说话了。对年轻的女儿得了这种吃药打针都没法治的“怪病”,阿萍的母亲心焦如焚,经辗转寻医才知道这是一种心理障碍,最后经人介绍,便带阿萍来到了心理诊所。在融洽的气氛中,在心理医生  相似文献   

4.
失恋的思绪     
高一时认识了他——一位北方的男孩,长得很平凡性格也很孤僻,也很少与女生接触,别的女生对他惧怕三分,但我却慢慢地喜欢上他了。 后来我们都考上了大学,还是相隔两地,但已产生了感情。每逢星期六不是等信就是等电话,哪儿也不去,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邀请。  相似文献   

5.
张咏  渊声 《天风》2014,(7):64-64
问:我从小性格就比较孤僻,即使在教会里,我的朋友也很少。十多人一起吃饭,我可以一言不发。我深知自己不够合群,也试图改变,但总觉得那样好像戴着面具做人,非常累!可是若不改变我的性格,恐怕没人会喜欢我。我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高天恩 《天风》2005,(1):48-48
我是一个脾气暴躁、性格孤僻的人。又是一个不孝之子,因为我经常顶撞父母,特别是我的父亲。在家里,我的母亲身体不太好,很虚弱。但是我从不体贴她,当她有时说我的时候,常和她顶撞--  相似文献   

7.
惠是我一个朋友的同事,不久前去世了,只有26岁。朋友每提起她的死都唏嘘不已:“太快了,前后不到两个月,她要是不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症也不至于死得这么快。”朋友向我讲述了惠的一些事情,引起了我对导致惠迅速死亡原因的思索。 惠是一家合资企业的会计,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凡事都很较真,在择偶方面更是毫不含糊,条件甚为苛刻。但由于长相平平,又不善交际,一直没能找到意中人。感情生活的不顺利使原本就内向的她变得更加孤僻,总是独来独往,  相似文献   

8.
幼儿沉默寡言、孤僻羞怯、唯唯诺诺、心不在焉,一旦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往往烦躁不安,恐惧紧张,这就是所谓的幼儿“心理软骨症”。那么,造成幼儿心理软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家长对幼儿要求不一致“树各有姿,人各有性”,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使幼儿的生活井然有序,充满生机。比如,要让幼儿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做游戏,等等。大体上都  相似文献   

9.
<正>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中国约有上千万个单亲孩子,而且每年仍以50到60万的数量增长;还有一些调查发现,单亲子女多表现出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倾向,其问题行为更是高达40%。单亲家庭对单亲子女的身心发展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就家庭教育方面来看,同时也存在情感教育不完整、过度保护倾向和性别教育等三大教育困境。单亲家庭中情感教育的不完整  相似文献   

10.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您好!我是一个女孩,从小我脸上就长着浓黑的汗毛,尤其上嘴唇很明显,别人笑话我,我心里也很苦恼。性格越来越孤僻。我能用脱毛霜吗?若不行,有别的办法吗?帮帮我! 急需您帮助的人:彤晖  相似文献   

11.
儿童问题行为及其相关父母教养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吕勤  陈会昌  王莉 《心理科学》2003,26(1):130-132
儿童的问题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主要表现在攻击反抗、违纪越轨、焦虑抑郁、孤僻退缩以及各种身体不适等方面。儿童期的某些问题行为,尤其是典型的外显问题行为和内隐问题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青少年期与成人期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有的人锋芒毕露,挫折不断;有的人孤僻高傲,怀才不遇;有的人大智若愚,青云直上;有的人热情大度,生活快乐;有的人刻意求全,郁郁寡欢,甚至家庭破裂,等等。这一切都与一个人的性格有直接关系,所以良好的性格是成功和成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袁大夫:您好!我是某大学的二年级学生,我们班有个同学,自从他有一次从楼上摔下来后,脑受了伤,治愈后好像性格发生了变化,动不动就向人发火,并且十分孤僻、固执。请问,脑受了伤会引起人格改变吗? 山东刘莉  相似文献   

14.
不同阶层心理健康观念及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开放式和封闭式问卷调查法 ,对不同阶层共 483人的心理健康观念及心理健康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 1 )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观念具有显著差异。 ( 2 )人们认为 ,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的最典型特征是“处世乐观、热情、诚恳”和“心平气和、与世无争、乐于助人”。 ( 3 )心理不健康的人或心理变态的人所表现的最典型特征是“性格孤僻、与人不合群”和“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 ( 4)虽然不少人认为心理健康与咨询工作者当前最急需开展的工作是“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卫生服务” ,但只有极少的人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需求 ,提出自己需要心理健康服务或咨询。  相似文献   

15.
玛丽的心     
玛丽就住在我们对面的街上,她是一个安静得甚至有些孤僻的人。她很少离开自己的房子。她没有小孩,没有丈夫,甚至没有前来拜访的亲戚朋友。玛丽经常因为她丑陋的外表、肥胖的身形和矮小的身材而受到周围人的嘲笑。  相似文献   

16.
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征及矫正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征及矫正模式侯志瑾儿童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1943年,Kanner首次将孤独症作为一种诊断分类提出.他报告了11个患有此症的儿童,其共同表现为:从婴儿期开始很少与人交往,极端孤僻,语言发展迟滞,缺乏想象.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能一帆风顺的并不多,在生活中谁也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而我在情感挫折面前,就为自己设下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对逝去的情感不能释怀其实是因为生活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这种对相似的依赖形成了一个心理暗示。挫折后,想不折不扣地按照一个模式来寻找今后的幸福,这注定是不可能的。就从我的第一个男朋友说起吧。一那时候我只有17岁,性格孤僻,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默默地读书。他叫黄凯然,长得很帅,个子有一米八零。虽然我们俩成绩都很好,但是几年同窗,我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我们不是同一个类型的人,他是那种大众情人,而…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心理世界》编辑部的老师们; 你们好! 看了你们的杂志后,我受益匪浅,觉得这本杂志是我遇到的杂志由最好的一类。 本人出身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养成了胆小、自卑、孤僻的性格。在上中学时,父母渴望我能考上大学,整天压住我学习,虽然我考上省重点  相似文献   

19.
社交,是现代生活中人人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是,许多性格内向的人,尤其是年轻女性,会在人际交往中感到惶恐不安,并出现脸红、出汗、心跳加快、说话结巴和手足无措等现象,这一现象称之为“社交恐怖症”。一、社交恐怖症的表现 A.我的性格比较孤僻,而且越大越怕接触人,原因是我从小肠胃不好,总是放屁,人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稍微留心观察你周田的人,你肯定会发现,有些人精力充沛、脾气暴烈;有些人聪明伶俐,活泼好动;有些人老成持重,少言寡语;有些人则谨小慎微,孤僻古怪。 心理学把人的典型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称为气质。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