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雅安茶是新时期雅安时代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建构了集皇茶、贡茶、仙茶、禅茶、边茶等为一体的茶文化体系。因其"五朝贡茶"、中国"十大名茶""千年之茶""生命之茶"等身份,彰显了一种尊崇而神秘的符号之美;其"仙茶故里""禅茶一味"的身份,暗合了传统道家、佛家"天人合一"、自然本真的审美人生境界;其绿色、健康、生态、精细的卓越品质和传统工艺,紧紧抓住了大众消费的审美文化心理;其甘醇鲜爽的独特风味和作为团结茶、友谊茶的身份,体现了中国传统"优美""中和""仁爱""包容"的深厚审美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相传圆悟克勤禅师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几乎寺必备茶,僧必饮茶。元朝初期,南宋许多儒学名流,不愿受异族统治而把精神寄托在入山信佛上面,当时江南与北方相比,经济社会相对富足和安定。天目山脉一带高僧辈出,佛教禅学十分兴盛。同时也影响到汉文化地域外的日本、朝鲜僧人前来事法。  相似文献   

3.
佛手茶     
以前我也喝茶,红茶、绿茶、花茶都分得出来,而且知道好坏。甚至还有机缘看到陆羽的《茶经》,在云南看到古老的茶树王,在杭州看到龙井茶树和茶垅,连同龙井寺旁古人专一用来泡茶的龙井泉,连同工人炮制茶叶的整个过程。甚至还听到很多关于茶的故事,和茶人们谈茶道,观赏茶艺表演。最玄的要算把禅和茶弄在一起的佛门中人了。他们说禅中有茶,茶中有禅,习禅如品茶,品茶如习禅,大家都这么说,玄玄乎乎的,至于茶中怎么个禅味,禅中怎么个茶味,我至今没有听到,也没有看到,更没有体味到。禅门大德的开示中又很鲜将禅茶并讲,所以至今我的心里也还是二二乎…  相似文献   

4.
释戒毓 《佛教文化》2010,(1):109-115
<正> 讲禅和茶,是现在人的时尚,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人们谈到茶就会联想到禅,谈到禅就联想到茶,禅和茶紧紧的联系到一起。"茶"和"禅"的相结合,茶已不是简简单单的茶,而是赋予禅的精神,把茶提升到文化上,精神层面上,使茶更具有魅力。"禅"和"茶"结合在一起,以为非常高深的"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体会得到,感受得到,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下。  相似文献   

5.
正"茶事"逐渐上升为"参禅"本身,与佛教的智慧、觉悟等相连,具有了宗教的神圣性和精神性等内在的因素,"禅茶"成为了一种当之无愧的中国化的佛教修行方式。近日,习近平主席在致信祝贺首个"国际茶日"中提到"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深化茶文化的交融互鉴。"在发源于中国的茶及茶文化盛行于世界的过程中,佛教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佛教的参与,尤其是佛教禅茶的形成,为原本单纯具有生物意义上生津止渴、缓解疲劳、提神益思的"物质之茶",赋予了人文情趣、礼仪规制和净心修身的意义,塑造了"精神之茶",使中国的茶文化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6.
茶与禅     
石晶 《思维与智慧》2005,(12):12-12
茶,一种蕴藏着香味的朴素文化;禅,一种包含着玄机的古朴文明。茶与禅之间的奇妙关联,使得二者的境界有了更深的意味。  相似文献   

7.
茶禅一味     
古来素有“茶禅一味”之说。茶禅一味,是人间难得的境界,多少人一生向往的境界。茶禅始于中国,发扬光大干日本。“茶禅一味”被视为日本茶道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相融合之后形成的"禅",对中国传统艺术极具影响力。王维,这位南宗画派的创始人,其绘画风格清逸洒脱、淡泊高远,是中国绘画史上独特的一种画风,这位"诗佛"所作之画往往能渗透"禅"的意境。而王维的"禅画"艺术对近代美术绘画有何影响,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9.
尽管大多数日本禅师选择保持沉默,更有相当一部分日本禅师百般遮蔽甚至抵赖,但日本禅在二战期间做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拥趸乃至帮凶却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主张慈悲为怀的佛教在日本堕落成"杀伐的宗教",为什么禅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拥趸和帮凶?本文认为正是日本禅师对禅的曲解特别是将禅的本质等同于"空"与"无"和对禅的慈悲维度的遮蔽导致了日本禅的内在局限,这包括日本禅的文化沙文主义、道德虚无主义和反和谐的暴力主义。正是日本禅的这些内在缺陷导致日本禅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帮凶。在分析日本禅缺陷的基础上,本文从中国禅的视域出发,提出了超越日本禅的进路。其中包括:中国禅对宽广的无分别心的推重对日本禅的文化沙文主义的克服,中国禅对博大的慈悲心的标举对日本禅的道德虚无主义的超越以及中国禅对万物一如的广大和谐观的强调对日本禅中的暴力主义的摈除。  相似文献   

10.
禅是佛教进入中国之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所生发出的中国化的思想。禅的思想对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产生巨大的精神性影响,进而影响到中国的艺术审美体系,尤其在书画艺术方面,由于注重禅意的营造,更是出现了禅书和禅意画。纵观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不可否认中国书画的兴衰与禅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关联,"禅"随着世代的文化积淀,逐渐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超然洒脱、移情写意。但在被各种功利主义、外来思想侵蚀的今天,心之所向已渐渐模糊,"禅"也被束之高阁,对此,宗白华先生曾发出世纪之问: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去哪儿了?因此文章旨在以分析禅对书画家的精神性影响及其在书画作品中的体现为基础,结合当下的审美要求以及对现状的反思,呼吁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性回归。  相似文献   

11.
编余旁注《茶禅同一味》是日本茶道鼻祖千宗旦关于茶禅的重要著作,书为后人刊行干文政十一年(1828)。宗旦淡泊名利,亦淡泊茶事。尝言:“茶本从禅故,更无其他路。吾平生所言古人茶话,以为指月,当亲自领悟茶事方可。”宗旦传有茶歌曰:茶道无字,以口相传,以目相传,以心相传。伊藤古鉴,日本当代高僧,茶禅泰斗,有《茶和禅》等名著传世  相似文献   

12.
艾茶 《佛教文化》1995,(6):37-39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对茶与佛教之间的因缘亦多有传说。茶与佛教的关系中当属与禅宗的关系为密切,笔者从中日两国历史的一些文献记载中撷出几片小叶来,浅谈一下中日两国的茶文化与禅之关联。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9,(8)
正本刊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弘扬佛教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国禅茶学会联合主办,中国佛教书画艺术交流基地承办的"中国佛教文化书画展"于2019年7月25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  相似文献   

14.
释永信 《法音》2019,(10):50-52
正禅的本质在于内心的觉醒和超越。禅起源于印度,汉语音译为"禅那",乃静虑、思维修之义。经过在中国千余年的传播与发展,禅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思想元素与文化符号,是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修持方法,是心灵超越之法,是通过生命的实践体验到的"内心觉醒"与"内在超越"。参禅,不只是到禅堂里去打坐,我们说的参禅,首先是指过上佛陀教导的精神生活,而禅堂打坐只是修行的一个载体和重要手段。只有建立在坚定的信仰基础上,建立在日常严格的戒律基础上,或参禅打坐,或制心一处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胡思乱想,你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只要稍有点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茶禅一味”。 三毛有这样一段话:“阿拉伯人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  相似文献   

16.
王舒 《法音》2009,(5):56-56
本刊讯4月29日上午,由中国嵩山少林寺、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禅宗中国——少林问禅百日峰会"研讨会闭幕仪式在登封市天中酒店举行。闭幕式由少林寺延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1月20日,"生活禅文化公益基金会"首次年会,在北京大益茶文化中心举行。二百余名关心护持生活禅的各界名流、信众汇聚一堂。基金会理事长明憨法师致辞。他向前来参会的大众表达诚挚谢意,称2017年是基金会启建元年,基金会着力于内部建设与文化活动尝试。未来将更加积极深入的探索,让生活禅的智慧更加契合新时代的需求和期待,让生活禅可以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接着,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海法师致辞,他说,生活禅文化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7年5月2日,基金会的宗旨是"以禅明心,以  相似文献   

18.
国学大师蒙文通先生,以儒学为"中国文化之根柢",认为儒学从根本上说是唯物的,孔、孟之说与唯物论实不相悖,并积极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工作。在儒、道、释三教关系上,认为各有宗旨而主会通。就儒、道而言,认为儒学与北方道家同源于仁义,儒家之克己复礼与南方道家心斋坐忘之学异曲同工,二程之学实出于陈抟。就儒、禅而言,两者虽截然不同——儒学为性学,重工夫,主有善有恶;禅宗为心宗,只见心体,主无善无恶,但皆主理事不二,儒可通禅并可摄禅。蒙先生的儒学观于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6,(12)
正引言中国佛教史上有一部经典,它非佛所说,却被冠以"经"之圣名:它不仅开创了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禅宗的新格局,而且为中国文化缔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禅的精神。从此,儒家"止于至善"、修齐治平的道德理想与人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武术文化,少林功夫是在中国佛教文化背景下中国武术与禅宗心地法门经过长期和合而成的、以"紧那罗王"信仰为核心、以以武演禅为表现形式,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体系。同时,少林功夫也体现了鲜明的禅道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化过程中最为耀眼的"软实力"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