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伊斯兰“和谐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发展是任何社会运行的核心问题。在伊斯兰学者看来,发展即“社会的进步就是与生活目标相联系,只要朝着目标前进就是进步,凡是背离目标就是落后。”①伊斯兰教认为,人类的目标就是信仰和崇拜真主,并代表真主在大地上实现公正与真理,开发建设今世和追求收获后世。而且“这种进步应当是全面的。是目标与手段的统一。目标要崇高,手段要清白,不可能以卑劣的手段达到崇高的目的。”②伊斯兰教的这种和谐发展观主要体现在双向合一的神人关系、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共荣的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一、双向合一的神人观伊斯兰教认为,真主与人类之…  相似文献   

2.
《中国穆斯林》2023,(1):23-25
<正>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和平”是“伊斯兰”一词的重要含义之一,与和平紧密相连的,便是和谐。伊斯兰教倡导和谐,鼓励穆斯林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此营造社会和谐。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2:208){???????????????}“你们当全体入在和平教中。”(2:208)那么,穆斯林应当如何去促进社会和谐呢?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认为,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实践不仅反映了穆斯林“认主独一”世界观的信仰过程,而且呈现了人类作为真主代治者的社会善功价值.本文通过呈现中国伊斯兰教三大教派之一的西道堂的生态实践,试图阐释在伊斯兰教信仰体系中真主、人、社区和自然之间复杂、多重的互惠关系.本文认为,穆斯林的生态实践不仅基于对真主的信仰表述,而且透过宗教仪式赋予其神圣性和文化意义,并产生实际的生态效应,展示出伊斯兰教“两世并重”的生命本质.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的自然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文明以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了破坏,于是环境保护运动兴起,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提上了日程,一门新的学科——生态伦理学也应运而生了。这些都反映了人类要求重新建立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迫切愿望。伊斯兰教思想中蕴涵着丰富而有魅力的生态智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这对我们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一、 伊斯兰教对“人”与“自然”的界定伊斯兰教对“人”与“自然”的界定与其创世说有关。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超越一切、全知全能的绝对存在,是宇宙的惟一主宰者,人和自然界都是真主创造的。《古兰…  相似文献   

5.
<正>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和平之义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教。”(3:19)“伊斯兰”一词意为顺从与和平,即顺从真主意旨,和平待人待物。对于伊斯兰的深层意义,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原副主任达浦生阿訇在其《伊斯兰六书》中解释道:“其意义有二:一曰顺从,二曰致和平。……致和平者,凡事出乎自然,不刚不柔,不曲不阿,发而中节,行而正直,斯德斯行,微特我一己遵而守之,而且推之于世人,俾人人能尽其道,实践其行也。”  相似文献   

6.
各位朵斯提:色兰!伊斯兰的本义是“和平”,《古兰经》强调:“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和平)教。”(3:19)又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全体入在和平教中……。”(2:208)就是说,伊斯兰文化思想就是让人们通过各种良好的操守、意念,顺从真主的和平宗教,从而使世间能够太平,社会能够和谐稳定,人们能够友好和睦共求吉庆。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倡导慈善、推广慈善、鼓励慈善。慈善是伊斯兰教的起点和终点[1],是穆斯林信仰的完美体现。它既包含在五项基本义务之中,又覆盖了全部,是伊斯兰教内与外、信仰与行动的结合,是穆斯林信仰与品德的展示。一、慈善的含义慈善包括“慈”和“善”,“慈”即仁慈,属于真主99个尊名中的一个,是真主的属性。穆斯林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念“泰斯密”(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目的也是为了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仁慈的性格,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为穆斯林规定的礼拜,有每天的五时拜,每周的主麻拜、节日的礼拜等。其中又分有天命拜、圣行拜等,属念、礼、斋、课、朝五功之一。它是伊斯兰教信仰的体现,也是伊斯兰思想文化形态的重要表现。礼拜是叩拜独一的真主,感赞真主造化养育之恩。通过礼拜,接近真主、远避邪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作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普世性。伊斯兰本义是“和平”、“顺从”,穆斯林将伊斯兰的美学精神贯穿于穆斯林的人生始终、日常言行以及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从中体认“独一真宰”的至美、至仁、至慈,追求美好高尚的思想境界,具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和价值追求。伊斯兰文化在向世界各地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不同文明的审美观念和思想,并积极借鉴不同文明的美学内容及其美学的艺术形式,从而铸就了伊斯兰美学思想和具有独特艺术气质的伊斯兰文明。一作为伊斯兰美学的源泉——真主“天启”的伊斯兰原典《…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斯兰教是一个非常爱好和平、重视中道思想的宗教。“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就是“顺从”的意思,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之为“穆斯林”,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就是“顺从者”。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宗教信仰方面,坚持信仰原则,“谨守中道”,认主独一,笃信安拉(真主),不以物配主。伊斯兰教坚决反对在真主之外还存在别神的说法。《古兰经》贯穿始终的思想,就是真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真神,除此以外,别无他神。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的标准也就是这个认主独一的原则,建立在这一原则之上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正确的,反…  相似文献   

11.
穆斯林应遵守的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奉普慈特慈安拉之名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要敬畏真主,要和诚实的人在一起。”(9:119)、真主又说:“信主的人们啊!你们应当敬畏真主,要说正直的话。”(33:70)每个穆斯林都应遵守伊斯兰教的道德,而伊斯兰教道德的核心是诚实。《古兰经》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的理想人格是“阿布杜拉”(真主的仆人),它建立在“认主独一”的信仰基础之上,这一理想人格是以崇拜真主的超绝性和效法先知穆圣的现实性,来完美地实现理想人生与现实人生的统一,成为宗教理想人格模式的一个典范。 有这样一则“圣训”:据艾布·沃布海卜的传述:“穆圣说:你们应取先知的名字,而真主最爱者为阿布杜拉(真主的仆人)阿布顿赖罕曼(慈主之仆人)”。这段“圣训”既表明了穆圣对穆斯林新生儿取名方面的要求,也体现了穆圣对信士们殷切的希望。同样,这则“圣训”也一语道出了伊斯兰教在塑造理想人格上的主张——即做“真主的仆人”。  相似文献   

13.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各位朵斯提:色兰!伊斯兰的本义是和平,《古兰经》强调: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和平)教。(3∶19)又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全体入在和平教中……。(2∶208)就是说,伊斯兰文化思想就是让人们通过各种良好的操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认主独一”的思想来自于《古兰经》,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穆斯林的日常言行之中。《古兰经》是真主启示的经典,是穆斯林一切言行的指导者,穆斯林只有顺从真主,接受启示,才能对真主忠贞不渝,修行善功,宽厚仁慈。穆斯林坚信,真主是创造者、供给者和保护者,...  相似文献   

15.
在伊斯兰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归纳和整理其中的和谐思想,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伊斯兰教"解经"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的必然需要,也为伊斯兰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本文从伊斯兰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核心、指导思想、精神实质及其基本的道德主张等方面,归纳出了伊斯兰文化中和谐思想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之间不是对立的主仆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伦理层面,主张要承认自然的伦理尊严,摒弃人为自然立法的思想传统,实现人为天地立德,伦理之善的完成必须依赖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而,化解人与自然的道德冲突与疏离,这不仅需要满怀友爱大爱的生态道德情感,还需要变革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方式以及与之联系的整个社会制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解.这不仅是马克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终极伦理关怀,更是他们为人类构建的生态伦理的至善图景.  相似文献   

17.
中道即中正之道,是伊斯兰教的正道。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我这样以你们为中正的民族,以便你们作证世人,而使者作证你们。”(2:145)从这段大家耳熟能详的经文看出,伟大的真主将中道仁慈作为穆斯林的民族属性和伊斯兰教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使者和穆斯林履行伊斯兰教基本精神的使命,作为世人了解和认识伊斯兰教的重要媒介。由此可见,伊斯兰教的中道仁慈思想蕴涵了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下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18.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各位朵斯提:赛俩目!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教导我们:“当愚人以恶言伤害他们的时候,他们说:‘祝你们平安。’”(25∶63)这就是伊斯兰教所倡导的宽容,这就是伊斯兰教所提倡的忍耐。宽容忍耐,是人们完美品德的重要体现,是人类幸福指数的崇高境界,更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孝道观与中国传统孝道观的互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作为人类诞生以来父母与子女之间相生相养的一种自然情感,在中国传统社会被推崇为“德之本”、“仁之本”,是“众善之首”、“人伦之始”,成为支配中国古代社会两千余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伊斯兰教中,孝是主命善行,人道之首,与天道一起成为伊斯兰教不可缺少的两大基础之一。从文化类别来看,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两种不同质的文化,但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在关于孝道的规范方面,却出现了惊人的相通,体现了不同文化关于人类基本问题思考的一致性和共通性。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既然如此重视孝道,那么,其伦理内涵究竟在…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中关于“明礼诚信”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广大穆斯林群众的宗教活动,日常生活及经济活动等方方面面,它从信仰真主和服从真主意旨的角度出发,要求广大穆斯林把“明礼诚信”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明礼诚信”对穆斯林群众具有规范作用和约束作用,它对于调整穆斯林之间,以及穆斯林与 非穆斯林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于整个伊斯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伊斯兰教对“明礼诚信”的规定,体现了伊斯兰真精神与现实的高度统一。本文试图就伊斯兰教中有关“明礼诚信”的规定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