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其昌在中国山水画中融入禅宗美学思想一直是中国绘画美学史上的重要论题。现存世资料内容丰富且影响较大的便是董其昌在著述《画禅室随笔》中对于南北宗论的记载。从画学角度看,其在禅宗“顿悟”的熏陶下,以“以禅论画”的方式进行画派分类,将中国文人画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基于此,以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为切入点,探究董其昌的禅宗美学思想对于中国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和以禅通画的理论,在中国绘画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样,作为一个杰出的山水画家,在董其昌的山水画中也体现和验证了禅宗思想对他艺术追求的影响.本文试从董其昌山水画中笔墨语言的运用、画面意境的追求及创作方法等方面来分析禅宗思想对董其昌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董其昌画学在受到禅宗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心学思想的影响。他的画学思想烙上了深深的心学印迹,他在心学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完整体系的画学思想。这一思想对晚明和清代的绘画和绘画理论都产生了直接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是根据画家的身份和绘画风格等对画家进行派别划分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虽然本身具有一些缺陷,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明清时期的绘画产生了极大影响。南北宗论的影响极为广泛,董其昌的绘画美学思想也受此影响,从他的绘画作品来看,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创作、艺术和人格三方面。创作方面讲究引书入画、天人合一、以禅论画;艺术方面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画寄情、画中取乐"和"以画传情,表现情操"两方面;人格方面则与南北宗论的形成有关,讲究以三教合一为基础,实现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5.
髡残是清初四僧之一,擅长书画。髡残以对禅宗的深刻体悟来观照书画艺术创作,并作有大量富有禅宗思想意蕴的题画诗。本文试从髡残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几个重要观点研究出发,阐释禅宗与髡残绘画美学思想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唐宋时期崛起的禅宗美学,曾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美学及艺术,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举凡诗论、画论、书论,以及诗歌、绘画、戏曲、小说、书法、雕塑等各个艺术创作领域、艺术理论领域和美学领域,几乎无一不受到禅宗美学的冲击、渗透和熔铸。本文拟对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作些简略的分析和勾勒,以便在本质上和形态上进一步阐清禅宗美学的特点。一、摆脱羁绊的精神解放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是一个最大胆地举起反叛旗帜的思想流派。禅家这种惊世骇俗的反叛,不仅加速了中国传统佛教的瓦解和崩溃,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影响和启迪了中国古代思想向近代思想的转化与变迁。众所公认,禅学系列的“六祖”惠能,才是禅宗的真正开山祖师。  相似文献   

7.
董其昌是中国历史上极富盛名的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他不但在政治上官至礼部尚书,成为中国书画史上官阶最高者,他的文人画中更饱含禅宗思想,且首次在画论上提出"南北分宗"的见解,对后世画坛影响深远。杰出的艺术造诣使他成为晚明书画艺术当之无愧的集大成者,更是"松江画派"的开创者。他生活的环境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绘画。文章将在结合一些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将重点主观解析董其昌的书画艺术风格,以及略微提及其与晚明政治的辩证关系。同时阐述董其昌如何看待书画艺术与现实政治的关系,又如何运用书画艺术,以书画艺术为媒介去影响自己的仕途。  相似文献   

8.
禅宗思想对中国书画影响至深。其"顿悟""自求而不求他"的哲学理念,以及其所追求的超越性意境也正是整个中国书画艺术的终极关怀之所在。董其昌所处的晚明时期,禅宗思想盛行,其《画禅室随笔》对文人书画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以禅心修画,引禅入画,将禅境融入到行文创作之中。董其昌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书画大家,不仅在心性修养方面受到禅宗思想的深刻影响,而且在自己的书画实践中自觉地贯彻着融禅道于书画的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9.
禅宗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东方文化的独特性造就了禅宗思维的民族特色,它的全息视角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使禅宗美学成为世界美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可以说禅宗美学使东方美学在"美本质"问题上避免了陷入西方美学的形而上学的泥沼.然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我们对禅宗美学的研究还远远没能得到真正重视.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禅宗文化热的盛行,禅宗美学研究的热度也慢慢升起来,至今已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对禅宗文化中的全息视角的研究和发掘还远远不够,把"全息观"引入禅宗美学研究的更是寥寥.其实中国古代学者在哲学、美学、诗学领域关于"大美"、"圆融美"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具备了"全息学"的萌芽,当然,若与严格意义的"全息美学"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因此,本文拟把现代"全息学"引入禅宗美学研究,为"全息美学"的构建做些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10.
熊武 《美与时代》2020,(2):87-88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物质日益丰富的环境下,城市居民内心深处渴望一方"净土"。禅宗美学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传承至今,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深远,逐渐融合于环境空间设计当中。基于此,文章主要阐述禅宗美学的本质,解析禅宗美学在环境空间设计当中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1.
美国艺术史学者文以诚在其文章《十七世纪绘画的视觉与修正》中提出了董其昌“仿”系统下的早期绘画作品群,进而又通过“仿”的艺术谱系提出了“董其昌的历史性绘画”。这种“仿”不是单纯的模仿,它指向“修正”,也指向历史的主体性。董其昌在“仿”古人的基础上,在绘画领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明代山水画家董其昌,在我国的绘画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董其昌的山水画和山水画论的症结,就在师古人大大地超过了师造化。他心目中充满古人的笔墨之美,因而他所谓的师造化也就容易流为空谈了。董其昌过分模仿古人,以致也害了清代四王,也误导了明末清初的担当和尚的绘画艺术。文人画精神是董其昌艺术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他提出山水画南北二宗说,扬南宗,抑北宗;这种用南北的理论来划分文人画和院体画的观点,是为了标榜门户,不免牵强附会,自相矛盾。但是,从另一方面,董其昌研究山水画中的笔墨和风格的演变则有些独到见解,董其昌所尊崇的先工后淡、绚烂之极、反造疏淡的艺术境界,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3.
宋代是我国经济文化高速发展时期,在工艺美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其工艺美学风格逐渐改变了唐人崇尚博大、色彩绚丽以及装饰奢华的取向,转而推崇温润、典雅、简约、严谨和理性。工艺美学风格的转变与当时宋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有很大关联。理学崇尚实用、克制、严谨,禅宗推崇“顿悟”、亲近自然等思想,都对宋代工艺美学影响极大。随着理学和禅宗传入日本,一个成为日本统治阶级主流思想,一个对日本人的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其工艺美学取向也影响了日本。通过日本的古代以及当代设计,不难发现其尚简约、重禅意的设计风格与理学及禅宗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禅宗的美学思想对整个中国古代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浸润在中国画里的禅宗意识同儒学、道学一起构筑起中国传统美学明晰的特征而彪炳于世界艺术之林.可以说,抽掉禅宗的中国美术,特别是唐以后的中国美术,就不仅是片面的、残缺的,而且是不可理解的.  相似文献   

15.
董其昌是明代晚期极富争议却十分重要的人物,撇去"民抄董宦"导致后来理论家们一度批评,单论其画艺也众说纷纭。清王原祁对董其昌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赞誉,认为:"明季一代,惟董宗伯得大痴神髓,犹文起八代之衰也。"[1]而徐悲鸿则觉得:"董其昌、陈继儒才艺平平,吾尤恨董断送中国画二百余年,罪大恶极。"这段话虽然对董其昌画艺是异常尖锐的批评,但从"吾尤恨董断送中国画二百余年"这句话的另一面可以看出董其昌对其身后绘画发展影响之大。董其昌为什么能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力?董其昌所处时代的书画收藏积累丰富到一定程度,明代皇室收藏式微,反而是江南地区私家收藏十分兴盛,而董其昌所处的地区和其经历注定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正因为中国绘画积累到一定程度,才更需要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群体对纷繁复杂的艺术品、画家等进行梳理、总结和分类。董其昌的影响力是因为时代的需要,而其所犯的错误也是时代局限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宗教与艺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当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接受老庄思想影响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禅宗在形式上于五代北宋已经衰落,但其思想却时时刻刻影响着文人士大夫。禅对中国画的审美价值取向是深远的,尤其是文人画。禅宗的“物我同化”思想使文人画艺术家彻底挣脱了绘画承命之作的束缚。禅宗在影响这文人士大夫的思想的同时,绘画的表达也不自觉的适用了其自然、简炼、含蓄的表现三者合一的艺术思维方式。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禅宗赋予了文人画更多想象的成分,增添了空灵、活泼、洒脱等迷人的神韵。  相似文献   

17.
禅宗是主张"以心见心、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佛心宗。宋时随着佛教的中国化,中国本土的文化、艺术、社会等领域在禅宗思想传播的过程中无一不受其影响。中国绘画首当其冲,禅宗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和影响着中国绘画的内容、构图方式、意境和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8.
禅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宜春作为禅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禅宗文化源远流长。宜春地区的美术家在充分吸收禅宗文化美学思想的基础上,以突破传统美术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开创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高远淡泊、以意境相尚的画风。文章结合禅宗文化,从禅的"自性论"和"意境说"入手,具体阐述了禅宗文化对宜春美术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董其昌才华横溢,有着丰富的学养,多方面的才艺,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及理论,是文人画发展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董其昌在绘画上专长于山水,他的绘画艺术在中国山水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处在政治黑暗腐朽,宗派纷争,相互倾轧的恶劣社会环境下,只能在山水画中寻求自我心灵的释放。在其看来,绘画就是以山水来表现自我的审美心胸——游心于艺,才有了浸润着其美学旨趣的画理画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水画风格,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相似文献   

20.
孔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很大,第一,孔子首先提出了绘画的社会教化功能,提升了绘画及其从业人员的地位,并在其后世的绘画理论中形成了兴成教化的儒家艺术传统;第二,孔子美学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对传统人物画的创作产生影响并促进了人物画的发展;第三,孔子美学思想对传统绘画的章法、笔墨、色彩等技法理论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孔子认为绘画是政治的工具和附属品说明其对绘画的独立性主体性认识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