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出现了对组织文化研究的反思倾向。文章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提出组织文化研究是对组织气氛研究的承续和发展,两个概念之间具有历史的逻辑。从组织气氛研究发展到组织文化研究,其研究范式也由唯理论向自然论转移。  相似文献   

2.
钱志中 《学海》2014,(6):109-113
创意经济背景下的文化政策是英国新工党执政后企望融合社会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在政治结构稳定、社会包容和谐、全球经济竞争与国家文化认同之间进行平衡设计的产物。其政策特征主要是以构建社会化市场为目标,以平等参与为手段,以直面市场的能力培训为措施,满足个体文化需求,增强社会凝聚力,推动经济增长。创意伙伴计划是英国文化政策实施的切入点,项目实施内容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是艺术普及与艺术教育,2005年之后开始向提升"创造性学习"的"校园改进计划"转移,以接轨经济市场。从实施效果看,混合文化政策自身的模糊性导致决策者的文化焦虑与政策摇摆;另一方面,文化过载客观上加剧了新的社会分化,创意经济所倡导的社会公平目标并未能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3.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根基,因此民俗文化研究不容忽视.民俗文化与室内设计等其他艺术创作领域相结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民俗文化与室内设计等具体学科间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且民俗文化极大地丰富了设计要素.室内设计者应当具有孜孜不倦的精神,在历史岁月中找寻、挖掘这些遗留下来的被转移或毁坏的文化碎片,并将它们推"陈"出"新",从而使室内设计更适合本国人的思维习惯,更符合本国人的审美观念,也更容易接近本国人向往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诠释功能及其限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显明 《现代哲学》2006,3(1):24-31
意识形态最主要的政治功能就是为统治秩序提供一种合法性辩护,唤起被统治者对既有政治秩序的合法性信仰。但是,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功能是有限度的,政治合法性具有一定的由政治秩序本身决定的不依统治者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规定,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诠释不能违背政治统治最基本的道义原则。同时,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还必须同其它合法性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建构合法性的政治实践中滥用意识形态,往往会进一步加剧政治合法性危机,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5,(6):98-101
本文指出中国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表现为两个转移,两个获得,两个转移是形式市民化,两个获得是实质市民化。提出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释模型,认为除了传统推拉理论所揭示的农村把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推的推力和城镇吸引农业转移人口的拉力外,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进程中还面临农村的拖力、农村的托力、城镇的阻力、城镇的助力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自然选择与肿瘤转移治疗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环境以自然选择的方式对肿瘤细胞亚群进行选择,使某些亚克隆更加倾向于向某些位置转移。微环境的自然选择是肿瘤转移的前提条件,始终贯穿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肿瘤的转移,研究肿瘤转移需要的微环境,通过破坏转移前微环境,达到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的目的,将为肿瘤转移的治疗开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旨在对利玛窦的两部重要中文著作《畸人十篇》与《天主实义》作比较,从文本内部探讨两者的本质差异。探讨和比较的目的是想发现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转移"意义,也就是自1601年到1608年,在对中国文化渐趋深入了解的背景下,利玛窦这位西方文化的承载者的文化输入策略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从强势的刺入变为柔和的导入;从言辞  相似文献   

8.
脑转移瘤,亦称颅内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影像学检查发现微小病灶能力的提高及系统治疗的改善,脑转移瘤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然而,脑转移瘤患者的预后却不容乐观,目前对于脑转移瘤、特别是多发脑转移瘤仍无规范的治疗方法。因此,本文将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脑转移瘤相关的临床研究及2015年版最新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NCCN)指南,对脑转移瘤、特别是多发脑转移瘤的规范化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双文化个体的文化框架转换:影响因素与结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化与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兴趣已经从关注文化差异转移到文化与心理如何相互影响。基于动态建构主义取向的文化框架转换(cultural frame switch,CFS)模型认为:个体完全可以同时拥有两种及其以上的文化构念网络,它们具有动态性,受情境线索所驱动,个体可以在不同文化之间根据情境需要进行文化框架的转换。CFS受到个体的种族内隐观和双文化认同整合的影响;CFS所积累的多元文化经验可以提高创造性和认知复杂性,也可能产生文化刻板化,导致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未来研究可以探讨CFS的适用范围,进一步细化研究,考察主流群体成员的CFS,重视整合视角的研究,运用多元研究方法。借鉴该领域的研究思路对于考察我国的少数民族等多元文化个体的文化认同和文化适应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微环境以自然选择的方式对肿瘤细胞亚群进行选择,使某些亚克隆更加倾向于向某些位置转移.微环境的自然选择是肿瘤转移的前提条件,始终贯穿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肿瘤的转移,研究肿瘤转移需要的微环境,通过破坏转移前微环境,达到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的目的,将为肿瘤转移的治疗开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考察上博简可知,早期儒家乃本于仁道阐释政权转移问题。在其看来,政权转移实质上是政权合法性的转移,而政权合法性植根于天命、民意与为政者的贤德贤能,以"仁"为基本精神;政治权力是仁民爱物的工具、服务天下民众的公器,政权的转移旨在实现"天下和合"的仁政理想;在此理想的引领和范导下,一旦为政者因德衰或能退而丧失或遮蔽了政权合法性,政权就当该发生转移;禅让、世袭、革命为政权转移的三大模式,若以仁政观之,则强调宗法血缘关系本位的世袭制和以武力转权的革命模式皆各有弊病,唯有主张"尚德让贤"的禅让制才是可圆满实现仁道的理想政权模式。可见,早期儒家是以仁道为政权转移的根本原则和终极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2.
复发转移是乳腺癌常见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复发转移后,疾病常常不可治愈,主要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尽可能延长生存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被认为是一种全身疾病,局部治疗常不受重视,对于复发转移病灶的手术切除是否需要争议较大。但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也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对某些亚组的转移病灶进行手术切除,与单纯全身治疗相比,可能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们大致上有一个感觉,就是整个学术的发展跟思想文化的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已有的理论模式基本上不能解释.理论典范和生活典范同时转移的时代,这在人类历史中是极为罕见的.我们现在就活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各种各样创新的可能性都是前所未有,重要的是看我们怎么走,怎么来认识我们未来的方向,怎么来调整,换言之,这是决定人类命运的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佩倩 《学海》2003,(5):54-57
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大大加快。但是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新形势 ,存在的障碍和制约因素 ,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路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明显的器官倾向性。随着对肿瘤转移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发现肿瘤特异性转移与肿瘤的异质性和靶器官的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肿瘤淋巴管生成是肿瘤转移过程的必要环节,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表达淋巴管生成的调控因子VEGF-C和VEGF-D诱导淋巴管生成,并且促进肿瘤细胞的淋巴道转移。肿瘤淋巴管生成及其对抗研究是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并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淋巴道转移的靶点。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认知负载转移是指为了降低自身的认知负荷,个体使用外部媒介来改变任务的信息加工过程的一种策略(如设置手机提醒)。研究发现,个体对认知负载转移成本与收益的权衡是不理性的,表现为人们更愿意选择进行认知负载转移。这可能是因为人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记忆能力,提高个体的元认知监测能力可以优化个体的认知负载转移过程。未来研究应深入揭示人们偏好于进行认知负载转移的原因,并形成能促使人们最佳进行认知负载转移的系统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神学范式是建构神学的模式。范式的转移是神学发展的需要。汉语神学在不断的范式转移中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寻找自己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生命健康权在医疗活动中的支配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法学理论认为,生命健康权是一种具有绝对性和支配性的民事权利,通常不得以任何形式让与他人,即不得买卖、转移、赠与或继承。自然人只能对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实现有限制的支配。医疗实践证明,生命健康权存在支配转移的实际情况,生命健康权的支配转移是对现有法学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雷勇 《美与时代》2013,(5):37-38
传统经济的知识形式是封闭的,知识是单向度地转移和挪用;创意经济的知识形式是开放的,知识是在过程中滋生和传播的。创意经济的知识形式广泛地存在于社交网络当中,是在互动中生成的,西方称这种创意对话为"差异交流",情感交流在"差异交流"中至关重要。创意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保障良好的创意生态就能够保障这种知识形式,这最终需要诉诸于政府职能和高校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