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7月10日,中国伊协在京举行“纪念王静斋大阿訇归真60周年”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于2000年11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了“王静斋阿訇爱国爱教思想研讨会”,纪念王静斋阿訇诞辰120周年暨归真50周年。来自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陕西、北京的专家、学者和阿訇及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的有关领导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  王静斋阿訇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伊斯兰经学家和翻译家,与达浦生、哈德成、马松亭并称为中国“四大阿訇”。他以遵经革俗的思想主张,丰硕的学术成果和爱国爱教的博大情怀受到中国穆斯林的尊敬与爱戴。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学者和阿訇从不同的方面对王静斋阿訇的生平事迹、学术成…  相似文献   

3.
笔者应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的邀请进行客座研究项目的访问学习期间,在该大学的图书馆里搜索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穆斯林地区收集的历史资料时,发现了两张十分珍贵的王静斋大阿訇的照片。王静斋(1879-1949)是著名大阿訇,与达浦生、哈德成和马松亭一起被并称为近代中国四大名阿訇。王静斋阿訇出身于经师之家,早年饱受经学熏陶,又先后师从李长贵、马玉麟、于勉斋、金连荣、刘绪魁、李德明、海思福等京津地区的名阿訇学经。他26岁时于勉斋阿訇为其挂幛穿衣。毕业后,王静斋阿訇一生曾在河北、北京、辽宁、黑龙江、天津、山东和台湾的台北等地担任阿訇,还…  相似文献   

4.
正1934年王静斋阿訇编译的《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现代阿拉伯语汉语词典。本文重点讨论《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的编译特色、成就和地位。一、经堂教育陕西学派阿拉伯语汉语词典本土化溯源在探讨王静斋阿訇编译的《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之前,有必要回顾中国伊斯兰经堂教育陕西学派的阿拉伯语汉语词典本土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王静斋的生卒日期王静斋的生卒日期学术界众说纷纭,直到目前尚无定论。为了澄清这一事实,笔者首先查阅了廿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出版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涉及他生卒日期的辞书和两篇关于他的年谱,其次,笔者还专程赴贵州省平坝县城和四川省都江堰市采访了王静斋的直系亲属并走访了天津王静斋出生地的一些亲友和对王静斋有所研究的民间学者。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收录"王静斋"条的辞书有3本,其中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贵州省伊斯兰教协会隆重集会,缅怀、纪念我国伊斯兰教界老一代爱国爱教的典范——王静斋大阿訇。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回到贵阳山城,同大家一起参加这个很有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讨会综述王静波1993年12月18日,广东省伦理学学会93’年会暨“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及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从几个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相似文献   

8.
一、王静斋译《古兰经》的名称和简称 王静斋先后翻译和出版的三种《古兰经》,有时又简称“甲种本”、“乙种本”和“丙种本”,比较混乱,三种版本的名称为何分甲乙丙?简称有何由来?  相似文献   

9.
青州真教寺     
青州真教寺,坐落在山东省青州市益都镇昭德街南端路西。据寺内碑文记载:1302年(元大德六年)元相伯颜后裔所建。它历来是山东省东部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现代著名的大阿訇王静斋曾在这里掌教,译著过伊斯兰教经典著作;现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马松亭大阿訇1935年曾  相似文献   

10.
王静斋与陇东师范阿文专修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与王静斋阿訇结识是从三十年代初开始的,那时我正在北平西北中学兼课,著名的牛街清真寺就在学校对面,课余之暇拜访了这位由于翻译阿拉伯文、波斯文伊斯兰经典著作而有声望的回族学者。他住在一间光线很暗的房间里,穿着很不讲究,深色的旧袍子连扣子也扣不整齐,坐在炕桌旁边,桌  相似文献   

11.
贵阳回民公墓新貌李兴瑜贵州省贵阳市有回族6千多人,大多数分布于企事业单位。全市回民有墓地一块,位于东门外百花山上,名曰"百花山回民公墓"。四面青山绿水,风景宜人。著名大阿訇王静斋就安葬于此。但由于"文革"的影响,导致管理不善,其他民族也在此混合埋葬,...  相似文献   

12.
贵阳回民公墓新貌李兴瑜贵州省贵阳市有回族6千多人,大多数分布于企事业单位。全市回民有墓地一块,位于东门外百花山上,名曰"百花山回民公墓"。四面青山绿水,风景宜人。著名大阿訇王静斋就安葬于此。但由于"文革"的影响,导致管理不善,其他民族也在此混合埋葬,...  相似文献   

13.
正马坚先生于1906年出生在云南一个传统的穆斯林家庭,先后求学于清真寺的经学堂、云南回教高等经书并授学校、昆明明德中学,还去宁夏固原在虎嵩山阿訇门下学习。后来又到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师从达浦生、哈德成、王静斋等学者。1931年,作为中国第一届留埃学生团赴爱资哈尔大学学习,并立志终身追求两件工作,一是精通阿  相似文献   

14.
《果园》(BUSTAN),又名《萨迪集》是伊朗著名诗人萨迪1257年创作的。在他的两部传世作品中,《蔷薇园》(GULISTAN),很早就传入我国,并曾作为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读本之一,早在四十年代就由我国伊斯兰著名学者王静斋译为汉文,称之为《真境花园》...  相似文献   

15.
正一王静斋(1880~1949),名文清,经名赛尔德·伊里亚斯,回族,天津人。《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评价:"王静斋毕生潜心从事伊斯兰教学术研究,翻译伊斯兰经典,译著极富,被誉为‘现代中国伊斯兰教经学大师’‘学通古今中外、品学兼优的伊玛目’";《中国回族大辞典》总结为"学识渊博,译著较多";《中华回族爱国英才》称"王静斋一生著译颇丰"。根据笔者近年来先后赴北京、南京等地  相似文献   

16.
<正>马福龙(1919—1970),字云程,宁夏贺兰县人,曾师从众多著名经师,其中在虎嵩山阿訇门下求学7年,后深造于北京大学东语系。1940年,马福龙被应邀而来宁夏的王静斋阿訇选作他的助理,翻译白话文《古兰经译解》,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马福龙在其《马福龙阿衡自述》(2015年被国家图书馆收讫馆藏)中记载了这段难忘的经历,现择要述后。  相似文献   

17.
耄耋之年的刘世英已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是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的年长者。笔者与这位精神矍铄的老翁无亲无故,也不是同乡、同学和同事。但自从2000年,本人与刘世英应中国伊协邀请出席其举行的纪念清真宗师王静斋大阿訇学术思想研讨会之日起,便频频交往,从相识到相知,最后成为至交!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我们都有过一段相似的经历。刘世英阿訇艰辛而靓丽的人生道路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王静斋阿訇创办的《伊光》月报,于1927年9月创刊出第一期,至1939年2月编发最后两期停刊,长达12年之久,这在当时不少同类报刊中是不多有的。《伊光》月报的社址设在天津清真北大寺前,静斋阿訇任总(经)理兼编译。先后担任编辑、发行和会计工作的有尹伯清、陈鹭洲、张石麟、王辉庭等人。静斋阿訇的弟弟王济民和儿子王宝琮也都为《伊光》出了一臂之  相似文献   

19.
王静斋阿訇除了翻译《中亚字典》(1928年出版)和《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1934年出版)外,并编译有《中波字汇》,完成于1932年4月。因为是择译,总计两千余字(词),八开本33面,故不称以字典,仅称作《中波字汇》。波斯(伊朗)同中国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同波斯商人来华贸易是分不开的。唐宋时,我国南方滨海口岸,已常住有不少阿拉伯和波斯的商人。由  相似文献   

20.
"三远法"是郭熙提出来的山水画写生观察方法,后来韩拙发展了"三远法"。韩拙的"三远法"虽然是在郭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是其是两个不同的维度。他们的绘画思想受到不同时期理学的影响,郭熙的"三远法"注重的是方法论的层面,而韩拙的"三远法"更注重的是感受的层面,因此,从郭熙的"三远法"到韩拙的"三远法"是"理"到"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