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尔太的美学论文集《论美》,已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2万字,收有1957年的《论美》和《美感的绝对性》,以及1978年以来的《美是自由的象征》、《现代美学与自然科学》、《美与艺术的分类》、《美学研究的中心》和《中国山水画探源》,等等,共12篇。《美论》一书较为清晰地呈现了作者的前后一贯、自成体系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观点。作  相似文献   

2.
刘纲纪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他曾与李泽厚先生一道共同主编过《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其后,他又于1992年出版了专著《周易美学》(湖南教育出版社),这是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周易》美学思想的著作,是一部具有开拓性与原创性的重要著述。对《周易》美学的研究,中国当代美学家也有过论述。叶朗先生《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就列有专章“《易传》的美学”。他认为,《易传》(主要是《系辞传》)在美学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突出了“象”这个范畴,并提出了“立象尽意”和“观物取象”两个命题,从而构…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新弋获———评潘显一《大美不言:道教美学思想范畴论》唐明邦最近,收到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潘显一同志寄来他的新作《大美不言:道教美学思想范畴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虽然我眼睛不大好,但打开这本书,还是被它吸引住一口气读...  相似文献   

4.
3、艺术《老子》、《庄子》和《淮南子》对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影响,数十年前就已得到承认(张钟元Chang1963,1975)。就象基于老庄哲学的美学言论和与传说中的神仙相联系的诗歌意象一样,诗歌、书法和绘画正是适合于官方精英绅士的活动。问题在于,这种对道的自然创造的审美感受,是否就是道教影响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全部(最近有一篇关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比较研究论文很值得一读,即Leys1983,页11—39,1987,页3-34)。诗歌。书法和绘画,连同音乐(主要是琵琶弹奏),通过这些艺术形式,受过教育的精英于公元四至五世纪时发现了美学。这种…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学的中心转向艺术,研究和探索艺术美和艺术创造问题成了主题。第9届国际美学会议(1980)就是以“艺术创造”作为中心问题的。我国近几年美学研究也开始注重艺术问题,出版了不少有关艺术美和艺术心理的专著和译著。《门类艺术探美》一书正是适应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开宗明义地以各门艺术的审美特性作为探索的重点,把美学研究和艺术研究结合起来,融科学探索与审美鉴赏于一体。书中表明,无论在研究的重点上还是在表述的形式上,作者能以深刻新颖的观点取胜,以生动流畅的文笔诱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美学研究的中心刚转到艺术,虽然有从整体上的、一般性的角度研究艺术的专著,如《艺术哲学》、《艺  相似文献   

6.
本书由李清昆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它是《普列汉诺夫与唯物史观》和《美学·艺术·社会——普列汉诺夫美学思想研究》的姐妹篇(前者由李清昆和王秀芳合著,后者由王秀芳著,分别于1984、1987由河北出版社出版)。这三本论著对普列汉诺夫在理论上著述最多、贡献最大、影响久远的三个方面——唯物史观、美学、哲  相似文献   

7.
作者简介     
《第欧根尼》2012,(2):153-155
海因茨·佩措尔德(Heinz PAETZOLD)卡塞尔大学哲学教授、杜布罗夫尼克大学校际中心主任研究员。他的著作有:《文化的符号语言:美术与建筑》(1997)、《符号、文化、城市》(2000)、《恩斯特·卡西尔引论》(1993、2002、2008)、《城市生活:论城市文化》(主编,1997)、《整体城市文化》(主编,2006)、《跨文化哲学》(2007,与W.施米德一柯瓦尔齐克合编)和《谢林的自由思想》(2010,与H.施奈德合编)。2004—2007年间担任国际美学协会主席。电子邮箱地址:f2hpaetzold@hetnet.nl。  相似文献   

8.
复旦大学中文系蒋孔阳为本系学生讲授西方美学史课程,并即将出版专著《德国古典美学》以及有关西方近代美学流派评述方面的译著,并计划今后以更多的时间进行中国美学史方面的研究。施东昌出版了《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和《“美”的探索》两书,最近又写成了《汉代美学思想述评》 (初稿)。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已在筹备出版一部中国美学论文集。外文系伍蠡甫一直潜心于研究西方文论,主编出版了《西方文  相似文献   

9.
为心灵提供诗意的栖居之地——简评《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洪辛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00732)樊美筠同志的《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是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撰写中国美学史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探索。作者“怀着...  相似文献   

10.
论中医学的美学特色及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中医学的美学特色及教学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沈阳110032)朱风霞正确认识中医美学理论的特点,对搞好中医临床教学工作,无疑有重要意义。鉴于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很多议论,有必要开拓新的视角,进行新的探索。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个重要事实:《易传》这部哲学著...  相似文献   

11.
在《在美学的世界中》这部论文集里,里夫希茨批判的另一个重点对象是著名哲学家、美学家 A.B.古雷加(亦译为古留加)。古雷加是那些脍炙人口、雅俗共赏的传记性学术著作如《康德》、《谢林》、《黑格尔》和《赫尔德)的作者,1986年又出版了专著《德国古典哲学》,这是他三十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他声称,他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美学。他的主要美学著作有《历史美学》(莫斯科,1974年)、《科学时代的艺术》(莫斯科,1978年)、《历史艺术》(莫斯科,1980年)。他的新著《美学原理》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以来《管子》研究简介李霞一、中国《管子》研究回顾本世纪以来.从宏观纵向的视角来看,《管子》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情形的论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1900~1949年。这一时期共出版、发表有关《管子》研究的专著与论文60多篇.其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美学视角探索《词源》的词学思想。认为《词源》既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形成一系列逻辑范畴、美学概念 ,具有自己的方法论和理论风格 ,又深入具体地研究了词之创作与欣赏的诸多问题 ,使词之探讨进入到崭新的境界 ,为后世词话奠定了理论基础。不足之处在于 ,《词源》过于沉湎于纯美学纯艺术的理论思考 ,对词的社会历史内容及意识形态方面有所忽略  相似文献   

14.
李玥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97-197
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是美国十九世纪超验主义作家和环保思想家。他独自一人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的瓦尔登湖畔度过了两年零两个月,之后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写出了《瓦尔登湖》。许多对于梭罗及其作品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各种解读和阐释,主要集中在对《瓦尔登湖》中的东方哲学以及作者的生态环境意识的研究。但详细地从美学视角解读该作品的研究还很少见,且还处于比较零散的状态,没有形成系统的深入研究态势。这篇论文欲采取将文学分析超验主义与美学原理结合的方法,通过赏析《瓦尔登湖》字里行间的美学价值,进一步探寻作品时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第22届国际黑格尔大会于1998年8月26日至29日在荷兰乌德勒支大学举行。这次大会由国际黑格尔协会(InternationaleHegel-Gesellschafte.V.)等单位发起并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赞助。来自世界各地近三十个国家的一百六十余名学者参加了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黑格尔美学——政治的艺术与艺术的政治》。这一主题的拟定是基于下述考虑:当代的特征是文化诸领域的分化和人们活动领域的彼此间的愈益独立。这一诊断曾把人们引向对“什么使一个共同体凝聚在一起”这一问题的探寻。由于宗教和道德在当代已丧失其整合力,美学的政治含义以及源自政…  相似文献   

16.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创办于1988年的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与同年创刊的《周易研究》学刊,至今已走过了她值得骄傲的头十个年头。我们今天在这里相聚,庆祝她的十周年生日。我谨以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和《周易研究》学刊的名义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光临指导!十年来,本"中心"与本学刊在推动海内外的易学研究与交流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在学术研究上,本"中心"先后承担了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国家教委"易学史"、省古籍办"郑玄易考"),撰写出版了《周易概论》、《周易古经白话解》、《周易传文白话解》、《周…  相似文献   

17.
我在友人处听说郑州有个才女,又是著名画家,当时,只有个简单的印象。日前,我看到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尘露微吟——赵曼散文集》,以及《美术学刊》上介绍的她的作品,百闻不如一见,其文采和绘画艺术令人  相似文献   

18.
舒斯特曼与实用主义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锋 《哲学动态》2003,(4):30-33
实用主义美学是近年西方美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美学思潮。这种美学思潮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实用主义奠基人爱默生 (RalphWaldoEmerson)和杜威 ,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销声匿迹之后 ,最近在罗蒂和舒斯特曼 (RichardShusterman)等人那里得到了复兴。如果说杜威的《艺术即经验》是实用主义美学的传统经典的话 ,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美学》则是实用主义美学复兴之后的当代经典。该书 1 992年由Blackwell首次出版 ,2 0 0 0年由Rowan&Little fieldPublishers再版 ,迄今为止已经被翻译为德、法、芬兰、波兰、葡萄牙、中 (商务印书馆 2 0 0 2年出版 )…  相似文献   

19.
儒家大美学观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美学是一种大美学观,大美学思想。它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土壤之中,以孔孟仁学、《易》、《庸》哲学为思想基础、中和或和谐为审美规范、天人合一为理想境界,强调道德精神(仁)与艺术精神(乐)的融和统一,主张为人生而艺术与融艺术于人生,以人格美陶铸为中心,进而阐发社会美、艺术美及自然美的涵义,建构起大美学观的理论大厦。儒家大美学观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品格,具体表征为主体独创性、包容涵摄性、精神延续性、传播辐射性等等品格或特征,与道、释美学思想互渗互补,构成中华民族美学思想的主流。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描述…  相似文献   

20.
走捷径者戒     
在一个新的春天光临大地的时候,《美与时代》杂志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它的内容、装帧,都在迈向更高层次。在美学和艺术教育界,也引起了更多的朋友关心她,爱护她。然而,近来编辑部陆续收到了一些热心读者的来信,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