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性阅读障碍与知觉加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许多行为实验和神经生理学实验都发现 ,发展性阅读障碍与基本知觉障碍有关。在视觉领域研究者提出了巨细胞障碍假设 ,这种假设认为阅读障碍者视觉神经系统中的巨细胞障碍导致他们对某种类型的视觉刺激加工存在困难 ,进而影响阅读。在听觉领域研究发现阅读障碍者加工快速、系列、短暂呈现的声音刺激存在障碍。研究者认为阅读障碍者加工快速刺激输入障碍反映了普遍的时间知觉障碍。这方面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 ,理论观点非常明确 ,并且直接与内在的神经机制相联系 ,形成了与传统的“语言障碍”理论迥然不同的“知觉障碍”理论。“知觉障碍”理论综合了行为、认知和神经等多个层次的研究 ,反映了神经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和认知加工模块化理论的渐渐衰退。  相似文献   

2.
关于发展性阅读障碍,国外研究者,基于认知和生物因素,先后提出了语音缺陷论、小脑缺陷论、一般性大细胞功能障碍论等对发展性阅读障碍进行解释,并考察了患者的眼动特征,提出了有效的诊治方法。目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主要局限在语音和正字法领域,也涉及局部脑区的功能缺陷,但还未从多角度测查其成因,如眼动。这里,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眼动特征,如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眼跳、回视等,及视觉加工的眼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ERP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发展性阅读障碍,ERP,语音缺陷假说,Oddball范式。行为实验已经发现,语音能力的缺损是拼音文字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核心。然而近年来行为研究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也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与基本知觉障碍有关。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简称ERP)作为一种独特的电生理学研究手段,从一个更为直观的角度验证了行为实验的结果,推动了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进展。语言认知水平ERP研究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存在语音加工和信息整合的缺陷。感知觉加工层次的ERP研究结果则不尽一致,有的研究发现,阅读障碍存在着基本的听觉加工缺陷;有的研究则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存在言语声音加工的缺陷,而对非言语声音的加工与正常读者没有显著差别;有的研究支持大细胞通路受损假说,发现阅读障碍在低对比度和低空间频率上存在视觉加工的缺陷,有的研究结果则没有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与正常读者在不同对比度和空间频率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生理基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关系人类健康和发展的重要课题,对其产生机制的探讨有利于寻找适当的治疗方法.文章在简要回顾阅读障碍的界定、研究内容和有关理论争论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阅读障碍的神经基础和遗传机制.文章从大脑结构和功能单侧化、完成认知任务时大脑的激活模式、激活时间进程以及视觉巨细胞等方面介绍了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与正常读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文章还指出许多双生子研究都发现同孪双生子的阅读障碍同现率高于异孪双生子,尤其是近期的遗传学研究鉴定出几个与阅读障碍有关的染色体,如6号和15号染色体与语音障碍和拼写障碍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发展性阅读障碍有一定的脑神经基础和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5.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在获得阅读技能方面的特殊困难, 这种障碍会严重影响个体的发展, 如何帮助发展性阅读障碍者改善其阅读技能是近年来研究的焦点。传统的干预方法主要针对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语音缺陷, 这类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如费时费力、给阅读障碍者带来阅读压力等。近年来, 大部分研究表明通过趣味性的动作视频游戏训练可以显著地提高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阅读技能, 但是其背后的机制尚不明确。基于大细胞通路缺陷理论框架, 从视觉空间注意、注意跨通道转换、视觉运动加工等方面来梳理动作视频游戏与阅读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动作视频游戏训练对阅读效率影响的可能内在机制。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大细胞通路缺陷理论的框架下, 深入分析动作视频游戏改善阅读的神经机制, 并尝试开发更适合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干预程序。  相似文献   

6.
小脑与发展性阅读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学龄儿童面临的学习问题之一。近年来,许多行为和神经生理学、影像学实验都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儿童有明显的运动功能失调,如平衡性差、身体灵敏度不够以及自动化水平低。Nicolson等人提出的小脑理论认为,阅读障碍者的小脑功能失调影响了书写及发音,导致语音及阅读能力不足,而且小脑与时间控制有关,阅读障碍者的时间估计能力有缺陷与他们的小脑功能失调有关。本文回顾了有关小脑理论的研究,并指出小脑的认知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一种在获得阅读技能方面的特殊困难,其致病原因一直是该领域的核心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功能与阅读技能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缺陷可能是导致阅读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研究发现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同样存在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缺陷。本文将回顾近些年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大细胞-背侧通路功能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英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训练程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成因解释有三种倾向:基于语言的,非语言的,以及二者兼有的。语言学取向者认为障碍发生在语言学层次上,尤其是语音障碍;非语言学取向者认为有着更基本的视听知觉障碍,尤其是听觉时间加工缺陷;基于流畅性的双重障碍假说则认为二者兼有。根据这三类假设,研究者们开发了与之相应的基于语音意识缺陷、听觉时间加工缺陷和双重障碍的训练方案,其设计思路、材料选择和程序安排,对中文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训练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颂 《心理科学进展》2008,16(3):491-496
发展性计算障碍作为一种特异性学习障碍,影响儿童的数学成就与数学学习观念,因而引起了多学科研究的关注和重视。文章分析了发展性计算障碍领域在数认知方面的已有研究,揭示了发展性计算障碍的数认知缺陷及内部差异,从一般认知加工障碍与数字加工模块障碍两个角度阐述了发展性计算障碍的可能成因,最后对当前研究进行了小结与展望,认为数认知缺陷的复杂关系、亚类型特征、成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比较重复学习新词时个体眼动模式的变化, 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及改善途径。实验1以发展性阅读障碍、生理年龄和阅读能力匹配儿童为被试, 采用重复学习新词的范式, 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结果发现, 与匹配组相比,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上需要更多的语境才出现显著下降, 且在总注视时间上表现出更缓慢的下降。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慢于正常儿童。实验2以词间空格和正常无空格两种文本呈现方式, 仍采用重复学习新词范式, 探讨词间空格是否能促进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结果发现, 在词间空格条件下,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可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表明作为视觉词切分线索的词间空格, 可促进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新词习得。本研究结果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新词习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某城市小学三至五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发展性阅读障碍和同年龄对照组两组儿童,采用不同视角的刺激探测任务初步探查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不同视野注意能力及特点。研究使用圆点、数字和汉字三种刺激类型并设置了3°,12°,17°三种视角条件。结果发现,在数字和汉字条件下,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对刺激探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同年龄对照组儿童,说明在加工复杂刺激时,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可能存在知觉加工迟缓的缺陷。但是,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并没有表现出扩散的视觉空间注意模式,即更多地注意外侧视野的信息。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空间注意模式与正常儿童相似,表现为随着视角的增加,正确率降低,反应时延长。  相似文献   

12.
认知神经心理学为阅读机制的探讨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认为不同阅读障碍是不同加工通道选择性受损的结果。近年来,基于联结主义的三角模型理论,研究者提出了主要系统假说(primary system hypothesis),认为阅读障碍是主要的认知系统(如视觉、语义和语音系统)受损导致的:表层障碍是因为语义系统受损导致的阅读困难,语音和深层障碍是语音和语义系统同时受损时综合症状的连续体。该理论认为各主要系统可能同时是多个认知活动的加工成分,一个系统的受损会影响所有与之相关的认知过程,从而把阅读障碍与其它认知功能障碍联系起来。统一的主要系统受损下对各种获得性阅读障碍形成机制在文中得到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发展性协调障碍是一种特殊的发育障碍, 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动作协调困难, 这种障碍影响着5%~8%学龄儿童的学业成绩和日常生活。发展性协调障碍常常与其他类型的学习困难并存。发展性协调障碍的病因非常复杂, 这种障碍与一定程度的视觉空间认知能力受损有关, 早期精细运动技能发育与脑神经发育进程可能存在时间的重合。近年来, 研究者们试图探索影响发展性协调障碍的神经基础, 并先后提出不同的神经关联假说。这些理论假说主要涉及到小脑、顶叶、胼胝体、基底神经节和大脑白质等脑区。本文全面回顾了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并提出未来研究应该关注的方向与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听觉、时间加工能力与发展性阅读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阅读障碍者的知觉加工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介绍了近期国外关于阅读障碍者的听觉加工能力、时间加工能力的最新研究进展。快速听觉加工能力的缺失在阅读障碍者身上普遍存在 ,并被认为是阅读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 ;有研究者提出“时间控制障碍”假说 ,认为阅读障碍源自一种普遍性的时间知觉障碍 ,不具有通道特异性。除此之外 ,还发现阅读障碍者对声音频率、响度等非时间特征也出现了觉察困难。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看到 ,听觉加工能力、快速时间加工能力与阅读能力之间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这几种能力如何具体作用于阅读发展 ,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润洲  毕鸿燕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2):2764-2776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本质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大量研究发现, 阅读障碍者具有视听时间整合缺陷。然而, 这些研究仅考察了阅读障碍者视听时间整合加工的整体表现, 也就是平均水平的表现, 却对整合加工的变化过程缺乏探讨。视听时间再校准反映了视听时间整合的动态加工过程, 对内部时间表征与感觉输入之间差异的再校准困难则会导致多感觉整合受损, 而阅读障碍者的再校准相关能力存在缺陷。因此, 视听时间再校准能力受损可能是发展性阅读障碍视听时间整合缺陷的根本原因。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考察发展性阅读障碍者视听时间再校准能力的具体表现, 以及这些表现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6.
汉语发展性深层阅读障碍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报告了一个发展性阅读障碍个案J,J的语音技能存在缺陷,音位、声调意识差,语音短时记忆能力弱,在汉字命名中产生大量语义错误、视觉错误和选择错误,表现出一系列深层阅读障碍症候群,是一例典型的深层阅读障碍个案。还讨论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亚类型的分类标准以及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7.
学习障碍者信息加工的ER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RP技术可以用于学习障碍者信息加工的脑机制研究.但学习障碍的异质性很高,不能笼统地进行概括.本文分别对阅读障碍和数学障碍两个亚型研究进行阐述,并将他们与正常学习者比较,揭示学习障碍者与正常学习者信息加工的脑机制差异.其中,以MMN为指标说明阅读障碍者语音和语义的信息加工,以ERP其它波形分析数学障碍的原因,结果可以为学习障碍的诊断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汉语儿童阅读障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阅读障碍分为获得性阅读障碍与发展性阅读障碍。前者是指后天脑损伤造成的阅读困难,后者是指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神经或器质性损伤、智力正常儿童的阅读水平显著落后于相应的智力水平或年龄。在英语国家,这两个课题是心理语言学界异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因为对它的研究不但有助于人们了解语言加工的机制,而且有利于加深对语言加工过程中大脑功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主要类型之一, 严重影响个体认知、情感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书写与阅读关系密切, 阅读障碍者常常表现出书写加工缺陷。在行为层面, 阅读障碍者书写缺陷表现在书写质量差、速度慢和停顿多等多个方面。在脑机制层面, 脑成像研究发现, 阅读障碍者书写加工缺陷与字形加工脑区活动, 以及字形与运动区脑功能与结构连接异常有关。总体而言, 阅读障碍者书写过程中的字形通达缺陷的证据比较充分, 但字形与运动编码的衔接以及运动执行是否存在困难, 尚缺乏研究证据。相对于字母语言, 书写与阅读的关系在汉语中更为紧密, 汉语阅读障碍的书写研究将为开发汉语特色的诊治方案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智力的PASS认知模型为基础,考察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PASS认知缺陷模式。研究采用DN:CAS认知评估系统,并结合统计分析对33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PASS认知加工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不止一种的PASS认知加工缺陷,可能在计划、注意、同时性和继时性加工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出现了困难。继时性加工缺陷是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主要特征,与英语阅读障碍的研究相一致。此外,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表达性注意、言语-空间关系和继时性加工上的成绩差于生理年龄匹配组,仅达到阅读水平匹配组水平,这些的不足可能是由于发展迟滞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