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器官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体不足,当前活体买卖器官颇为盛行.有人认为器官和组织是个人的,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和器官拥有自主支配和控制权,他人不得干涉.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儒家思想与西方几种哲学派别关于"人"、"人的本性"等基本问题的异同,力图阐明人体及部分器官不能等同于手表、衣服等私人财产,在当今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仍不失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来源和思想基础,并深刻影响着人们对自己身体的看法和中国当前的伦理规则、法律条文.  相似文献   

2.
就活体器官移植而言,识别变相买卖人体器官的情形并加以防范,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活体器官移植中,人体器官买卖可能发生在非亲属之间,也可能发生在亲属之间。非亲属间的器官买卖主要表现为假冒亲属关系以及非法地下器官移植。亲属间器官买卖的主要情形是通过物质利益诱导供者捐献。防范人体器官变相买卖的措施有:将参与人体器官买卖的中介及医疗机构纳入刑法调整的对象;规范医务人员诊疗活动,严惩器官买卖涉案人员;净化网络,铲除非法器官交易滋生的环境;切实提高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能力;提高公众生命意识,珍视生命。  相似文献   

3.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飞速发展,供体器官严重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在供需矛盾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供体器官的公平分配成为社会焦点.通过分析研究了目前国内外器官分配的基本情况,建议进一步完善器官移植立法和医保模式,借签国外经验建立全国性器官移植协调中心,进而实现我国供体器官的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4.
器官移植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除技术层面的问题外,供体数量严重不足和分配不公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本文对我国器官资源短缺原因、器官移植立法的迫切性、器官移植市场的规范化引导等问题做了全面论述,尤其对如何建立可靠的供体库和器官分配公平性的实现等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肝脏移植和其它器官移植一起实现了人类长期以来渴望生命再生的梦想,并成为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器官移植也面对许多伦理道德方面的难题.供体,特别是活体器官的摘取,受体的选择等,都受到社会道德观的制约.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分析如何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从受体的利益、人体科研的道德规范以及相关制度的伦理学要求等方面,较为详细的阐述肝移植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器官移植,特别是活体供体器官移植,面临着许多伦理、道德和社会方面的难题.一方面要鼓励人们为挽救他人生命贡献自己的器官,另一方面社会又要求医学技术保证"健康人"的绝对安全.作为活体供体,既冒着生命危险和承受健康损害,又特别关注自身器官是否能有效挽救指定患者的生命.根据我们开展临床活体肝移植的体会,从供体的知情同意权、自愿原则、风险和利益对等、优先考虑供体利益、供体的健康和经济风险、保护精神病人和青少年利益以及捐献者的骄傲感和光荣感等方面探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对河南地区公众关于活体大器官移植态度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公众赞成开展活体大器官移植;(2)多数公众反对器官买卖,但赞成器官买卖的也有相当大的比例;(3)亲情是亲属活体器官捐献者愿意捐献的主要原因.针对调查结果,我们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促使活体大器官移植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8.
人体器官买卖不利于保证受体生命健康,严重违背生命伦理,是一种新型犯罪,并会引发其他犯罪,因而,我国应对人体器官买卖进行立法干预.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支持人体器官买卖,但此观点存在严重缺陷或错误,应予以摈弃.我国应制定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法,确立禁止买卖人体器官的原则、设立完善的人体器官来源审查制度、制订和补充旨在严厉打击人体器官买卖行为的刑法规则,以干预和规制人体器官买卖行为.  相似文献   

9.
等候移植的病人增多和可用器官短缺,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降低等候期间的死亡率,活体肝移植(LDLT)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其前提是要确保供体的安全.尽管活体肝移植术对供体而言是安全可行的,然而供体所发生的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则是我们所不应忽视和低估的.  相似文献   

10.
论器官资源的开拓与公平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器官移植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除技术层面的问题外,供体数量严重不足和分配不公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本文对我国器官资源短缺原因、器官移植立法的迫切性、器官移植市场的规范化引导等问题做了全面论述,尤其对如何建立可靠的供体库和器官分配公平性的实现等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器官捐献是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基石,而协调员在器官捐献工作中则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自2010年3月我国推行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适合中国国情的DCD工作成为器官捐献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充分发挥协调员在DCD工作中的作用,提高DCD捐献率和供体转化率,以有效地促进和推动DCD工作,是急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  相似文献   

12.
技术之后是法规和观念的更新--中国器官移植的重大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我国器官移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在器官移植的技术和基础研究有了理观念的更新.这种更新应建立在对器官移植的伦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之上.2003年我国关于器官移植的法规和观念有了新的突破,有关的管理办法和条例也在草拟之中.中国政府和医学界对器官移植始终持积极和慎重的态度,所谓"中国移植和买卖死刑犯器官"完全是别有用心的捏造.  相似文献   

13.
Motivated by an organ shortage, a primary objective of professionals involved with organ and tissue donation is to identify and modify key factors that facilitate or impede family consent. Procedur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onation request process have been highlighted as target areas for change. Sever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family consent rates increase when specific procedural knowledge and skills are incorporated into agency protocols and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become proficient with these procedures. Thus, training of these professionals heavily emphasizes development of procedural competencies, with relatively little time allocated to fostering affective helping skills or competencies. Given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affective competencie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perceived procedural and affective self-efficacy among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receiving training as designated requestors. Findings suggest trained requestors report greater confidence in their ability to perform procedural tasks associated with the donation request process than in their ability to manage affective or emotion-laden issues related to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14.
器官移植道德反思——兼评器官商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器官移植技术出现以来,器官移植供体的缺乏就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而脑死亡临床诊断标准的出台为解决这个问题指明了方向。如何为脑死亡立法和器官移植立法寻求合理的道德支持是立足点,也是现代生命伦理学的热点与难点之一。以器官移植的供体来源短缺为切入点,提出了解决有关立法和寻求新的道德资源支持的一些思路与方向,坚决反对通过器官商品化来解决移植供体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借鉴国内外相关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人体器官移植工作体系”的构成以及各系统职能进行初步探讨。研究了该体系在阻止人体器官商业化、提高人体移植器官分配的公平高效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就新施行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提出其立法目的表述不妥;缺乏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平衡和协调;未能明确提出按照公平效率原则分配器官;缺乏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过分强调捐赠者对器官捐赠协议的任意撤消权;书面同意形式的局限性;未就禁止买卖原则的情形具体化;未能就建立具有中立性特点的器官调控中心作出规定;未能就脑死亡留下一个开放性的口子等九点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解读我国首部全国性人体器官移植法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首部全国性人体器官移植法规《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即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行,标志着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器官移植领域无法可依局面的结束,它必将为推动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为下一步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分析了该法规的特点,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oot-in-the-door technique as a method of increasing participants' intention to become organ donors. The participants who agreed to a 1st request were presented with a larger request either immediately or 3 days later. The 2nd request was presented either by the same requester or by a different requester. Compared with a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only the 2nd request, a significant foot-in-the-door effect emerged in all conditions except 1 (same requester-immediate request), in which the participants showed neither more nor less intention to become organ donors than did the control group.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体来源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有鉴于此,建立一个非技术的人体器官移植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促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该系统各组成部分如法律法规系统、组织管理系统、宣传教育系统、补偿系统的研究,旨在对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生物工程领域的崭新前沿--组织工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组织工程是在组织水平上操作的生物工程,主要致力于组织和器官的形成和再生,它是对外科领域中组织、器官缺损和功能障碍传统治疗方法和模式的一次革命。同时组织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将是21世纪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