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彼得·辛格是澳大利亚和美国著名的生命伦理学家.在《实践伦理学》一书中,彼得·辛格在平等原则和功利原则的理论框架下,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堕胎问题的伦理主张.彼得·辛格支持堕胎的理由与观点给当代中国堕胎自由的社会环境以及计划生育国策提供了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2.
赫斯特豪斯提出,堕胎关系着对内在值得的生活的理解,成为母亲是一种内在的善,是兴旺繁荣的好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妇女选择堕胎一般而言反映了她们缺乏有价值的道德品质。赫斯特豪斯帮助我们理解在堕胎中牺牲的善以及父母身份在一个真正完满的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她注重具体情境的分析,反对以普遍抽象的原则指导堕胎。但是,赫斯特豪斯对堕胎的伦理正当性的论证并没有令人信服地认为,德性伦理可以成功地转换堕胎争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2011年12月1日~4日,美国"医学科研公共责任组织"(Public Responsibility In Medicine and Research,PRIM&R)一年一度的科研伦理前沿研讨会(Advancing Ethical Research Conference,AER)在马里兰国家海港(National Harbor)召开.作为美国年度科研伦理盛会,此次会议以"和谐伦理、规范与科研( Harmonizing Ethics,Regulations & Research)"为主题,涵盖19场全体会议以及150余场专题研讨和讲座.PRIM&R于每年12月份定期召开AER年会,会议一般由会前培训和正式会议组成.正式会议主要针对科研伦理领域的相关挑战、法律法规、体制建设以及实践热点等问题展开研讨,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策略的结合,以期为科研伦理领域专业人员提供一个更为广泛的交流平台,并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4.
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医学与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后基因组时代基因组学研究在生物医学发展中将起主导作用。基因组学将在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和“结构-功能-应用”研究中发挥其观念优势、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以解决医学科学中的相关问题。基因组学研究需要人文翔,包括关心其伦理问题、法律和社会问题以及国家安全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5.
由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办、西藏军区总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于2013年7月26日~28日在拉萨召开.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与研究、医疗机构管理、医学科研等领域的13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者以"医改生命伦理职业精神"为主题,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更好地推动中美医学人文交流,促进我国科研伦理和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研究与发展,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及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医学与哲学杂志社、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及江苏省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协办,拟于2018年10月26日~28日在南京召开"中美医学人文高峰论坛暨科研伦理素质、医学伦理学教学能力第二期培训班"。会议将邀请:Michael J.Zigmond,Beth A.Fischer  相似文献   

7.
讨论医学中商业贿赂的概念和伦理问题.在讨论概念问题时,首先厘清什么是贿赂及医学中的商业贿赂,以及贿赂与其他不当行为的区别.所讨论的伦理问题包括:为什么在医学中贿赂在伦理学上得不到辩护,以及分析这种不合伦理的行为为什么会发生及可能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8.
杜治政教授是我国当代医学哲学尤其是医学伦理学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直接而清晰地剖析了我国医学伦理学面临的现实危机和道德困境,提出培养医学道德要促进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的结合,更要高扬医学美德伦理。杜治政教授强调美德伦理首先是医生的美德,美德具有医学伦理学母德的性质,他的医学美德伦理观为我国当代医学道德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解决当今临床实践中的种种现实伦理问题、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组织工程学技术为人类疾病治疗带来希望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医学科技伦理问题.组织工程学产生和发展是必然的,与医学科技伦理的矛盾也是必然的,两者间如何找到平衡,是值得探索的.旨在阐明二者间矛盾的必然性,分析相互关系,是制约对立的矛与盾,还是和谐统一的剑与鞘,并提出如何实现双赢,找到平衡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医学实验在受试者研究方面遇到的伦理挑战,迫使人们一再地回归并认真地反思《纽伦堡法典》和《赫尔辛基宣言》的人权伦理意蕴.前者以简约的法典确立了“为人权而斗争”的基本伦理路线以及生命伦理原则.后者在一再的修订和补充中面对诸如“知情同意权”之类的复杂的人权伦理问题.由于自《纽伦堡法典》以来生物医学领域的国际伦理准则的拟定与人体受试者研究的人权伦理探索紧密相关,回到“人的概念”与面向“概念中的人”分别代表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人权伦理探索.《纽伦堡法典》的启示凝结为“人就是人”的精神守望.《赫尔辛基宣言》展现出开放的人权伦理探索,代表了将伦理理想主义与道德现实主义结合起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医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基因组计划将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广泛的可能性,并结生物医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是人类的社会性,疾病产生的非生物因素以及社会及伦理的限制都决定了任何生物医学上的成就,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都不能改变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为医学伦理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挑战。我国卫生部于2001年2月20日发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中规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符合有利于患者的原则、知情同意的原则、保护后代的原则、社会公益原则、保密原则、严防商业化的原则和伦理监督的原则。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条件之一是医疗机构建立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是教育性、咨询性、义务性及独立组织。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应依据上述原则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全过程和有关研究进行监督,开展生殖医学伦理宣传教育,并对实施中遇到的伦理问题进行审查、咨询、论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大会暨第九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精神,推进军队医学伦理学学科发展,“全军第六次医学伦理学专业学术会议暨医院伦理审查管理与标准操作规程培训班”于2011年11月11日~14日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隆重召开.第二军医大学王延军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李义庭教授、全军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放教授以及来自全军35个医疗教研机构和15个地方医疗单位的12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伦理学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协办的以"信息时代的应用伦理问题"为主题的第11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0月在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来自韩国和中国的一百四十余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并提交了一百余篇论文.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信息时代的经济伦理、管理伦理、制度伦理、科技伦理、环境伦理、传统伦理与道德教育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现将会议的主要学术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6月4日~5日,第三届组学与生命伦理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由华大基因生命伦理和生物安全审查委员会、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共同主办,中国遗传学会科学道德与伦理委员会、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广东省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广东省医务社会工作研究会和广州市医学伦理学重点研究基地协办。来自两岸四地医务、伦理、科研及法律界的50余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新生儿筛查"专题展开研讨,会议主题涵盖  相似文献   

16.
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于2005年7月26日至27日在山西太原举行。此次会议以“人·健康·公正”为主题。110余名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医务工作者、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学科研人员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秘书长李义庭教授主持。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本富教授致开幕词,并做了题为《医学伦理学的热点与进展》的报告,分别介绍了生物科技进步带来的有关脑死亡、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人类基因组与基因诊治的伦理学进展与研究情况,以及科研伦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转化医学的兴起,医学伦理审查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使医学伦理审查工作更好地适应转化医学发展的需要,提高审查质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分析当前我国医学伦理审查工作现状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可行的解决方法,如进一步明确和强化管理部门服务功能、保证伦理委员会成员多样性和重视伦理审查多视角、强化伦理委员会后续跟踪审查、规范伦理审查委员的培训与继续教育等,为我国医学伦理审查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和医学伦理审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禹锡的"卵子风波"反映了干细胞研究领域中伦理规范的缺位.分析了针对干细胞研究的种种伦理争论,并且指出,由于与人类的尊严和幸福密切相关,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不能回避伦理问题,相关的伦理研究必须与科学研究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的生物医学伦理学教学P.A.Jennett,G.L.Crelinstent&T.D.Kinsella张国忠译引言医学伦理通常是医学实践的一个基本构成部分。如今,伦理问题和道德需求在医学实践中发挥着日益复杂的作用。在关怀病人,分配微观、宏观卫生保...  相似文献   

20.
卡拉汉教授对海斯廷斯中心的运作是多学科交叉和合作的方法,其研究团队由哲学家、神学家、律师、神经学家、医生、社会学家、科学家、心理学家、医学史学家等组成.多学科研究的两个特征是以多学科交叉研究生命、生活及死亡的问题,并将生命伦理问题的研究提高到政策和法律水平.海斯廷斯中心对生命伦理学的影响和贡献主要就是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卡拉汉教授的一生也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生涯.说他是一个哲学家绝对不正确,定义他是一个以多学科交叉角度研究生命伦理学的"生命伦理大家"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