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人生目的是一种个体想要完成的,首先是对自我有意义,进而是对超越个人之外的世界有影响的稳定的具有概括性的意图。它有着与意义、目标不同的内涵。人生目的是能够预示健康、成功和幸福等积极发展结果的更高层级的心理结构。它能给个体带来更多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消极状态和消极发展结果具有抵御作用;能促进个体的积极发展;有利于个体取得更高的成就。人生目的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个体早期参与的一些潜在的目的性的活动、社会支持以及社会文化会影响人生目的的形成和发展。未来研究需要更深入探讨人生目的的测量、发展规律、功能、作用机制及培养,并基于特定的文化情境进行文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基于情绪的发展性问题考虑,利用ERP技术对个体具体情绪状态到元情绪状态这一发展过程进行探索性研究。采用情绪的图片感知范式,2(情绪状态:情绪体验和情绪自我觉察)×4(情绪类别:愉快、悲伤、厌恶和恐惧)的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表明:个体报告元情绪状态比报告基本情绪状态所用反应时更长;约在图片呈现后250ms,个体报告具体情绪体验与元情绪觉察出现ERPs的分离,且对自身情绪进行觉察的过程中的ERPs波幅更负。结论:具体情绪体验与元情绪自我觉察存在不同的神经机制。个体元情绪自我觉察对情绪感受具有抑制作用,元情绪自我觉察会降低个体情绪感受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田学英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12,35(3):631-635
通过对1076名大学生进行人格特质(外倾和神经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体验的测查,本研究探讨了外倾和神经质影响情绪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外倾和神经质之间有紧密联系;(2) 外倾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预测个体正性情绪的变异;(3) 外倾对正性情绪的影响部分是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为中介的。该发现对实践中提升个体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改善情绪状态并最终优化人格结构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索自我欺骗的研究方法、产生的原因和认知机制,以及这一领域中有待解决的新问题。近期研究发现:基于自我欺骗产生的动机特点,主要存在三类不同的定义方式,大多数心理学家是基于第三类定义来研究自我欺骗。研究方法上,适用性较强的自欺问卷是自欺性提升量表(SDE),操作性较强的经典实验范式是点追踪任务。在认知过程的任一阶段中,调节心理状态是个体产生自我欺骗的直接动机,改变个体的心理状态或对事物的模糊感知可能阻止个体自我欺骗的产生。未来应从如何调节个体心理状态的角度探讨和研究自我欺骗,能够利用点追踪任务,结合ERPs或fMRI技术为之后研究自欺产生的具体阶段、认知机制以及神经机制提供实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主要探讨反馈类型和反馈效价对自我欺骗的影响。实验1采用前瞻范式探究不同效价的模糊反馈对自我欺骗的影响, 结果发现, 相比于无答案提示组, 有答案提示组的被试在积极模糊反馈的条件下显著地提高测试2第二阶段的预测分数(自我欺骗的程度加重)。实验2探究不同效价的精确反馈对自我欺骗的影响, 结果发现, 相对于无答案提示组, 有答案提示组的被试在消极精确反馈条件下显著地降低测试2第二阶段的预测分数。实验3采用ERP技术探究反馈类型和反馈效价影响自我欺骗的内在机制, 结果发现, 模糊反馈条件下的自我欺骗诱发较大的P2成分、诱发较小的N1和N400成分; 以及发现自我欺骗在额区的效应较大。总之,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可能积极反馈促进个体的自我欺骗产生, 消极反馈削弱个体自我欺骗的产生; 积极模糊反馈能够进一步促进了个体自我欺骗的产生。这些研究结果还表明自我欺骗产生的背后机制可能是自我膨胀。  相似文献   

6.
追求幸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价值观对个体的发展起引导作用, 与幸福感密切相关。认同自我增强价值观, 即关注个人利益, 可以让人体验到波动的幸福感, 表现为短暂快乐和消极情绪的交替循环; 认同自我超越价值观, 即切实关心他人利益和福祉, 则可以让人拥有持久的幸福感, 表现为一种持续的充实、和谐、宁静的状态。就作用机制而言, 认同自我超越价值观的个体可能对自我威胁信息有较少的防御性反应, 体验到更多的社会关系导向的情绪, 激发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从而获得持久的幸福体验。未来的研究可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考察自我超越价值观对持久幸福感的作用, 系统探讨二者之间的其他潜在机制, 并通过开展自我超越价值观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7.
去焦点化是指通过操纵个体对焦点以外的非焦点事件或因素的关注, 从而减少焦点事件对个体认知判断和情绪影响的一种策略。如何利用去焦点化减少聚焦错觉对体验幸福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提升体验幸福, 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 可以通过去焦点化策略, 减少个体对不同类型消极情绪的聚焦错觉, 以达到提升体验幸福的目的。其心理机制可从注意分散假设和情感加工理论进行解释。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关注: (1)一般去焦点化与自我相关去焦点化的比较与探讨; (2)去焦点化对后续体验幸福的影响; (3)重新聚焦对个体体验幸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成翔  李方君 《心理科学进展》2023,(12):2406-2418
组织中的明星员工常因其卓越表现而成为他人妒忌的对象。被妒忌既可能会引发员工的积极体验,也可能会引发消极体验,进而对工作绩效、人际行为产生不一致的影响。现有研究对于这些不一致的发现缺乏深入细致、系统全面的梳理与解释。基于能动与共生的双重视角模型,探讨被妒忌对个体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及自我调控的不同影响,并着眼于能动与共生对个体而言的相对重要性梳理相关的边界条件,以期增进对被妒忌效应的系统理解,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同时启示组织对明星员工被妒忌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自传体叙事中的自我欺骗是一种从个体内角度理解的自我欺骗,是无人际压力情况下个体自我建构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认同策略。这种自我欺骗发生在自传体叙事过程中,个体通过叙事语言拉开"新我"和"旧我"的叙事距离,建立新的目标追求并实现,最终构建新的叙事认同。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在维持正性自我概念的动机驱动下,采用有偏差的信息加工方式叙述自我故事,满足情绪体验与情绪评价一致性的需要,进而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引发自我改变。未来研究可以探讨自传体叙事中自我欺骗在临床中的行为表现与治疗策略,考察其认知神经机制,并探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自我欺骗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流畅感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指个体对正在从事的任务或接触到的事物表现出积极的乐趣,借此使得个体完全将注意力投注当前任务或事物的一类积极的情绪状态。在流畅状态中的个体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如自我暂时性的消失、活动与自我意识充分融合、集中精力从事任务、自发地参与到活动中、对当前状况有高度的控制感、时间的错误感知等特征。本文介绍了流畅感的内涵及主要特征,探讨影响流畅感的因素,探析其产生机制。通过分析流畅感的产生机制,帮助探索如何促进个体出现流畅感,以利于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1.
罗文豪  王尧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0):2177-2193
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经济背景下, 自我领导对组织和个人都有更为积极的价值。然而, 已有的自我领导概念与研究局限于控制理论, 实证考察多限于单一层次, 且未能充分揭示自我领导的驱动机制。首先拓展自我领导的概念内涵, 并开发新的测量工具。在此基础上, 分别构建个体自我领导的跨层次驱动机制和多层次垂滴模型, 并尝试探究个体特征、领导因素、组织情境因素和工作特征等对于个体自我领导的影响。由此, 有望为自我领导提供更为丰富、准确、更新的内涵与测量, 深化个体自我领导形成的驱动机制及边界条件, 也有助于组织实践中有效激发自我领导。  相似文献   

12.
怀旧指的是个体怀念过去的事物、人物、地方甚至经历或感受。它大多与美好的记忆联系在一起, 并会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但同时可能也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怀旧对维持个体身心健康有一定的积极效用。本文着重介绍了怀旧的触发因素包括客观刺激的视觉、嗅觉、听觉及主观刺激的消极情绪与低温知觉, 分析了其研究范式有质化研究(内容分析与扎根理论)、量化研究(问卷调查与经验取样法)和实验研究(单因素随机实验设计与多因素实验设计), 并介绍了其相关的测量工具。未来研究要加强主动怀旧与被动怀旧、积极怀旧与消极怀旧的探讨; 整合各种研究范式与强化纵向的追踪研究; 以及要区分特质型怀旧与状态型怀旧。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青少年独处偏好与内化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反刍思维和学段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自我报告方式对山东和上海地区三所学校的6年级至11年级共767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独处偏好可以正向预测内化行为问题;(2)反刍思维在独处偏好与内化行为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学段调节了独处偏好通过反刍思维影响内化行为问题中介作用的前半路径。相对于高中生,独处偏好更容易通过初中生的反刍思维影响内化行为问题。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从反刍思维与年龄关系的角度为独处偏好个体的内化行为问题提供解释,而且对改变个体认知和提高其适应能力具有实践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心怡  陈英和 《心理科学》2017,40(1):174-180
通过两个研究考察肯定内部核心品质和肯定外部成就两种不同自我肯定方式对威胁后个体的影响。研究1发现,无论高威胁还是低威胁情境下,选择内部自我肯定的被试均显著多于选择外部自我肯定的被试。研究2发现,内部自我肯定能够在边缘显著水平上降低高威胁感知被试的自我消极情绪,并能够显著降低高威胁感知被试的一般消极情绪,而外部自我肯定不能达到相似效果。上述结果表明,无论在高威胁还是低威胁情境下,个体都更倾向于选择内部自我肯定;与外部自我肯定相比,内部自我肯定对降低个体高威胁情境下的消极情绪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个体对负性事件的反省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结果,而自我反省的视角能够解释不同结果的原因。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自己过去的经历,即从自我抽离的视角进行反省是一种适应性的反省。自我抽离视角的作用机制和适用性可以从建构水平理论来解释,自我抽离视角的实验室控制方法,主要通过指导语引导和操纵被试回忆过去事件的人称来控制。在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自我抽离视角对身心健康、缓解负性情绪、减少基本归因错误和促进合理推理决策等的积极作用。最后,分析了自我抽离视角的适用边界和文化差异,并提出未来可以研究自我抽离视角与人格、动机、能力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工作旺盛感是个体在工作中同时体验到活力和学习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衡量个体成长与进步的标尺。旺盛感的社会嵌入模型和个人成长整合模型为旺盛感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反映出个体的自我决定和自我适应机制,并揭示出旺盛感的重要前因和结果。影响工作旺盛感的前因变量包括情境特征和工作资源,而旺盛感结果变量则包括员工绩效、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健康、创新和适应行为等。开展工作旺盛感的研究有利于组织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该领域较新,其理论和实证研究亟待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心理治疗领域更加关注个体积极情感的体验,幸福感的提升和适应性归因方式的建立是其重要的研究角度之一.综述了归因方式和幸福感在心理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和心理治疗转变个体归因方式和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个体归因方式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的联系.这将为心理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叙述方式、自我视角与自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新建  朱艳丽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1858-1863
叙事取向的自我研究认为, 个体在叙述人生故事与回忆自传体记忆的过程中建构与发展自我。新近研究探讨了影响叙事的因素及其对于自我发展的意义, 相关结果显示, 一致性积极叙事、叙事模式、人格特质等与人生故事和自我发展程度存在一致性关系; 一系列实验结果也证明, 回忆自传体记忆时采用的不同视角和不同人称会对个体的情绪、行为和身体生理等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 研究者应用研究结论进行临床干预, 开展脑神经活动机制等基础研究工作。未来的工作是扩大叙事材料, 更深入探讨影响因素, 如叙事方式和自我视角的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同伴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秋玲 《心理科学》2008,31(6):1524-1526,1498
使用社会认知地图(SCM)与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的标准化同卷(EOM-EIS-II),对初中生群体交往与自我同-性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初中生普遍存在群体归属需要,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从属于一个或多个群体.(2)群体类型不影响自我同-性发展,班级内不同群体类型间,个体的自我同-性状态不存在显著差异.(3)群体内的个体地位影响自我同-性发展,处于群体中不同地位的个体.其自我同-性状态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工作幸福感是个体工作目标和潜能充分实现的心理感受及愉悦体验, 是一个需要组织和个人持久努力和投资的动态过程, 包括工作投入、心流体验、工作旺盛感、工作满意度、工作积极情感等宽泛的结构。有必要从暂时、个体和单元三个水平对工作幸福感进行研究。随着研究方法的进展, 工作幸福感的研究呈现出个体差异和个体内波动结合的趋势。工作幸福感多水平动态形成机制模型整合了组织和工作环境因素、个人特征以及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体现了工作幸福感的动态特征, 解释了人类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是工作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外溢?交叉动态模型解释了幸福感在不同生活领域的外溢以及在工作团队成员或家庭配偶之间的传递, 有助于推动工作幸福感不同测量水平的效应研究。未来需要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工作幸福感的动态因果模型, 探讨不同水平的工作幸福感对绩效的影响机制, 更多地研究心流体验、心理旺盛感、高兴和自豪等工作幸福感指标, 加强对工作幸福感的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