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道德的早期状态问题,是伦理学研究最困难的问题,也是最诱人的问题。比起道德理论,道德本身有着更为古老的历史。是什么力量推动人类最早的道德感的产生呢?什么原因促使原始人在生产生活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尽力使自己的行为合乎道德呢?原始人的生产、分配和交换活动,氏族外婚等婚姻规则,原始人甘心忍受“成丁礼”的折磨,等等,都是道德的早期状态中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一、考察早期道德的途径 可惜的是道德的最初形态与人类最早的物质生产生活一同消失在人类自身发展的历程之中了。那些在实践中实行着道德禁忌的原始先人,并没有想  相似文献   

2.
徐朝旭 《哲学动态》2007,19(10):48-52
在原始社会中,原始的“科技活动”隐含在生产劳动的母腹之中。先民在生产实践中依靠社会组织发明了实用技术。那么,先民们是运用什么手段调整社会关系,维系社会组织的运行呢?禁忌是迄今人们知道的人类最早建立的行为规范,正如E.卡西尔所指出的:“禁忌体系尽管有其一切明显的缺点,但却是人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社会约束和义务的体系。它是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石。社会体系中没有哪个方面不是靠特殊的禁忌来调节和管理的。统治者和臣民的关系,政治生活,性生活,家庭生活,无不具有神圣的契约。”[1]在探索、改造自然过程中,禁忌同样承担着调整人与自…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一些报刊结合以描写爱情为主题的某些文艺作品和实际生活中个别离婚案件,展开了关于婚姻道德问题的讨论。其中,涉及到的理论问题有:什么样的婚姻才符合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观念是怎样形成的?它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没有变化?应当怎样正确理解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有关的论述,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见解,颇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道德的产生、发展及其社会作用是有自身规律的。那么道德社会作用的发展规律是什么呢?本文试从道德作用的历史演变作一个简单分析。一、道德作用的决定性阶段。伦理学史研究证明,道德比其它社会意识早形成若干万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阶段,即古书中所讲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世界”。《共产主义道德概论》(刘启林著)一书中指出:“在政治出现以前,原始社会的秩序是由简单的道德习惯来维持的,……那时的道德观念和规范是统一的,没有阶级性的”。这就是说,在人类社会意识的发展过程中,道德意识要比政治意识产生早,它独立地调整着人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道德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婚姻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指示和判断婚姻家庭生活中的行为是非的准则和规范,是现实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对婚姻道德的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反映受现阶段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的婚姻基础构成,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实际。同时,其建设也不能忽视民族心理的影响以及与现阶段精神文明水平相联系的群众可接受性程度。婚姻道德的探讨,首先需要弄清的是如何理解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有关论述。在本书中,恩格斯指出:“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如果感情确  相似文献   

6.
哲学人类学问答──访副研究员蔡俊生本刊记者蔡俊生,男,1939年生.籍贯河北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史前社会研究和文化人类学研究。已出版的专著有:《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原始社会形态》、《文明的跃升——社会信息的形成和发展》。译著有:《婚姻和家庭的起源》、《原始社会史》。问:目前国内的文化人类学出版物中,一类是翻译国外的作品,与我们的思路相距较远;另一类是我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的作品,又多偏重于具体描述,觉得理论深度不够。而您翻译的《婚姻和家庭的起源》和您的专教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原始社会形态》这两本书,则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丰富的人类学资料,在学术界很受欢迎,颇有影响。请您谈谈,您为什么要选择这方面的学术研究?研究中有何体会?答:我的工作属于哲学人类学研究。这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工作。《婚姻和家庭的起源》的作者,是前苏联历史学博士IO.H·谢苗诺夫.他也是哲学教授,后转而研究史前社会的。我选择这样的研究方向,起初是想避免纯哲学研究的空泛性,找一个借以立足的具体领域,把理论思维和具体学科的科学资料结合起来。我选择了文化人类学。不过,一旦进入具体学科领域,就不可能只研究最一般的哲学原理,就会自然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从来都被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缠绕着的婚姻问题,在恩格斯把感情确定为它的道德基础之后,似乎显得单纯而透明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苏联历史学博士Ю·Н·谢苗诺夫著《婚姻和家庭的起源》一书,由蔡俊生译、沈真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现已公开发行。全书二十三万九千字。这是一本吸收了现代的民族学、考古学、古人类学、动物学等多学科的新的科研成果,基本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科学著作。该书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婚姻和家庭的起源以及发展,其中对于摩尔根的一些已经过时的概念作了某些修正。谢苗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现代文明的根本标志和发展方向?这是研讨现代婚姻、家庭道德问题的一个立足点和出发点。《道德与文明》1998年第1期发表的《婚姻、家庭的道德与法律建设应与现代文明发展方向同步》(以下简称《同步》)一文断言,“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转变”,或“伦理本位...  相似文献   

10.
“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矛盾论》)。阶级对抗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外部冲突。那么,在人类历史中,是否还存在别的社会对抗呢?它和阶级对抗又是什么关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应克复在来稿中对此作了探讨。他提出: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大多数宗教,就其观念形态来说,都起了道德规范的作用。由于宗教与道德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们都反映了人类对更高尚、更美好的生活实质的梦想与追求。那么,在道教的教理教义中,“道”和“德”是什么关系呢?道家是如何解释“道德”两个字的? 早期道教主要经典《太平经》卷十八说:“夫道者何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也。”  相似文献   

12.
魏细强 《天风》2001,(3):16-17
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也有自己的起源、演变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道德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这是伦理思想史上,一直有争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婚姻家庭关系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婚姻家庭关系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婚姻家庭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伊斯兰教从信仰真主和服从真主安排的角度出发,十分重视婚姻家庭关系的协调。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规定在《古兰经》、“圣训”和教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规定规范着穆斯林家庭成员在整个家庭生活中的行为,维护着婚姻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进而促进了整个伊斯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了,其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论述与我国新《婚姻法》有不少相通之处,这体现了伊斯兰婚姻…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人类生活于自然和社会之中,人类自身的性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方面与社会方面的双重影响。我们把影响和制约人类性行为的各种客观环境称之为性环境。那么,性环境对性道德有什么制约和影响呢? 第一,性环境的历史性,决定了人们对于性的道德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差异性。 原始社会兄妹之间可以有性关系、性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性关系和性行为,逐渐变成不道德和遭受禁止的。为什么对同一性行为会有截然  相似文献   

15.
伦理是一种智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那么我们不妨说 :伦理学是使人明智的学问。伦理 ,也可以说是道德 ,其实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 ,基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要求所形成的一系列共识 ,是一种“社会整体的契约” (弗兰克纳语 )。在早期的人类社会这种共识是以原始的宗教禁忌的形式存在着 ,人们相信 :不遵守这种禁忌将会给群体带来灾祸 ,即会威胁群体的存在和发展。因而 ,对于不遵守禁忌的社会成员 ,群体将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惩罚。人们为了避免受到惩罚 ,同时也是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可而遵守这些禁忌 ,以求得融入…  相似文献   

16.
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不仅要通过婚姻家庭生活表现出来,而且要通过各种职业生活表现出来,并扩展到整个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和社会公德,各有自己的不同特征,那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第一,职业道德内容上的相对稳定性。 各种职业作为社会的分工形式,各自都有着特殊的利益和义务,特殊的活动对象和任务,特殊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特殊的职业环境和职业关系,特殊的职业培养方式。职业道德正是产生于这种特殊的职业生活实践之中。因此,长期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适应这诸多特殊的职业生活内容,形成某种特  相似文献   

17.
婚姻是人世间的大事。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当达到一定年龄的时候,总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它。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信众人数最多、体制最完备宗教之一的天主教对婚姻有其丰富而独特的阐释。梵二文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指出,“个人、社会、教会的幸福和健全的婚姻与家庭生活,紧相连接”,“婚姻为人类的繁衍、为家庭所有成员的个人进步及永远命运、为家庭本身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尊严、稳定、  相似文献   

18.
把社会主义经济看作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理论。历史唯物论认为,人们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那么商品生产的发展给社会道德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如果说,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符合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那么商品经济关系的发展就应当带来道德  相似文献   

19.
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的知识体系,它本身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既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又对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原始科学作为“知识童年”(培根语)时代的科学,在人类社会的诞生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从人对自然的关系出发,作一番研究。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开始到马克思以前的二千年间,不少学者为了探讨人类起源的奥秘,都曾经孜孜不倦地作过努力,总想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中找到答案。柏拉图认为,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动物。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主要区别,是能直立行走、语言、脑  相似文献   

20.
现在,人们一降生大地就有一个家。人人都生活在家庭中。每个家庭都希望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兄友弟敬。但是,家庭是什么时候有的呢?调整家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几千年来,民俗学家、伦理学家都在探究。说法千秋,各领风骚,而从总体来说,家庭及其伦理道德的思想,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