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禅苑清规》是目前所见最早、最完整的禅宗清规,它也是禅宗其他清规的范本,因其独特的地位,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编成于北宋末,正值佛教诸宗派融合之时,本文以佛教宗派学说交融为基础,讨论《禅苑清规》中所体现出来的禅、净与律学思想在此清规中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篇相当好的文章——赵朴老对回族学者冯今源同志一论文的批语本刊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于1996年10月21日,在看了我国回族学者冯今源同志所写《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论文(此文将在《世界宗教研究》杂志1997年第1...  相似文献   

3.
《中国宗教研究年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撰,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反映中国学术界宗教研究的年鉴。第一本1996年版,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50万字,大32开,对近年来我国各宗教研究状况作了专论;介绍了近20年来部分宗教界学者、宗教论著、期刊及宗教院校;记述了从1990年至1996年7年中我国宗教工作与宗教活动的大事记;同时附有1996年宗教学术论文、著作目录。该年鉴是您了解中国近年来宗教及宗教学研究现状,查阅宗教动态信息的具有权威性的参考书,欢迎购阅。定价:44元,购买地址…  相似文献   

4.
《百丈清规》是中国化的佛教僧制,它实质上是中国佛教僧团管理的创新。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对《百丈清规》之管理创新的空间及其创新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禅和日本人的自然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铃木大拙(1870—1966),宗教哲学家。因家贫,中学曾一度辍学。后来虽然进了东大,因缘时会,结识了佛门中人,竟热衷于参禅,饱读佛学典藉。1897年,渡美十年,半工半读,苦心研究宗教哲学,将《大乘起信论》译成英文,还用英文写了一本《大乘佛教概论》,引起欧美学界瞩目。回国后,在大学任教,仍致力于佛学与禅宗研究。禅讲空无,“不立文字”,可这位“世界第一禅者”,仅英文著作即有三十余种。《禅与日本文化》(1938)原是他在英美讲学的内容,而后成书,供西方人了解禅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以及日本文化的某些特质。为了了解自己,日本人又…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7,(9)
<正>前言隋唐时期创立的天台、华严、禅、净土等宗派是佛教中国化的重大成就,其中尤以禅宗最具中国特色,"会昌法难"之后更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形成于晚唐五代时期的禅宗文献《禅门规式》,既是佛教中国化的成果,也是促使佛教进一步中国化的重要文献。在《景德传灯录》中,《禅门规式》系在百丈怀海名下,被认为是怀海禅师所制《百丈清规》的"大要"[1]。《宋高僧传》在叙述百丈怀海的生平时,  相似文献   

7.
如何欣赏名画《最后晚餐》雷镇阊1996年第2期(夏季号)《中国宗教》杂志刊载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达·芬奇的名作《最后晚餐》,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并希望能相应有一个简要的介绍。现就如何理解和欣赏这幅名画,谈谈个人看法。达·芬奇(1452-...  相似文献   

8.
佛教的戒律是佛教本来面目的表现 ,清规则是佛教本土化的特征。晚明时期 ,佛教界在此两方面都出现了问题。为了扭转佛教发展的颓败趋势 ,作为晚明四大师之一的宏 ,分别在戒律和清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针对佛教戒律的庞杂不明 ,宏对之简约 ,以使僧众有所依规 ;针对清规的日益世俗 ,宏制定《云栖规约》 ,以别僧俗界限  相似文献   

9.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对于唐宋以来的"以禅喻诗"的诗歌实践进行了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后人对其"以禅喻诗"之旨莫衷一是,但均无中其肯綮,本文从"以禅喻诗"的源头——禅宗本体入手,指出严羽"以禅喻诗"就是通过诗来传达色相俱泯、色即是空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6,(12)
“附佛法外道”与民间秘密宗教默雷摘编外道邪说借宗教之名或乘宗教之虚王雷泉先生在《佛教在市场经济转轨中的机遇与挑战──兼论当代中国宗教的若干理论问题》(《佛学研究》年刊1995年)一文中,对外道邪说借宗教之名或乘宗教之虚得以泛滥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他认为...  相似文献   

11.
智者大师《观心食法》(一卷)收于《碯续藏经》第九十九卷,全文不足四百字,因其篇幅短小且叙述简略,常为人们所忽略。但它所明确揭示的一心三观、圆融相即的禅观思想却已是相当成熟,其所展示的寓止观修行于日常生活的风格,正是智者大师最推崇的“随自意”禅风。据此我们还可一窥早期天台教团的饮食规矩。《观心食法》成立于禅门清规之前,可以说,它是现存最早的中国佛教僧团有关食法的珍贵文献。全文仅三百九十二字,为方便读者,现作标点,抄录如下:既敷座已,听维那进止。鸣钟后,敛手供养一体三宝,遍十方界,施作佛事。次出生饭…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英国学者巴雷特教授代表作《唐朝道教研究——中国历史上黄金时期的宗教与帝国》一书的第三部分,从宗教与政治的角度论证了武周之后中宗、睿宗以及玄宗时期的道教与皇权之间的关系,着重从佛道地位的变化分析道教在中唐发展盛极一时,成为当时与儒家治世之道相抗衡的国之重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上,江西在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方面就作出了积极贡献。佛教"农禅并重"发源于江西,禅宗史上著名的"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发生在江西,禅宗一花开五叶,三叶在江西。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在南昌传教期间形成"南昌传教模式""利玛窦规矩",是天主教中国化的历史见证。2016年以来,江西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以及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在推进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  相似文献   

14.
文摘     
宗教的魅力在净化人的心灵唐明邦在2005年第1期《宗教学研究》上发表文章《宗教的魅力在净化人的心灵》。作者提出,宗教的魅力是能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不同信众,采取特殊宗教仪式、宗教法术,净化人的心灵,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在诸社会意识形态中,宗教的特点即发挥灵魂净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古清规序》与《景德传灯录》卷六名为"禅门规式"的文本虽然名称不同,但二者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实为同一文本。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指出其为百丈清规之原始形态《禅门规式》的序文,并进一步考证了此文本的作者并非杨亿,《全宋文》收录有误。  相似文献   

16.
王涵 《中国宗教》2022,(1):88-89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强调宗教要坚持中国化方向。天主教如何践行中国化,或许可以在《处境中的探索与思考》一书中找到答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处境中的探索与思考》一书,是一部关于我国天主教中国化研究的文集汇编,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在《中国宗教》《人民政协报》《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等期刊报纸上发表的论文和译文共67篇。作者周太良先生,在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从事研究和文秘工作30余年,他不仅储备了丰富的教会知识,而且还一直笔耕不辍,研究视野纵横海内外。  相似文献   

17.
对于禅宗与《周易》的关系,前人多追溯到云岩昙晟的《宝镜三昧》,云岩昙晟是禅宗七祖青原行思的三世法孙。禅易关系其实还可以上溯到青原行思,多种资料表明,青原行思乃禅易关系的奠基人和开创者。本文通过行思道场"青原"山名之考辨,证明行思道场在他本人时代由安隐山更名为青原山,这其中具有深厚的易学背景,进而揭示淹没于历史长河中的初期禅易关系,不仅可以为研究早期禅宗的发生打开新局面,也可以为研究魏晋隋唐宗教和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佛学中国化之一果——禅,乃肇始于菩提达摩东来首倡“借教悟宗”,复经二、三、四、五祖,及至六祖惠能,方臻于完成。其“独来独往”之行风、“直下承担”之习法,幸得百丈(怀海)马祖(道一)等倡扬,进而导致其后禅之“五家七宗”的兴盛。因此,如果说,正是六祖惠能将天上佛教拉到现实人间,从而开创“五家七宗”繁荣新局面的话,那么,此“通天达地”之梯(当为桥),则非马祖禅莫属。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禅宗。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智诜、净觉、慧忠三家有关《心经》的注疏为例,探究初期禅史中禅宗的解经思想,同时也以大颠的《心经》注与唯识宗学人窥基的《心经》疏为例,分别考察初期禅流变为"古典禅"时期,禅门解经学的变化,以及禅宗与义学在经典释义方面的区别。本文的研究旨在表明,中国中古禅宗与经教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和多变的,需要重新反省过去禅史研究中某些过于简单化与化约论的研究误区。  相似文献   

20.
《禅宗全书》简介台湾著名佛教学者蓝吉富教授主编的《禅宗全书》是中文禅宗文献的汇集。分为史传、宗义、语录、清规、杂集等五部,共收集六世纪迄二十世纪禅宗典籍五百七十余部。凡一百册,外加总目索引一册。其中,以语录部最多,史传部居次,是迄今为止,中外各国收录禅宗典籍最多的禅宗类丛书。《禅宗全书》所收内容分藏内禅籍和藏外禅籍两类,所谓“藏内”,即系指收在各版大藏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