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形象学的科学指向与定位形象学是研究形象的。这似乎是一个用不着问的问题。然而,由于人们对形象的理解各不相同,所以关于形象学的对象也就模糊起来了。从认识史的实际看,人们对形象的界定主要有三种:一是把形象看做人和物的外表。这样的形象实际上是一种直观的对象。现今的美容业即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女士们把单眼皮割成双眼皮,她的形象就漂亮一些了。在许多美容店的门面上都写着“形象设计”。这里所谓的形象也就是指人的外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商品的包装也看做是对形象的塑造。据说,以前中国有好多商品是“一流的产品,三流的包装”…  相似文献   

2.
"道德形象与个人命运"问题,在人类思想史上,曾以"德福一致"的问题出现,大多数伦理学家主张"德福紧密联系"甚至"德福一致"。在现代社会,道德形象确实关乎个人命运。因为道德形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道德形象是把握人生机遇的重要因素;道德形象是创造人生幸福的关键要素;道德形象是追求人生幸福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3.
形象德育的规律是形象德育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客感应规律是形象德育的重要规律,形象德育的主客感应规律,主要体现在形象德育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认知与建构的统一、体验与熏陶的共生等方面。深入探索形象德育的主客感应规律,有利于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形象德育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自觉运用主客感应这一规律推动形象德育的发展,提高当前我国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正>女性形象是社会文明图像中无法割裂的客观存在,一直是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来源和表现客体。处于不同时代以及不同地域的人都有自己对于女性形象特有的审美标准。作为人类审视对象的一半形象,女性形象以其纯粹而又复杂的形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之中,光从浩如烟海的美术作品而论,女性形象在其中就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中西油画的发展中,女性形象始终贯穿其中,女性以其柔美的形象、曼妙的姿态吸引着众多画家进行描绘。女性形象是  相似文献   

5.
形象思维是一种与抽象思维(用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作为基本思维形式的思维)相比较而言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形象特征及其规律的反映,是以形象观念作为基本形式的思维,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加工成新形象或新形象的过程系纺。客观事物除了具有一般形象特征外,还具有典型形象特征。例如,水有清沏和浑浊的形象特征,漓江的水有清沏的典型形象特征,红水河的水有红的黄型形象特征。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各  相似文献   

6.
邵政达  刘金源 《学海》2012,(3):207-211
良好的区域形象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江苏区域形象的提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凝聚区域内部各方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公众为主体、以企业品牌和媒体为先锋、以民间团体为助力的战略结构,共同推动江苏区域形象的提升;二是要协调江苏南北发展,重点扭转苏北和苏中地区的弱势形象,提升江苏整体形象;三是充分发挥江苏特色的优势资源在区域形象提升中的先导作用,有效利用江苏的多元特色,塑造江苏"特色强省"的魅力形象。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文明形象的自我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文明形象的自我塑造颜廷志一、大学生文明形象的基本标志所谓文明形象,是指摆脱了愚昧、野蛮、落后状态的开化、进步、有教养的人格的外在显现,即人格的文明形象。文明形象的基本内涵,是真、善、美的统一。所谓真,与假相对而言,是指人们的认识与客观事物及其规...  相似文献   

8.
个人外在形象是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个性化的外在形象是形象设计的最高目标。而要达到这种目标,则需要实现从遵守礼仪、扬长避短到结合个人色彩与风格的三重境界的成功跨越,这样才能打造出完美而又不失个性的外在形象。  相似文献   

9.
在《庄子》中,出场次数最多的是孔子。在数十次的出场中,孔子的形象和身份迥然有异,区分为四种情况:一是道家形象和身份,是道家的代言人;二是儒家形象和身份,因而是道家批判的对象;三是先以儒家形象和身份出现,经道家点拨,转而折服、归从道家,有一转变过程;四是超然于儒、道之外,不属于哪家哪派,带有某种中性特征。孔子形象的多重性及孔子成为《庄子》的第一主角与孔子形象的可塑性和孔子的名师身份及师徒效应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建构也愈发重要。肯尼斯·博尔丁认为:"国家形象是对国家的一种认知,包括国家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国际社会其他行为体的认知。"~((1))在当前国家公关时代,以形象片作为国家形象宣传的传播媒介是宣传和传播国家形象最直接的途径,同时也是联系大国之间关系的纽带。在中国的大国外交中,  相似文献   

11.
宗教的本质在于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宗教的"神圣形象"是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本体",对宗教的"虔诚的信仰"是通过确立、信仰和内化"神圣形象"而实现的。人创造宗教,是为了从宗教的"神圣形象"中获得存在的"神圣"的意义;然而,只有从"神圣形象"中才能获得存在的意义,又只能是人在宗教中的"自我异化"。在揭露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基础上,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以新的哲学理念引领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这是哲学作为"文明的活的灵魂"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这篇论文在回顾通俗文学中道教神仙形象基础上,阐释了不同时期神仙形象的变化和基本特征,并对形成这些不同的神仙形象的社会及宗教背景进行了分析,指出道教的世俗化是造成通俗文学中神仙形象宗教色彩逐渐减弱,人性特征逐渐加强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郑明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212-212
国家形象产生于全球化大背景中,是发展软实力和消除误解的需要。国家形象具有主客观相统一,民族形象与人类形象相统一,现代性与传统性相统一的特征。构建国家形象需要提高硬实力。扩大文化交流和提高传媒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4.
苏汉臣的婴戏题材绘画创作出了韵味独特、别具一格的孩童形象,其中的男婴形象最为经典,其作品融精湛高端的技法、浓郁华丽的色彩、严谨细致的造型于一体。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苏汉臣作品中所塑造男婴形象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对苏汉臣作品中男婴形象的表现方法,主要是从用线和造型分析、色彩的应用、情态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解析;第三部分是苏汉臣作品男婴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舞蹈形象的塑造中,舞蹈形象的捕捉是舞蹈创作者的首要任务.舞蹈形象的捕捉,需要创作者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创作者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丰富自我的经历,发现美、展现美,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舞蹈形象,给鉴赏者和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当代艺术家刘飞笔下的光头女性形象表现了画家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对女性解放事业的关怀;通过对头发含义的颠覆,以超前的方式,引领女性对自己的形象进行塑造,体现了包括女性中性化、性别模糊化、改变女性形象的女性主义追求.这些光头女性形象,不仅是对传统女性美的思考和超越,也是对后工业时代性别多元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17.
奥古斯丁复形说是从救赎的角度来看上帝的形象。本文考察了奥古斯丁复形说的东传史,发现其中存在两个派别:一个是主流,坚持传统的奥古斯丁"记忆-理解-爱"形象观;一个是支流,倾向托马斯·阿奎那"心灵-理解-爱"形象观。在中国明清以来的语境中,它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提出了如何恢复上帝形象的规训。  相似文献   

18.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印象是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但仅靠良好的第一印象来维持交际的成功,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更深一步建立和更进一步维护良好的个人形象和企业组织形象,把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个人形象和企业组织形象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把暂时的、初步的、表面的第一印象发展成深层的、更富有实际意义的长期印象,以获得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青年人充满热情和活力,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实现自我,渴望梦想成真。然而,要迈向成功,走向辉煌,达到人生的顶峰,每位青年都应该懂得,在面对人生路途时,所抱持的态度,所具有的自我形象,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不具备良好自我形象、缺乏信心的人,是不可能坚毅不拔地努力奋斗,成就大事业的。那么,什么是自我成功形象?青年应该怎样提升自我成功的形象呢? 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 所谓“自我形象”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有绘画艺术的基本技能中,视觉记忆是智能的核心。绘画艺术视觉记忆的实质是在形象中寻找艺术表现的属性,通过艺术语言的描述对客观事物形象进行记忆。绘画学习的过程就是将视觉形象的造型知识化为记忆,并转化为表现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