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中国回教》李松茂台湾《中国回教》是台湾回族穆斯林的刊物,始刊于1952的,至今(1995年12月)已出238期。其中有报章型的每月会报,有杂志型的月刊、双月刊、季刊。今为双月刊,每逢双月月底出刊。内设“回民之声”、“教义阐扬”、“宗教论坛”、“...  相似文献   

2.
一代穆斯林大学者──马坚先生(续)张会成三、翻译《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经典和立法依据,所以马坚先生对翻译《古兰经》十分认真、慎重。马坚先生于1939年底,自埃及学成回国,他的老师哈德成阿訇(是当时上海中国回教学会的负责人)得知这一消息后...  相似文献   

3.
一、台湾中国回教协会台湾中国回教协会的前身为“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于1937年由王静斋、时子周等人在河南发起成立。1938年春,会址迁往武汉,改组为“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唐柯三、孙绳武等政府官员纷纷加入,性质由民办变为官办。1939年1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更名为“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同年会址迁往重庆。1946年会址迁往南京,并更名为“中国回教协会”,白崇禧为第一任理事长,唐柯三、时子周为副理事长。1949年,该会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迁台后,曾经历了白崇禧理事长时代(1951-1959年),时子周理事长时代(1959-1967年),赵明远…  相似文献   

4.
正学者档案张中复Zhang zhongfu汉族,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博士,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副教授,兼任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主要讲授中国民族史、民族理论研究、中国穆斯林民族社会文化等课程。出版专著《清代西北回民事变——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主命的传承与延续:回教在台湾的发扬与展望》(合著),发表论文《论研究中国伊斯兰门宦制度的民族学内涵与意义》《当代西北穆斯林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从"西部大开发"的相关影响及评估谈  相似文献   

5.
6月3日上午,由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香港中国回教协会、香港伊斯兰联会、香港回教妇女会、香港伊斯兰青年协会共同主办的“香港穆斯林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庆典”大会在香港喜来登酒店礼堂举  相似文献   

6.
照片是历史图像档案,它那“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丰富内涵和多彩画面,向后人直观而形象地诉说着历史的真实和时代的风貌。今天当我们站在《中国之回教》的老照片面前,我们不能不为抗日战争的惨烈而震惊,更为广大穆斯林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挚烈爱国情怀而深深地感动。这些照片真实生动地记录了1939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回族穆斯林可歌可泣的抗日爱国行动和事迹。《中国之回教》是为当时“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出访而发行的抗日爱国宣传照片集锦。1939年12月,“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组建了以马天英为团…  相似文献   

7.
中国穆斯林的抗日活动李松茂中国穆斯林具有爱国传统,在抗日战争中这种传统得到了发扬光大。还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绥东日紧,华北日危"的情势下,1936年11月,山西全体穆斯林,包括山西太原中国伊斯兰布道会、中国回教俱进会晋支部、中国回教公会山西省分...  相似文献   

8.
正香港开埠之初,华人穆斯林大都来自内地广东一带,包括广州、肇庆、番禺等;亦有部分来自北方。迁港后的回民各自谋生,渐渐来往聚居,共同礼拜并礼主麻日,逐渐形成一个小群体。1917年,由数位教胞发起筹划组织会社,成立首个华人穆斯林团体,名为中华回教博爱社。香港回归后,中华回教博爱社作为香港伊斯兰教的代表团体,经常出席  相似文献   

9.
应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和香港回教协会联合邀请,由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宛耀宾副局长为团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马贤副会长为副团长的中国穆斯林友好访问团一行15人于4月25日抵达香港,进行了五天的友好访问,受到香港各界穆斯林弟兄的热情欢迎和友好接待。访问团于4月30日返回内地。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政协常委、民革山东省常委顾问、原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傅统先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1985年8月2日在上海归真,终年七十五岁。傅统先教授是回族著名学者,青年时代就从事伊斯兰教史研究,曾主编回民刊物《改造》,撰著《中国回教史》;支持哈德成、达浦  相似文献   

11.
南京建邺回民医院自1988年建院以来,热情为回族穆斯林服务,前不久,为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南京市有七万多回族穆斯林,而建邺区又是全市回民集中居住区。为尊重回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方便广大回民看病就诊,早在1954年,南京市就建立了回民诊所。“文革”期间改为街道卫生院,1988年7月正式改名为“南京建邺回民医院”。这是全省建立较早的一所回民医院。  相似文献   

12.
香港回教协会访问团在穗欢度“古尔邦”节4月28日,则香港港事顾问、香港中国回教协会主度李伦杰和香港回教妇女会主席马蝶文率领的访问团一行40多人,专程到广州参观怀圣寺和先贤古墓,并且和广州的两千多回族同胞和各省市来穗的穆斯林,以及来自巴基斯坦、土耳其、...  相似文献   

13.
杨晓春 《世界宗教研究》2011,(3):118-131,194
清末民初发生在中国回族穆斯林和基督教传教士之间的"回耶对话",是历史上文明对话研究的生动个案。而促成两方积极对话的《回教考略》(《四教考略》有关伊斯兰教部分的单行本)一书,则是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关节点。通过《回教考略》的出版以及版本状况的查询、《回教考略》对伊斯兰教批评的具体状况的分析、回族穆斯林学者针对《回教考略》有所反响的八个个案的收集(在回族穆斯林学者中有相当的代表性),我们可以认识到《回教考略》一书在引起回族穆斯林学者注意到并起而反驳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批评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从文明对话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围绕着《回教考略》的回耶对话的一些特点:其一,这一回耶对话总体上是因为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明确批评及试图传教引起的,回族穆斯林学者对基督教方面所描述的有关伊斯兰教内容的辩驳和对基督教的批评,具有必然性;其二,对于伊斯兰教方面而言,这一回耶对话有着相当的"卫教"色彩;其三,虽然当时基督教处于一种主动的且是强势的地位,但这一次回耶之间的对话,却大抵是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应台湾“中国回教协会”的邀请,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代表团一行6人于2004年6月7日-12日赴台湾进行了为期六天的交流访问。这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伊协第一次正式组团赴台进行伊斯兰教方面的交流。因为要在香港办理转机入台手续,香港,澳门的穆斯林闻讯后,特来机场热情相送,一再托付我们代为转达他们对台湾穆斯林的关心和问候。如果“三通”实现,从北应是教胞、同胞,一脉相承。”话音未落,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大家的共识,并驱散了长期分离而产生的疑云,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当我说到“天下穆斯林是一家,海峡两岸穆斯林更是一家”时,台下的人高声…  相似文献   

15.
书讯     
〔本刊讯〕邵阳市出版《湖南·邵阳伊斯兰教清真寺》一书。邵阳市是湖南省伊斯兰教重点地区,有3万多穆斯林、25座清真寺,最早的清真寺已有六面多年历史。由于清真寺是回族群众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生活的重要场所,在清真寺发生了许多值得纪念和记载的历史事件,抗日时期成立了“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湖南分会”,大力宣传抗日,开办穆民工厂,动员回族青年上前线;抗美援朝时期发动回民捐款购买飞机、大炮。除此之外,清真寺内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清代的“万岁牌”、解放初期中央访问团赠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国结起来”的锦旗等。为了…  相似文献   

16.
<正>金吉堂(1908-1978),原名金祈恕,河北通县人(今属北京市),北京畿辅中学毕业后,“不佞以读《元史》,渐及蒙古统治下之回教情形,进而注意及于整个的中国回教历史”,(1)遂全身心投入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从1931年始,金吉堂使用金祈恕、金吉堂、吉堂、希哈伦丁、沙不丁、奚利福等不同署名在《月华》旬刊、《禹贡》半月刊等民国报刊发表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文章。1935年夏完成的代表作《中国回教史研究》,更是获得尹伯清、白寿彝、王梦扬等中国伊斯兰史专家学者的称赞。  相似文献   

17.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神圣经典,是伊斯兰教立教的根本依据。中国穆斯林将其尊称为《天经》或《宝命真经》。他们坚信《古兰经》来自“天启”——造物主安拉的意欲,令行禁止,是伊斯兰 教“六大基本信仰”之一。因此, 《古兰经》是穆斯林必备的经典。 中国穆斯林木刻版《古兰 经》,始于清代云南回民起义领 袖杜文秀。1862年,他下令刊刻 了《宝命真经》30卷,由此,开 我国木刻版《古兰经》先河,成 为中国伊斯兰发展史上的一件大 事,从而为中文《古兰经》—— 《宝命真经》的广泛普及提供了 可能。 1895年,国内知名的经学大 师努伦丁·马联元(…  相似文献   

18.
十年前,笔者偶然获得泰安《米氏族谱》一册,该谱为回民族谱,编修于1936年。查国家档案局、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等单位合编的《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和上海图书馆所编的《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均没有收录,谱中有唐柯三、王静斋等所作的序,现将两序略加标点,稍作说明,供研究唐、王思想生平者参考。 其一,唐序:襄阳世系,教守天方。自齐之鲁,族乃大昌。家传孝友,积厚流光。善继兽述,德泽攸长。唐柯三题。 “襄阳世系”盖指泰安米氏为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蒂的后人。米蒂(1051-1107),字元章…  相似文献   

19.
正引子自清帝逊位,民国成立以来,陕西回民在民族自觉的召唤下,因时、因事成立了一些民间自治组织。民国初年,为唤醒民智,倡导新式教育成立了中国回教联合俱进会陕西支部。该俱进会由王宽(字浩然)阿訇、侯德山等人发起在北平成立。其宗旨是"联合国内回民,发扬回教教义,提高回民知识,增进回民福利。"民国十二年至十八年(1923年—1929年),陕西关中地区连年干旱,最终酿成民国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应中华回教博爱社、香港中国回教协会和香港伊斯兰联会及澳门伊斯兰会的邀请,经国家宗教局和国务院港、澳办公室批准,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刘书祥为团长的中国伊协港澳访问团一行 14人,于 2000年 8月 22日至 28日访问了香港和澳门,这是澳门回归后,也是中国伊协换届后首次组团赴港、澳访问。 访问团对香港的访问,受到香港各伊斯兰教社团的重视和香港各界穆斯林的热烈欢迎。香港有关伊斯兰教组织负责人亲临深圳迎接代表团,香港各界穆斯林代表也在访问团下榻的饭店等候迎接,两地穆斯林兄弟姐妹再次相见,倍感亲切,场面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