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癫痫持续状态是儿科神经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急重症,其中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可能严重至危及生命,因而尤其需要准确紧急处理.准确的早期诊断、正确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近年来对于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分类以及程序化治疗都有很多新的认识和研究进展.本文拟从定义、分类、流行病学、临床诊治以及对发育中脑的影响方面对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进行综述,希望能帮助儿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能准确认识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及早做出合理的临床决策,从而最终改善此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脑电图判读对癫痫诊断和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电图(EEG)是癫痫诊断中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对确定癫痫类型,合理选择抗癫痫药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EEG操作不规范,对EEG结果不适当或错误的判读和解释,以及临床医生缺乏对EEG临床应用的理解,导致将很多非癫痫性事件误诊为癫痫,或对已经长期控制发作的癫痫病人过度治疗,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医疗和社会问题。这些现象在国内外均普遍存在,应引起相关学科的高度重视。应强调规范的EEG记录,提高对EEG的判读水平,并对神经科、儿科或癫痫专科医生进行必有的EEG培训,以更好的发挥EEG在癫痫诊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脑电图(EEG)是癫痫诊断中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对确定癫痫类型,合理选择抗癫痫药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EEG操作不规范,对EEG结果不适当或错误的判读和解释,以及临床医生缺乏对EEG临床应用的理解,导致将很多非癫痫性事件误诊为癫痫,或对已经长期控制发作的癫痫病人过度治疗,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医疗和社会问题.这些现象在国内外均普遍存在,应引起相关学科的高度重视.应强调规范的EEG记录,提高对EEG的判读水平,并对神经科、儿科或癫痫专科医生进行必有的EEG培训,以更好的发挥EEG在癫痫诊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致残率高、病程长和临床反复发作为特点,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国外不同地区发病率约24~114/10万/年,患病率为4‰~8‰.左启华等对全国六省二市85170名0岁~14岁儿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癫痫(不含热性惊厥)的发病率为151/10万/年,患病率为3.45‰。我国2000年人群调查显示癫痫患病率7‰。癫痫的起病与年龄有密切关系,临床上许多癫痫综合征呈年龄依赖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癫痫外科的临床病理研究表明,儿童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及海马硬化是儿童难治性局灶性癫痫常见的致病因素。但在术前的常规的MRI检查中,这些结构上的异常经常被忽视,从而造成延误诊断。临床医生在阅片判断上的失误可能是一个原因,但癫痫的影像专业知识的不全面是重要因素。本文结合MRI技术在癫痫临床诊断领域的应用进展,阐述了儿童难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MRI影像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性病变;重点阐述了临床易于忽视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及海马硬化的MRI研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癫痫的认识及其外科治疗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高潮、低谷的更迭。科技进步使人们对癫痫正确认识,也使治疗手段更趋于多样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7.
癫痫外科的临床病理研究表明,儿童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及海马硬化是儿童难治性局灶性癫痫常见的致病因素.但在术前的常规的MRI检查中,这些结构上的异常经常被忽视,从而造成延误诊断.临床医生在阅片判断上的失误可能是一个原因,但癫痫的影像专业知识的不全面是重要因素.本文结合MRI技术在癫痫临床诊断领域的应用进展,阐述了儿童难活性、局灶性癫痫患者MRI影像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性病变;重点阐述了临床易于忽视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及海马硬化的MRI研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癫痫的认识及其外科治疗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历高潮、低谷的更迭.科技进步使人们对癫痫正确认识,也使治疗手段更趋于多样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9.
自由基在癫痫发生及其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癫痫是一组包括许多不同症状的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对反复出现的无明显诱因的发作的易感性。无论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均表明癫痫时伴有活跃的自由基反应,自由基与癫痫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清除自由基,阻断自由基反应无疑为癫痫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就自由基在癫痫发生及其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一概述。目前应用自由基清除剂治疗癫痫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我们可以预见,进一步探索癫痫发生的自由基病理机制,开发有效清除自由基的药物具有广阔的前景,并将为人类最终战胜癫痫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癫痫是一组包括许多不同症状的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对反复出现的无明显诱因的发作的易感性.无论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均表明癫痫时伴有活跃的自由基反应,自由基与癫痫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清除自由基,阻断自由基反应无疑为癫痫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就自由基在癫痫发生及其治疗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作一概述.目前应用自由基清除剂治疗癫痫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我们可以预见,进一步探索癫痫发生的自由基病理机制,开发有效清除自由基的药物具有广阔的前景,并将为人类最终战胜癫痫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及全身麻醉用于高海拔高龄低氧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优势。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1月来我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年龄>69岁)低氧患者86例,其中全麻31例,腰-硬联合麻醉55例,记录麻醉后5min、15min、30min及术毕血压、心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术后转ICU比例等指标。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P<0.05)、入住ICU几率显著降低(P<0.05)。在高海拔高龄低氧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以使患者麻醉效果突出,血流动力学平稳,安全有效,比全麻更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使用中的自我效能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计算机自我效能感(computer self-efficacy,CSE)是自我效能感理论在计算机培训、计算机辅助技术使用等行为活动中的应用。该文综述了CSE对计算机操作的重要影响。该文也在原有CSE分类(一般CSE与特殊CSE)基础上,提出软件CSE与硬件CSE。另外该文也讨论了影响CSE的各个变量以及这些变量间的关系。最后该文指出了CSE的现有研究特点与未来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3.
During the past decade, considerable research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core self-evaluations (CSEs). Although thi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CSE is related to several important work-related outcomes (e.g., job satisfaction, job performance), we believe that researchers’ reliance on general rather than work-specific CSE has resulted in underestimates of the importance of CSE.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on frame-of-reference effects in personality assessment, we predict that work-related CSE will yield stronger relationships with work-related criteria than general CSE will and that work-specific CSE will be related to work-specific criteria after general CSE has been controlled. Using two independent samples, we found that when compared with general CSE, work-specific CSE generally failed to yield significantly stronger zero-order relationships with work-related criteria. However, we found several instances in which work-specific CSE predicted incremental variance in work-related criteria after the effects of general CSE were controlled.  相似文献   

14.
An understudied issue in the goal priming literature is why the same prime can provoke different responses in different people. The current research sheds light on this issue by investigating whether an individual difference variable, core self-evaluations (CSE), accounts for different responses from the same prime.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experiments showing that individuals with high CSE have higher performance after consciously setting a task-related goal than individuals with lower CSE, two hypotheses were tested: (1) Individuals who score high on CSE perform better following a subconsciously primed goal for achievement than do individuals who score low on CSE, and (2) this effect is mediated by a self-set goal. Two laboratory experiments (n = 207, 191) and one field experiment (n = 62)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hypothese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ersonality variables such as the CSE can provide an explanation for the “many effects of the one prime problem”.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和治疗新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自从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下称Hp)以来,人们对Hp发病机理的认识和治疗策略上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阐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新理念,本文从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溃疡愈合"和"溃疡治愈"与溃疡愈合质量关系;(2)Hp发现是消化性溃疡病因学和治疗学上的一场革命,根除Hp才能降低或预防溃疡复发;(3)保护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屏障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最基本的手段;(4)消化性溃疡治疗新策略应该是: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根除Hp。希望对读者在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认识和治疗原则上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6.
酒精性肝病是导致我国肝脏损害的第二大原因,已成为最严重的健康问题之一。我国已经迎来了酒精性肝病的高峰时期,并将会持续增长,卫生系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然而,对于酒精性肝病本身,还存在着诊断、治疗、预防等众多医学困惑;饮酒的危害不仅仅局限在肝脏,还可引起全身多器官的损害;酒害也早已超越了医疗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酒精性肝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并且将是一条极其漫长而艰难的路程。  相似文献   

17.
艰难梭菌是引起伪膜性肠炎的致病菌。目前国内外均出现了同时耐两种主要治疗药物——甲硝唑、万古霉素的菌株,疫苗研究是防治艰难梭菌的重要手段。国外研制艰难梭菌疫苗近20年,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将对现有的艰难梭菌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疫苗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探讨了权力及其合理性对控制错觉的影响。结果发现:(1)权力启动会对控制错觉产生影响,即相较于低权力,高权力会导致个体产生高估的控制错觉;(2)权力的合理性与权力水平在控制感上存在交互效应,即权力关系合理时,高权力导致高估的控制错觉,而权力关系不合理时,低权力导致高估的控制错觉。这表明控制错觉会受到动态的基于情境的权力关系以及权力合理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脊柱侧弯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的进步。针对其治疗方法的改变,提出以下思考和分析:(1)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遵循着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的发展过程;(2)运用适度原则和最优化原则,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3)运用运动发展的眼光即动态性原则来观察和解决脊柱侧弯手术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框架问题的核心命意乃是:在对智能体的行动进行表征之时,如何能够在有效地表征出行动的效果之时,避免对于其非效果的表征?对于符号主义路数的人工智能研究来说,框架问题的确非常棘手,因为它的存在使得对于行动的知识刻画必须引入大量的框架公理,并由此使得系统的计算负荷剧增。从历史上看,人工智能界赖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路径主要有两条。第一条是诉诸于"关于惯性的常识律"或缺省逻辑,即在行动表征中预设:没有被表征式牵涉到的"世界其余部分"都将保持惯性。另一条路径则采纳了海耶斯的"素朴物理学"表征方案,即试图把日常物理学知识全部用谓词逻辑公理化,让系统自动推算出哪些动作会导致哪些结果。本文将论证,这两条道路其实都走不通。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维特根斯坦的《论确定性》中寻找灵感,建立一个关于信念网动力学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某些知识节点的激发只会导致某些与之毗邻的节点的激发,因此,对于特定问题求解路径的表征,就能够避免对于一个更大范围内的知识网络的牵涉。框架问题也有望借助于这个模型得到解决。最后,我将利用"非公理推演系统"(NARS)为这个模型提供一种尽量逼真的工程学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