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蔺静  王雁 《管子学刊》2014,(1):93-96
临淄古墓群数量庞大,出土文物众多,是齐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座颇为壮观的地下博物馆。本文从临淄古墓群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入手,依据临淄古墓群的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了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铜镜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生活日用品,同时又是装饰精美的艺术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结合文献记载与齐地考古发现证明。战国时期齐都城不仅具有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而且成为当时山东及北方地区一处重要的铸镜中心。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是我国北方多民族聚居特色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兼具民族族群特征与地域性特色,形成了东北传统文化,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的实践案例相比南方、关中等地区也更多。通过对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模式的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在传统村落保护过程中不但有效继承了传统村落保护的活动内容与内涵,而且经过长期的实践操作,形成了完整的空间形态肌理,为研究我国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小区公共空间形态的设计中空间的层次性将是设计的重点.层次是许多视觉艺术的一个共同形式美法则.建筑,环境中的空间层次分两类,一类是视觉层次,即用眼睛可以看见的空间层次;另一类是空间意象,即对空间的体验.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由人、建筑、绿化、水体、道路、庭院、设施、小品等实体要素组成.所有这些要素组成了丰富、多样的小区公共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5.
林峰 《美与时代》2013,(11):40-41
通过利用空间形态构成的相关知识从六个方面分析了交错空间与穿插空间;凹入空间与凸起空间;地台空间与下沉空间;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共享空间与母子空间;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得出了空间形态在室内设计中的构成模式相关方法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荀子《成相篇》是我国说唱艺术的远祖,它是荀子于齐三为祭酒期间写成的,所以,它不是产生于楚国,而是产生于齐国都城临淄。东汉蔡邕在其《琴操》中所记载的《杞梁妻叹》,也是一首有说有唱的曲目,它所产生的地点也是在临淄。因此断言,我国说唱艺术的远祖在临淄。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90年代首次发现汉代镜范开始一直到今天,临淄齐故城内出土大量镜范资料。伴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临淄齐故城作为汉代铸镜作坊的一个中心已经毫无争议。陈介祺作为晚清收藏大家,开镜范收藏之先河,其铜镜收藏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以临淄、青州为中心的齐国故地。通过对陈介祺收藏铜镜及镜范资料与临淄齐故城内出土镜范资料进行比对,进一步确定了这一观点。而陈氏所藏铜镜及镜范中的稀有种类也为临淄齐故城铸镜作坊研究也提供了新的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8.
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推动了沿海港口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港口所带来的人流物流聚集和财富增长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也引导着城市空间的拓展方向。原先依托港口自发形成的城外商业街区被括入新建的外城,发展成综合航运交通与商业贸易为一体的城市经济功能区。整个城市空间也因而呈现出复合式的格局:子城以官署为核心的规整布局与外城街道沿水道自然发育而成的随机布局相容并立;礼制秩序的官府社会与自由开放的民间社会互融共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空心化、少子老龄化、农业边缘化问题的加剧,乡村文化空间正在削弱。乡村文化空间承载集体记忆,影响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基于此,分析乡村公共空间中承载的文化基因韧性,通过技术改进和新旧材料融合的方式展现文化再生价值,总结乡村文化空间存续路径,即乡村文化资源的“遗产性”向“功能性”和“审美性”转换。保持乡村文化空间的差异性是传承特色文化的基础,对内满足使用需求和文化认同,对外增加文化观光体验,活跃乡村文化,赋能乡村文旅产业。  相似文献   

10.
汉代齐都临淄的青铜冶铸业在承袭东周时期青铜冶铸业的基础上得以发展。同时,随着汉廷集权政治的逐渐强化,齐国封域动态萎缩,对铜矿等矿产资源的掌控力度愈显弱化。汉武帝时期,临淄的青铜冶铸业独立发展的地域性变成不可能,甚而衰落。  相似文献   

11.
王华山 《管子学刊》2006,(3):122-125
本文比照文献资料,对北朝临淄崔氏家族墓志所载崔鸿八世祖崔岳仕宦情况进行了考证,指出墓志所载崔岳“晋司徒”属于伪托。实际情况是:西晋时崔岳为朝鲜令,庇护匈奴刘曜而被追赠为前赵“大司徒”,由于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与汉民族矛盾尖锐,在当时正统观念支配下,崔氏墓志及《十六国春秋》无不避讳此事。  相似文献   

12.
现代足球之源——中国古代蹴鞠及其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先锋 《管子学刊》2008,(2):121-126
蹴鞠,现代足球之源,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活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对于足球的起源地,世界体育界的专家大都认为是在中国,国际足联也认可了这种观点。本文依据现有古籍及考古出土文物,就蹴鞠的起源地、蹴鞠在中国的流传、蹴鞠自战国至清代流传过程中的演变情况进行了综合研究阐述。  相似文献   

13.
习得无助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而后在美国以至全世界引起广泛研究热潮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围绕着习得无助产生的机制及实验操作中的关键变量,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模型。该研究介绍了这些理论模型的起源、发展与演变.以及无助现象对人们的认知、情绪和动机造成的损害,为我们在临床上诊断和治疗抑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为预测和矫治学生的习得无肋感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休闲生活的视角对中国古代临淄蹴鞠与休闲生活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休闲生活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起源于2300年前的古齐临淄蹴鞠既是一项充实休闲生活的文体娱乐活动,又是现代足球的母体,更以其极强的休闲性文化功能丰富着现代人们的休闲生活;蹴鞠与休闲生活,古为今用,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外卫生“守门人”制度功能演变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生体制的改革是令各国政府关注的世界性议题。对卫生系统的研究既要关注宏观结构的转变又要关注微观具体政策的功能,既要考虑政策实施的刚性又要注重发挥市场的配置效应。着重讨论非市场体制的代表英国、市场体制的代表美国、混合体制的代表澳大利亚三个国家“守门人”的特征功能,及不同时期其角色和功能的演变,尤其是对我国现行医疗体制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17.
空间-时间隐喻的心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空间-时间隐喻的心理机制。实验1的结果表明,空间关系加工可以促进时间加工。实验2考察了空间图式和时间图式间的关系问题。结果表明,空间图式和时间图式间的关系符合弱式的隐喻建构观。  相似文献   

18.
白血病细胞因具有生物学的异质性、分化程度的差异性和细胞形态的多形性等特点,需要明确分型。而它的分型经历了FAB(法国、美国、英国协作组,French-American-British Co-operative group)分型、MIC(morphology,immunology and cytogenetic)分型,最后到MICM(morphology,immunology, cytogenetic and molecular)分型。  相似文献   

19.
王华山 《管子学刊》2008,(1):109-114
本文比照史籍,分析山东临淄出土的7方北朝清河崔氏乌水房墓志,认为其中北齐崔博、崔德墓志称“十二世祖琰,魏中尉”属于攀附冒引,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乌水房世系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20.
Five outlined geometric figures of equal contour length were presented monocularly below the fixation point (FP); an upright equilateral triangle (upright triangle), an inverted equilateral triangle (inverted triangle), an upright square (square), a 45°-tilted square (diamond) and a circle. The angular separation between FP and the top of the figures was held constant. Transient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VEPs) were recorded monopolarly from inion, 4, 7, 10 cm above it (l, l4, l7, l10) and Cz for ten subjects. The grand-averaged subtracted waves were obtained between the figure and blank (control) conditions. N1 (mean peak latency: 155 ms) and P2 (240 ms) waves were identified. ANOVAs were conducted for the latency and amplitude values. Main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On the N1 amplitude at l4 and l, the upright triangle, inverted triangle and diamond figures evoked significantly larger responses than did the square and the circle.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among the former three figures. These findings on the N1 amplitude suggest that the effect of a triangle is orientation-free and that of a square is orientation-bou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