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量的均衡与失衡的矛盾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各种特殊利益的矛盾经济新体制与旧体制之间的矛盾微观利益与宏观利益的矛盾主体的主观素质与市场变动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环境伦理与国际公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伦理学应当关注国际公正。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公正问题是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前提。当我们研究环境伦理的国际公正问题时 ,主要涉及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1环境资源所有权或享有权分配方面的公正 ;2依托于环境资源的经济利益获取和经济成本承担方面的公正 ;3为保护环境而建立的国际经济、政治制度方面的公正。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离不开环境教育,而环境道德教育又是环境教育的灵魂.从环境保护的主体来看,如何解决公众的生存困境、公共管理者的政绩偏好、企业家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学校的应试教育和当代人的利己主义倾向与环境道德教育之间的矛盾,是环境道德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利益矛盾──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体会沈学明一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动,各种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  相似文献   

5.
从环境立法的价值取向来看,自然权利难以作为环境伦理的核心范畴,也难以作为环境法规的操作性概念;环境权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着实然性确立问题和确定环境权受到损害的请求问题。国际环境法规在创制方面,它的目标及价值宣示与其执行中所具备的技术、方法、手段不相匹配,可操作性差;在立法利益基础方面,它在名义上是为了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结果,而实际上是各种利益主体为了自身利益相妥协的产物。环境伦理的制度化困境意味着环境伦理的实现绝不是平坦之途,但也并不否定环境制度对于环境伦理的承载和转化功能。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5,(6):57-60
农村的现代化进程,要求对原有农村的治理体系和利益格局进行调整。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农村发展环境。农民利益调整和再分配导致的利益纠纷在近年农村群体性事件表现明显。由于触发诱因不同,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类型也不同。而农村群体性事件触发的原因往往是影响农村稳定发展的因素累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当前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群体性事件,采取多种措施逐步消解影响农村稳定发展的矛盾和纠纷。  相似文献   

7.
利益问题是马克思研究现实经济关系的逻辑起点,构成了唯物史观形成的基础性范畴。从唯物史观出发,马克思科学地阐释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利益动因,揭示了利益本质上是人的需要在经济关系上的集中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就是利益关系。追逐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因,人的利益诉求的不断满足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利益分配冲突是生产关系矛盾的物质根源,由此利益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内在张力。利益关系的嬗变形塑着社会形态的样式,利益关系的内在矛盾只有在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指向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得以和解。  相似文献   

8.
在一些著述中,通常把道德关系的特殊矛盾规定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认为道德关系也就是一种利益关系,虽然是一种特殊的利益关系。能不能这样理解呢?我以为,不能。不可否认,道德关系与利益关系紧密相联。任何社会的道德关系都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反过来,道德关系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伊斯兰教及其势力的复兴使马来西亚政府在合利益性、合道德性、合法律性、民主化、绩效、意识形态、个人魅力、注重环境等方面面临合法性证明方式选择的困境,概而言之,即是世俗化与伊斯兰化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和谐社会构建的制度伦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淑芹  钱伟 《哲学动态》2006,(10):53-57
社会转型期矛盾的突显与和谐社会的有序、公正、和睦的价值目标指向,从静态维度看存在着悖论,但从动态维度的视阈,社会和谐的建构,恰是在不断制衡矛盾、疏通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渐进实现的。据此,转型期和谐社会建构的核心,则是利益关系的合理规范以及利益矛盾的有效协调,而对社会利益关系协调与矛盾消解的有效方式之一则是公正的制度,其中博弈均衡理论对制度伦理的建构又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一社会转型对制度有效供给的需求制度不是天然的存在,而是人类为协调社会利益冲突和矛盾,实现和谐共处、共存主动设计的行为规范体系。用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