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音乐交流传播历史,是深化我国音乐史研究的重要手段。而相关宗教音乐的研究则是一个重要切入点。同时,梳理海上丝绸之路上宗教音乐的交流传播历史,对于宗教史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交往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音乐作为重要的文化交流媒介,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有过广泛的交流传播,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是个海洋大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很早就开始了海上交通和海上贸易,并逐渐在东西方之间形成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宗教交流更加频繁、通畅。早期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都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儒家、佛教、道教也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了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妈祖等中国民间信仰还随着中国移民传至东南亚地区。因此,海上  相似文献   

3.
"六祖革命"是佛教中国化的象征,而海上丝绸之路对于"六祖革命"具有重要的双重性的文化地理学之意义。这表现在六祖革命的起源是佛教自海上而来的东传,其流向也以东亚海上传播为主。由此,世界佛教的传播构成了以岭南为中心的文化交融的地理闭环,这一闭环可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以"六祖革命"为起点,佛教沿海上丝绸之路传播,所形成的跨文化共同体意识,可以为今天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文化交融与对话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依托。广州集中了海上丝绸之路许多代表性文化遗产,通过数字创意产品来传承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可激活其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产品是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媒介,可让大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海上丝稠之路文化,从而传播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弘扬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湛如 《中国宗教》2023,(10):17-18
共建“一带一路”提出10周年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其历史、发展、传播以及现代意义。在众多成果中,也不断提及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经两千年中国化佛教的积极作用。佛教经北印度、中亚、中国西域等地区传入中国,至长安并发展传播到全国。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陶瓷器物一直是古代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的重要商品。自汉唐以来,中国陶瓷就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到世界各地。唐宋之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往来的兴盛,加之海运更适合陶瓷这种易碎品的运输,因此陶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对外输出的主要货物,而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宗教文化是丝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相似文献   

7.
正仙鹤寺也反映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清真寺建筑的中国化特色,对于今天的伊斯兰教中国化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深入研究、挖掘。仙鹤寺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伊斯兰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极为珍贵的历史遗迹。历史上,江苏扬州是中国与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城市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讫点。早在唐代,扬州就已经是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在宋代,更成为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所谓"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当时很多穆斯林侨居扬州经商,并在此建立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仙鹤寺。  相似文献   

8.
释明生 《中国宗教》2014,(10):36-36
当代,尽管中国佛教界通过对外交流,在凝聚海内外佛教力量、倡导和谐文化理念、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与亚洲佛教信仰国家的海外推广力度相比,中国大陆佛教界的海外传播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勾画了沿线亚非欧国家共荣发展的路径。丝绸之路不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信仰之路、绿色之路、和谐之路,民间的文化和宗教交流是丝绸之路的亮点。  相似文献   

9.
正古代丝绸之路,既是一条商贸之路,同时也是宗教文化的传播之路。历史上,佛教、景教、伊斯兰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国本土的道教也借由丝绸之路向外传播。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义理、历史、教派、建筑等方面业已繁多,但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者甚少,而探讨道教传播路线及其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关系则更为稀少。  相似文献   

10.
山东早期的纺织业与北方海上丝绸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通往中亚、西亚、欧洲的丝绸之路和通往日本、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已是举世闻名,勿庸赘言。至于丝绸之路的源头起于何地?开始于何时?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早期山东纺织业的发展状况与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阐述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谈及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人们心中不禁会浮现出驼铃声声、充满西域风情的陆上丝绸之路,也会忆起汪洋大海中破浪前行的艰辛。在唐朝至明朝期间,从广州出发到波斯湾、东非以及欧洲的远洋航线全长曾超过14000千米,后被冠以"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名。与"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海上丝绸之路"中也留下了与宗教艺术有关的丰富古迹及文化交流的灿烂历史。  相似文献   

12.
李鸿 《法音》2021,(2):19-2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东盟时提出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中国着眼于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节点,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2023,(6):90-92
<正>广州,地处珠江入海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在宗教传播历史上,广州是伊斯兰教自海路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唐贞观元年(627),先贤萨阿德·宾·艾比·宛葛素到中国来传播伊斯兰教,并兴建了中国第一座清真寺怀圣寺。宛葛素归真后的茔葬处清真先贤古墓蜚声中外,见证了伊斯兰教早期沿海路传播至中国并在此扎根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6,(8)
正一、引言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一条是由汉代的长安,经河西走廊,入西域进中亚的知名交通要道;另一条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一带的来往路线。海上丝绸之路则始于闽粤沿海,主要通往三个方向:一是东亚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二是东南亚诸国,三是南亚以及阿拉伯半岛、非洲沿海诸国。作为"商贸之路"、"交流对话之路"、"人类进步的文明之路",丝绸之路在近2000年的历史上,  相似文献   

15.
《学海》2017,(5):121-126
澳大利亚通常被视作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通达范围之外,本文在综述分析澳大利亚学者相关研究及其历史遗产社会解读的基础上,结合中文历史文献分析,提出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网络中出现了一条从中国到澳大利亚北海岸的海参之链,由从中国到望加锡的传统航线和从望加锡到澳大利亚北海岸的南向延伸线两段航线组成,在澳大利亚与中国都产生了交流的影响。因此,历史上澳大利亚就曾是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向延伸地区,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与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文化交流的海路通道,在中外交流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晋宋之际,许多商船往来于中印及周边地区进行贸易,早期的印度僧人多借助商人之力,以商船作为交通工具前往中国传播佛教文化。因此,在佛教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商人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竺难提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在晋宋之际多次往来于中印之间,既从事商业的贸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世界上获得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从一国走向区域、走向世界,深入解读"一带一路"的内涵本质和世界意义很有必要。一、"一带一路"是历史记忆,也是中外重构的新时空说起"一带一路",自然会想到古代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就有三条,即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要打通中亚、西亚、南亚、非洲和欧洲,把世界上  相似文献   

18.
《学海》2019,(6):157-161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源远流长,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更达到史无前例的规模。南京作为明王朝的兴国之所在,皇权中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决定了南京成为中外交往的核心地带,现存的造船厂、郑和墓、洪保墓、浡泥国王墓等多处遗迹也印证了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受海上丝绸之路影响最直接、显著、深远的一座城市。郑和团队七下西洋共访问国家三十多个,带去大批中国的丝绸、瓷器、铜铁器等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也带回到访国家的宝石、特产、香料等,不仅开辟了中国到东南亚直至非洲十万余里的航线,更为重要的是打开了与亚非各国文化、贸易交往的大门,横贯东西的海上丝绸之路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一、导言海上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陆、北非交通往来的重要通道,它以海路商贸为纽带把世界各地的文明与中国紧密连接在一起。它形成于秦汉、发展于晋隋、繁荣于唐宋,式微于明清。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启,它又一度成为了世人的焦点。笔者在对海南穆斯林研究过程中注意到,穆斯林作为一个信仰集合,是海上丝绸之路除汉民族外的另一个重要群体。它以古波斯、阿拉伯等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信  相似文献   

20.
西安是中国西北五省之一陕西省的省会,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西安这一名称与伊斯兰教进入中国有着紧密地关联,它是中国连接世界尤其是连接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1350多年前,当伊斯兰教进入中国时,陆上丝绸之路是除海上丝绸之路之外的另一条重要的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