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烈马与悍妇“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词。这个女人心胸狭窄,性格冥顽不化,整天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据说,苏格拉底是为了在她那烦人的唠叨声中净化自己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有人问苏格拉底:“你为什么娶了这么位夫人?”苏格拉底回答:“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的女人,恐怕天下就再没有难以相处的人了。”一次,他的妻子大发雷霆后又向他的头上泼水。苏格拉底满不在乎地说:“我知道,雷鸣之后,免不了一场大雨。” 别挡住了我的阳光哲学家第欧根尼这位银…  相似文献   

2.
教堂幽默     
单信 《天风》2018,(11):45-45
寻找完美 一个愁容满面的老人,快70岁了还没结婚。牧师问:“您有独身的恩赐与呼召吗?”他说:“不,我无时不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并娶她为妻!”“你走过五湖四海,难道就没有遇到一个你认为完美的人吗?”“去年终于找到了一个,我好一阵激动。”“那你赶快娶她啊!”“噢!可是,她说她要去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主教》2008,(6):1-1
耶稣基督的诞生是这样的:他的母亲玛利亚许配于若瑟后,在同居前,她因圣神有孕的事已显示出来。她的丈夫若瑟,因是义人,不愿公开羞辱她。有意暗暗地休退她。当他在思虑这事时,看,在梦中上主的天使显现给他说:“达味之子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玛利亚,因为那在她内受生的,是出于圣神。她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为他要把自己的民族。  相似文献   

4.
重视婚姻,是孟子家庭伦理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他说:“男女居窒,人之大伦也。”(《孟子·万章上》,以下凡引自《孟子》,只注篇名)“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公孙丑下》)可见孟子是把婚嫁和孝父、忠君都作为“人之大伦”来看待的。在婚姻问题上孟子主张:“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滕文公下》)但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他又敢于推开这种成见,例如,在出现“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万章上》)的情况时,就可以不告而娶。只要符  相似文献   

5.
陈丰盛 《天风》2014,(9):31-31
在婚姻辅导的时候,辅导员与一对新婚仅一个多月的伉俪谈到吵架。由于夫妻两人家庭背景不同,性格不同,在生活中难免发生冲突。辅导员问:“你们在吵架的时候,心里有没有想过:‘我真是瞎了眼,怎么嫁给/娶了他/她!’”两位都很诚实地回答说:“有!”姊妹回应说:“其实,我不只想过,还说过。”说完,她面红耳赤,尴尬与羞愧全写在脸上。  相似文献   

6.
信任春     
坐在椅子上,西下的斜阳把他的面孔映成深红,沉重而又轻飘。看着白布幔里她的遗像,他心里涌出一种非常奇异的感觉。这就过了一辈子么?是的,已经过了一辈子,和自己所爱的人。可是,那是怎样怪异的滋味呀! 他是采购员,长年累月在外面跑。那年月采购员是个挺吃香的职业,许多别人搞不到的东西他能搞到。在搞到许多令人眼热的东西后,他又在众人的啧啧称羡中娶回了一位漂亮而温柔的妻子。 结婚那天,妻给他找了一个伴郎。妻子说这伴郎是她的表弟,从小玩大的。表弟伴郎英俊而又潇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中,人们津津乐道的多是那些温婉可人的花妖狐魅形象,有意无意中冷落了另一类女性,即悍妇妒女,她们一反封建社会要求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冲破“夫为妻纲”的教条,大声向社会反抗,但是,她们在蒲松龄的笔下成为“丑”和“恶”的化身,成为众人厌恶的对象,从蒲松龄对悍妇的变形夸张描写中,从他对这些悍妇妒女的态度中,从他为这些悍妇、妒女设定的结局中可以看出其思想上的男权主义观念,体现出他对夫权制度的崇尚与维护。  相似文献   

8.
正一位哲学家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人一直在找寻完美的太太。别人问:"你已经70岁了,死亡已经在敲门,你什么时候才能定下来?"他说:"没有一个完美的太太,怎会快乐?"别人又问:"但你已经找寻了这么久,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吗?"他说:"有一次我的确找到了一个完美女人。"别人说:"那为什么你不跟她结婚?"70岁的追寻者变得非常伤心,他说:"很困难。因为她也在找寻一个完美  相似文献   

9.
一杯白开水     
她和他相识在一个炎炎夏日,南方的夏天,让人有种说不出的闷热之感。他们的爱情,也如同火热的夏天一般,充满着激情。每次见面,他总会问她想喝什么,她笑着说,橘子汁。他皱了皱眉头说,这种水,还是少喝,夏天喝白开水最解渴。她说他老土,还说白开水多没味道。他不语,由着她去冷饮摊上买橘子汁。  相似文献   

10.
怡人 《天风》2002,(7):52-53
当前,在一些地方,有一些信徒热衷于说方言,甚至神学院的有些在校学生也追求说方言,不但自己说,而且也鼓励他人追求说方言,仿佛能说方言是一种属灵能力的标准。对于说方言的现象,我在多年的主内团契生活中也遇到过几次。第一次是在1980年代的一次庆祝主圣诞的聚会后,我和一些弟兄姊妹在诚实和平地交通时,其中一位姊妹突然说起了方言,这是一种我们所听不懂的话语,她低头闭眼,神态安详地说着,没有丝毫的张扬和激昂。立刻,我们都安静下来默祷,约有5分钟,她停了下来。这位平日为人处事谦卑言语不多的姊妹告诉我们,她不知道为什么就不由自主说起来,并问我们懂不懂说的是什么。从她一张口说方言时,我就默默祷  相似文献   

11.
人们总是倾向于用一流的描述形容自己,而对别人则用二流的描述。 男女拍拖,假使男的富有女的不富,一般人的评论必定是:“她当然喜欢他啦,人家这么有钱,她想嫁想得发烧了。”假使女的富有男的不富,一般议论便是:“决心要高攀了,娶了富女一切都对他有利。” 女人无姿色而身居高位,一般的看法是:“人长得这么难看,不拼命做事干什么?反正没男人追,工作当然勤快啦。”女人有姿色而获升职,众人又窃窃私语:“她怎会做事呀?多半是靠嗲老板嗲回来的,说不定还跟人……” 男人的女秘书丑怪,人家会说:“一定是他老婆挑的,此人是‘…  相似文献   

12.
彭华 《孔子研究》2012,(4):108-117
汉晋、两宋、晚清民国,是蜀学发展的三次大高潮,其中两宋时期是巴蜀文化"空前"而"绝后"的高峰。眉山三苏是两宋巴蜀文化的杰出代表,苏氏蜀学是两宋区域文化的璀璨成果。三苏之学思,辉煌展示了蜀学之形神与风骨。苏氏蜀学立意"打通古今",注重"融通百家",力求"会通三教",集历史文化之大成,有百科全书之气度。三苏及其蜀学,岸然而成不可超越之高峰,洵然而为后世学习之榜样。  相似文献   

13.
鲤鱼与道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鲤鱼是一种淡水鱼,体扁鳞大,嘴边有触须二对,背苍黑,腹淡黄,尾赤红。由于它颜色美丽,体肥味美,古人极为喜欢它。《诗经·陈风·衡门》就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意思是说:难道吃鱼一定要吃黄河里的鲤鱼?难道娶妻一定要娶宋国子姓贵族的姑娘?从这里我们知道,春秋时期陈国(今河南淮阳一带)吃鱼有一种风气,以黄河里的鲤鱼为最好。后来,鲤鱼一直是人们酒宴上的美味佳肴,而且还是人们送礼的珍贵礼品。《家语》就记载说:“孔子年十九,娶于宋之并官氏之女,一岁而生伯鱼,伯鱼之生,鲁昭公使人遗之鲤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主教》2008,(3):14-21
耶稣看到了群众,就上山去了;他坐下来,他的门徒们来到他身边。他开始教导他们说: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安慰。”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09,(3):48-52
发愿与发誓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 “誓”和“愿”都是一种希望、一种承诺,譬如说青年男女互订终身,男孩说非她不娶,女孩说非君不嫁,这是山盟海誓,可以说发誓,也可以说许愿。  相似文献   

16.
天涯沉思     
相传汉武帝在少年时初见表妹阿娇(后为陈皇后)极为惊艳,他的母亲曾问他有何想法,汉武帝说:“若得阿娇为妻,当金屋藏之。”后来,果然如他所愿娶得阿娇为妻。阿娇初入宫时极为得宠,占尽风光。但是没过多久即失宠,被贬居长门宫,后再未得汉武帝恩宠,尝尽失意落寞之苦。宋代著名的文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09,(3)
发愿与发誓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誓"和"愿"都是一种希望、一种承诺,譬如说青年男女互订终身,男孩说非她不娶,女孩说非君不嫁,这是山盟海誓,可以说发誓,也可以说许愿。有时,誓、愿两字也会连在一起用,称为"誓愿",像是在中国隋  相似文献   

18.
先说一个禅宗故事.一个人在丧妻后开始与其他女人恋爱.这时候,他的亡妻每天晚上出现在他的梦中,指责他的背叛.而且她总能准确地描述他白天的作为,令他深感恐惧.这个不断出现的梦成了他追求新生活的障碍.忍无可忍之下,他求助于一位禅宗大师.大师教他“黄豆法“:下次梦见她时,抓一把黄豆在手,问她有多少粒,看她到底有多大神通.该人如法炮制.果然,女鬼就此消逝.……  相似文献   

19.
话说从前有一位道士,名叫张果,隐居在恒州中条山修道,修成了长生不老之术。他到底有多大年纪,谁也说不清楚。当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说,他很小的时候就见过张果,那时张果就有几百岁了。张果自己说,生于尧丙子年间,可是看他的相貌,只像六十多岁的人。他经常往来于汾晋之间,时常骑着一头白色毛驴,据说一天就可以行数万里。休息的时候,他既不给毛驴草吃,也不给毛驴水喝,而是像变戏法一样,用手往毛驴背上一拍,毛驴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慢慢瘪了下来,变成  相似文献   

20.
每年十月是圣母玫瑰月,慈母圣教会要我们在这个月里热心恭敬圣母玛利亚,因为她是“天主之母”,是“满被圣宠者”,也是我们的母亲。她地位之尊,权力之大,圣德之高,与我们关系之密切,都远远超过一总天神和众圣人之上。她受到我们的特别孝爱,是完全应该的。真正信从耶稣基督的人,必然也诚心敬爱他的母亲,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知道,对圣母玛利亚的敬礼,由来已久,而且是直接始自天主的。我们阅读圣经,首先就发现天神嘉俾厄尔在圣母领报时,遵奉天主之命恭恭敬敬地向圣母玛利亚致敬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