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只小鸟渴了,它看见田野里有一个装着半瓶水的瓶子,就飞了过去,可是嘴巴够不着。聪明的小鸟衔来了一些石子放到瓶里,于是瓶里水涨上去,小鸟喝到了水。与此同理,劝说他人,也是将“热心”、“道理”等一块块“石子(有利于说服的因素)”,送到对方的“瓶”里,到了一定程度,对方就被你说服了。1.赞美“闪光点” 劝说他人时,首先褒奖对方的优点,使对方得到一种心理满足。等他兴高采烈的时候,你再讲出你的意见,他会愉快地接受你的劝说。某售货员上门推销化妆品,女主人说:“这些化妆品我都有了,暂时还不需要。”这位售货员说:“…  相似文献   

2.
当你处在与交往对象的见解或观点相差悬殊乃至互不相让的情境中,又要促使对方改变已有定势而最终获得交往成功时,就用得着甚至必须用“求小同化大异”的招法。因为“大异”当前,不化掉便不能开始或不能继续交往;又因为既有“积小成大”之理,  相似文献   

3.
之一:说出自己的观点,不人云亦云老板赏识那些有头脑和主见的职员。如果经常是别人说什么你也说什么的话,那么你在办公室里就很容易被忽视了,地位也不会很高。有头脑有主见的人,不管在公司的职位如何,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应该说出自己的想法。之二:不把同事当“对方辩友”,有话好好说在办公室里与人相处要友善,说话态度要和气,即使是有了一定的级别,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与别人说话。虽然有时候,大家的意见不能够统一,但是有意见可以保留,对于那些原则性并不很强的问题,没有必要争得你死我活。如果一味好辩逞强,会让同事们敬而远之。之三:不…  相似文献   

4.
成功训练营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成功的交往,而成功的交往离不开对他人的心理的体察与理解。最早接触心理学,你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哇!太厉害了,它可以知道别人在想什么。经过对心理学的了解,你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但是心理学中的确有一些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敏感性,增强我们的交往能力,你不妨试试。☆哑剧观摩☆在空闲的时候,你可以找一张没有看过的电影VCD片子,最好是经典名片,实在没有条件,在看电视的时候做也行。你要把声音关上,只看图像,注意片中人物的举止神情,同时细心体会他们的心理活动,猜测片中他们的对白。这样看一段后就停下来,想想自己是否看…  相似文献   

5.
张松和靳明本是好朋友,前几天为“做好事该不该收取报酬”的问题发生了争论,俩人谁也说服不了谁,由争到吵,由吵到反唇相讥,最后竞差点动起手来。争论是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及显示自己才智的一种方式。争论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能为别人认同和接受。所以,为争论某问题而相持不下,影响团结的现象并非鲜见。那么,怎样做才能在争论中既不伤和气,又使别人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呢?  相似文献   

6.
拒绝的技巧     
在日常交往中,你会发现有这样一种人.当别人有求于他时,不管自己是否有能力办到,总是行字挂在嘴边,到头来却因自己许了愿而不能兑现,结果失信于人。与其这样,倒不如当初该拒绝的拒绝。有的人就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其实巧妙的拒绝不仅不会影响你与他人的关系,而且还会达到“办事不成情意在”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使你的拒绝更恰当、更巧妙;收到满意效果?不妨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暗示法就是不直接地说“不”,而是采取间接的方式,让对方领会到已被拒绝。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曾在山东潍县做过县令。他刚直不阿,执法严明,…  相似文献   

7.
当你高谈阔论、忘乎所以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遭遇尴尬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不理睬你时,你该怎么办?当他人轻蔑你时,你该怎么办?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是处理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其实,把这四种基本关系搞清楚了,也就拥有了交际的基本法宝。一、把自己当成别人平素,我们对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过错总能找到借口,甚至预先就轻易地原谅了自己的过错。这时,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别人,给自己一个旁观的眼神,你就会意识到:目中无人、忘乎所以、抑郁寡欢、乱发脾气,都是一种交际错误,需要尽快加以改正。具有这…  相似文献   

8.
高老师: 现在给你写信,我的心情十分不好,我很苦恼。期考要来了.我还没复习好,可是我总不知该如何用力,用劲去学。 我又遇到麻烦,我用一个多学期建立起来的友谊又要化为泡影了。哎,虽然我一遍遍地在心中告诉自己,与别人做朋友并不是要把对方吸附在自己身上,可是,我就是不舒服。难过,哭泣。是别人介入了我们的友谊,我不断地说服自己,看淡些,淡些.再淡些。  相似文献   

9.
如果面对他人的批评,你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绝大多数人会选择辩解,甚至是暴跳如雷,进行愤怒地回击。而如果你对他人提出意见和批评时,你肯定希望对方端正态度,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对方的不理智过激反应,只能加深你对这个人的反感程度,甚至会扩大此人身上莫须有的缺点。如果这个人出乎意料地选择沉默,微笑着看着你的眼睛,甚至频频点头,把所有的指责照单全收,这时候,作为批评方的你,肯  相似文献   

10.
劝说的艺术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别人的观点、行为与自己的态度、需求不一致。在此情况下,怎样才能做到既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伤感情,不引起憎恨地改变他人的观点,这的确是一门艺术。对此,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管理权威戴尔·卡耐基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运用大量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智慧语丝     
正当你很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经常被别人骗;当你经常被别人骗了之后,你就会不再容易相信别人;当你不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开始只相信自己;当你很容易相信自己时,你就很容易被自己骗。——朱德庸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柴静《看见》一个人越有思想,发现有个性的人就越多。普通的人是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帕斯卡尔《思想录》  相似文献   

12.
自卑,现代汉语辞典解释为:轻视自己,认为不如别人。心理学上是指在和别人比较时,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心理上的缺陷。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人都有自卑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的克服与超越。日本心理学  相似文献   

13.
创立《暗示心理学》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暗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基础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这种心理影响的产生有时是迅速的影响的过程,如“望梅止渴”就是运用暗示的作用,来振作人的精神的;有时是缓慢的影响的过程,如社会暗示是一个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暗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取言语的形式、文字和非文字形式,也可以用手势、表情或其他暗号以及用以身作则等方法来进行。暗示可以由他人施授,即可以来自别人,也可以由情境施授,还可以来  相似文献   

14.
“应酬”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交往、与人聚会,其实应酬是一个十分宽广而又非常模糊的概念,它是建立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的纽带。很少有人没有经历过应酬,生活中的礼尚往来,工作中的迎来送往,社会中的信息交流常常是人们无法回避的。面对平凡而复杂的应酬场面,有相当一部分人感到畏惧,感到一筹莫展。本文浅析七种应酬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健康应酬的理念,旨在使人际关系文明健康地发展。一、应酬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一)应酬焦虑心理人们在应酬中惶恐不安、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属于应酬焦虑心理。出现应酬焦虑心理的原因大致有如下:(1)先将对方理想化,把对方作为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物,然后千方百计地同对方一比高低,试向对方证明自己与对方同样优秀,结果导致自己的焦虑不安。(2)相信人们会对自己冷漠无情,会伤害  相似文献   

15.
嫉妒是指对在才能、品质、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情感。持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人,怨恨别人的成就和成功,甚至有破坏性的情绪,是“平庸的情调对卓越才能的反感”,是对别人才能的一种烦恼。嫉妒是在利己主义思想支配下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名利和虚荣的基础上产生的。自尊与名誉意识的偏差是产生嫉妒心理的温床。被嫉妒者一般是在年龄、职业、能力等方面与自己相近的人,甚至还不如自己。一旦对方在各方面优于自己,对这种位置变化就会缺乏正确认识,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痛苦刺激从而造成情绪上的抵触和对立,把这种不良的情绪发泄到对方身上,从而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6.
所谓低调,是一种人生姿态,是含蓄内敛却志存高远的气概,是退让有节却勇于进取的情怀。低调说话是一种内涵,是指我们面对别人的赞许恭贺,应谦和有礼、虚心。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君子风度,更加客观地分析自己,了解对方,淡化别人对你的嫉妒心理,维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说服力这一点上,听的意义十分重大。以往人们总是认为与人谈话时只要能做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讲明白就可以了,因而忽视了听对方讲话,使谈话难以进行下去。但是,你如果能在对方讲话时注意倾听,结果就会大不一样。第一,只有通过仔细、认真地听,才能够与对方很好地交流。人们总是喜欢那些能够准确无误地回答自己问题的人。而正确回答问题的前提就是听明白并理解对方讲话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您好!我现在非常苦恼,我说话口吃。特别是求别人办事和与异性说话时口吃就严重起来,张口说不出话。因此心里老是觉得别人都不屑和我说话。有时还很自卑,缺乏自信心,干什么事都干不到底,受不了一点打击。我苦恼,我想逃避现实。求您指点迷津。 河北 小杨 小杨朋友: 你说自己有些口吃,很怕与别人说话,总是紧张,越紧张说话越困难。对此,我想说的是,你应该对自己的这一小小的生理缺陷有正确的认识。首先,人没有十  相似文献   

19.
<正>一次偶然的机会,读了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它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不由使我想到了心理学中的两个效应。一、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它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人,总是先入为主,傲慢,偏见,这两个毋庸置疑的贬义词,让简·奥斯丁的作品成为精致的象征,一时  相似文献   

20.
懂得金矿知识的人明白,那些色彩斑斓、奇形怪状的石块并没有采炼价值,能够提炼出黄金的是那些颜色发暗,并不引人注目的矿石。社会复杂,人心难测。一些说“是”的人心里却想着“不是”,一些表面上过分谦恭的人心里却极为高傲。如果能够从别人的一言一行中了解其真正内心,不仅有助于我们同对方交往减少失误,而且还有益于包容对方,爱护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