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义的战争与战争的正义——关于战争伦理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可以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间的有组织的政治暴力。根据战争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战争伦理大致包括“战争权利伦理”、“战争行为伦理”和“战争责任伦理”三个方面。在战争伦理中最重要的是所谓“正义”问题。“正义”与“非正义”这对概念并非规定战争的客观性质,而是一种煽动人们拥战或反战热情的主观态度和伦理立场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波黑战争”、“沙漠之狐”行动以及巴尔于地区战争等局部战争的爆发,战斧巡航导弹、“爱国者”、F——117A等高精尖武器纷纷亮相,并以其在战争中取得的骄人成果而大抖威风。一时间,“空中巨霸”、“八大明...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说明这样一种方法,就是用亚里士多德首先研究并称为模态逻辑的一个古代的逻辑分支来阐明一个现代的逻辑分支,即由 D.希尔伯特开创而由 K.哥德尔实现的对于数学自身的数学研究。模态逻辑研究的基本概念是必然性和可能性:一个陈述称为“必然的”,如果它必定是真的,称为“可能的”,如果它可能是真的。比如,因为在2000年可能有一场战争,陈述“在2000年将有一场战争”是可能的,但它不是必然的,因为那时可能没有战争。另一方面,“在2000年将有一场战争  相似文献   

4.
在对待战争的问题上,在绝对和平主义与极端现实主义之间能够寻求一条什么样的中道?如何坚持一种恰当的战争伦理?我们常用来作为对战争进行道德评价的“正义战争”术语及理论是否还存在一定的含糊性乃至歧义的可能?在分析各种战争分类的基础上,有必要提出一种“对战争的伦理约束”,这种约束贯穿于从开战、作战到战后的全过程,要求政治家和所有相关人不仅考虑参与战争的动机、意图和信念,也考虑战争的行为、过程和手段,乃至考虑战争结束之后的相对直接和比较长远的后果。当然,哲学上还应该考虑这种伦理约束的根据问题,即战争伦理如何能够成立以及何以能够成立的问题,这直接涉及基本的生命原则。  相似文献   

5.
说到“一”,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但在战争中,“一”有时直接关系着战争的成与败。  相似文献   

6.
1978年 7月 6日,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的一部电脑突然发出了苏联实施核攻击的红色信号。美国战略导弹发射基地迅速进入紧急状态, 1000枚导弹做好了发射准备, 150名轰炸机驾驶员也发动了他们的战斗机,形势十分严峻。万幸的是, 3分钟后,战略空军司令部及时地发现这是因为计算机芯片出了故障。一场虚惊 !而类似的事故仅在美航空航天防御系统记录在案的就有 150多起。然而,当计算机出现事故之后,一些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们则从中看到了将对未来战争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于是计算机的“失职”便成了“网络战争”诞生的“催生婆”。   转眼间…  相似文献   

7.
士气作为一种军事软实力,不仅是战争决胜的重要因素,也是治军关键之所在。传统兵学对士气问题的基本认识来自于其秉持的战争观;战争的正义性决定军队士气的根本走向;“心”与“气”作为士气的基本范畴,其辩证关系为“内心外气”、“将心士气”、“心气一体”:“教戒养气”、“将帅主气”、“赏罚励气”、“以怒激气”是古代重要的士气培育之道;“击敌之气”是古代士气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谋略,是人们十分熟悉而又非常神秘的字眼.列宁说过:没有不用军事计谋的战争.当名目繁多的高技术兵器,愈来愈光彩照人,当越来越多的目光神往于高技术的“万能”的同时.近期几场局部战争实践一再表明,传统军事谋略一旦与新的军事技术相结合,必将创造出新的战争奇迹,兵家高超的谋略运用与高技术正在相映成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军事谋略思想来源有许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尤其是“兵圣”孙武的《孙子兵法》.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了这份珍贵的遗产,借鉴和吸收了许多观点应用于战争指导实际.并将之发展成为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一、“知彼知己”的思想“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毛泽东同志非常推崇这一观点,并多次提示各级指挥员“不要看轻这句话”.在论及战争规律问题时,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在《中国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10.
“圣战”的意思是什么?对于绝大多数非穆斯林来说,“圣战”似乎就意味着战争———以伊斯兰教名义发动的战争。但这是对伊斯兰教关于“圣战”真正意义的曲解,也是对真正穆斯林对于战争态度的曲解。最早的“圣战”(吉哈德)一词只是“奋斗”的意思———既没有“战争”也没有“战斗”的意思。后来这一术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含有了“战争”的意思。“吉哈德”本身又分为两个概念:大吉哈德与小吉哈德。大吉哈德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内部的斗争。它就是提升我们自己、改善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活得更有人样的斗争。这就是大吉哈德。什么是“小吉哈德”呢…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05,(7):56-56
世基联总干事科比亚敦促:勿以圣经为战争辩护世基联总干事撒姆耳科比亚告诫信仰团体要反对用“圣经”为战争辩护。他指出:“作为有信仰的人,我们不应该用圣经来使战争得以道德化,因为这将推助战争的演化。”科比亚是在主持“信仰之间为争取和平而行动的非洲大会”第二次小组讨论会上讲这番话的。此次会议是由信义宗世界联盟于4月21日-25日在距约翰内斯堡不远的本诺尼(Benoni)所组织召开。在主持“就冲突问题使用和滥用圣经”的小组讨论会上,科比亚认为各大宗教  相似文献   

12.
把市场竞争称为“商战”并非今日商家之明智,实力昔日商家之暴戾!商战,又称“商业战争”.十五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五个殖民国家,为了争夺殖民地和市场,取得军事上和商业上的霸权地位,在世界各地先后发动了规模不同的战争,刀光剑影,血肉按飞,财富易主。这种融市场争雄于战场争霸之中的战争,终以十八世纪英国最终获胜而告终.今日的商战,已不再诉诸武力。世界各国意识到“习兵战,不如司商战”,于是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进行自由贸易。但由于商战和战争源远流长的“血缘”关系,今日的商家仍不忘研读兵…  相似文献   

13.
今天酿成诸多当代冲突的宗教偏执,导致我们重新思考产生自神学和哲学争论的宽容观念。伴随或者说挑起这些争论的乃是16、17世纪的政治一宗教学说论战和战争,史家统称之为“宗教战争”。“宗教战争”一词概括了在欧洲造成各派宗教彼此对立,或者以宗教及信仰的名义进行的无数战争:历次中世纪战争,十字军东征,  相似文献   

14.
战争,奉行的是“诡道’逻辑。“兵者诡道”、“兵以诈立”是古往今来的军事家遵循的一条不变法则。“没有不用计谋的战争。”高技术战争也不例外。英阿马岛战争,是80年代现代条件下的一场局部战争。尽管历时仅74天,交战仅在英阿之间进行。战场也只是在马岛周围,没有触及双方本上。但是,由于战争不仅动用了最为先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而已具有中远海及远洋作战的性质,使它成为以海空作战为主、以岛屿争夺为目标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战争爆发前,当英国伍德沃德少将在“无敌号”航空母舰上指挥着其特混舰队,将马岛包围得如铁桶一般…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的和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与和平贯穿于人类的历史。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灾难和痛苦;而和平给人类带来的是安宁和幸福。人类酷爱和平,反对战争。各种宗教也都谴责战争,提倡和平,伊斯兰教也不例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和平观。一、和平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旨伊斯兰教是一个崇尚和平、反对暴力的宗教。和平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旨。首先,从伊斯兰教的名称来看,没有以其先知的名字来命名,也没有以其发祥地的地名来命名,伊斯兰教超越了所有这些个人的、民族的、地域的界限,而被命名为“伊斯兰”。“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音译,其含义…  相似文献   

16.
兵圣孙子认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里的“奇”在思维方法上就是指突破常规思维的逆向思维。古往今来,一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总是大胆开启逆向思维,利用敌方的思维定势,陷敌于思维定势的漩涡之中,做到了“善出奇者,无穷于天地,不竭如江河”,在波谲云诡的战争舞台上演了一出出逆向思维的活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网络资源已成为战争中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网络通讯已成为战争中最重要的通讯方式。网络作为21世纪十大前沿科技之一,正愈来愈成为未来战争“打赢”和“制胜”的关键因素,“制网权”正成为未来战争各军事强国争夺的“制高地”...  相似文献   

18.
张雪松 《天风》2022,(4):58-59
<正>最近一段时间,俄乌冲突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人们常说“宗教是历史的钥匙”,很多人也确实习惯于从宗教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待这场战争,甚至援引亨廷顿“文明冲突”的理论,认为乌克兰处于天主教与东正教两大文明板块的交汇之处,最容易发生战争。  相似文献   

19.
早晨起来,我习惯性地去开电脑,却发现它没反应,连试3次,依然如此,电脑“罢工”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脑了,它是我最亲密的“战友”,最忠实的“爱人”,每天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电脑,进邮箱,上QQ,看看摄影图片、时装、美食或阅读一篇小说,有时也写写稿子。  相似文献   

20.
相信自己!     
蔡鸟 《天风》2005,(9):37-37
市场学专家曾作预测,21世纪学生对电脑的需求潜力空前,预计在未来三年中,仅笔记本电脑学生拥有量将达到70万台,学生所拥有电脑市场,俨然成为IT行业生存背后那只“无形的手”。然而,当我们看到学生市场成为电脑厂商主战场后,在消烟弥漫的市场战中,我们仍可不间断地听到学生家长们的“怨声载道”,因学生对电脑“执迷不悟”而恼怒。据报载,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