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青年,他们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从整体上来讲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矛盾。大学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果不能正确解决,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出现心理疾患。  相似文献   

2.
李琨 《美与时代》2014,(3):116-1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社会多方面的挑战,同时处于特殊的年龄时期的他们在心理上很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在广大的大学生中间,存在着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贫困生”。这一特殊的群体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的经济状况与普通的同学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差异,而经济状况又恰恰是最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关注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人际冲突行为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际冲突是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该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人际冲突行为的现况,探讨不同背景变量的大学生人际冲突行为的差异情形,以及大学生人际冲突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根据研究所得提出结论与建议,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自1879年独立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一直存在着非人性化与人性化的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矛盾与冲突所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心理学出现了分裂,心理学成为了一门学派纷争、理论对立、组织分裂的学科。该文着重分析了心理学的两大研究范式间和科学主义心理学本身中所存在的非人性化与人性化的矛盾与冲突,希望借此能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当前造成我国医患矛盾日益尖锐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基于社会文化比较视角,从医疗秩序、医疗职业道德规范、诊疗出发点、行业自律性、医学模式五个层面进行中西对比,对引发我国医患矛盾冲突的原因加以分析,以期为我国政府制定医疗体制改革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严歌苓的《谁家有女初长成》通过剧烈的矛盾冲突,结构上的前后对比及细致的心理描写,刻画了潘巧巧这一丰满深邃的女性形象,将人物内心追求梦想与顺从命运的矛盾纠缠,性格里暴虐与温柔的双向维度及身不由己的悲剧性遭遇熔于一炉,谱写了一曲在矛盾冲突下的生命哀歌。  相似文献   

7.
李享 《社会心理科学》2010,(6):79-80,90
随着国家普通高校的扩招,高校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大,围绕着大学生的许多矛盾也凸显出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近些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多,也逐渐的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和高校教育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探讨初中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Piers—Harris自我意识量表(PHS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初中生被试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自我意识总分与心理健康的各因子及总分间存在显的相关;焦虑、行为和合群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最主要的预测源。结论:培养初中生积极的自我意识是增进初中生心理健康,预防、减少心理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孙伟彦 《美与时代》2014,(9):120-12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毕业生择业就业观存在偏差,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存在矛盾与分歧,研究毕业生择业就业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矛盾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指导毕业生的择业就业,有利于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保择业就业观的科学性、创新性与务实性。  相似文献   

10.
对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讲,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对自己对新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学新生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仅影响其学业,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走上社会以后的适应问题。因此,本文拟就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社会因素进行探讨,试图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佛教文化》2011,(3):8-9
当今的世界,仍然充满了各种矛盾冲突,战争的硝烟仍然弥漫在地球上空。贫与富、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仍然在加剧。冲突和战争的根源,除经济因素之外,公认为在于政治、宗教、文化的冲突。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情况也十分严重。经济增长、意义丧失,被认为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价值失范、道德沦丧、人情冷漠,心理和精神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际冲突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常见现象,有关人际冲突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在遇到冲突时主要运用协商合作的冲突解决策略。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主要有课堂渗透和团体辅导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人际冲突解决能力都具有显著效果。在综述的基础上,本文初步探讨了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现实的维度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面临着精神诉求的困境、实践方式的困境、传媒整合的困境和话语转换的困境。如何克服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制约因素,走出传播困境,需要在传播实践过程中化解理想化与世俗化的矛盾、精英化与草根化的矛盾、碎片化与统一化的矛盾、外来化与本土化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松花 《心理科学》1997,20(4):365-366
与此文有关的交流请与王松花(510303广州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联系1前言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当前,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因为在这一社会变迁时期出现的新情况,使教师心理方面形成新的矛盾和冲突并且加剧了原有的一些矛盾和冲突,从而导致教师心理压力的日益加重。而心理压力是造成身心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分析新时期教师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并思考相应对策维护…  相似文献   

15.
道德作为生存的策略是人类进化中自我完善的文化工具。人性缺陷是道德存在的前提,自我意识是道德生成的基础,追求自由是道德实现的主要目标,生产力状况是道德演化的决定因素,实现信任是道德建构的核心任务。随着人类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生存能力的增强,人类的发展面临着不同的矛盾与冲突,道德建构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手段和途径。依据社会信任的实现方式,我们可以将道德演化的历史阶段划分为自然伦理阶段、经验伦理阶段、制度伦理阶段和技术伦理阶段。  相似文献   

16.
道教之所以对生命如此重视,就在于道教徒深刻认识到了人的必死性。人之必死是道门人士自我意识得以觉醒的内在驱力。此种觉醒,从表现上看,体现于道门典籍对炼己省己、人死无替等思想的强调中。从原因上看,道门人士的自我意识能够觉醒,就在于他们对个体生存于世所面临的虚无、冲突和艰难等事实深有经验和体悟。  相似文献   

17.
医患冲突是医患矛盾在当代社会的爆发,是一种利益上的冲突,更是一种权利上的冲突.医患之间权利界定不清、边界混乱是医患冲突产生并不断扩大的重要成因.化解医患冲突一方面需要对权利的边界进行重新界定,在保障患者权利的同时也要兼顾医生的权利;另一方面还要防止权利的越界行使和滥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的全面展开和社会观念的深刻变化,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表现得更为强烈。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及其特点、把握自我意只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根据特点做好教育工作,使学生自我意识得到较好的发展,这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新课题。笔者多年并至今仍从事着中国科技少年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医患矛盾作为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焦点备受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医疗纠纷每年以10%~20%的速度递增[1],呈现出医患对立加剧、波及范围扩大、利益冲突明显、处理难度增大的趋势。医患冲突缘何频发,实质上是新时期社会矛盾在卫生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反应了社会群体在经济状况、价值取向、角色意识、道德水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矛盾与冲突。医患关系紧  相似文献   

20.
试析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其培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自我评价更具广泛性,自我体验更具丰富性,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同时又存在着理想我与现实我、自信与自卑感等矛盾冲突.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并积极悦纳自我,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不断地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